Ⅰ 魚的種類有哪些
現存脊椎動物亞門中,魚綱種類最多,有24000種左右,分布在全世界各個水域中。據統計,中國有魚類3862種。
根據魚類骨骼性質的異同,將魚類分為軟骨魚系和硬骨魚系兩大類。軟骨魚和硬骨魚從有化石記錄開始。
淡水魚有青魚、草魚、蓮魚、鱅魚、鯉魚、泥鰍、中華鱘、扁魚、鰣魚等。
海水魚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鯊魚、翻車魚等。
(1)中國魚類種類有多少擴展閱讀:
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魚主要分為:熱帶魚、溫帶魚和冷帶魚等。
水類魚分為:淡水魚和鹹水魚。
Ⅱ 魚類有多少種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Ⅲ 淡水魚的種類有哪些
1、淡水魚種類有:
軟體魚類、低等魚類、骨胳全為軟骨、鱗片為細小盾鱗、腸內有螺旋瓣、軟骨硬鱗魚類、硬骨魚類、骨胳系統為軟骨性、原始鱗片為骨質菱形、尾鰭為歪形、腸內有螺旋瓣、真骨魚類。
2、中國1050種淡水魚中,除少數13種外,其餘全為真骨魚類。
3、初級淡水魚
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占總全球魚類33.1%,約8600種。
例如:鯰魚、羅漢魚。一生大部份時間生活在淡水,偶爾活動或棲息於半淡鹹水、海水中的魚類。占總全球魚類8.1%,約2100種。
淡水魚,系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魚類就可稱為淡水魚。
狹義的說,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
我國現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餘種。
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大類,約占脊椎動物總數的48.1%。它們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
Ⅳ 我國魚類有多少種
內陸土著淡水魚類共804種,其中鯉形目魚類有632種,占總數的77.2%;其次是鯰形目魚類共84種,占總數的10.4%;鱸形目魚類56 種,占總數的6.9%;鮭形目魚類22種,占總數的2.7%;鱘形目7種。內陸水域常見和產量多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有 50 多種。
沿海是海水魚類繁殖的良好場所,現記錄約有物種 1500 多種。黃海、渤海海區魚類約有 260 多種,主要是溫帶牲種類;東海海區約有 400 多種,主要是溫水性魚類;南海海區種類極其豐富,約有 1100 種,大部分屬於璦水性魚類。
現己查明有 80 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的魚類有中華鱘、達氏鱘、白鱘、新疆大頭魚等;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的魚類有大鯢、黃唇魚、松江鱸魚、克氏海馬、胭脂魚、大頭鯉、大理裂腹魚、花鰻、川峽哲羅魚、秦嶺細鱗鮭、文昌魚等。
(4)中國魚類種類有多少擴展閱讀:
常見淡水魚種生活習性
草魚的生活習性
屬於草食性魚類喜愛嫩草、玉米、草根、蘆葦、韭菜等素食,但有時也會吃薰腥等食物比如螞蚱、小蝦
等。草魚喜愛高溫環境,一般在氣溫25度至35度時覓食量最大,低於25度覓食量逐漸減少,
同時草魚喜愛高氧環境。
青魚的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與草魚相似,但葷素皆喜歡,也就是說用草魚餌料也可以釣到黑皖,但是黑皖更喜歡吃螺螄,故而有螺螄青的稱號。
鰱魚的生活習性
喜高溫、高氧的環境,屬於濾食性的魚種。白鰱比鱅魚更為兇猛,中魚後有時更會跳出
水面進行洗腮,鰱魚與鱅魚兩種魚的習性與形狀相近故而統稱為鰱鱅。
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屬於雜食性的底層魚種,鯉魚膽子普遍比其他的大型魚種偏大,故而短桿也經常能釣到鯉魚,鯉魚食量巨大,而且不怎麼挑食,覓食時還有拱泥巴的習慣,如果水面出現密集的小氣泡多半是有鯉魚,鯉魚喜腥味,鯉魚在10度至40度間都會覓食。
Ⅳ 魚有多少種科類
全世界的魚約有26000種,其中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中,淡水魚只有8600種。我國現有的魚類大約是3000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種。這類動物都生活在水中,需要用鰓呼吸,同時用鰭游動,主要分為圓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魚的品種共有兩萬多種,其中硬骨魚綱占據了大部分,軟骨魚綱只有800種左右,更少的圓口綱,只有73種。魚類有一些共同的特徵,比如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用魚鰓呼吸,身上有魚鰭幫助它們游動。硬骨魚一般都有魚鰾,好讓它們能在水中沉浮,大部分魚的體表有鱗。
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大型魚類的膽汁可以提制「膽色素鈣鹽」,為人工製造牛黃的原料。魚類各綱之間的差異之大就如陸生脊椎動物各綱之間。一般認為,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
Ⅵ 我國淡水魚的種類有多少
淡水魚是最常見的淡水生物。它是居住於淡水的魚類。地球的淡水面積少,淡水魚種類卻異常豐富,占總魚類的41.2%。
全球魚類約28000種(己記戴為26000多種),淡水魚約10700種。雖然總數比海水魚少,但淡水水域只佔總水域2.5%,故淡水魚比海水魚豐富得多。平均每種海水魚可棲息的水體要比淡水魚高出7500倍。由於內陸河川常被分隔,致使淡水魚易於特化,所以在可棲息水體比海水魚少的情況下,仍有眾多種類。
廣義的說,系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之魚類就可稱為淡水魚。
狹義的說,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
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大類,約占脊椎動物總數的48.1%.它們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我國現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約1000種左右。
我國淡水魚類約有800餘種。其中,鯉科屬種最多,有400餘種,約佔全部淡水魚的二分之一;鯰科和鰍科的屬種也不少,兩科共有200餘種,約佔全部淡水魚的四分之一;其它科如蝦虎科、鱧科合鰓科等科共有200餘種,約佔全部淡水魚的四分之一。
在我國的淡水魚中,有些種類分布很廣,幾乎到處可見。如以水草為主要食料的草魚、鯿魚、三角魴、赤眼鱒(等;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鰱、鱅等;雜食性的鯉、鯽等;其他如花?、麥穗魚、達氏蛇?、銀鯝、?條魚、棒花魚、黃鱔、白鱔、花鰍、泥鰍、鯰魚以及常見兇猛魚類烏鱧、鱖魚、鱤等;此外還有性情溫和的肉食性魚類翹嘴紅鮊、蒙古紅鮊和青魚等。
除上述全國的廣布種外,各地水域中也有不少本地區的常見種類。我國東北黑龍江及其支流中的魚類約有90種,其中鯉科魚類約有50種。黑龍江由於地處溫帶和亞寒帶,多產冷水性魚類,經濟意義較大的常見種類有哲羅魚、細鱗魚、烏蘇里白鮭、北極茴魚、鱘魚、達氏鰉、狗魚及洄遊性的大麻哈魚等。此外尚有北方的特有種類亞洲胡瓜魚、北鰍、黑龍江杜文魚、雜色杜文魚等。
隨著地理位置南移,江河中的溫帶魚類越來越多,冷水性魚類則逐漸減少。遼河水系約有魚類70種,其上游尚有北方種類;黃河水系約有140種,長江水系約有300種,二者的冷水魚類極少,除常見的青、草、鰱、鱅、鯿、魴、鳤、赤眼鱒、胭脂魚等重要經濟魚類外,還有鰣魚等特有種。
黃河、長江水系的上游和西北高原的一些河流,由於地形的原因,魚的種類很是特殊,如鯉科的裂腹魚屬有13種,裸裂尻魚屬有8種。本地特有種有花斑裸鯉、新疆重唇角、中華鋸倒刺䰾及白甲魚等。
珠江水系的魚類資源豐富,共約260餘種,除全國廣布種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魚,如波魚屬、大海鰱等,華南地區特有的種屬如鯪魚、傜山魚、四須盤?、直口鯪、唐魚、華南鯉等。
我國西南部的高原河流,如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許多地段水流湍急,魚類資源一般。如鯉科的野鯪屬、東坡鯉屬、鯪屬等,鰍科的平鰭鰍屬、沙鰍屬、?科的外口鮡屬等,這些都與印度、緬甸、越南、泰國的種類相同。另外裂腹魚屬、裸裂尻魚屬,巴鰍屬都與西北高原的種類相同。
食物
淡水魚多為草食性及雜食性,但亦有少量肉食性。河川上游多以昆蟲、附著性藻類為食。
河川下游常以浮游生物、有機碎屑為食。
棲息地
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有淡水魚居住,上至溫暖宜人的溫泉,下至凍入心肺的南北極,都可找到淡水魚的蹤跡。河川上游約海拔1500米以上,水流急。有大量大石頭構成的池塘、石隙等棲息地。
例如:鯝魚、鰕虎。
游泳方式
左右擺動身體可以上下左右的自由移動,魚鰭及魚標幫助游動功不可沒。縱扁型的魚易於水平移動,機動力極佳,便於獵取食物及躲避捕食者。
例如:台灣間爬岩鰍。
繁殖
魚的護卵方式和產卵數呈反比。越高明的護卵方式,產卵數越少,反之亦然。
魚卵
魚的卵分為浮性卵和沈性卵。浮性卵-浮於水面。沈性卵-沈於水底。又分為三種:黏著型、附著型、分離型。
黏著型:卵膜黏附於一起。
附著型:卵膜外有絲狀物體,可附於其他物體上。淡水魚的卵大多為這類型。
分離型:毫無機率般散播在水底。
本能
與生俱來的技能。攻擊行為雄魚為爭奪雌魚而互相攻擊同類,和同種或異種爭取食物,制服獵物,保護魚卵或幼魚。
防禦方式
保護自己,本有防禦機制,避免遇到敵人。
隱藏
生活於洞穴、縫隙內。將身體藏於沙中,寄生於其他動物體內/體外,吸附在其他大型物體下。
保護色
擁有和環境一樣或相近的顏色,比目魚為其中的表表者,處身於任何環境,即使眼盲,體色都可變得和環境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