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散打輸過哪些外國的選手啊
這個不好說,前幾年跟美國拳擊打過。比賽我都有看/
後來,又跟泰國泰拳(好像就是跟泰拳比賽中柳海龍獲得了超級王中王稱號)日本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
基本上現在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流派都打過。。
具體那個選手找起來比較麻煩。。
Ⅱ 歷屆中國散打vs職業泰拳,中國輸過幾次
號稱500年東方不敗的泰拳在歷史上曾經多次與中國功夫進行交流、對抗並勝多負少。
1921年8月,拳擊總監拍耶難鐵盛獲中華總商會首腦仝寅協助,策劃中泰高手比武。 8月6日聞名大江南北之鷹爪名師陳子正(在上海執教於精武會)出戰柯叻府拳師"高原虎"乃央。三招即被乃央踢中下巴昏倒。 同場瓊籍武士伍大乾兩局內被乃魯腿膝打倒。 8月7日東北高手乃塌,不到一局以凌厲腿法踢傷瓊籍武士韓洪敦眼角,獲勝。南部高手乃庄將瓊籍武士符興蓬擊倒後,失腿中之,發生爭議。 其後中國武術家如方鎮邦、林家連,無不遭擊敗。
1922年,泰華僑請福建拳師賴鐵虎,壯碩,精通硬功,能徒手碎石。5月13日出戰乃央,結果僅能支持兩局,渾身受傷,自得敗陣,並住院治療數月。 後有瓊籍武士李德,流亡泰國,本有武功,拜華裔泰拳宗師金成為師,學成挑戰"高原虎"乃央,人皆以為李必死,豈料惡斗三局,以拳力迫對方9次傾跌,後雖打和,其武勇令華僑感動不已。
1924年春,泰南董里府春節盛會,安排泰拳師乃桐與中國福建鶴拳高手擂台比武。 福建拳師為當地腳夫,華人希望其獲勝爭光。 雙方激戰至二局時,中國拳師被腿踢中頸部,奮然抱敵腿前撲。 乃桐危急間,騰身膝肘並用,雙方齊齊倒地。 鶴拳高手天靈中肘昏厥,後竟身亡。 此事轟動泰南,以後多年,中泰沒有進行比賽。
1958年,香港兩名太極拳師胡勝、張耀強,受泰國僑團邀請,征泰。 二人為當時香港一流高手。其中胡勝曾參加港、台、澳三角擂台大賽重量級,四戰全勝,因手指受傷退出決賽獲季軍。 10月17日曼谷叻喃隆拳場,觀眾達萬人,華僑對太極拳師寄予厚望,翼勇挫泰拳,為中國武術界一逞雄風。 首戰張耀強一輪快攻,以太極手法扭倒泰將沙原塞,旋即被一肘擊中胸部,倒地不起。 繼而練太極15年胡勝出場40秒,被泰將巴越一記右肘擊中太陽,頓仆地昏倒。
1961年5月8日,香港體壇名流韋基舜發動組團南下柬埔寨金邊,再戰泰拳。柬方 5勝1和。 蔡李佛的楊康被蘇沙利一腳踢昏,時僅45秒。 港、台、澳三角擂台大賽丙組冠軍北少林名將黎雄,被炳良打的血流披面,自動棄戰。 蔡李佛李洪與柬埔寨三界冠軍森沙勒苦戰三局,平手。
1973年12月21日,香港拳手翟光、鄺漢傑在侖披尼出戰泰拳。 翟光大耍銀幕身手(受李小龍功夫片影響),龍騰虎躍,博得滿場喝彩,一經交手不及分余鍾,被瑪納勒飛腿踢中太陽穴,倒地不起。 鄺漢傑不堪一擊,半局內,被碰詩里踢倒,不省人事。 此次擂台,惹得國術界滿城風雨,香港主辦人衛全再度組隊征泰。 拳手有衛全及梁輝門人,及香港中國國術總會會員李洪(1961苦戰三局平手)三徒弟,但出發前遭國術總會壓力,遂放棄(國術總會已知必敗)。後另一國總會員,台灣介紹杯拳賽出色表現區輝,領徒加入。 賽前,泰國陸軍署拳場展開盛大宣傳,大賽命名"功夫拳復仇",雙方達成協議,功夫拳手可赤手空拳打鬥,自由發揮絕招(有的話)。 出陣泰拳師雖為二流,但五場比賽,中國功夫全部擊倒,一觸即潰,最長2分20秒,最短20秒。一萬五千觀眾大感失望,受到華僑痛斥,指為"豆腐拳師" 。3月28日,風波未息,一支強勁星洲國術冠軍隊,以"山東拳"名義,挑戰泰拳。 來頭最大"黑煞金剛"陳德泉,廣東客籍人,山東泰山派,東南亞中量級冠軍,28場未負,並有失手打死對手記錄。第二局1分20秒被泰拳師"左拳虎"盛塞左腿踢中下巴,舉掌示降。 "煞神星"呂馬克,廣東潮洲人,中量級高手,東南亞各國武術大賽丙級亞軍。首局40秒被巴派左拳擊中敗北。 "大聖俠"呂協利,廣東客籍人,輕量高手,18戰全勝,時任新加坡陸軍拳擊教練,被星洲國術總會挑選,瀝年派往美國參加空手道大賽。首局1 分30秒被乃匿左拳擊倒,不支敗北。 同年10月7日,叻喃隆拳場主辦"五國群雄大會戰":美、日、泰、港、台。 香港大壓劈卦門蒲志堅對泰將馮哈蓮,第二局開始,港方喪失鬥志拒絕出場。香港馮新華第二局被日人川崎擊倒。 香港余新光對台灣林海威,第二局港方棄戰。 10日後,叻喃隆拳場特為泰王籌備"永恆燃油基金"舉辦慈善義賽 ,美國華僑功夫冠軍與日本空手道拳師阿部比賽,首局2分30秒日本拳師勝,功夫冠軍被踢倒2次,失去牙齒4顆,日本武士額破血流。
1985年4月港泰聯隊到上海訪問,首場上海體育館,港泰拳師自行對打表演。 次晚香港陳志達與上海全國散打冠軍陳明輝三回合友誼賽,以散打規則:禁高腿、肘膝,頭部只可用拳輕擊。(技術壁壘)結果武警陳明輝避重就輕,以抱摔取得主動,獲得勝利。4月5日,改閘北體育場舉行,泰"黑猿"盛叻對42歲上海武術高手徐小龍作交流賽,徐67kg,泰57kg,徐為著名氣功大師,精通綿掌與鐵掌,日前在會場常表演氣功及徒手斷石。兩局比武,徐屢進無功,頻受泰將腿踢、膝撞,漸氣力不支,二回合時,泰將以膝猛攻,徐胸部中膝跪倒,既聞鍾響,比賽結束,賽會本著"友誼第一"宗旨,裁定平手,歷史一戰,遂告和氣收場。
1988年國家散打隊在北京和香港泰拳手,以散打規則(88年規則),8戰全勝。 在香港以泰拳規則,5負2勝1和,負的比賽輸的很慘。
2001年9月8日,北京體育館,前衛體協散打選手 VS 世界泰拳理事會泰拳手,此為雙方第一次正式較量,在折中的規則下,前衛體協以4:3的微弱優勢獲勝。 其後,廣州,武協散打選手 VS 泰國泰拳理事會泰拳手,這是中泰第一次正式較量,在相對較開放的規則下,中方5:2獲勝,其中柳海龍將泰方選手兩次扔出拳台 。該年底上面兩次比賽移師泰國舉行,前衛體協以2:6負於泰方,武協以1:4負於泰方(中方派出了格日樂圖和苑玉寶兩位剛獲得散打世界冠軍的選手出賽均告負,其中苑玉寶第二局被對方膝法KO,而後不久苑獲得該年度國內的散打王)
2002年在澳門舉行了一場商業性的中泰比賽,中方幾乎大獲全勝,中方決定苑玉寶在隊友已全部獲勝,自己被對手犯規劃破面部的情況下放棄最後一場比賽。
2002年,廣州,第三界 武協 VS 泰拳 比賽,中方以6:1獲勝 2002年,另一場在澳門舉行的商業比賽中,格日樂圖和王三偵分別戰勝了泰拳手。前衛體協的高玉嶺在泰拳世界盃業余組的比賽中獲得金牌。 同年在北京舉行的世界警察搏擊大賽中,一名泰國女拳手獲得該級別的冠軍,而其餘級別冠軍均為前衛體協奪得。
2003年8月8日,"第四屆中國功夫VS泰國職業泰拳爭霸賽"在泰國曼谷舉行,中國散打隊員寶力高成為歷史上KO泰拳的第一人,中國國家隊並以3:2在客場戰勝泰國泰拳隊凱旋而歸,開創了中國功夫對抗泰拳的新紀元 。
09年的你該自己知道吧!!
Ⅲ 散打歷史
歷史與發展編輯
散打的名稱前身以前稱為散手,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中華民族風格的體育項目,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並深受人民喜愛。散打的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斗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並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古稱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
現代的散打是兩人按照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制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演練形式,一種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就是格鬥對抗形式的一種。
現代的
散打比賽(11張)
武術散打通過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歸納、整理,舍棄它們的具體形態;找出其中帶有共性的規律,即通過把中國各拳種門派的基本拳法和基本腿法進行規整並最終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經過整合,最後確立的進攻技術具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方法,另一種是弧線型方法。拳法以沖、摜、抄、鞭為內容,腿法以蹬、鞭、踹、擺為內容;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主要是戴手套無法獲得把位)的特點,主要把握「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來使用「接招摔」和「夾打摔」的方法。同時,防守技術也被劃分為「接觸式防守」和「不接觸式防守」兩種。散打從比賽形式上借鑒了中國傳統的「打擂台」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為輸方。在競賽方法上採用三局兩勝制,評點數得分先贏兩局者即為贏家。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武術散打的歸納、整理,全個過程都是以西洋拳的歸納、整理過程作為參考;通過對西洋拳拳擊的拳法和武術的基本腿法及中國傳統摔跤術中的簡單基本的摔法進行比照參考,來歸納整理中國各拳種門派的拳法、腿法、摔法徒手搏鬥技能。所以這個歸納及整理的過程值得泰拳及西洋拳等格鬥技擊運動界的有識之士們學習,並重新對整個格鬥技的技術更新進行全面反思。
一九七九年,隨著一股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中央政府體委按照現代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並在上述三個試點各設置了至少一個體積在八十厘米高,八米見方的擂台,以方便參加項目的運動員在上面進行比賽及訓練。當時的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技法,但不允許使用擒拿肘膝也不許攻擊喉、眼、襠、後腦等人體要害部位;而運動員則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
一九七九年五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匯報表演。同年,又再進行了幾次比賽。
一九八二年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自此,散打運動按照「積極、穩妥、」的精神,每年舉行一次「全國武術對抗性項目[散打]表演賽」不斷試驗,逐步發展。
一九八九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項目,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
一九九三年,散打比賽正式被列入第7屆全運會比賽項目。
一九九八年,散打比賽被列入第13屆亞運會正式比賽。
二零零零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湖南長沙市舉行,湖南衛視對賽事作了全程報道
散打(2張)
,這是中國武術散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武術散打進入了專業賽制的時期。眾多散打高手登台競技,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解放軍體院的「劈腿王」柳海龍。二零零一年三月二十七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散打館拉開帷幕;比賽的直播工作在二零零零年湖南衛視現場直播的基礎上,採取國內各地方與國外電視台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從二零零一年二月十五日開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體育報、北京電視台、北京有線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全國一百八十多家媒體對賽事的籌備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二零零一年散打王爭霸賽的廣泛關注。
通過二零零零年一年來的比賽,散打王爭霸賽已經在體育界、武術界;尤其是散打專業隊中得到了普遍認同,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參加散打王爭霸賽的熱情空前高漲。二零零一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報名工作已於二月十日截止,報名隊由二零零零年的二十五支增加到四十多支,報名人數由一百一十七名增加到二百多名,其中很多是國內、國際比賽的冠軍。由於報名人數的大幅度增加,比賽採用單循環淘汰賽制。
二零零一年的散打王爭霸賽以北京為主賽區,在全國各大重點城市輪回比賽的形式進行比賽;這場賽事給越來越多的人帶去新的驚喜。二零零一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整體燈光、音響、舞台包裝、武舞表演比二零零零年更精彩,更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這是競技體育、時尚文化和影視藝術的完美結合,是中國體育
散打(9張)
產業發展的新的里程碑。二零零一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競賽組織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請外國選手正式組隊參加常規比賽。這標志著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國際化理念將由設想變成為現實。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將分為資格晉級賽、八強賽、半決賽、決賽(各級別冠軍賽)、總決賽(王者爭霸賽)、超級散打王爭霸賽等六個階段進行比賽。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北體大的「白眉大俠」「鞭腿王」苑玉寶。
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在陝西省西安市成立中國國家散打隊,而建立一支專門的國家隊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尚屬首次。
參考網路~~~~~
Ⅳ 中國歷史散打歷史簡述
散打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體育項目,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深受人民喜愛。散打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斗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腳踢、抱摔等簡單的散打技術,並學會了一些野獸獵取食物的本領,如:貓撲、狗閃、虎跳、鷹翻等。
現在的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演練形式,一種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就是格鬥對抗形式的一種。
1979年散手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項目。在80厘米高,8米見方的擂台上進行比賽。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許使用擒拿,不許攻擊喉、襠等要害部位;運動員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在對敵斗爭中這些界限就沒有了,軍警對敵斗爭就專尋對手的要害部位擊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較兇狠,殺傷力較大,散打的出現讓中國武林(格鬥界)火紅起搏擊熱。
1979年,隨著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體委按照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並於同年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匯報表演。同年,又進行了幾次比賽。
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1989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項目,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現在武術散打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歸納、整理,舍棄它們的具體形態,找出其中帶有共性的規律,即把中國各拳種門派的拳法、腿法通過規整,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經過高度抽象,確立進攻技術具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方法,另一種是弧線型方法。拳法以沖、摜、抄、鞭,腿法以蹬、踹、掃、擺、勾為內容,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的特點,主要把握「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創造出「接招摔」和「夾打摔」的方法。同時,防守技術也劃分為「接觸式防守」和「不接觸式防守」兩種。散打從比賽形式上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打擂台」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為輸方。在競賽方法上採用三局兩勝制,先贏兩局者即為贏家。
2000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湖南長沙市舉行,湖南衛視對賽事作了全程報道,這是中國武術散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武術散打進入了專業賽制的時期。眾多散打高手登台競技,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解放軍體院的「劈腿王」柳海龍。
2001年3月27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散打館拉開帷幕,比賽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衛視現場直播的基礎上,採取國內各地方與國外電視台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從2001年2月15日開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體育報、北京電視台、北京有線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全國180多家媒體對賽事的籌備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對2001年散打王爭霸賽的廣泛關注。
通過2000年一年來的比賽,散打王爭霸賽已經在體育界、武術界尤其是散打專業隊中得到了普遍認同,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參加散打王爭霸賽的熱情空前高漲。 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報名工作業已於2月10日截止,報名隊由2000年的25支增加到40多支,報名人數由117名增加到200多名,其中很多是國內、國際比賽的冠軍。由於報名人數的大幅度增加,比賽採用單循環淘汰制。
2001年的散打王爭霸賽以北京為主賽區,在全國各大重點城市輪回比賽的形式進行比賽,這場賽事給越來越多的人帶去新的驚喜。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整體燈光、音響、舞台包裝、武舞表演比2000年更精彩,更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這是競技體育、時尚文化和影視藝術的完美結合,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的里程碑。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競賽組織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請外國選手正式組隊參加常規比賽。這標志著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國際化理念將由設想變成為現實。
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將分為資格晉級賽、八強賽、半決賽、決賽(各級別冠軍賽)、總決賽(王者爭霸賽)、超級散打王爭霸賽等六個階段進行比賽。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北體大的「白眉大俠」「鞭腿王」苑玉寶。
Ⅳ 散打的歷史
散打的發展史:
散打也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簡單而言就是兩人徒手面對面地打鬥。
散打的名稱前身以前稱為散手,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中華民族風格的體育項目,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並深受人民喜愛。散打的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斗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並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古稱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
而真正確立是在1979年,散打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項目。隨著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體委按照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並於同年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匯報表演。同年,又進行了幾次比賽。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1987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項目,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
2001年3月27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散打館拉開帷幕,比賽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衛視現場直播的基礎上,採取國內各地方與國外電視台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
使得散打廣泛的傳播開來。
Ⅵ 中國散打王柳海龍敗過嗎敗給誰
柳海龍確實是中國散打的傳奇,但是這世界上哪有常勝將軍呢?柳海龍初出茅廬,出國的第一站,中美對抗賽,輸給了美國選手;在全運會分別輸給了寶力高和巴特爾,在十運會的熱身賽及正式比賽中,分別輸給了鄭玉蒿和鄭倫。至於柳海龍打死泰拳王,可能都是杜撰,至少我沒有聽說過。
Ⅶ 柳海龍散打輸過嗎
1999年12月,「中國功夫·美國職業拳擊爭霸賽」在美國上演,柳海龍由於缺乏大賽經驗,求勝心太切,敗下陣來。這一次的慘敗給剛剛起步的柳海龍一記重擊,至今提起,柳海龍依然無法釋然。
Ⅷ 關於中國散打王的問題
暈,你問這么些問題卻只有200分,很難有人有耐心給你解答的,建議你分開問,我簡單回答下吧
1從出道到今天的主要戰績都有什麼?還有他們現在都什麼年紀了?
這個自己查很簡單吧 在干什麼? 散打比賽消息不像足球,一般媒體不做報道,我們很難知道,柳海龍今年只在過年時和日本選手打過,這是他的博客http://sohuliuhailong.blog.sohu.com/
2 09年,中國超級散打王還是柳海龍嗎?
中國是沒有一個統一地散打王比賽,散打王很多,但柳海龍確實代表了中國散打的最高水平!
3這個事後來還有消息嗎??柳海龍他們沒敢去是吧??
好像是沒打,沒敢去?你想得有點太。。。
4中國散打水平在世界是一流的,因為散打是中國的東西。中國現在沒有人參加世界一些自由搏擊賽事,可以說沒有水平。因為自由搏擊危險系數高,非奧運項目,國家不可能培養訓練,個人更不可能,中國的體育體制你應該了解吧!像男子職業拳擊中國就沒人,鄒市明想去,國家不讓!!!
我的一點回答,有什麼問題請指教!!!
Ⅸ 2010中國散打對泰拳比賽結果
中國2比3輸了!中國一次KO泰國兩次KO!其中中國第一場一分多鍾搞定
Ⅹ 中國散打何時復仇泰拳
新華社西安2月25日電 ;,中國國家武術散打隊在西安正式宣告成立,以往賽前臨時組建的集訓隊形式一去不復返。由散打名將張開印和去年世錦賽金牌得主黃磊、陳彥召等明星隊員領銜的51人國家散打隊將在西安訓練,備戰今年的亞洲錦標賽和世界盃。
國家散打隊的任務是打好包括亞運會、世錦賽、亞錦賽和世界盃等在內的國內國際賽事。張根學說:「成立了國家隊,中國散打的水平會越來越高,我們會爭取在國內的搏擊項目中當好領頭羊。」
從這兩條新聞來說,一是散打在進步,有了國家隊,二是散打的主要目標不是商業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