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憑什麼說中國人的祖先來自非洲
這只是一種說法,並且說的是全人類的祖先都來自於非洲。
地球所有生物都是碳基生命,從這點來說,全球生物都有共同起源。地球歷史46億年,最早的生物化石也約35億年,在此之前因為地球環境惡劣,沒有生命。在此之後,生物多樣性越來越高,並且都是由蛋白質和基因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
人類自然也是地球物種多樣性的一個體現。目前考古發現,在地球上很多地方都發現了幾十甚至幾百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但進一步分析,發現現代人類的起源與那些「古人類化石」都無關。現代人類起源於距今10到20萬年的非洲,經過不斷演化成為全球各地人種。並且發現所有人種雖然有很多不同的基因,但在線粒體基因、Y染色體基因方面卻保持著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人類是多起源的,這種情況很可能不會出現。
對非洲某些村落的基因研究表明,很小范圍內顯示出的基因多樣性都比其它區域更大,並且某些線粒體基因、Y染色體基因在各大洲的人類體內都有發現(基因亞型)。得益於分子生物學等微觀分析方法的應用,證明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證據越來越多。
2. 中國人的祖先是什麼人
世界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完成一項龐大的人類尋根計劃,希望通過研究人類基因的變異來繪制出一幅「人類遷移圖」。 中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中國人的祖先源於東非,經過南亞進入中國。這支南亞先民經過多次遷徙及體內基因突變,逐漸分化成為各個民族。 按科學家的觀點,通過個人的DNA樣本分析,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了解自己的故事,尋找到自己的一脈淵源。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 「這些歷史信息隱藏在我們體內的DNA分子結構里。」李輝說。這位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熱衷收集各個民族分支的DNA樣本,並著重研究中國南方的各個民族群體間的關系。 李輝生長在上海郊區奉賢,通過檢測自己的Y染色體和線粒體,發現它們來自廣東福建一帶。而在2萬多年前,這些DNA類型在東南亞的北部灣活動。李輝從小說「飛」的時候是念「bóng」,和侗語「ben」很像。 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以為這就是奉賢話。通過DNA檢測,李輝才知道,他所說的一些話來自一種古老的澳泰語。這個語系祖先的形成是在2萬多年前南方的北部灣。 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著用DNA分析和電腦技術研究人類歷史,從而確定人類種族及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這項工作從未間斷過。目前,一項龐大的人類尋根計劃在全球展開。新華社4月18日的一則電文說,為了全面了解人類的起源與遷移過程,以及人類數千種語言的形成,在未來幾年內,我國科學家將和美國等國的科學家一起,通過研究基因的變異以繪制出一幅「人類遷移圖」,從而填補人類歷史認識的空白。 這項為期5年的項目被稱為「人類遷徙遺傳地理圖譜計劃」。這一項目將通過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地的10個實驗室和大學的專家來共同完成。科學家們將在世界各地採集不同人種的10萬份DNA樣本進行分析。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金力教授和他的團隊負責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人群研究,內容包括東亞和東南亞的人群遷移、民族和語言的產生和分化、人群間的基因交流等。 「這次我們調研的重點將是繪制一幅中國人祖先遷移的地圖,用來探究我們民族和語言等諸多進化環節當中的未知問題。」金力教授說,此次要採集大約2萬個DNA樣本。每一個中國人將能了解自己的故事。 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祖先 「我們的祖先究竟是誰?」初中教科書的權威教育是,分布在中國的現代人是由生活在4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進化而來。這個說法的理論依據是人類的多地區起源說,認為在歐、亞、非的現代人都是由當地的猿人進化而來。 金力教授的實驗室助理錢吉說,現代人是單一的物種,而各地的猿人差異卻很大,屬於不同的物種,並沒有都進化成為現代人。只有東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現代人進化的道路。所以,北京古猿人不可能成為我們的祖先。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在查閱中國現有化石的年代以後,發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斷層。這個斷層從大約10萬年前至4萬年前,沒有任何人類化石出土。經推測,生活於東亞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HomoSapiens)在最近一次的冰川時期,由於惡劣的氣候而絕滅。取而代之的是從非洲不遠萬里遷徙而來的現代人種。 但仍有科學家支持「多地區起源說」。中科院古脊椎古人類所的吳新智院士細心比較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和現代人的骨骼特徵,發現70%的中國人在頭骨上有3個特徵和北京猿人是一致的。所以他依舊覺得北京猿人可能是中國人的祖先。但他的學生劉武去非洲考察時,卻發現有30%的東非人在這3個頭骨特徵上也和北京猿人相一致。 1998年,中國科學家意識到DNA遺傳密碼的重要性。在那些雙螺旋的DNA鏈條上交織著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小球,A、T、C、G.它們掌管著整個人類的遷徙和發展史。 按科學上的解釋,每一個小球就是一個核苷酸單位。所謂基因就是這些小球按照一定秩序連在一起,並具有相應的遺傳信息。它有很強的功能性,控制著人類的膚色、形態和健康。比如人類的高血壓就有幾百個基因在控制。它們的序列不能隨便更換。變換了,就要影響身體狀況。 而還有些小球的序列不具有功能性,性質如同DNA分子里的填充物。它們的排列是自由的。它們過了幾千幾百年會自由地發生一次變化,例如原本A的地方出現C.這種變化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不承擔自然選擇的壓力。它們的改變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就是這些遺傳突變記載了人類遷徙的歷史信息。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褚嘉祐著重研究的是DNA排列中的一種被稱為微衛星的特殊排列順序,這是一種公認的遺傳標記。DNA排列中有一種簡短的重復,比如TGTGT鄄GTG,其重復的字母和次數都可以遺傳,當延續到後代身上時,原先那一個G的位置可能會變成A,或者原先重復9次而到了後代忽然變成重復10次。根據這個原理,褚嘉祐分析了28個東亞人群,推算出在中國的現代人起源時間不會早於5萬年。 有人認為褚嘉祐的取樣數量太小,沒有說服力。2001年,金力的學生柯越海和他的研究小組對主要以華人為主的東亞人群進行了大規模的遺傳分析。他進入的是Y染色體的世界。它們一代代地由父子相傳,而且「性格」穩定,一般在幾十代之後才會有一到兩個基因位點發生變化。這些遺傳突變位點的結構如同一棵樹,也正是這棵基因樹記錄了人類在不同時間向地球不同地點散布的路徑。 柯越海共分析12127個男性個體,發現那些Y染色體的YAP、M130和M89上都會有其中一個位點發生突變。它們是基因樹中的三根樹枝。它們匯攏到一根叫M168的樹根上。這個M168就是非洲人體內的突變位點。也就是說中國人與生活在東非的非洲人有關。 柯越海說,中國人Y染色體的有效群體本來就不大,所存在的種類不多,這1萬2千多個樣本幾乎囊括了絕大部分中國人染色體的類型。這可以充分證明,華人佔大多數的東亞人群起源於非洲。
3. 中國人是南方父系基因和北方母系基因的結合,O系基因來自南方
史載漢族源於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個民族的文化逐漸由南向北擴散到了中國南方。那麼,究竟是大規模人口遷徙帶動了漢文化的流動,還是漢文化自身在靜止不動的人群間擴散?最新研究發現,答案就藏在11.6億漢族人的基因里。
研究發現,南北漢族在父繫上基因十分相似,在母繫上基因差異顯著。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Y染色體是由父系遺傳的一種性染色體,由於在人類遺傳過程中不會出現重組,因此能穩定而豐富地記錄人類遺傳信息,通過對Y染色體的研究,能較為直接地揭示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過程。
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測定和分析了來自南北28個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漢族人群的Y染色體非重組區和線粒體DNA,這些樣本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的省份。
研究者將漢族線粒體DNA序列歸入不同的世系類群並統計出其分布頻率,結果發現,南方漢族與北方漢族的Y染色體類型及頻率分布非常相近,說明南方漢族在父繫上與北方漢族非常相似,受到南方原住居民的影響很小。母系方面,北方漢族與南方漢族的線粒體類型的分布非常不同,南北漢族之間有極其顯著的差異,南方漢族受到南方原住民族的影響較大。總體上,北方漢族對南方漢族的遺傳貢獻父系比母系高得多,南方漢族中北方漢族的貢獻比例由北向南遞減。 漢族是我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群體,其人數約占我國總人數的93%,佔世界總人數的1%5。漢族大約始於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居住於黃河流域中上游的華夏部落。
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漢族人逐漸向南遷移,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直至台灣島和海南島。
漢民族在遷移的過程中,北方移民與當地居民不斷通婚,北方先進的文化不斷向南方擴散,漢民族在交融中逐漸形成。
4. 中國人的祖先起源於哪裡
中國人是起源於河北省張家口泥河灣。
泥河灣不僅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也是全世界的兩大起源地之一。比非洲更早。
5. 中國人種基因圖譜的中國人起源是什麼
中國人與生活在東非的非洲人有關。
6. 中國人的起源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12]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6)中國人的基因來自於哪裡擴展閱讀:
部分內地的民眾一般將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理解為中國人,因為其祖先源自中國,及其本身有漢族血統。少數港澳同樣習慣稱具華裔血統或內地移民者為中國人。
一般來說,在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具有華人血統或血緣的人,通常稱為「華人」。「華人」另一定義則包含內地及港澳人士、台灣人及海外華人。例如新加坡華人、馬來西亞華人及印尼華人,美籍華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
7. 中國人從哪裡來的我們的祖先長啥樣呢
在古人的想像中,天空就象一口大鍋倒扣在大地之上,所謂天圓地方。並由此引發很多哲學思維,比如做人,要外示圓融,內修方正。比如古幣,也是外圓內方的,美其名曰:孔方兄。
西學東漸,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讓人類更加困惑:廣袤大地竟然圍繞一個炭火盆子打轉,真真不可思議外加無法接受。然而科技不因人類的郁悶而停滯,後來的發現就更讓人類大跌眼鏡。卻原來不止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也不是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更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之於宇宙不過是茫茫沙灘上的一粒沙子,渺小到足以忽略不計,它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種偶然。
(晚期智人)
沿海支和內陸支在分道揚鑣萬余年後,又一次碰撞融合,兩種文化交流的結果便是在中國大地上造就了龍的傳人和炎黃子孫。
後來便是五帝時代的部落大聯盟,此時,在領導人的產生上,部落酋長以世襲制為主,部落聯盟大酋長以禪讓制為主。
堯、舜、禹之後,啟廢禪讓,制訂法律,建立軍隊與監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8. 中國人的基因從哪來的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5/10/content_2937119.htm
全球科學家參與的基因變異研究表明:中國人的祖先源於東非,漢族和藏、苗等少數民族本出同源
9. 中國人的祖先來自非洲嗎
不好說。
從1980年代發展起來的基因測序技術表明,現在世界各地的人類都來自於30萬年前到1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現代人。他們離開非洲後,首先到達中東地區,然後向全世界擴散。在擴散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體貌特徵。
在本世紀初,歐洲人首先發現了在歐洲人當中存在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片段,說明現代人走出非洲後,曾與歐洲當地進化出來的尼安德特人發生過混血。但基因證據表明,來自非洲的現代人的基因在歐洲人中仍佔主導地位。
世界各地目前都接受了人類的非洲起源說,只是在是否與當地進化的古人類發生過混血有一些爭論。
唯一不承認非洲起源說的是中國古人類學家。他們一直認為東亞人就起源於東亞。也許他們手中有確切的證據吧。
10. 中國人的基因到底是從哪來的
那時候大陸板塊還沒變成今天的樣子,現在是分開的幾塊大陸,以前是基本連在一起的一塊大陸。所以起源在一個地方,不奇怪。
不過接近現代的人又是很久之後的事了。人類本是一家,只是在不同氣候環境生活久了外貌,體質有了區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