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哪條
唐胥鐵路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起自唐山,止於胥各庄(今河北省豐南區),長9.7公里。現為北京至沈陽鐵路的一段。於1881年5月開工興建,11月完工。軌距為1435毫米,採用每米重15公斤的鋼軌。唐胥鐵路建成伊始,清政府以機車行駛震及皇帝陵園為由,只准許以騾、馬曳引車輛,次年(1882年)改用機車牽引。這條鐵路有利於當時開平煤礦的煤運。1887年唐胥鐵路延修至蘆台,1888年展築至天津,全長130公里,命名為「津唐鐵路」。
2.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起始自北京豐台柳村,經居庸關、八達嶺,河北省的沙城、宣化至張家口。全長為201.2公里。從北京北至張家口的鐵路,現為京包線的京張段。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干線鐵路。由中國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負責設計和修建。
1905年9月4日動工,1909年10月2日通車。實際建造時為豐台至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起點站為豐台,與原有的京奉鐵路接軌。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的一個勝利。由中國人自己修建京張鐵路,這雖然是當時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個心酸勝利,但詹天佑和京張鐵路,以及蘊涵其中的民族精神卻成為國人永遠的驕傲。
鐵路修建者簡介: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男,漢族,字眷誠,號達朝。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清宣統二年(1910年)商辦川漢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力修建,自宜昌開工,修建宜昌至萬縣之首段工程,堅持宜萬段沿江線方案,未被當政者採納,不得不按內陸山區線開工。
元月,被授予工科進士第一名(授予詹天佑、魏瀚、李維格、鄭清濂、鄺榮光、吳仰曾、楊廉臣以工科進士;張康仁以法科進士)。
清宣統三年(1911年)京張與張綏鐵路合稱京張張綏鐵路,成立工程總局,並設立張綏工程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京張鐵路,網路-詹天佑
3. 中國首條鐵路
中國的首條鐵路是淞滬鐵路。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下面的資料:
你是否知道哪條鐵路是我國的第一條鐵路?它又是哪一年建成的?對此,人們曾有過三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1865年由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鋪設的一條長約500米的供人觀賞的、有小型蒸汽機車行駛的模型鐵路,是我國的第一條鐵路。其根據是,這條鐵路雖然是做廣告,但由小鐵軌鋪成,「長可里許」,並用了蒸汽機車,「以小汽車駛其上,迅疾如飛」。這已經具備了鐵路的主要特徵,因此把它當成我國第一條鐵路是適宜的。
第二種意見認為,1876年由英國怡和洋行在吳淞和上海之間擅自修建的公開運輸旅客和貨物的鐵路,是我國第一條鐵路。1866年英國殖民主義者為了擴大對我國的侵略,不惜採取欺騙手段,借口吳淞至上海間河道不易疏浚,要求建築鐵路,以便把海運至吳淞的貨物經鐵路運到上海。這一要求未得清政府批准。英國侵略者不甘心,1875年通過英商怡和洋行將鐵路器材從英國偷偷運到上海,擅自鋪軌築路。1876年12月1日上海至吳淞全線完工通車。英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激起了強烈的反抗,沿線人民在築路期間掀起了自發的群眾性的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1877年9月清政府用重金贖回這條鐵路,但沒有加以利用,卻昏庸地把長約15公里的鐵路線拆掉了。
第三種意見認為,由清政府洋務派組織的開平礦務局出資修建的,於公元1881年11月8日通車的唐山—胥各庄鐵路,是我國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長約10公里。因為愚昧的清政府生怕火車頭這個龐然大物走起來震動清皇室的東陵,所以開始只准用騾馬拖拉車輛。只是後來因運煤效率太低,經過往返疏通,才於1882年改用一台叫「龍號」的蒸汽機車。
這三種意見究竟哪一種對呢?我們認為,從鐵路運輸的本質特徵上來看,毫無疑問,我國第一條鐵路理應是1876年建成的淞滬鐵路。
(圖片來自於網路:李鴻章視察唐山至胥各庄鐵路建設)
早在19世紀70年代初,清政府內部頑固派和洋務派對要不要修建鐵路的問題,就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洋務派的得勢,清政府對鐵路從拒辦、「籌辦」,到80年代「毅然興辦」了。1877年,清政府首次批准籌建台灣鐵路,可是當真的著手籌辦時又因經費困難而不得不中止了。到1879年,開平礦務局請求修建一條從唐山到北塘的鐵路,也還是未批准。後來又重新申請僅修建唐山到胥各庄一段只有10公里的輕便鐵路,才勉強被批准。這條鐵路於1881年年初開工,同年11月8日舉行了通車典禮。當時准備使用的是胥各庄修車廠工人自己製造的「龍號」機車,這是中國人製造的第一台機車。但清朝皇室以「行駛震動陵寢,黑煙損害莊稼」為理由,不許使用蒸汽機車,只准用騾馬拖拉車輛,人稱「馬車鐵路」。直到1882年,才改用「龍號」機車牽引。唐胥鐵路,雖然是一個小區段,但它是大動脈中的關鍵線路,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條鐵路,也是我國鐵路建設的偉大開端。
4.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叫什麼鐵路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叫唐胥鐵路。
唐胥鐵路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標准軌運貨鐵路。光緒五年清政府允准開平礦務局出資修建一條自唐山至胥各庄的運煤鐵路,並聘礦務局英籍工程師金達監修。
因守舊勢力反對,未果。次年礦務局復請修建獲准。當年建成,為單軌輕便鐵路,約7.5公里。開始時用驢馬拖拉跑車,第二年開始使用機車曳引。光緒十一年開始從胥各庄向蘆台庄附近的閻庄延展,次年完成,長30餘公里,稱唐蘆鐵路。又次年延至天津,增長80餘公里,稱津沽鐵路。
唐胥鐵路的修建原因:
1874至1875年間,直隸總督兼北洋事務大臣李鴻章先後派人到直隸磁州和湖北興國勘探礦藏。1876年11月,他又派唐廷樞到唐山開平一帶勘察,發現了蘊藏豐富的煤,於是首先開辦煤礦。
1878年8月,開平礦務局正式開辦,「未出數月,出煤極旺」。為了把煤從礦區運到最近的海口裝船運出,唐廷樞在1879年稟請李鴻章准許礦務局修築唐山到北塘口的運煤鐵路。
李鴻章對修築鐵路很感興趣,他早在1874年上奏清廷的《籌議海防折》中,就認為「南北洋七省,自須聯為一氣,方能呼應聯通」,何況有事之際,軍情瞬息變更」。
「有內地火車鐵路,屯兵於旁,聞警馳援,可一日數百里,則統帥當不至於誤事。」可惜他的主張,「其時文相目笑存之,廷臣會議,皆不置可否」。
5. 中國第一條鐵路,和中國自己建的第一條鐵路分別是什麼
中國第一條鐵路為吳淞鐵路,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為京奉鐵路的唐胥段。
1876年7月3日,中國土地上出現了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修建的。
京奉鐵路是我國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最早建成的路段為1881年建成通車的唐胥鐵路。1898年,鐵路延伸至奉天(今沈陽)。1907年,北京至奉天鐵路全線開通,清政府將該路定名為「京奉鐵路」。
(5)中國第一條鐵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的鐵路建設始於清朝末年,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中國已經擁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全球第三大鐵路網、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高速鐵路網。
在中國,鐵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於骨乾地位。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布不均,所以經濟、快捷的鐵路普遍佔有更大的優勢,成為一種受廣泛使用的運輸方式。
中國鐵路建設標准共劃分為三個等級,即Ⅰ級、Ⅱ級、Ⅲ級。具體劃分條件如下所列:
Ⅰ級鐵路:在路網中起骨幹作用的鐵路,遠期年客貨運量≥20百萬噸;
Ⅱ級鐵路:1.在路網中起骨幹作用的鐵路,遠期年客貨運量<20百萬噸。2.在路網中起聯絡、輔助作用的鐵路,遠期年客貨運量≥10百萬噸;
Ⅲ級鐵路:為某一區域服務,具有地區運輸性質的鐵路,遠期年客貨運量<10百萬噸。
6.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是袁世凱在清政府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修建的。2009年是京張鐵路一百年紀念,現代京張鐵路沿線圍繞旅遊主題開發,有關方面還將京張鐵路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另外,京張鐵路的姊妹鐵路——京張高鐵已建成通車。
路線規劃編
京張鐵路起始自北京豐台柳村,經居庸關、八達嶺,河北省的沙城、宣化至張家口。全長為201.2公里。從北京北至張家口的鐵路,現為京包線的京張段。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干線鐵路。由中國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負責設計和修建。
1905年9月4日動工,1909年10月2日通車。實際建造時為豐台至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起點站為豐台,與原有的京奉鐵路(京師至奉天,今北京至沈陽)接軌。
7.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我國第一條營運鐵路吳淞鐵路。吳淞鐵路是英國怡和洋行為首的資本集團修建的鐵路,1876年6月30日,吳淞鐵路上海至江灣段竣工,全長14.5公里,設上海火輪房、江灣、吳淞三個站。
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1905年,清政府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計劃,也是在這一年,詹天佑開始擔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負責設計並修建京張鐵路。前面我們說了,當時列強們認為清政府沒有自主設計鐵路的能力,都想看清政府的笑話。詹天佑卻不服輸,在設計京張鐵路的過程中開創性使用了「豎井開鑿法」以及「人」字形線路方案,用了四年時間,於1909年成功修建完成京張鐵路。京張鐵路也是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並建造的鐵路,詹天佑的設計方案震驚中外,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鐵路之父」。
京張鐵路設計修建完工後不久清政府滅亡,民國成立。民國成立後,詹天佑擔任了交通部技監,主持全國交通技術工作。同時,詹天佑還成立了中華工程師會,藉助協會培養了大量的青年工程師,為祖國儲備了大量的後備人才,促進了中國鐵路事業與工程事業的發展。
8. 中國第一條鐵路建於什麼時候
1876年7月3日,中國土地上出現了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 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中國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五年後,在清政府洋務派的主持下,於1881年開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鐵路,從而揭開了中國自主修建鐵路的序幕。但由於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閉關鎖國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僅修建約400多公里鐵路。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
9.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鐵路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
難度:
詹天佑親率工程隊勘測定線,由於清政府撥款有限,時間緊迫,詹天佑從勘測過的三條路線中選定由西直門經沙河、南口、居庸關、八達嶺、懷來、雞鳴驛、宣化至張家口。當年修建京張鐵路最困難的一段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的,不單地勢險峻,而且坡度很大。
全程分為三段,第一段豐台至南口段,於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車,第二段南口至青龍橋關溝段,關溝段穿越軍都山,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三十三,曲線半徑182.5米,隧道四座,長1644米,採用「人」字形鐵路,工程非常艱巨。
就在鋪軌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車的一個車鉤鏈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這一下成了中國人不能自修鐵路的證據,各種誹謗中傷紛至沓來。但詹天佑使用了自動掛鉤法,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車,第二段工程同時開始。
難關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須打通居庸關、五桂頭、石佛寺、八達嶺四條隧道,最長的八達嶺隧道1092米。只在靠工人的雙手,其困難程度可以想見。採用南北兩頭同時向隧道中間點鑿進的同時,採用豎井方法挖掘,中部開鑿兩個直井,分別可以向相反方向進行開鑿,增加工作面。
依靠人力建成了這條中國築路歷史上的第一條長大隧道。京張鐵路最為人所知的工程是為克服南口和八達嶺的高度差而修建的青龍橋車站人字形鐵路。克服了重重困難,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關溝段第三段工程的難度僅次於關溝,首先遇到的是由七根一百英尺長的鋼梁架設而成的懷來大橋,這是京張鐵路上最長的一座橋。
1909年4月2日火車通到下花園。下花園到雞鳴驛礦區岔道一段雖不長,工程極難。右臨洋河,左傍石山,山上要開一條六丈寬的通道,山下要墊高七華里長的河床。1909年9月24日通至張家口市,由於詹天佑正確地指揮,及時建成。勝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張鐵路從1905年9月4日正式開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舉行通車典禮,僅用了4年的時間,京張鐵路的建設期比預定計劃提前了兩年。按當初預算,京張線施工以及購置機車、車輛的費用為白銀729萬兩,實際僅用了約700萬兩。
這不僅要有精確的計算和正確的指揮,還要有新式的開山機、通風機和抽水機。前者對詹天佑都不成問題,而後者當時全中國都沒有,只靠工人的雙手,其困難程度可以想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京張鐵路
10.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是哪條
中國第一條辦理營業的鐵路就是吳淞鐵路,不過由於這條鐵路是帝國主義分子用欺騙手段非法修建的,所以通車後16個月就被拆除了。
1866年,英國公使威妥瑪向清政府提出:吳淞上海之間河道淤塞,疏通困難,大噸位輪船無法停靠上海港,請求修築從吳淞到上海的鐵路,以便大噸位輪船停泊吳淞後,能和上海辦理聯運。清政府並沒有批准威妥瑪的請求,因為這時的清政府還對修建鐵路心存疑慮。
1875年初,上海英商怡居然和洋行耍了個花招,組織了吳淞道路公司,聲稱修築吳淞上海間的馬路,然而實際上是要在築好的路基上鋪設鋼軌,開行火車。清政府未能識破騙局,就同意了征購土地。
1876年初,路基完成,在鋪軌完成3/4時首次試車。當地群眾因切身利益受到損害而強烈反對,上海的政府官吏也出面與英國領事進行交涉,希望制止鐵路繼續建設。怡和洋行陽奉陰違,表面上遵令停車而鋪軌工程卻照常進行。
1876年4月,全長4.5千米的吳淞鐵路終於全線完工,7月1日正式通車營業。這是一條軌距為0.762米的窄軌鐵路,採用每米重13千克的鋼軌,列車速度為每小時24~32千米。
然而,火車僅僅運行了一個多月就軋死了一名過路行人,當地民眾被壓制的不滿情緒終於爆發,群起而攻之,阻止火車開行。英國人不甘「損失」,於1876年10月與中方議定,由清政府用28.5萬兩白銀買下這條鐵路,款項在一年半內分3次付清,沒有付清前允許照常營業。款項如期付清後,清政府就決定拆毀線路,准備修築台灣鐵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台灣鐵路未能即時開工,吳淞鐵路的這些設備也銹蝕成為一堆廢鐵。
吳淞鐵路的粉墨登場,也使得火車這個現代交通工具終於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亮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