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喬小喬是古代哪國人
大喬小喬是古代吳國人。
大喬(喬字古作「橋」),(180年代-?),廬江郡皖縣(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系喬公之女、孫策之妾、小喬之姊。
小橋(180年代-?),又稱小喬,中國東漢末年時期的美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橋公的次女,漢末名將周瑜之妾。
周瑜風度翩翩的才子形象,與堪稱國色的小橋可稱天作之合,由此成為後世文藝作品的對象。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激發想像,一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將小喬與赤壁之戰聯系起來。而令「」二喬「」聞名於世。
Ⅱ 三國演義中的大喬,小喬的全名是什麼
大喬本名:喬薇(或瑋)字籍貫:
[揚州]廬江皖縣
[今安徽潛山]
容貌:
國色流離
配偶:
孫策
妹妹:
小喬
子女:孫紹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朝容
二喬,即漢末時期橋公的兩個女兒,分別為大喬(橋)、小喬(橋),本姓為橋,亦可作喬。是廬江郡皖縣(安徽省潛山市)人,江北著名美人有國色。孫策攻佔皖縣後,大小橋分別嫁與孫策和周瑜。《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2]《江表傳》:「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籍貫:廬江郡皖縣
名字 :喬氏
大喬
容貌: 如花似玉 傾城佳人
父親:橋國老
配偶: 孫策
姐姐:大橋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橋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葯石罔效逝世。大橋悲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 歲 ) ,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橋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橋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據說大橋在孫權稱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大喬本名:喬薇(或瑋)字籍貫:
[揚州]廬江皖縣
[今安徽潛山]
容貌:
國色流離
配偶:
孫策
妹妹:
小喬
子女:孫紹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朝容
二喬,即漢末時期橋公的兩個女兒,分別為大喬(橋)、小喬(橋),本姓為橋,亦可作喬。是廬江郡皖縣(安徽省潛山市)人,江北著名美人有國色。孫策攻佔皖縣後,大小橋分別嫁與孫策和周瑜。《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2]《江表傳》:「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小橋
編輯 語音
性別:女
小喬
籍貫:廬江郡皖縣
名字:橋氏
容貌:國色天香
父親:橋國老(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
配偶:周瑜
姊妹:小橋
二橋
橋家兩個女兒原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位小姐驚人的美貌卻在一路上有機會得以展現,人們都說看見仙女了。這話就悄悄傳揚了開來,甚至連遠在許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北二橋的美名。
孫策是當時遠近聞名的「虎將」,被封為吳侯。周瑜也是當世英雄,還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三國志》記載,孫策「美姿顏」,周瑜「有姿貌」,可見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橋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諧了。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周瑜的協助下,一舉攻克皖城。而橋公和他的兩位國色天香的女兒當時正住在皖城東郊。孫策慕名前來求親,周瑜和他一道前來。
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橋,(周)瑜納小橋。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孫策、周瑜得到二橋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孫策、周瑜對能納二橋為妾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橋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看法,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然而,二橋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橋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後,孫策忙於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孫策生命垂危,回到吳國,使人尋請華佗醫治。不料華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吳國。徒弟說:「箭頭有葯,毒已入骨,其瘡難治。」可憐孫策沒有死在激烈的戰場,而是死在一個窮途末路的人手中,年僅26歲。
孫策死時,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報,星夜趕回來奔喪。吳太夫人領著孫權出來,當面將孫權託付給周瑜。
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傳聞曹操虎視江南,其實也為二橋。曹操發誓說:「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憾!」於是都督周瑜主戰,看似為了保住二喬。其實,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單單為了兩個女人。
小橋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11年。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周瑜死的時候,小橋並不在他身邊。周瑜的遺體運回來的時候,太陽即將落山。小橋素服舉哀,她沒有看見丈夫的臉,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陽下閃爍,映出晚霞的光芒,卻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將,才36歲,竟然就這樣死去了。
當時,小橋年歲還不到30歲,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橋所生,史無明文,由於周瑜的特殊功勛,孫權待其後人也特別優厚﹕其女嫁給孫權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亡年33歲),當皇後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取了當朝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後封都鄉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赦免,後生病而亡。
當然,有關二橋和孫策周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屬於後人的美好願望。從史書的「納」可以看出,二橋在家中的地位僅僅是妾。在那個時代,妾就算再受寵,在家中也沒有地位可言。妾的名字不能入家譜,也不能同丈夫一起參加宗族祭祀活動,妾的家族也不能歸入丈夫的姻親之列。不過對於亂世中的二橋而言,能嫁給天下聞名的英雄,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僅僅憑一個「納」字不能武斷二橋的身份為「妾」,二喬也可能是孫策和周瑜的妻室。因為《三國志》里同樣有娶妻用「納」字的記載。
《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先主既定益州,而孫夫人還吳,群下勸先主聘後,先主疑與瑁同族,法正進曰:「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納後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為漢中王後。
《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將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
二橋之父
後世盛傳東漢末年的江北美女大橋、小橋為漢太尉喬玄之女,實為誤傳。二喬誤傳籍貫是湖北嘉魚縣,是建立在二橋的父親即為橋玄基礎上的。此版本誤傳橋玄早年居住在沙陽堡,娶了該地中醫家的千金,才生出了大橋和小橋。因此才有"大橋和小橋的出生地可能是沙陽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嘉魚地區"這種說法。
誤傳緣由
《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大橋、小橋為「橋公」之女。清代人沈欽韓在《兩漢書疏證》一書中說:「橋公者,太尉橋玄也。漢制為三公者方稱公。」沈欽韓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的「橋公」必為漢太尉橋玄。沈欽韓的說法被多方引用,幾成定論,但實際是沒有歷史依據的。 [3]
清代末年的盧弼就在其所著的《三國志集解》中指出:「弼按權呼張昭曰張公,時人呼程普為程公,世人呼龐德公為龐公。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見《漢書·賈誼傳》。於公治孝婦獄,郡中大敬重於公,見《漢書·於定國傳》。是皆不必三公始稱公也。」可見在當時,並不是只有官至「三公」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沈欽韓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里還指出:「又按本傳橋公二女為攻皖時所得,據《寰宇記》,橋公為舒州懷寧人,即漢之廬江郡皖人。《後漢書·橋玄傳》玄為梁國睢陽人,兩不相涉。果為玄女則阿瞞方受知於玄,銅雀春深早已如願相償,伯符、公瑾不得專此國色矣。《後漢書》、《三國志》絕無一字及之,沈說之誤無疑矣。」這里再一次論證了沈欽韓的說法有誤。
另外,按《三國志》的記載,孫策、周瑜分別納大、小橋是在攻破皖城之後;是199年的事。而橋玄183年就已去世,死時已有七十五歲,從年齡上來看,也不可能是大、小橋之父。
Ⅲ 小喬叫什麼名字哪裡有大、小喬的資料
大喬姓名:喬瑩籍貫 [揚州]廬江皖縣 [今安徽潛山]
容貌 國色流離
家族資料 父親 喬國老配偶 孫策兄弟姐妹 小喬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 曹操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大喬 - 簡明歷史傳記
大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孫策攻皖,拔之。納大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小喬姓名:喬霜籍貫:揚州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
容貌:國色流離
父親:橋國老 (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配偶:周瑜兄弟姐妹:大喬
簡明歷史傳記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橋國老德尊於時。小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周瑜協策攻皖,拔之。納小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這是網路上查到的,也可以自己去查查。
雖然在這里,大喬、小喬又名字,但是在歷史上並非如此。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經的。歷史上許多皇後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也同樣不知其名.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第三,二喬長得很美 ,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也有人說有「國公喬玄,生女有二,長曰朝容,次曰夕顏」一句.
總之,史書上關於二喬的記錄極少,所以我們對她們的了解也很少,雖然網路上查出兩人叫喬瑩、喬霜,但也未得歷史考證,有的地方也叫喬蘭、喬艾,一些網路游戲里也亂編其名。所以說:二喬的名字我們是無從得知了。
Ⅳ 鄉村小喬是哪個大學畢業
鄉村小喬家鄉是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雙店鎮,大學是在徐州上的,據說是個二本專業的畢業生。
王小喬,女,1992年7月出生,江蘇東海縣雙店鎮人,本科學歷,網路自媒體創辦人、著名的「90後鄉村網紅」,為東海縣網路傳播協會理事。
2017年10月23日,王小喬在村裡注冊網路公眾號,發展4人團隊,主要立足鄉村,運用文字、視頻、照片等形式,以《鄉村小喬》為網路陣地,免費為全國鄉村農民宣傳推光各類農產品和鄉村文化等,擁有粉絲320萬之多。
個人榮譽
2018年以來王小喬先後榮獲國家扶貧辦頒發的中國第二屆智慧三農「鄉村網紅獎」;獲得《今日頭條》發布的「2018年全國三農領域『十佳創始人』」等榮譽;她是江蘇省唯一入選「全國30位扶貧達人」中的一員。
作為「90後鄉村網紅」、網路公益代表,王小喬2019年還獲得《農民日報》社等主辦的「金稻穗提名人物獎」,多次受到市縣有關領導的接見和表彰。2019年5月,王小喬獲評第二屆「江蘇省第二屆網路公益達人」。
Ⅳ 小喬嫁到什麼地方了
小喬,是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橋公的次女,三國時期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人,東吳名將周瑜的夫人。
Ⅵ 周瑜英年早逝後,江東美女小喬去了哪裡
對於周瑜死後小喬的下落人們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小喬來到了廬江,也有人認為其實小喬生活在南京。但是江東小喬到底去了哪裡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從人們口中的傳言中猜測。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並不相信這個說法。他們認為當時廬江是魏國和吳國兩國的交戰的地方,當時戰亂紛紛非常的不安全。周瑜在死前為了小喬和她兒子的安危著想一定不會把他們安排到廬江這個地方。所以為了他的家人的安危著想,周瑜一定把他們安置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當時周瑜是非常有權勢的而全國最安全生活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南京,所以周瑜把小喬安頓到南京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當時周瑜由於工作的原因在南京生活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那裡有周瑜的朋友上司所以小喬在南京生活一定會被那裡的人們所善待並且在南京也有小喬墓。
Ⅶ 歷史上小喬的簡介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簡明傳記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橋國老德尊於時。小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周瑜協策攻皖,拔之。娶小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模糊之美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喬公有二女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因遣人禮聘,得邀喬公允許,送入一對姊妹花。於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
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准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兩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齣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戰,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在這十二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年齡有爭議,一說其為周瑜守墓十四載)。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岳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現在尚有刻著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小喬究竟有多美?《三國志》沒有寫,杜牧沒有寫,羅貫中也沒有寫,這種美實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來,這「模糊美」一直動人心魄。上海博物館藏清代吳之fán竹雕《二喬並讀圖筆筒》、王世襄《竹刻鑒賞》一書有照片及拓本,說刻的是「兩婦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幾上書卷,似在對語。榻上陳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籠、篋、壚、硯、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筆筒背刻陽文七絕一首:「雀台賦好重江東,車載才人拜下風。更有金閨雙俊眼,齊稱子建是英雄。」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歷代筆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啟的《過二喬宅》雲:「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並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分香歌舞兒,銅台夜泣西陵月。」可嘆曹操有生之年未能取江東,不然二喬或許就在銅雀台里度過餘生了。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才子佳人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小喬(何晴飾)漢代橋、喬本為兩姓。小喬姓橋而非喬,後世橋姓的橋被簡化為喬。晉·陳壽《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中,有關小喬的記載極其簡單。只在建安三年(198年)內,有「(孫)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西漢置縣,即潛山縣梅城鎮),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這里的「小橋」即「小喬」。周瑜納小喬為建安三年(198年),瑜時年二十四歲。瑜逝世為三十六歲,是為建安十四年(209年)。如此推算,瑜與小喬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瑜與小喬生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孫權長子)。男循尚公主(娶孫權女),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循弟胤,初拜興業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如憑藉以上簡單的記載,後世似乎很難將以上瑜、喬的身世,在民間當作傳聞傳流開來。當然,也就不會有以後小喬多墓的出現。
周瑜、小喬故事的傳流,除其兩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還與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圍繞銅雀台故事對他倆的精心編排與渲染有關。《演義》第三十四回敘曹操平定遼東後,心情大暢,欲建銅雀台以娛晚年。少子曹植進言:「若建層台,必立三座。」中間名銅雀,左為玉龍,右為金鳳。「更作兩條飛橋,橫空而上,乃為壯觀。」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鄴郡建台。這是建台之緣起,與周瑜、小喬一字無關。第四十二回敘曹操得荊州後,欲領兵百萬南下,約孫權「共擒」劉備。一時孫吳主戰、主和,沸沸揚揚,難以主張。第四十三回敘:經魯肅與劉備、諸葛亮的合謀,孔明願隨魯肅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親見孫權,以陳利害,堅定孫權聯合抗曹。
全書到了第四十四回,周瑜、小喬才與銅雀台有了聯系:正在這時,原在鄱陽湖訓練水師的周瑜,星夜趕回柴桑,當晚就緊急約見孔明。此時的周瑜和先前的孫權一樣,雖是決心抗曹,但對聯合劉備卻存戒心。瑜起初想盡量不露抗曹的本意,以試孔明;而孔明卻趁機言曹勢眾,難以抵擋,使用激將之法假意勸瑜降曹,言道:「愚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孔明佯裝不知大、小喬為孫策、周瑜之妻,接著說道:「亮居隆中時,即聞操於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周瑜豈信孔明之言,問:「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孔明又言,操曾命子曹植作《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為了證明孔明所言是實,瑜又問:「此賦公能記否?」孔明越發大展才智,當著周瑜、魯肅之面背誦該賦時,巧妙地添油加醋,著意激怒周瑜。其中有句為:「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演義》所錄孔明背誦之《銅雀台賦》與曹植原作之《登台賦》(即《演義》所稱之《銅雀台賦》)真偽雜糅。又橋本小喬之姓,孔明背誦之賦所加內容,明以連接玉龍與金鳳的二橋,指謂大、小二喬女。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自此,便堅定孫劉聯合抗曹的決心。
二喬在《演義》中從未登場。即便通過銅雀台事,小喬在書中也只是虛出。但小喬的國色天嬌與其在周瑜、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卻被展現無遺。赤壁之戰竟為小喬而起,這是書中孔明開了一個多麼大的玩笑!這不能不說是羅貫中在編著《演義》中手法的高明。應當說書中對周瑜、小喬,以及孔明、曹操,通過銅雀台事件而展開的繪聲繪色而又極具傳奇性的描述,既說明了瑜、喬的愛情,又給後世民間增添了關於他倆之間姻緣佳話傳流的內容。這實是後世小喬能有多墓的添 游戲真三國無雙里的小喬加的原因之一。
周瑜娶小喬,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記載.但,有一些只言片語可以顯示出倆人的關系.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孫策)又喚妻喬夫人謂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須孝養尊姑。早晚汝妹入見,可囑其轉致周郎,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瑜曰:「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乃瑜之妻也。」
此外,在<三國志>中,有周瑜娶小喬的記載,在<周瑜傳>中.原文是: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作容貌煥發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歷史遺跡 一、廬江小喬墓(安徽)
年代:東漢
地址:廬江縣城新汽車站東側
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岳陽小喬墓(湖南)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志》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志》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
小喬墓地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地環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清嘉慶前,墓內修葺情況沒有記載。《巴陵縣志)載:"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後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並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於墓南側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牆。墓園內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墓冢為圓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並增加石欄護圍。園內建築,為磚木結構,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三、南陵小喬墓(安徽)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縣境內,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志》,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周瑜曾經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後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據,為世人所公認。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德配喬夫人之墓.」兩側陰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撰: 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冢、楊妃塋、真娘墓、蘇小墳,更遺此江作名姝,並向天涯留勝跡。 下聯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 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為地主作清供。
石碑已經破成幾段,現移存南陵縣文化館內保存。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關於小喬的詩詞 電影《赤壁》中的小喬(林志玲飾)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 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菩薩蠻》
辛稼軒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里。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里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Ⅷ 三國志大喬小喬出生地是現在的哪裡
三國時的大喬和小喬合稱「二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赤壁》中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更是讓這二喬家喻戶曉。
二喬故鄉
有文獻記載說這兩位大美女是安徽潛山人。但是浙江義烏、湖北嘉魚還有河南商丘這三處都紛紛拿出證據,請專家考證二喬的故鄉在自己這里,並且宣布說要打造二喬故里、二喬公園、二喬故里休閑園等一系列旅遊項目。四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作為二喬故里,安徽潛山有史料可考。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周瑜和孫策在公元199年攻佔皖,即今安徽潛山一帶,並分別娶小喬、大喬為妻。潛山仍有二喬當年生活遊玩過的喬公庄園,附近還有二喬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河南商丘爭奪的切入點在二喬的父親喬公身上。依據也是《後漢書》中有《喬玄傳》,稱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而後漢時的「梁國睢陽」,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這樣,商丘人稱喬玄是「俺老鄉」,好像有那麼點根據。父親是商丘人,女兒自然也錯不了。
湖北嘉魚人稱,二喬的父親是喬玄,喬玄是漢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陽堡」一個中醫家,後來,娶了該中醫家的千金,生下了大喬、小喬。而這個「沙陽堡」,就是現在的嘉魚縣,因此,可以說:喬玄是在嘉魚結婚的,或許,大喬小喬也是在嘉魚出生的。水邊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喬「洗遍溫泉」一說――至少,嘉魚是二喬的「外婆灣」。
浙江義烏西南山區的赤岸鎮有個喬亭村,喬亭到處都是大小喬的影子,有關二喬的地名、傳說,在喬亭實在是舉不勝舉。義烏人稱,這里就是三國時東吳國丈――喬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喬的故里。
小喬墓地
安徽廬江小喬墓
據說建於東漢年間,現墓址位於安徽廬江縣城內。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居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南陵小喬墓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縣境文化館內,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志》,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周瑜曾經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後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據,為世人所公認。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瑾配喬夫人之墓.」兩側陰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撰: 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冢、楊妃塋、真娘墓、蘇小墳,更遺此江作名姝,並向天涯留勝跡。 下聯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 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為地主作清供。
湖南嶽陽小喬墓
又名二喬墓,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志》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志》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
相關詩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菩薩蠻
辛棄疾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里。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里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Ⅸ 三國時期大喬小喬在哪個地方出生
三國時的大喬和小喬合稱「二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赤壁》中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更是讓這二喬家喻戶曉。
二喬故鄉
有文獻記載說這兩位大美女是安徽潛山人。但是浙江義烏、湖北嘉魚還有河南商丘這三處都紛紛拿出證據,請專家考證二喬的故鄉在自己這里,並且宣布說要打造二喬故里、二喬公園、二喬故里休閑園等一系列旅遊項目。四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作為二喬故里,安徽潛山有史料可考。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周瑜和孫策在公元199年攻佔皖,即今安徽潛山一帶,並分別娶小喬、大喬為妻。潛山仍有二喬當年生活遊玩過的喬公庄園,附近還有二喬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Ⅹ 大喬小喬是哪裡人
小喬是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喬公的次女,東吳將領周瑜的妻子。傳說與其姊大喬均為絕世美女。在我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也曾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