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打撈一艘四萬噸排水量的沉船需要多少錢
打撈一艘四萬噸排水量的沉船,需要15億人民幣
② 印尼撈到中國沉船,滿載價值4000萬美元文物,這些寶藏都回國了嗎
在地球上有接近70%的面積都被海洋占據,大陸僅僅佔了剩下的30%,由此可見海洋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寶庫,如果能夠合理開發利用海洋,那麼對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將會有很大好處。在晴朗無雲的日子裡,海面看上去非常平靜,彷彿是一面映射著天空的鏡子一樣。但如果光是憑借這一印象,就認為海洋是安全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有無數人在海洋中喪命,他們希望能夠征服大海,又或是希望能夠達到遠處神秘莫測的大陸,然而這一過程中成功者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過程中死去。
無獨有偶,除了我們打撈過其他國家的沉船以外,印尼也曾撈到中國沉船。這件事發生於1998年,德國的打撈公司受到印尼的委託,在他們的領海打撈沉船,一艘我國唐朝時期名為黑石號的沉船就這樣得以重見天日。在這艘沉船上面滿載價值4000萬美元文物,大概有一千多個精美瓷器,還有很多名貴的絲綢,放到今天幾乎都是珍品。
出於對我國唐朝文物保護的考慮,我國第一時間決定與印尼展開交涉,希望能夠用錢把這些文物買回來。但寶藏卻沒有回到中國!這是因為雖然對於我們開出的價格,印尼是沒有理由拒絕的,然而就當雙方馬上要拍板成交時,這家德國的打撈公司跳了出來,他們也希望能夠分一杯羹,賺到一些好處。然而印尼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利益被別人吃上一口,就這樣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產生了矛盾,與我國的交易也就擱置了下來,直到今天仍然沒能徹底解決。
這艘沉船在印尼的領海發現,因此我們只能夠用錢將它們重新買回來,這就是當前國際社會上的規定,雖然我們心有不甘,但卻必須遵守這一規則,就好像日本的沉船在我國領海發現一樣,他們的請求遭到了我方的拒絕,他們肯定也心有不滿,但卻仍然接受了這一事實。
③ 泰國就沉船事故發賠償金47名中國遇難者每人多少
泰國政府官員12日中午在普吉遊船翻沉事故救援情況發布會上表示,泰政府和保險公司當天下午開始向遇難者親屬及其他涉事故遊客發放賠償金和理賠金。泰國海軍方面當天說,因天氣和洋流原因,最後一具遇難者遺體的打撈工作當天無法完成。
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次長蓬帕努說,這次事故讓人痛心,泰國政府將拿出6400萬泰銖(約合1283萬人民幣)作為外國遊客救助賠償金,賠償給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保險公司也將同時發放理賠金。每名遇難者將獲得總計210萬泰銖(約合42萬人民幣)的賠償。
當地時間5日17時45分左右,「鳳凰」號和「艾莎公主」號在普吉島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風雨,船隻傾覆並沉沒。「艾莎公主」號上42人悉數獲救。「鳳凰」號上載有101人,其中87名中國遊客中有40人獲救、47人死亡。
④ 怎樣看待「南海一號」打撈
整體打撈保存費用達3億
2004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按照這一方案,打撈預算為1億多元。但隨著打撈出水時間的推後,打撈成本也逐步上升。按照「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隊透露的數字,為打撈「南海一號」修建臨時碼頭花了1400多萬元,單就兩艘打撈船每天的租金就高達80多萬元,還有施工中投入的鋼材、水泥、水下設施、船舶、人工等,算下來,打撈工程預算接近1.5億元。如果加上「水晶宮」1.5億元的造價,「南海一號」打撈並保存的總成本將高達3億元人民幣。方案一出,就被人評價為「不計成本的瘋狂舉動」。
一位曾參與方案評審的考古專家分析說,一般的沉船打撈也就花費幾百萬元,「整體打撈並保存」要比「原地打撈保存」多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資金。
史上最貴打撈是否值得
花費3億元,讓「南海一號」昂貴「出水」,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史上最貴的打撈引發爭議。
廣州市中國古瓷研究會會長趙自強認為,「南海一號」的考古價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價值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南海一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對研究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等都提供了典型標本。其搭載的文物也有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價值遠遠高於經濟價值。」
「即便算經濟賬,我認為這樣的打撈也是值得的。」趙自強回憶說,四五年前,東南亞出水一艘唐代沉船,打撈者有意賣給中國,開價6億元人民幣。他曾跟隨國家文物局的人去看過,上面的文物精品很多。但由於資金有限,國內博物館只能「望洋興嘆」,最後被新加坡一博物館花5億元人民幣買走。「如果『南海一號』和那艘唐代沉船相當,那當然是非常值得的。」趙自強說。
昨天下午,上海拍賣行高級經濟師陳克濤告訴記者,從文物市場的角度來說,「南海一號」上的文物無論多少,其價值都不可估量。「但國內出土文物的市場價值是虛擬的,這些文物不允許出現在文物市場上。」
與兵馬俑考古價值有別
在「南海一號」發現之初,有媒體曾借用部分專家的話稱其文物考古價值堪比秦始皇兵馬俑。昨天下午,諸多考古專家再次駁斥了這一高估「南海一號」價值的炒作。
「說『南海一號』堪比秦始皇兵馬俑,我認為是高估太多了。」昨天下午,82歲高齡的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朱伯謙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古瓷研究專家,他認為「南海一號」無論是市場價值還是文物價值都是相當高的,但還不能與秦始皇兵馬俑相提並論。
我國考古學界泰斗、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也認為,「南海一號」文物及考古價值可媲美秦兵馬俑的說法並不恰當。首先,秦兵馬俑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兩者在考古價值上各有千秋,拿它們作比較不科學也不恰當。其次,「南海一號」屬於海底考古,秦兵馬俑為帝王陵考古,兩者屬不同范疇,不能拿來類比。
歡迎來網路南海1號吧討論
http://post..com/f?kw=%C4%CF%BA%A31%BA%C5&t=4
⑤ 海底發現古沉船,撈出28噸「中國錢幣」是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給我們留下來的除了那些課本上的知識,還有很多的文化古跡。縱觀當今世界,我想再也找不到像我們這樣,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同時又有著海納百川的氣質的國家了。自古以來,我國的文化就不斷的影響著其他的民族和國家,比如說日本、朝鮮、韓國等等,都有著漢文化的影子。但我們的歷史文化古跡也常常遭到他人的惦記,韓國人有時候甚至會將我國的文化據為己有,國內有盜墓賊,國外亦是如此。
不過也不難知道韓國為什麼這么著急,考古隊員從新安沉船中發掘出兩萬多件青瓷和白瓷,還有兩千多件金屬製品、石製品以其紫檀木,還撈出了800萬件,重28噸的“中國錢幣”。這樣的考古發現,也震驚了全世界;為了保存和陳列這一批瓷器,專家們商討決定,在新安郡所屬的全裸道道廳光州市建立博物館,所以這一批文物最終還是落在了韓國。文物雖保存在了韓國,並不代表他們就是韓國的文物,還是希望韓國能夠認清這個現實吧。
⑥ 全球海洋沉船有多少,價值又有多高
幾千年以來,人類的生存發展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給人類帶來了無盡的財富,也給人類帶來過災難和痛苦。在狂風巨浪和暗流險灘面前,有多少艘艦船葬身海底,有多少生靈被無情吞噬。久而久之,海底世界的沉船就成了一筆數量可觀的財富,不僅引起了各國考古專家的關注和興趣,而且更使冒險家們垂涎三尺。
1985年3月,黑切爾又在上次打撈地附近發掘一批中國瓷器,另外還有18塊“南京馬蹄金”,在拍賣時瓷器、金錠身價猛漲,共得1525萬美元。1985年英國人米歇爾·哈恰等人從我國南海的一艘沉船中盜掘康熙年間的青花瓷器約15萬件、金錠125塊,次年在荷蘭拍賣,獲利約2000萬美元。而當時赴荷蘭考察的我國故宮博物院專家,只能望寶興嘆,看著本國的瑰寶流失國外。由此可見,海底沉船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富啊。
那麼,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海洋沉船到底有多少呢?根據國際海洋考古組織的最新資料表明,在世界大洋的深處,僅近400年來,全世界沉入海洋的艦船就多達25萬艘之多,有的載有大量財富,包括金磚、銀錠、貴重珠寶玉器等,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⑦ 我國東海發現4艘沉船,裝滿了圓明園古董,後來怎樣了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南海有大量的沉船,如果運氣好,撈上來一具古沉船,其中的價值難以想像。就比如說中國在2007年打撈的那艘南海一號,這是一艘宋代的商船,總價值被估算至少有3000億人民幣,而這是中國打撈的第一艘古沉船。中國的海域也算是比較遼闊的,不僅有著古沉船,還有一些a二戰時期的沉船,這些沉船也十分值錢。
精美的瓷器與文物就此擺上拍賣行的台上,如果再不開展沉船事業,損失會更加慘重。中國水下考古就此開始,如今距離當年已經近四十年,中國的沉船打撈技術一直在進步,南海一號僅僅是個開頭。南澳1號還有英國沉船的打撈也證明了這一點,既然在自己的地盤,自然不會再讓它輕易的流落出去。
⑧ 因沉船到海底的藏寶到底有多少
據美國學者對近2000年世界發生沉船事件的統計,世界上大約共有沉船約100萬艘之多。據專家估計,沉船埋在海底的寶藏價值在數百億至數萬億美元之間。大家從以下的資料中可見一斑。
1512年,葡萄牙戰艦「海上花」號在馬六甲海峽北方的蘇門答臘水域觸礁沉沒,該船裝載有20噸黃金以及數以百計的寶箱,估計財寶價值不少於90億美元。
1553年,16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得克薩斯海域沉沒,船上裝有大量金塊、銀塊、寶石和珠寶,價值高達30億馬克。
1588年,西班牙66艘「無敵艦隊」在對英戰爭中被擊沉,船上裝有大量金銀首飾、藝術品以及金杜卡特,其價值無法估計。
1614年,西班牙「門多薩艦隊」沉沒在尤卡坦半島外海域。船上載有秘魯黃金、玻利維亞白銀和哥倫比亞綠寶石。總價值達15億馬克。
1622年,「我們的阿托查夫人」號帆船,在佛羅里達群島附近海域沉沒。其價值為3億多美元。
1679年,西班牙「聖克魯斯」號船在威爾士附近海域沉沒,船上裝有220箱黃金和2.5噸白銀,估計價值為1.1億馬克。
1683年,法國海盜船「女騙子」號,被一艘英國戰艦的船員強行佔領並擊沉。船上裝有海盜多年搶奪的大量金銀珠寶,價值共計4.57億馬克。
1711年,西班牙大帆船「桑蒂西馬•特里姆達德」號,在航行中遭遇暴風,沉沒於古巴以西15海里的海域中,船上裝載寶物價值為7.41億馬克。
1752年,荷蘭商船「海爾德瑪爾森」號,在南中國海觸礁沉沒,船上裝有約百塊金錠、23萬多件中國青瓷器等,價值連城。
1782年,英國「格羅斯維納」號觸礁,沉沒在南非盧西亞角。船上裝有金塊、錢幣、珠寶和一頂鑲有寶石的王冠,總值約為1.48億馬克。
1792年,西班牙船「普雷西亞多」號沉沒在烏拉圭沿海。這條船裝有47噸黃金、147噸白銀和一尊金聖母像,總值4億美元。
1799年,英國三桅快戰艦「盧提那」號在荷蘭須得海沉沒。船上裝有金條、錢幣等,估價約為3.2億馬克。
1857年,英國巴拿馬班輪公司「中美洲」號在卡羅來納海域因遇颶風沉沒。這艘船裝有3噸黃金和其他貴重物品,總值4.5億~10億美元之間。
1911年,美國貨船「梅里達」號與一艘汽輪碰撞後,沉在弗吉尼亞海域,該船裝有約值9億馬克的金條。
1945年,日本巨輪「阿波丸」號沉沒在中國內海。船上滿載從中國掠奪的40噸金錠、12噸白金、40箱珍貴工藝品以及幾千噸鈦、鎢、錫等貴重物品,價值連城。
⑨ 沙漠中心發現一艘500年前沉船,載著6300萬金幣,他們是怎麼去的
對於沙漠,人們了解最多的就是撒哈拉,作為世界最大的沙漠,也是舉世聞名,雖然撒哈拉氣候條件惡劣,但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卻是浪漫的,不過有一座沙漠沒有撒哈拉的浪漫,也沒有戈壁的浩瀚。
不過500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讓海洋變成沙漠,這艘15世紀古代沉船被掩蓋在沙漠當中,可能是船員將船拉到了沙漠當中,如果只是尋找火炮材料,還不至於這么大費周章,他們可能在執行某種特殊任務。
而且這艘古代沉船並沒有發現隸屬國,葡萄牙金幣和西班牙金幣幾乎在15世紀各國都能夠流通,很難從中找到關於國家的消息。雖然德比爾斯公司花費了大量金錢清理,但發現的15世紀兩種金幣的估價就有900多萬美元(約6300萬人民幣)。
在西方,這艘沉船屬於無主之物,德比爾斯公司將挖掘到的金幣進行拍賣,同樣也可以捐贈給國家。
舉報/反饋
⑩ 泰坦尼克號都沉沒了100多年,為什麼人們還不把它撈出來
在兩年前的九月份考古隊在庄河海域發現了一所沉船,這個沉船上面掛著名字。經過專家鑒定,這個沉船是遠洋航艦,不過目前有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消息卻仍然是個未知數。科學家撈起來的這個船,是1894年沉入海底的。而在18年之後,泰坦尼克號也沉入海底。兩艘船僅僅相差了18年,但是現在卻有著不同的命運,這艘船已經被打撈上岸,但是泰坦尼克號從來沒有被傳出有過打撈上岸的消息。
首先就是泰坦尼克號沉的太深了,泰坦尼克號沉在大西洋3000多米,現在的技術,沒有辦法支持這么深的深海工作,在一個就是船體本身破損。泰坦尼克號肯定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海水沖刷,上面已經布滿了很多海里植物,並且已經和海底融為一體了,要是想要打撈的話,船體肯定會受不住,也會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