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大豆進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大豆進口比例是83.7%。
從大豆消費結構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大豆進口依賴嚴重,2020年我國大豆消費量中,進口大豆佔比為83.7%,國產大豆佔比僅為16.3%。
大豆是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是我國最主要的豆科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根據大豆的種子顏色和粒形分可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飼料豆、其它大豆五類。
中國大豆種植介紹
近年來,由於我國的大豆振興計劃政策的帶動,我國大豆播種面積不斷提升,由2016年的7598.53千公頃增長至2020年的9882.5千公頃。2021年,由於玉米收益的大幅提升,大豆相較於玉米的種植收益較低,農民種植意願減弱,使得2021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有所下降。
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8400千公頃,同比2020年下降15%。
得益於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的不斷增加,我國大豆產量也隨之不斷提升,2021年由於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的減少,大豆產量也隨之下降。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640萬噸,同比2020年減少16.33%。
2. 我國或世界大豆、豆渣年產量多少
目前我國大豆年產量為2000萬噸
世界2.24億噸
3. 我國大豆都出口到哪些國家
2020年3月我國黃大豆出口國別統計:(HS 12019010)
主要出口國家有:日本、馬來西亞、韓國、英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
大豆出口統計
4. 中國糧食每年出口多少噸
中國糧食每年出口數據如下表:
2018年全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1555萬噸,同比減少11.5%,主要是由於大豆進口量減少。具體地,玉米進口352萬噸,同比增加24.7%。
由於烏克蘭的玉米性價比更高,自2014/2015年度以來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已經由美國轉為烏克蘭,2017/2018年度自烏克蘭進口玉米占總進口比例達到84.48%。小麥進口310萬噸,同比減少29.9%。稻米進口308萬噸,同比減少23.6%。大豆進口8803萬噸,同比減少7.9%。
2018年全年我國糧食累計出口366萬噸,同比增加31.4%。其中,玉米出口1.22萬噸,同比減少82.5%。大豆出口13萬噸,同比增加19.4%。稻米出口208.9萬噸,為2004年以來年度最高水平,同比增加74.7%。
5. 全國的豆類年產量是多少
大豆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種植幾乎遍及全國。自80年代以來我國大豆的年產量一直保持在1000萬噸左右,直到1993年,我國大豆的播種面積出現飛躍性增長,達945.4萬公頃,產量達1530.7萬噸,分別比上一年度增長31%和47%。1994年產量第一次達到1600萬噸,此後幾年,大豆生產量徘徊不前。
中國大豆的最主要產地是黑龍江省。2001年黑龍江省生產大豆496萬噸,占當年全國產量的34%,商品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2001年大豆產量在50萬噸以上的省區還有河北、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這7省區大豆產量合計佔全國大豆產量的46%。其餘23個省區市的大豆產量僅佔20%。
2、我國大豆的進出口
1995年之前我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1995、1996年,我國大豆連續兩年減產,國內供給不足,需求卻保持旺盛的態勢,大豆價格居高不下。為此,國家及時調整大豆進出口政策,增加進口,減少出口。1996年我國首次成為大豆凈進口國,並一直持續至今。2001年共進口大豆1394萬噸,占國內大豆供給總量的39%,進口大豆榨油量占國內消費總量的45%。2002年共進口大豆1132萬噸,2003年共進口大豆2074萬噸。
我國進口大豆的來源國分別是美國、巴西、阿根廷等。2001年美國對我國出口576.2萬噸,占當年我國進口總量的41%。
3、國內大豆消費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大豆的需求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首先是大豆壓榨需求增幅極大,主要是國內對豆油、豆粕的需求出現持續快速增長。其次,大豆的食用及工業消費量一直也在穩步增加。
我國大豆供求平衡分析 (單位:萬噸)
年 度 1992/93 1993/94 1994/95 1995/96 1996/97 1997/98 1998/99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產量 1030 1530 1600 1350 1320 1472 1515 1425 1540 1540.7
進口 15 12.5 15.5 79.5 227.4 294.3 385.8 1009 1394 1038.6
榨油用 502 754 796 814 884 975 1096 1639 2022 7600
食用及工業 470 550 580 590 610 630 660 68010 630 660 680 740 19000
國內消費 1020 1370 1441 1459 1547 1665 1818 2390 2816 27217
出口 30 110 39.4 22.2 19.5 16.8 18.8 22 20 230
總需求 1050 1480 1480 1482 1567 1681 1837 2412 2836 27447
大豆作物年度:當年10月至次年9月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6. 中國進口大豆達到八千至九千萬噸,進口這么多干什麼
中國進口很多的大豆是因為中國本土的大豆需求高於供給,而國外進口大豆的價格比較劃算,成本比較低,進口大豆既可以保證本土的糧食產量安全,又能夠促進全球貿易化進程。而進口的大豆主要是用來榨油,還可以用來加工成豆製品,用作動物飼料等。
一、榨油進口的大豆主要用來榨油,即用大豆加工而成的豆油。這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用油之一,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植物油。這是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能夠對人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也會對一些心腦血管慢性疾病患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大豆油經過精煉加工之後,就可以形成精煉大豆油,經過層層工序走向市場,供人們使用。
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對大豆的需求很高,而我們本土的耕地主要用來種植糧食作物,所以很多大豆都需要進口,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7. 中國一年消費1.1億噸大豆,8成靠進口,補貼那麼高農民為何不多種
種大豆的機械化程度較低。每年9月底過後,大豆在農產品市場的熱度就會越來越高,在國內市場,目前東北等地區的新季大豆已經陸續成熟上市,而我國從國外進口大豆的交易不發也沒有停下來,美國農業部提供的大豆銷售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假期期間,美國一共向中國出售了91.4萬噸的大豆。算上此前一周的三筆私人出口商的對華大豆交易,9月底到10月初中國已經從美國進口了180多萬噸的大豆。
另一方面,哪怕是依靠人力種植,種植大豆的經濟效益也比不上其他農作物,大豆一年只能收一次,生產成本高,產量卻上不去,而且與進口大豆相比,農民種的大豆價格更高,產油率也低,很多榨油企業也不願意採用國內種植的大豆。相比之下,種植能填飽肚子的糧食作物反而更讓農民放心。
正是因為這幾個方面的原因,才導致國產大豆拼不過美國大豆。不過從為何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來說,對國外大豆的依存度太高並不是什麼好事,而要想提高國內大豆的種植量和產量,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機械化和現代化程度。
8. 中國及主要國家大豆進出口數據
問題比較久了,看到這個回答,還是有幫助的;這里更具體的介紹一下海關總署的查數據步驟:
最下面我要查-海關統計數據查詢,然後在輸出欄位分組里設置大豆、進口國等等條件即可
9. 每年進口大豆8000萬噸,我國為什麼需要這么多大豆
01、我國大豆產量低,無法滿足國民需要,只能選擇外購。刷到一條新聞,我國每年進口大豆8000萬噸,數量實在令人震驚。為啥我們不自己種,偏偏跟國外購買?是他們的質量比較好嗎?非也。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建設,耕地有限的情況,保證大豆的供需平衡尤其重要。要是大豆不進口,帶來的後果就是肉、蛋、奶價格方面猛漲?嚴重影響大眾生活水平,這種情況下,你會做什麼選擇?只要不傻都知道要購買大量大豆,滿足需求。
04、最後:各位小夥伴是不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吧,原來大豆對我們如此重要,日常生活無法離開大豆。
10. 2014年中國大豆總產量是多少
美國數據傳輸網路(DTN)的報道稱,近來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4/15年度中國的大豆產量為1,245萬噸(約合4.57億蒲式耳),比上年的1,256萬噸(約合4.62億蒲式耳)減少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