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哪個省份產茶葉最多
我國有四大產茶區:
一、西南茶區,位於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這4個省和直轄市。主要種植適合棕壤、赤紅壤的茶樹生長。
二、華南茶區,位於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台灣這5個省份。主要種植喬木和灌木類的茶樹。
三、中南茶區,位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這6個省份。適宜種植灌木類的茶樹。武夷岩茶、天目青頂、普陀佛茶等名茶多生長於此。
四、江北茶區,位於河南省。主要適宜種植小葉種茶樹和灌木型中葉種的茶樹。比較適宜綠茶的種植。
(1)中國哪個省產茶量高擴展閱讀:
中國現有茶園面積110萬公頃。
茶區分布遼闊,東起東經122度的台灣省東部海岸,西至東經95度的西藏自治區易貢,南自北緯18度的海南島榆林,北到北緯37度的山東省榮成市,東西跨經度27度,南北跨緯度19度。共有21個省(區、市)967個縣、市生產茶葉。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葯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茶樹種植的自然條件包括地貌、氣候、土壤類型等。地形以丘陵為主,排水條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溫差小、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光照條件好,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各種類型的茶樹生長,尤其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較多,夏秋雨多霧大(雲南茶區),日照較少利於茶樹越冬和養分積累,利於夏秋茶的品質。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山地紅壤或山地黃壤、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適合茶樹生長。
2. 中國哪裡的茶葉最好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祖國,種茶、制茶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名茶也是多的數不過來。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在我國,這么5個地方,最好出名茶。
一、武夷山市
武夷山市位於中國福建省北部,除了武夷山風景區風景出名之外,還盛產名茶,著名的有武夷岩綠、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岩茶(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八角亭龍須茶、正山小種紅茶、金駿眉等。
二、安溪縣
安溪縣位於福建省南部,是中國烏龍茶之鄉,著名的茶葉品種有安溪烏龍四大「名旦」(安溪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梅占等。
三、台灣省
台灣省不但經濟發達、旅遊資源豐富,也是產茶大省,名茶種類繁多,著名的有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茶、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阿里山珠露茶等。
四、黃山市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南部,除了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黃山風景區之外,還有諸多著名的茶葉,比如黃山毛峰、老竹大方、太平猴魁、休寧松蘿、黃山綠牡丹、屯溪綠茶、祁門紅茶、珠蘭花茶等。
五、潮汕地區
潮汕地區位於廣東沿海一塊,包括汕頭、潮州、揭陽3市。潮汕功夫茶盛極一時,著名茶葉品種有鳳凰單叢、嶺頭單叢、鳳凰水仙、石古坪烏龍等。
這5個地區,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去過。這些著名的茶葉對愛茶之人來說,也早已聽聞、品嘗。不過,我相信,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心境與收獲。
3. 中國哪個省份產茶葉最多中國哪省份茶葉最多
去年應該是福建,已46萬噸位居第一。
4. 中國十八個產茶省分別是哪些地方
1、安徽省: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太平猴魁等;
2、浙江省:西湖龍井等;
3、江蘇省:碧螺春等
4、江西省:廬山雲霧茶等;
5、四川省:峨嵋竹葉青、青城倒茶等
6、湖北省:恩施玉露、峽州毛峰等;
7、湖南省:君山銀針等;
8、福建省:大紅袍、肉桂、鐵羅漢、金佛等;
9、海南省:水滿茶、鷓鴣茶、白沙綠茶等;
10、雲南省:普洱茶等;
11、廣東省:鐵觀音等
12、河南省:信陽毛尖等;
13、山東省:泰山女兒茶、日照雪青、嶗山雲霧等;
14、甘肅省:商南泉茗等;
15、貴州省:都雲毛尖、遵義毛峰等;
16、陝西省:紫陽毛尖、午子仙豪等;
17、廣西自治區:凌雲白豪、廣西紅碎等;
18、西藏自治區:茶禺綠茶等;
19、重慶市:景星碧綠、清明香、雲霧毛峰、滴翠劍茗等;
20、台灣省:凍頂烏龍、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等。
中國是茶葉大國,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茶的品種特別多。現在全國能夠叫的出名的茶葉就有一千多種。在這些林林總總的茶葉中,不少是名氣很大的。如果要給它們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會排出不同的名單來,以下只是一種說法:
1、杭州龍井
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峰的老井的品質為最佳。
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 、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虎跑水」被並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 化物含量較多,而可溶性礦物質較少,因而更利於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
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槍,,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說是一種藝術享愛。
有專家說,正宗龍井可能絕跡。
2、蘇州碧螺春
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干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國內著名的名茶,常被作為高級禮品。
關於「碧螺春」茶名的由來,可以參見《茶葉命名之法》
3、黃山毛峰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雲谷寺、松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
黃山毛峰採制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黃山名茶眾多,除毛峰外,還有休寧的「屯綠」,太平的「猴魁」,歙縣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膾灸人口。
4、廬山雲霧 `
產於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產於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採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葯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6、恩施玉露
產於湖北恩施。湖北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現仍是我國的重要產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製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對採制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甘醇 ,葉底色綠如玉。「三綠」(茶綠、湯綠、葉底綠)為其顯著特點。
日本自唐代從我國傳入茶種及制茶方法後,至今仍主要採用蒸青方法製作綠茶,其玉露茶製法與恩施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
7、白毫銀針
這是一種白茶,產於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松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於製作時未經揉捻,茶汁較難浸出,因此沖泡時間應稍延長。
白茶味溫性涼,為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作為葯用。在港澳地區,零售商店常將少許白茶拼配進其他茶類,以提高其檔次,進而獲取商業價值。
8、武夷岩茶
產於福建崇安縣武夷山。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茶湯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9、安溪鐵觀音
產於閩南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復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究。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關於「鐵觀音」茶名的由來,可以參見《茶葉命名之法》
10、普洱茶
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採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雲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 f
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在它的香氣、滋潤,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飲用。
普洱茶的呂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於它有可貴的葯效,因此,海外僑泡和港澳同胞常將普洱茶當作養生妙品。
在其他的「中國十大名茶」說法中,一般常見到的有產於安徽屯溪等地的「屯綠」、產於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產於雲南的「滇紅」等。
5. 2016年哪一個省份的產茶量最高
2016年我國雲南省的茶葉產量和供應量是最高的。茶葉也是雲南省比較有名的經濟來源。
6. 中國哪個地方茶葉最多
中國茶區
中國現有茶園面積110萬公頃。茶區分布遼闊,東起東經122度的台灣省東部海岸,西至東經95度的西藏自治區易貢,南自北緯18度的海南島榆林,北到北緯37度的山東省榮成市,東西跨經度27度,南北跨緯度19度。共有21個省(區、市)967個縣、市生產茶葉。全國分四大茶區:即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
雲南、福建、浙江是產茶區中茶葉產量最大的省份。
7. 中國18個產茶省份中,那個省的茶產量居首位
一般可以將我國的茶葉的產地劃分為四大茶區:
江北茶區
江南茶區
華南茶區
西南茶區
江北茶區是我國最北的產茶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山東、安徽、蘇北、河南、陝西、甘肅等地。主要的產品是綠茶,比如比較出名的信陽毛尖。
江南茶區是我國茶葉市場最為集中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安徽、蘇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茶的品種較多,有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產量也很大,品質好。
華南茶區指南嶺以南的產茶區,即廣東、廣西、海南、台灣等地。是我國最南的茶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為主。
西南茶區一般認為這一帶是茶樹的原產地,地理和氣候很適宜發展茶葉生產。目前產量最大的綠茶和邊茶。產茶量最多的是江南茶區福建省。
8. 中國那裡盛產茶葉
1、西南茶區位於中國西南部,包括雲 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 圃最古老的荼匾,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 紅茶綠茶、沱荼、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 中國發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雲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形復雜, 有些同緯度地區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 別很大,大部分地區均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冬不寒冷,夏不炎熟,茶區土壤:四川、貴 州和西藏東南部以黃壤為主,有少量棕壤; 雲南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土壤有機質 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區豐富。 2、華南茶區位於中國南部,包括廣 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等省(區), 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品種資源豐 富,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 樹品種,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 六堡茶等,所產大葉種紅碎茶,茶湯濃度 好。除閩北、粵北和桂北等少數地區外,年 平均氣溫高達攝氏19—22度,最低月(一月)平均氣溫為7—14度,茶樹年生長期10 個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國茶區之最,一般 為1200—2000毫米,其中台灣省雨量特別 充沛,年降水量常超過2000毫米。茶區土 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也有紅壤和黃壤 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 3、江南茶區位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南 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 量約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主要生產荼類有 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 特種名茶,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洞庭 碧螺、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茶園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帶,少數在海挾 較高的山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5—18度,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一般在一8度 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 雨水最多,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80%, 秋季乾旱。茶區土壤主要為紅壤,部分為黃壤或棕黃壤,少數為沖積土。 4、江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北部, 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 蘇北、鄂北等地,為中國北部茶區。主要生 產綠茶。茶區年平均氣溫為15—16度,冬季絕 對最低氣溫一般為一10度左右。年降水量 較少,約為700—1000毫米,分布不勻, 常使茶樹受旱。茶區土壤多屬黃棕壤或棕 壤,是中國南北土壤的過渡類型,但少數山 區,有良好的微域氣候,故產品質量亦不亞於其他茶區,如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等。
9. 中國哪個省的茶葉最好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