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杏樹生長在哪裡
銀杏樹的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全國最大的銀杏培育基地是山東省郯城縣。
銀杏為喜光植物,銀杏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很廣。要求較強的光照才幹滿足其光合作用的需要。銀杏樹在砂土類、壤土類、粘土類和礫土類土壤中都能生長,但最適應的為砂壤土和河灘沖積的沙土。
從弱酸至微鹼性(
ph
值在
4~
8
.
5
均可生長結果。銀杏抗旱能力較強。年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的地區,
銀杏對土壤
ph
值的適應范圍很廣。成年及古老樹一般都不需灌溉,作為商品經營的果園,生長發育主要時期仍應適當澆水
Ⅱ 十大銀杏旅遊景點
中華銀杏生態旅遊區
中華銀杏生態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郯城縣境西南部沂河兩岸、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和重坊鎮境內,總面積9.9平方公里,擁有我國目前保存面積最大的古銀杏群落,是山東省第一批國家林業專類公園,也是全國第二家銀杏專類公園,先後獲得「中華名木」「中國地理標志商標」「全國銀杏良種基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稱號。
銀杏古梅園於1992年建成,是山東省首家農民公園。銀杏古梅園內擁有「九女松」、「老神樹」、「二神樹」、「唐槐」等景點。近年來,按照「南園北寺」的規劃進行改造,形成了神樹區、蘇州園林區、寺院區等「三區」。
三千年銀杏雄樹為亞洲最大的銀杏雄樹,樹高41.9米,樹圍8.2米,樹徑2.6米,樹冠根系佔地百餘畝。據考證是種植於西周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地百姓尊稱為「老神樹」,擁有著「雌雄同株」、「枯木逢春」等神奇景觀。
騰沖銀杏村
雲南的秋天來的特別慢,當北方已經大雪紛飛,騰沖的秋天才緩慢登場,卻一夜席捲全國最美秋色,也是甄子丹導演的電影《武俠》的外景地。每年11月-12月,騰沖江東村便受到全國矚目。這個村莊有3000多棵銀杏樹,有50多株的樹齡已經超過500年。每逢秋天,銀杏落葉像漫天飛舞的金色蝴蝶,飄落田間、路上、房屋、牆頭邊等,構建一個滿目金黃的童話世界。只有來到這里,才能體會到「村在林中,樹在家中」,銀杏樹和村落渾然一體。秋色太美,卻又太短暫,怎麼看都看不夠,來了就不想走,只想一直睡在這個金黃夢境,不願醒來。
Ⅲ 中國三大銀杏之鄉是什麼
江蘇泰興
泰興,是名聞遐邇的「銀杏之鄉」,古銀杏、銀杏定植數、銀杏產量、銀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美譽。泰興銀杏產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1996年春,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在全國「中華之最」評選中,授予泰興「中國銀杏之鄉」稱號。
江蘇邳州
邳州是全國五大銀杏基地之一。現有銀杏成片園21萬畝,銀杏果年產量900噸,佔全國的十分之一;銀杏士青葉產量1.2萬噸,約佔全國部產量的60%。銀杏酮生產能力250噸,佔全國總量的80%。
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餘年。10萬畝連片銀杏園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園」,銀杏葉生產基地在全國率先通過國家GAP認證。邳州境內銀杏種植主要分布鐵富、港上兩鎮,兩鎮栽種面積為20萬畝,這也幫助邳州成為全國栽種銀杏面積最大的縣。
山東郯城
山東省郯城縣有「天下銀杏第一縣」之稱。銀杏古梅園是全省首家農民公園,坐落在新村鄉,西臨沂河,東望馬陵山,背靠紅石崖。園內景觀眾多,有老神樹銀杏王。
銀杏價值
1、人文價值。銀杏壽命長,抗性強,千年以上的銀杏遍布全國,山東莒縣定林寺的一株銀杏已達3000歲。有關銀杏的傳說更是數不勝數,甚至給它披紅貢香,敬如神靈。
很多地方先人遷徙定居之前會先栽棵銀杏以測風土,以定標記。可以說銀杏已成為很多地方、家族的活歷史,綠色文物和抹不去的鄉愁。
2、生態價值。銀杏歷經億年而不滅,自有它獨到之處,它根深葉茂,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抗風減災、凈化空氣、降塵吸毒、改善環境能力。尤其特別的是它耐火防火力強,樹干不容易燒死。在它的樹冠下溫濕度有顯著變化,它的葉片能殺蟲。
Ⅳ 我國四大銀杏集中產地分別在哪
銀杏樹的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四川,河北,湖北,河南等地。全國最大的銀杏培育基地是山東省郯城縣。在山東日照浮來山的定林寺內有一棵大銀杏樹,相傳是商代種植的,已有3500多年歷史了。 野生狀態的銀杏殘存於中國江蘇徐州北部(邳州市)山東南部臨沂(郯城縣)地區浙江西部山區。浙江天目山,湖北省安陸市、大別山、神農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狀態的銀杏群落。 在中國的銀杏主要分布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區內,邊緣分布「北達遼寧省沈陽,南至廣東省的廣州,東南至台灣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區的昌都,東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島」,跨越北緯2l°30′-41°46′,東經97°-125°,遍及22個省〈自治區〉和3個直轄市。中國的銀杏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蘇,湖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省的60多個縣市。從資源分布量來看,以山東、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江蘇、貴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資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縣或市,如江蘇的新沂、大豐,邳州、吳縣,山東省郯城縣新村、泰安市、煙台市,湖北隨州的洛陽鎮,何店鎮花園村,廣西的靈川、興安等。許多銀杏專家考證後認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農架等偏僻山區,發現自然繁衍的古銀杏群。它們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樣性、確保銀杏遺傳資源的持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資源考察人員還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發現銀杏與水杉、珙桐等孑遺植物相伴而生。[10]
銀杏的垂直分布,也由於所在地區緯度和地貌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樣。總的來說,銀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較大,在海拔數米至數十米的東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區均發現有有生長得較好的銀杏古樹。如江蘇泰興海拔為5m左右、吳縣海拔約300m、山東郯城海拔約40m,四川都江堪海拔1600m,甘肅為1500m(蘭州),雲南為2000m(昆明),西藏為3000m(昌都)。但這些分布現狀,並不表明銀杏能夠分布在這樣的垂直跨度內的所有地區,因為影響銀杏自然分布的因素除緯度和海拔外,地形和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如土壤含水量、含鹽量、日照、極溫等均直接限制著銀杏的發展。在銀杏自然分布的邊緣地區,可能由於地形等因素,出現利於銀杏生長的小氣候,銀杏仍舊可以生長得很好。同樣在銀杏的自然分布區范圍內,由於小氣候或者地形、土壤、水熱條件的差異而有不適合銀杏生長的地區,所以在自然分布區范圍內,銀杏多呈點狀分布。從氣候因子來看,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年平均氣溫8℃—20℃,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20℃的海拔范圍內,這是符合銀杏的生態習性的。[8]
Ⅳ 中國五大最古老銀杏樹
中國最古老的銀杏樹:
1貴州福泉銀杏樹:樹齡5000年;
2貴州長順古銀杏樹:樹齡4700;
3山東莒縣古銀杏樹:樹齡4000;
4四川崇州市大劃鎮古銀杏樹:3900;
5山東郯城縣古銀杏樹:3600;
Ⅵ 中國銀杏之鄉是哪個城市
中國有六處「銀杏之鄉」最具盛名,它們分別是:湖北省安陸市、江蘇省泰興市、江蘇省邳州市、山東省郯城縣、 廣東省南雄市、浙江省長興縣。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被白粉,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曾是僅遺存於我國的珍稀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銀杏樹的果實和葉子均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6)中國最大的銀杏樹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銀杏的資源分布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葯用價值。
我國北自沈陽,南至廣州均有栽培。喜光,耐寒,適應性頗強,耐乾旱,不耐水澇,對大氣污染也有一定的抗性;深根性,生長較慢,壽命可達千年以上。樹干端直,樹冠雄偉壯麗,秋葉鮮黃,頗為美觀,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風景樹。種子供食用和葯用;材質優良,為珍貴用材樹種。我國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其他各地栽培很廣。
Ⅶ 銀杏樹在哪裡最適合生長
適於生長在水熱條件比較優越的亞熱帶季風區。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發生了第四紀冰川運動,地球突然變冷,絕大多數銀杏類植物瀕於絕種,在一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自然條件優越,才奇跡般的保存下來。所以,被科學家稱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貓」。野生狀態的銀杏殘存於中國江蘇徐州北部,山東南部臨沂地區,浙江西部山區。
浙江天目山,湖北省宜昌市霧渡河鎮、湖北省安陸市、桂林靈川縣海洋鄉到興安縣高尚鎮等周圍少數鄉鎮、大別山、神農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狀態的銀杏群落。由於個體稀少,雌雄異株,如不嚴格保護和促進天然更新,殘存林將被取代。銀杏分布大都屬於人工栽培區域,主要大量栽培於中國、法國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州。
(7)中國最大的銀杏樹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銀杏生於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較寬,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區生長,但生長緩慢或不良;
能生於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鹽鹼土及過濕的土壤。以生於海拔1000(雲南1500-20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區生長最好的地區和平共處在土壤瘠薄乾燥、多石山坡過度潮濕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長不良。
Ⅷ 全國銀杏之鄉在哪裡
中國有六處「銀杏之鄉」最具盛名,它們分別是:湖北省安陸市、江蘇省泰興市、江蘇省邳州市、山東省郯城縣、廣東省南雄市、浙江省長興縣。
1、江蘇泰興
泰興,是名聞遐邇的「銀杏之鄉」,古銀杏、銀杏定植數、銀杏產量、銀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美譽。 泰興銀杏產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
199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欣然為泰興市題詞「銀杏第一市」;1996年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在全國「中華之最」評選中,授予泰興「中國銀杏之鄉」稱號。
2、江蘇邳州
邳州是全國五大銀杏基地之一。現有銀杏成片園21萬畝,銀杏果年產量900噸,佔全國的十分之一;銀杏士青葉產量1.2萬噸,約佔全國部產量的60%。銀杏酮生產能力250噸,佔全國總量的80%。
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餘年。
3、山東郯城
山東省郯城縣有「天下銀杏第一縣」之稱。銀杏古梅園是全省首家農民公園,坐落在新村鄉,西臨沂河,東望馬陵山,背靠紅石崖。園內景觀眾多,有老神樹銀杏王。樹高47米,胸徑2.3米,胸圍7.1米。樹蔭佔地面積約0.85畝,在春季開花時可為周圍幾十公里范圍內的雌樹授粉。
4、浙江長興
浙江湖州長興宋店銀杏基地為全國五大銀杏基地之一。曾被林業部、國家科委譽以「銀杏第一園」,「優質高產銀杏示範基地」、「國家科技開發中心銀杏試驗基地」等各種稱號。
5、廣東南雄
廣東韶關南雄市南雄地處廣東省東北部,素有「銀杏之鄉」之美譽。南雄有銀杏林10萬多畝,主要分布在坪田、油山、帽子峰、主田等多個鎮。
6、湖北安陸
湖北省安陸市位於美麗富饒的鄂東北部,素有「中華銀杏市」的美譽。安陸市背依大洪山脈,面向江漢平原,涢水河穿境而過,良好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罕見的千年古銀杏群落,銀杏分布相對集中,在方圓56公里之內,現存銀杏大樹2.9萬株。
Ⅸ 中國銀杏之鄉是哪裡
中國銀杏之鄉是江蘇省泰興市。
邳州是全國五大銀杏基地之一。現有銀杏成片園21萬畝,銀杏果年產量900噸,佔全國的十分之一;銀杏士青葉產量1.2萬噸,約佔全國部產量的60%。銀杏酮生產能力250噸,佔全國總量的80%。
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餘年。
10萬畝連片銀杏園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園」,銀杏葉生產基地在全國率先通過國家GAP認證。邳州境內銀杏種植主要分布鐵富、港上兩鎮,兩鎮栽種面積為20萬畝,這也幫助邳州成為全國栽種銀杏面積最大的縣。
2010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邳州銀杏」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9)中國最大的銀杏樹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葯用價值。
我國北自沈陽,南至廣州均有栽培。喜光,耐寒,適應性頗強,耐乾旱,不耐水澇,對大氣污染也有一定的抗性;深根性,生長較慢,壽命可達千年以上。
樹干端直,樹冠雄偉壯麗,秋葉鮮黃,頗為美觀,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風景樹。種子供食用和葯用;材質優良,為珍貴用材樹種。我國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其他各地栽培很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杏之鄉
Ⅹ 中國五大銀杏基地是哪幾個
中國五大銀杏基地是江蘇邳州、山東郯城、浙江長興、江蘇泰興、廣東南雄,另外加上湖北安陸也有「六大銀杏基地」的說法。
一、江蘇邳州銀杏之鄉
邳州是全國銀杏之鄉中最大的種植基地。現有銀杏樹成片園30萬畝,千年古銀杏樹12棵,5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69株,100年以上的銀杏古樹4160株。銀杏果年產量900噸,口感質地細膩,有韌性,糯性好,香味濃,回味稍有甘甜,佔全國的十分之一。
邳州擁有國內最大的銀杏苗培植、銀杏酮加工、中葯材加工和銀杏批量化生產基地。全市銀杏加工企業超過30家,主要產品包括銀杏茶、銀杏膠囊、銀杏開心果、清水銀杏、銀杏酒等,年產值已達15億元。
二、山東郯城銀杏之鄉
郯城縣新村鄉號稱「天下銀杏第一鄉」,全縣銀杏種植面積為20.8萬畝,定植銀杏1400萬株,百年以上的古樹有3.2萬株,各種規格苗木3億株,年產銀杏果3000噸,銀杏干葉1.0萬噸。
銀杏果粒大、籽勻、糯性強、甜味濃、營養和葯用價值高等特點,所產銀杏葉有效成分含量高,質量好,銀杏果、葉、苗及系列品加工年產值45億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
三、浙江長興銀杏之鄉
浙江長興宋店銀杏之鄉曾被林業部、國家科委譽以「銀杏第一園」,「優質高產銀杏示範基地」、「國家科技開發中心銀杏試驗基地」等各種稱號。浙江長興的古銀杏長廊為浙江三大古生態奇觀之一,被譽為「世界銀杏的故鄉」,3萬余株原生銀杏樹遍布十餘公里,百年以上的古樹5924株。
四、江蘇泰興銀杏之鄉
泰興市是著名的「銀杏之鄉」,是全國重要的銀杏產地之一,銀杏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種植面積廣、歷史悠久。泰興古銀杏、銀杏定植數、銀杏產量、銀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美譽。
泰興銀杏產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全市銀杏種植面積41萬畝,全市現有1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8612株,其中500年以上的61株,1000年以上的13株,100畝以上古銀杏群落20個。
五、廣東南雄銀杏之鄉
南雄市素有"銀杏之鄉"之美譽,銀杏主要分布在坪田、油山、南畝、帽子峰、主田等多個鎮,坪田、南畝、油山的銀杏多為老樹,形成了南雄古銀杏群落獨特的景觀。
南雄銀杏早熟粒大、殼薄潔白、肉糯性強、食味香濃,胚芽隱沒、無苦澀味、肉質芳香爽口、核肉無苦葯用價值高等特點,並且生長量大、產量高,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質優。
南雄銀杏種植約2萬畝,壯年期掛果樹近萬畝,先後在主田、帽子峰、坪田等鎮興建了5000多畝南雄銀杏基地,銀杏樹10多萬株,百年以上樹齡的銀杏樹627株,達到20年樹齡以上的有34000株。南雄市年產銀杏核果600多噸,銀杏產業總產值近億元。
五、湖北安陸銀杏之鄉
湖北省安陸市素有"中華銀杏市"的美譽,有罕見的千年古銀杏群落,其銀杏分布相對集中,現存銀杏大樹2.9萬株,千年以上的古銀杏59株,500年以上的古銀杏1468株,百年以上的古銀杏4683株,素有"銀杏之鄉"的美譽。
全市大小銀杏樹達3672萬株,人均儲量居全國首位,被譽為「中華銀杏市」,被確定為"國家銀杏自然保護區"。
現已批准設立了古銀杏國家森林公園,由湖北錢沖古銀杏省級森林公園(錢沖景區)和湖北白兆山森林公園(白兆山景區)組成,規劃總面積2413公頃,其中錢沖景區1800公頃,白兆山景區613公頃。
(10)中國最大的銀杏樹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葯用價值。我國北自沈陽,南至廣州均有栽培。
銀杏樹喜光,耐寒,適應性頗強,耐乾旱,不耐水澇,對大氣污染也有一定的抗性;深根性,生長較慢,壽命可達千年以上。樹干端直,樹冠雄偉壯麗,秋葉鮮黃,頗為美觀,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風景樹。
銀杏樹種子供食用和葯用;材質優良,為珍貴用材樹種。我國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其他各地栽培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