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那些學校可以跨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基本問題研究的研究生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做解答,近代史最好的毫無疑問是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該校最大的優勢是從國內最早的近代史博導章開沅先生以下,40-80的學術梯隊建設極為完善。
⑵ 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辦大學是哪一所
由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時任津海關道盛宣懷上奏光緒皇帝得到批准在天津建立的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高等學府。1895年10月18日,在盛宣懷和時任直隸總督王文韶的參與下,北洋大學堂在原吞納學院(博文書院)舊址正式開辦。北洋大學堂開辦之初,設頭等學堂和二等學堂。頭等學堂,學制四年,為參考美國大學的大學本科階段教育。二等學堂則為大學預科、高中階段教育。
⑶ 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屬於哪個學院
1、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近代史綱要屬於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馬列室,後歷經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部等階段,2017年3月更為現名。
2、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專門承擔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研究的學校二級機構。學院成立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四個教研部以及「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辦公室」、「研究生課程教學辦公室」兩個辦公室。
⑷ 國內哪些大學的歷史專業好我主要想學中國近代史和中國古代史,一本和二本的都可以
北大,復旦,南京大學,北師大,廈大,中大,同濟大,當然啦,還有吉大,排名還挺高…
⑸ 中國近代史專業的研究生,推薦北京的學校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中共中央黨校是最好考的 因為非211 競爭不大 過線就能錄取
其他學校都有競爭 給你推薦兩個個相對難度不大的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⑹ 中國近代史考研哪個學校好
南京師范不錯。
⑺ 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學是哪個大學啊
北洋大學,即現在的天津大學
⑻ 哪所學校是對中國近代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著名軍事院校,共培養學生9000餘名
雲南陸軍講武堂。
雲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系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建立時與天津講武堂和奉天講武堂並稱三大講武堂,後與黃埔軍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齊名。
在近代雲南的歷史上,有一文一武的兩所學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聯合大學,「武」指雲南陸軍講武堂。前者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後者培養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家、革命家。
講武堂是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著名軍事院校之一,共培養學生9000餘名,從這里走出了以新中國開國元勛朱德、葉劍英元帥為代表的300餘名中外將帥,包括40餘名上將級要員,為中國近現代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昆明乃至雲南的驕傲。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抗美援朝戰爭中,講武堂師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⑼ 中國近代史上的「奧運三問」出自哪個學校
南開大學
1908年的一天,第6屆田徑運動會舉行閉幕式,時任天津青年會代理總幹事的饒伯森通過國際渠道得到了倫敦奧運會的幻燈片,並帶到南開大學操場給學生放映了當時正在倫敦舉行的第4屆奧運會的盛況(也有人認為放幻燈者為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對於學生而言, 「奧運會」這是一巨有強大沖擊感的新事物,不久,這些受到震動與啟發的學生投書《天津青年》雜志,發出了「奧運三問」:
中國,什麼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
我們的運動員什麼時候能夠得到一塊奧運金牌?
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能夠舉辦奧運會?
1931年9月18日之後日本關東軍佔領了中國東北。然後又扶植起一個偽政權——「滿洲國」,並迫切需要為匆匆登場的偽滿洲國尋找一個貌似合法的政治身份,而奧運會無疑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平台。日本關東軍多次威逼利誘劉長春,並在特務機關操縱的報紙上,連續5次刊載虛假消息,妄稱劉長春將代表所謂滿洲國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劉長春憤然疾呼:「苟余之良心尚在,熱血尚流,又豈能忘掉祖國,而為傀儡偽國做馬牛。」他公開聲明將以中國運動員身份參賽。中國體育組織急電國際奧委會為劉長春報名。「少帥」張學良慷慨捐獻8000銀元,資助劉長春悲壯上路。
1932年7月30日,僅有6人臨時組成的中國代表隊第一次出現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劉長春作為唯一的參賽選手,手擎國旗走在最前面。當時的美國媒體寫道,劉長春,中國4億人的唯一代表。
開幕式第2天,劉長春站在100米短跑預賽起跑線前。他身著「上白下黑」運動短裝,這象徵著已經淪陷的「白山黑水」,藉以表達不忘國恥家仇。遺憾的是,由於旅途勞頓,劉長春放棄了400米跑;在100米、200米預賽中,分別獲得第五名和第六名,未能進入決賽。
然而,歷史卻把這一瞬間永遠定格:歷經磨難參賽的劉長春不畏日軍的威逼利誘,帶著全中國人民不甘落後、不甘屈辱的決心,邁出了一個民族正式走進奧運賽場的第一步,傳達出一個國家追趕世界的堅定信念與頑強意志。
天津青年提出的「奧運三問」中的第一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算是有了一個答案。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在奧運會開賽的第一天,26歲的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這個曾經做過赤腳醫生和供銷社售貨員的人,以566環的成績,摘取了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枚金牌。這是中國的第一枚奧運金牌,是「零的突破」。
在天津學生提出「奧運三問」的76年以後,新中國回答了第2個問題,「我們的運動員什麼時候能夠得到一塊金牌?」
1990年,鄧小平在亞運會主場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參觀時,突然問陪同他參觀的國家體委和北京市領導:「辦了亞運會,還要辦奧運會,舉辦奧運會對振奮民族精神、振興經濟都有好處,你們下決心了沒有?」
1991年2月,中國開始了首次申辦奧運的歷程,但結局是北京以2票惜敗。
1999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國奧委會遞交了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書,第二次申辦奧運的大幕正式拉開。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正式開幕,在這次會上,中國終於圓了自己的奧運夢。
至此92年前天津青年的「奧運三問」終於有了一個完整答案。
⑽ 黃埔軍校在我國近代史中占據了什麼樣的地位
1924年,也就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為了培養軍事型人才,黃埔軍校即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在廣州黃埔島成立了,而自黃埔軍校成立以來,對中國的軍事戰鬥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麼,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史上到底占據了什麼地位呢?在軍事上,黃埔軍校為當時的軍事發展提供了人才,推進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發展。當然,黃埔軍校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許多優秀的軍官都是從這個學校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