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足球協會的理事成員
1955年第一屆
1955年中國足球協會成立
主席:黃中
1964年第二屆
1964年經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批准,
足協負責人為:
主席:黃中
副主席;李文耀、李鳳樓、張聯華、張之愧、趙東凡、趙希
武、紀裴萬、魯挺
秘書長:柯輪
1979年第三屆
主席:李鳳樓
副主席:王伯清、王維屏、孫凱風、年維泗等16人
1985年11月,經國家體委批准成立全國足球領導小組。
組長:袁偉民
副組長:陳家亮、年維泗
辦公室主任:楊秀武
副主任:孫寶榮
1986年第四屆
主席:袁偉民
1989年第五屆
主席:年維泗
專職副主席:孫寶榮、楊秀武秘書長:楊秀武
1992年第六屆
主席:袁偉民 專職副主席:王俊生、許敬、孫寶榮、楊秀武秘書長:王俊生
1996年第七屆
1996年12月中國足協選舉產生職業化以來新一屆領導人主席:袁偉民專職副主席:王俊生
秘書長:王俊生
2000年4月25日,國家體局總局調整足協領導班子主席:袁偉民 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閻世鐸黨委書記:王俊生
2000年7月,閻世鐸被正式任命為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2005年2月17日,閻世鐸被免去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職務;謝亞龍任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
2009 謝亞龍被免去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職務;南勇任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
2010年1月22日上午,國家體育總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崔大林在會上宣布,原水上中心主任韋迪擔任足管中心主任兼黨委書記,同時免去南勇與楊一民在中國足協的一切職務。2013年1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足球管理中心在東玖大廈召開內部會議,會上體育總局人事司正式宣布張劍出任足管中心主任,魏吉祥任黨委書記。原中心主任韋迪轉崗,正式出任汽摩中心主任;薛立則調任體育文化發展中心,擔任黨委書記一職。
2014年1月21日,第十屆足代會在香河進行。會議中首先選舉出了第十屆中國足球協會執委會成員,蔡振華、張劍、張吉龍領銜,還有國家教育部 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之後,執委會進行第一次會議,確定蔡振華出任足協主席,年維泗、王健林擔任中國足協顧問,張劍領銜7大副主席。
第十屆中國足球協會領導機構組成名單: 顧問:年維泗、王健林; 主席:蔡振華; 常務副主席:張劍; 副主席:王登峰、魏吉祥、於洪臣、林曉華、張吉龍、容志行; 秘書長:張劍(兼任)。
2015年12月16日,中國足協的副主席將從4人縮減為3人,於洪臣和林曉華將不再擔任中國足協副主席,改為擔任足協專職執委,並提名由現中國足協執委李毓毅擔任副主席。
2016年2月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之後,中國足協的領導層暫時沒有變動,具體架構則將進行調整。蔡振華依然是中國足協主席,他是在2014年當選的,任期到2018年。
『貳』 陳戌源的社會關系
陳戌源的前任蔡振華主席,上港是陳先生是親兒子。
陳戌源現任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雖然陳戌源不會因為國足成績差而下課但細心的網友發現陳戌源出生於1956年7月,他現在實際年齡已66歲該是退休的年齡。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陳戌源因為到了退休的年紀體面下課,然後孫雯接任足協主席對國足進行改革。
我國法律規定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要是副部級幹部可以在65歲退休,到了65歲以後這些部級幹部在年滿65歲後可以去人大,政協擔任相關職務。現在的關鍵是中國足協是社會組織還是有行政級別的單位,如果是社會組織陳戌源現在繼續擔任足協主席沒有問題,如果是行政單位已經66歲的陳戌源擔任足協主席就違反規定。
『叄』 中國足球協會的會長是誰啊
中園足協主席蔡振華要改選了。
『肆』 介紹下中國足球的李惠堂和容志行
球星介紹--李惠堂 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的足球雜志曾組織過一次評選活動,將中國的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並列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但筆者認為稱李惠堂為"亞洲球王"似乎更合適,因為在亞洲以外的賽事中他並沒有取得過驕人的成績,他的進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4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在那裡,這個天性喜愛足球的孩子,把家門口的狗洞當成了練習射門的目標。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當球光著腳丫子苦練,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上都盤球走路,這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帶球技術。經過幾年的鍛煉,他的身體日見壯實,球技過人。
10歲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運動比較普及的皇仁書院,接受了比較系統的足球訓練。
1922年,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出任主力前鋒。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以搶走。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他都能左右開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鈞。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絕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華隊參加香港甲級足球聯賽,出任左內鋒,因其球藝嫻熟刁鑽,出神入化,常有驚人之舉,香港球迷稱之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獲冠軍。18歲的李惠堂在4場比賽中初露鋒芒,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他獻身足球的光榮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隨南華遠征澳大利亞,與全澳冠軍新南威爾士隊交鋒。開場僅5分鍾李惠堂就梅開二度,這場比賽他一人獨中三元,轟動了整個澳州。澳州當局專門授予他金質獎章。香港當地報刊以特大號標題,稱李惠堂為"球王",並有"萬人聲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的詩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運完全操縱在外國人手裡。1925年,年輕的李惠堂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與自己青梅竹馬的鄰居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決心要與外國球隊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間,正值自己足球技藝的巔峰狀態,由於球藝出眾,22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1926年,李惠堂率樂華足球隊參加上海舉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賽,以4∶1的懸殊比分大勝蟬聯9屆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使李惠堂在綠茵場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東亞病夫"的恥辱,為中國人民出了氣,為中華民族爭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隊如日中天,相繼榮獲西聯甲組聯賽、首屆高級杯賽和中聯甲組聯賽的冠軍,李惠堂成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樂華隊在遠征東南亞國家中,屢建奇功,特別是率隊出戰菲律賓,戰績彪炳,載譽而歸。
20世紀20年代,在我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舊中國,一位足球明星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超乎尋常。可見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
李惠堂球風正派,腳下功夫深。一次,他在與英國海軍球隊比賽時,球剛過中線,就拔腳怒射,球竟穿過好幾個英國選手的人叢像精確制導的導彈一樣鑽進網窩。還有一次與西人聯隊對陣,他一人從後場盤球,接連晃過四五個前來阻截的對手,一直把球帶到對方禁區,從容起腳,把球攻入門里。這種球藝堪與馬休斯、貝利和馬拉多納相媲美。
李惠堂為國家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1925、1930、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華足球隊並擔任隊長。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國際奧委會會員,使我國體育健兒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足球運動員進行切磋、交流。
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財力困難,1936年為參加柏林奧運會足球賽,李惠堂和足球隊只能自籌資金,提前兩個多月出發,靠沿途比賽的門票收入作為參加奧運會的費用。李惠堂和隊友沿途進行了27場比賽,取得了23勝4平的戰績。他們省吃儉用,一路風靖系槳亓幀5�捎諞宦氛髡劍�蛟幣啞1共豢埃�槳略嘶岜熱�保�?比2負於英格蘭隊,首輪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的首戰中,南華隊以11∶0大勝。在這場比賽當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帶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國隊的比賽中,李惠堂一記強有力的勁射,正中"洋將"守門員懷中。守門員收腹不及,頓時倒跪在地。
香港淪陷後,李惠堂不願做亡國奴,於1941年以借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他與家鄉人組建了五華足球隊。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幅對聯:"認認真真抗戰,隨隨便便過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縣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3"禮讓"強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請香港甲組高手,以"航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縣的足球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爾後,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後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作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持抗日救國。
1947年,李惠堂已經45歲,他在香港參加埠際賽(滬港杯賽的前身),他射出的一個點球被撲中,這場比賽是他的"掛靴之戰"。
1948年李惠堂作為教練率中國足球隊參加第十四屆奧運會足球賽,同年獲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裁判資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國台北隊奪得第二屆、第三屆亞運會足球賽冠軍。
1954年李惠堂當選為亞洲足球聯合會秘書長。1965年,他當選為國際足聯副主席,成為在國際足聯獲得最高職務的中國人。
1966年李惠堂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聯邦德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歲。
容志行 我國優秀足球運動員。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1948年
出生地:英國「沙丹拿」號油輪上
身高: 171cm
體重: 65kg
場上位置: 前鋒
曾效力團隊:廣州隊、廣東隊、中國隊
1948年出生在開往印度的英國「沙丹拿」號油輪上。原籍廣東台山。身高1.71米,體重65公斤。1953年從印度回國。
1958年上小學時,進入廣州市寶崗業余體育學校兒童足球班接受訓練。
1962年考入廣州二沙頭業余體校足球隊,後入選廣州市少年足球隊。
1964年入廣州工人足球隊。
1966年被選入廣州足球隊。
1969年進入廣東足球隊。
1970年被選入國家足球集訓隊,1972年入選國家隊。
頭腦清楚,反應迅速,足球意識好,技術全面、嫻熟,腳法精良,控球能力強,傳球及時准確,射門有力,善於帶球過人,既能個人突破、又能帶動全隊整體攻防,主要踢前衛、中鋒和左邊鋒位置,是廣東隊和國家隊的核心隊員。
馳騁綠茵18年,代表廣東隊和國家隊參加過百餘場國際比賽,屢建戰功。
尤其可貴的是在球場上受侵犯不計較,獲榮譽不驕矜,他在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尚的體育道德,被譽為「志行風格」,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全國各行各業所發揚光大。
198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
1979年、1980年、1981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十名最佳運動員之一。曾參加過1974年第七屆亞洲運動會、1975年第六屆亞洲杯預賽和1976年第六屆亞洲杯決賽、1978年第八屆亞洲運動會和第七屆亞洲杯預賽、1980年第二十二屆奧運會預選賽和第十二屆世界盃亞大區預選賽,並被評為世界盃預選賽亞大區第四組的「最佳進攻隊員」。
1981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2年掛靴後,入大學深造,畢業後一度擔任廣東省青年隊教練,後又任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1984年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年來傑出運動員之一。1991年任深圳市體委主任。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伍』 中國足球會長是誰
中國足協成立於1955年,首任足協主席為黃中(1955年、1964年兩任),隨後是李鳳樓(1979年)、袁偉民(1986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其間年維泗曾在1989年擔任第五屆足協主席。由於從2003年至今再也沒有開過足代會,所以目前理論上的足協主席依然是袁偉民
中國足協官網發布通告,原定於12月21日至12月22日進行的足代會再次推遲。具體會議時間,另行通知。不過,中國足協主席的人選已經沒有了懸念,崔大林鐵定將成為這個位置的人選。
『陸』 歷史中國足球第一人是誰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四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十七歲便成為香港南華隊的一名隊員。到二十歲那年, 他到了上海。二十二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在上海組織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萬國足球賽」在上海舉行時,24歲的李惠堂被評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李惠堂41歲「掛靴」退伍,足壇生涯長達25年。獲得過包括「亞洲球王」在內的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章。曾4次代表國家隊參加遠東運動會獲足球冠軍。1966年他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志聯邦共和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據統計他在足球比賽中,共射進近2000個球,他和巴西名將里登雷克、德國球星賓德以及球王貝利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四大巨星。
『柒』 中國足球協會誰組織的
中國足球協會(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簡稱CFA)成立於1955年,總部位於北京,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獨立發展、獨立管理、獨立監督的單項體育協會。
2015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把發展足球運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行「三步走」戰略的主要目標,制定了包括「積極申辦國際足聯男足世界盃;國家男足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進入世界強隊行列」在內的遠期目標。
2015年12月14日下午,中國足協官方發布了《關於調整港澳檯球員轉會政策的通知》。根據新規,自2016年1月1日起,港澳檯球員的轉會辦法,將不再按照舊規定中的內援名額去執行,而是與國際足聯接軌,以協會歸屬為身份依據,去認定和執行新的轉會辦法。
『捌』 中國足協會長是誰
主管足球運動的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
『玖』 中國足球協會在哪一年成立的
中國足球協會在1955年1月3日正式成立。在這之前,我覺得一提到中國足球的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著很失望的態度,因為確實如此,在前幾年的中國足球的時候踢的確實不怎麼好,但是就是在最近的幾場比賽中,我們中國最強確實踢出了風采,也提出了水平,也讓很多球迷都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所以說我應該趁著這個勢頭應該去好好的去保持,好好的去學習,其他好的一些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