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鐵礦還能挖多少年

中國的鐵礦還能挖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6-24 14:07:01

1. 地球上的鐵礦能夠供人類用多少年,用完之後有什麼替代品

鐵礦資源主要用於鋼鐵工業,冶煉生鐵和鋼。自然界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鐵礦物和含鐵礦物主要是磁鐵礦、赤鐵礦、鈦鐵礦、菱鐵礦等。烏克蘭、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哈薩克、印度、美國、中國八個國家鐵礦石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84.88%,但品位大於50%的富礦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等國家。從目前探明情況看,世界鐵礦資源能夠供人類使用120年左右。鐵礦用完之後,自然界沒有替代品。

2. 鞍山的鐵礦資源還能挖多長時間

60多年了吧

3. 南京梅山鐵礦還能挖幾年

還能開采100年左右。

梅鋼的搬遷,對於南京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南京是全省唯一的跨江布局城市,沿江產業結構偏重與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高耗能產業比重仍然偏高,長江南京段生態環境保護面臨非常大的壓力。梅鋼搬遷,將推進沿江產業轉型調整。

我國鐵礦資源具有分布廣泛,礦床類型齊全,貧礦多富礦少,礦石類型復雜,伴(共)生組分多等特點。目前已查明鐵礦產地分布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660多個縣(旗),但又成群、成帶產出,顯示相對集中分布的特點。

如前所述的9個地區就佔全國保有鐵礦石儲量的68%。按礦區儲量規模,大型礦區(儲量大於1億t)有101處,合計儲量佔全國儲量的68.1%;中型礦區(儲量0.1~1億t)470處,合計儲量佔全國儲量的27.3%;小型礦區(儲量小於1000萬t)1263處,合計儲量僅佔4.6%。

4. 寧夏中衛北山鐵礦遭瘋狂超采,過度開采會造成什麼危害

過度開采鐵礦會導致土地損毀,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觀破壞,會造成不可逆的生態影響。

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寧夏被確定為先行區,而中衛市還是黃河進入寧夏的“第一站”,在這樣的雙重背景下,當地卻正在上演過度開采、盜採的現象,以至於一座山都快被挖“丟”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鐵礦挖完了人類用什麼?

鐵礦大概還能用100多年吧。中國很多鐵礦都是在山裡,品位低,開采需要修路,打洞。開發新礦周期長,風險大。這只是個成本問題。100多年後,科技比現在發達很多,辦法也多。到時候會發現新礦,回收利用,替代材料,太空采礦,海洋采礦等等。隨便開下腦洞,抓個小行星,過濾海水,海底錳結核……現在發達國家的煉鋼很大比重就是回收材,電爐煉廢鋼。就算是陸地鐵礦,現在最深的鑽井才5000多米吧,而地殼有幾十公里厚。科技發達了,鑽地采礦機器人也不是不可能出現。別忘了,鐵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

5. 我國煤礦還可以開采多少年。

100年!

我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國煤的探明儲量在1994年已接近10000億噸。但如果以人均佔有量來計算,卻只接近於世界平均水平,相當於煤炭資源中等的國家。考慮到未來我國人口將上升到16億,因而其人均佔有量還將下降。不僅如此,在煤的探明儲量中,低級的D級儲量佔到70~80%,可供建井設計的精查儲量不過30%,如果再減去生產井和建井已經利用的2300億噸,以及剩餘的本不多的高級儲量中,還有因地質構造條件復雜,近期內尚難以利用的儲量,實際上目前能夠利用的精查儲望不過300多億噸。據專家估計,這一數字距2000年計劃產煤14億噸所需精查儲量還有較大差距①。所以,未來中國的煤炭資源相當緊缺。不僅煤礦如此,中國的其它礦產資源如鉑礦、鐵礦等均有類似的情況,亦即貧礦多而富礦少,總量多而可供開採的、經濟上出效益的礦產資源少。所以,中國雖然物博,只是在數量的意義上物博,如果考慮到質量,那就未必物博。如果再考慮到人口眾多,那就是人均佔有有效資源相當緊缺。

6. 常見金屬元素開采年限

計算的結果非常驚人,從2000年算起,最常用礦物資源的大致情況如下:

20年以內「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14類:鉑族金屬(0年,因我國沒有獨立的鉑族金屬礦,該資源完全依賴進口);金礦,(岩金7年,但砂金可采35年);銻礦(8年);飾面石材(8年);螢石礦(9年);鉻鐵礦(14年);原油(15年);鉛礦(16年);錳礦(16年,這是按國外數據,我國數據為79年);銀礦(17年,若不考慮「伴生礦」,那麼靜態指標為12年);滑石(18年,為年開采390萬噸;若174萬噸年產,則為42年);鋅礦(19年);石墨(19年);錫礦(20年)。

20-5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8類:硼礦(21年);石膏礦(21年,這是按照國際上的數據,按國內數據為224年);銅礦(29年);鎳礦(30年);重晶石(35年);天然氣(40年);水泥石灰岩(46年)鉬礦(48年)。

50-1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10類:鎢礦(51年);高嶺土(53年);玻璃硅質原料(57年);鍶礦(66年);硫礦(67年);金剛石(67年,這其實沒有意義,中國金剛石在世界上微不足道);鈦鐵砂(70年);鐵礦(81年);鈷礦(84年);石棉(93年)。

100-2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4類:硅灰石(127年);鋁土礦(141年);菱鎂礦(148年);煤(200年)。

200-3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3類:磷礦(216年);膨潤土(243年);硅藻土(295年)。

300年以上「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5類:耐火粘土(321年);鉀鹽(345年);稀土礦(380年);芒硝(2205年);鈉鹽礦(3749年)。

可以看出,今天,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多種礦物資源的耗竭,已經只有數十年和百餘年光景,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數百年乃至千年之遠。目前的常用礦物,只有2種的使用年限超過了「千秋」,還沒有一種能夠達到「萬代」。為了改革以來的20幾年「經濟高速發展」,中華民族已經喪失了千秋萬代。

在「地球村」的時代,中國或許還可以獲得世界其他地方的礦產資源?

但在我看來,這仍然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幻。世界的礦物資源情況,也絕不可樂。就世界范圍的礦藏的「靜態指標」情況,我的計算如下:

50年內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金剛石(6年);鉛(10年);銀(16年);金(18年);石膏(21年);鋅(22年);石墨(22年);銻(24年);硫(24年);銅(26年);重晶石(26年);硼(38年);石油(40年);鉬(42年);錫(44年);鎳(46年)。50-100年間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天然氣(64年);鎢(64年);磷(79年);鈦(95年);錳(97年)。100-200年間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鈾(110年);石棉(126年);鐵(150年)鈷(166年);鋁(192年)。200-300年間將開采殆盡的礦種有:鉑族金屬(206年);滑石(208年,在中國還可開采19年);膨潤土(216年);煤炭(226年);釩(233年);鋰(242年);鉻(257年)。還可以開采300年以上有:鉀鹽(316年);硅藻土(396年);硅灰石(495年);高嶺土(519年);稀土金屬(1265年);天然鹼(2189年)。

這樣一來,我們便真的可以「大吃一驚」了。從20世紀末算起,上述全球39種重要的礦產資源靜態儲量的耗竭,竟也是這樣「近在眼前」!從上面可以看出:

50年內走向耗竭的就有16種。

1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16+5=21種。

2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21+5=26種。

7. 世界鐵礦石產量還能夠用多久

未來20年世界礦物原料的保證程度看,大多數礦產不存在問題。從主要金屬礦產的靜態保證年限看,鐵礦石儲量可保證生產128年,銅礦儲量可保證生產32 年,鎳礦儲量可保證生產49年,鎢礦儲量可保證生產47年,鉀鹽儲量可保證生產276年。保證年限偏緊的有鋅(24年)、錫(21年)、鉛(21年)、金(19年)、銀(15年)和錳(14年)。

在儲量、儲量基礎和資源量三級分類中,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儲量。但應看到,儲量是個動態概念,市場價格的提高會使本來開采無利可圖的礦石變得有利可圖,這部分儲量基礎會自動升級為儲量,價格的提高還會使勘探投人不斷增加,從而發現新的礦山,增加儲量基礎乃至儲量。此外,依靠科技進步可以發現新的成礦帶,提高低品位、難處理礦石的處理能力,從而增加礦石儲量。

長期以來,世界主要礦產無論是儲量、儲量基礎還是資源量都呈上升趨勢。如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銅儲量為3.4億噸,按當時年開采量840.5萬噸計算可供開采40年。同期世界黃金的儲量為39808噸,按當時年開采量1582.9噸計算可供開采25年。如今20多年過去了,銅儲量反而增加到4.7 億噸,開采年限還有30多年。金儲量還有4.2萬噸,開采年限有19年。

與1984年至1994年期間相比,世界多數礦產勘探儲量的保證程度未出現大的變化,只有鐵礦石的勘探儲量保證程度出現大幅度下降。

由於世界礦產資源分布極不均勻,開發已知礦產需大量投資等原因,許多國家難以擺脫能源和礦物原料短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西歐、日本和美國(三者礦物原料消費量約佔世界礦物原料消費量的2/3)的礦產資源保證程度都有所下降,他們大部分礦產的需求量大大超過國內的開采量,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大。以美國為例,目前鋼消費量是產量的2倍,鉛為3.7倍,鋅為1.3倍,錫、鋁土礦和鎳全部依靠進口。

隨著礦產勘查、開采和冶煉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主要工業國的礦產保證程度將進一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可能會持續增大。

原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許多重要礦產,在礦石質量和開發條件方面,在國際市場上並無競爭力,但原蘇聯在油氣、金、鉑族元素、鉀鹽和金剛石等礦產方面增產潛力巨大。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原蘇聯和東歐各國許多礦產儲量保證程度正在不斷下降,但目前他們的礦產產量下降速度低於礦產需求的下降速度。

發展中國家許多礦產的地質潛力優於原蘇聯和東歐國家,而且開發程度低。這是近幾年礦產勘查和開發向這些國家轉移的重要原因。

很多業內專家認為,未來絕大多數礦產儲量的增長速度仍將高於這些礦產的開采速度,因為從世界范圍看,發現新礦床的潛力還是很大的,許多地區的地質研究和地球物理研究程度還不夠。目前,勘探儲量與開采量相比的靜態保證年限,今後10年至20年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近幾年世界經濟逐步復甦,礦產品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價格普遍上漲。

2004年世界經濟全面增長。與上年相比,幾個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美國4.3%、日本4.4%、英國4.4%、德國1.4%、法國 2.5%、歐元區2.2%。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中國9%,印度6.7%、俄羅斯7.3%、中南美4.6%、中東歐5.5%、非洲 4.5%。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2004年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實現了同步增長,世界經濟呈現出共同繁榮的發展勢頭,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

世界經濟復甦,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加上受政治因素和投機資金炒作的影響,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供不應求,主要礦產品價格普遍攀升,礦產品價格創多年來最高記錄是2004年世界礦業的一個明顯特徵。中國經濟飛速增長致使需求量猛增被認為是造成這種局面的首要原因。2004年價格提高的礦產品包括:鋼鐵、銅、鎳、鋁、鎂、錫、鉛、鉑和金等。

據英國商品研究機構統計,2004年全球粗鋼產量10.36億噸,首次突破10億噸,其中中國粗鋼產量占亞洲一半,佔世界的四分之一。2004年初,控制全球80%鐵礦石貿易量的淡水河谷公司、里奧廷托公司和BHP比利頓公司宣布,把他們2004年至2005年生產的主要鐵礦石產品價格提高 18.62%。這3家公司還相繼把產量提高了9%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鐵礦需求量猛增是上述3家公司提高產量和價格的主要因素。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據初步測算,2004年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總額達5.45億噸,高於2003年的5.15億噸,其中80%的增長是中國購買力增加所致。

2003年世界精煉銅產量為1524.49萬噸,2004年為1574.35萬噸,而同期的消費量分別為1536.55萬噸和1635.54萬噸。銅供應短缺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銅庫存量大幅減少。世界有色金屬價格經過2002年的小幅回升後,2003年和2004年價格出現大幅走高。 2004年國際銅價格在振盪中攀升,年平均價格約為3200美元/噸,較2003年同期上漲40%,較2002年同期上漲110%。

此外,鉑和金等貴金屬價格的上漲也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直接關系。鉑價在今年5月17日曾達1336美元/盎司,達到198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5月13日金價最高達到730美元/盎司,創下25年來歷史新高(此數據為編者所加)。受需求強勁增長、美元疲軟、國際局勢動盪、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和礦工罷工等因素的影響,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
來源:世界建材

世界鐵礦石儲量可保證生產128年

8. 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煤礦鐵礦還能用多久

1998年6月7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題為《即將來臨的石油危機——真正的危機》的文章認為,今後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應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後20年左右的時間,全球石油產量可能開始持續下降.雖然市場力量和石油生產技術的改進可能使石油供應繼續保持到21世紀,但是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的設想早得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地質學教授克雷格·哈特菲爾德指出:「自1979年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為止人類整個燒油史中燒掉的石油還多.」
這位教授認為,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質勘探技術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儲量明顯減少,因為現有石油消費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在本世紀內,世界主要靠豐富的低價石油推動了經濟車輪的前進,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中東報》認為,到1997年底,開採石油已達8070億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動盪的70年代開採的.根據一些保守的估計,石油儲量不會超過8300億桶.還有一些報告指出,世界石油總儲量約達9950億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費石油240億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地區以外的石油儲量正在下降.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石油業協會估計,地球上尚未開採的原油儲藏量已不足兩萬億桶,可供人類開采不超過95年的時間.在2050年到來之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煤炭.其後在2250到2500年之間,煤炭也將消耗殆盡,礦物燃料供應枯竭.面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全世界認識到必須採取開源節流的戰略,即一方面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開發新能源.

----------------------------------------
謝謝採納哦 ~

9. 鐵可謂是地球的脊樑,請問按人類現在使用鋼鐵資源的速度,地球上現在有鐵礦石還可供人類開采多少年

假設中國每年開采2.37億噸鐵礦石,那麼1999年剩餘的、有工業意義的可采儲量還能夠開采81年。這是網上查到的資料.
按照現在的開采狀況繼續下去,應該100年以後鐵礦石就會不夠開采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鐵礦還能挖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越南找房間怎麼找 瀏覽:753
市面上說的印尼紫檀是什麼木材 瀏覽:819
義大利住哪個區最好 瀏覽:131
越南速溶咖啡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嗎 瀏覽:132
越南買一隻豬要多少錢 瀏覽:444
去義大利能學到什麼 瀏覽:264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沒落 瀏覽:644
古中國分多少個國 瀏覽:43
有哪些膠水廠商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952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79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