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人口袋裡的錢哪裡去了

中國人口袋裡的錢哪裡去了

發布時間:2022-06-24 15:42:32

Ⅰ 中國人喜歡存錢,不消費,最終錢去了哪裡

80年代,萬元戶那是很厲害的,有錢人。那個時候大家的錢都花在了改善生活質量上,當然存到銀行的錢就一直放著,估計借給了美國人,然後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當然,看得見的利息還是很高的。為什麼那個時候干點什麼,就很容易發財,內外環境影響,手裡有錢,但是一直在貶值,如果手裡有貨,那就漲價,所有那個時候如果買地做生意,堅持到現在。基本上是一方富甲。現在國人還是比較喜歡存錢的,家有餘糧就讓人很安心,當然這種方式要比提前消費好多了。

中國人省吃儉用,甚至到苛刻的地步存錢無非就是把錢花到這三個地方去。賺的錢不多自然就存不下來。錢去了哪裡,錢流通的快了,今天你拿著,明天他賺去了,錢在你我他之間,但是我們都沒有拿。

Ⅱ 中國人的活期+現金半年沒了3萬億,錢都到哪兒去了

去了貨幣基金和P2P平台

Ⅲ 錢都跑哪裡去了

銀行或者錢主手上。詳解:錢的生命在於流動,有如市場的生命在於逐利。它們可以自動完成惟利是圖的使命,卻不肯自動承擔拯救危難的使命。這不能怪錢和市場,只能怪人自己,人本身就有這個弱點。當然,沒有危機的時候,人們把這個弱點視為優點。 在流動困難的時候,錢不會爛掉,都好好地待在銀行里。問題是沒有主人的旨意它是不會動的。不動的多了,當然流動性就緊張。 錢如果不流動,就不能稱之為錢;想讓錢流動起來,沒有利益的驅動也不可能。 什麼時候大家都不願意動錢呢?當然是大家認為沒錢可賺的時候。比如現在,金融危機了,錢主們都在套現,拚命收回自己的錢。入市投資變成逃離觀望,廠商拿不到投資,生產萎縮,經濟蕭條。這就是金融危機的最後結果。 在這個期間,錢主們手裡的錢在干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在避禍,就是避免自己的錢貶值。 盡管錢的貶值不是錢主們能夠完全左右的,比如國家沒招了,只好先印點鈔票應急,票子一多,價值就稀釋了,你只好瞪著眼睛看著自己手裡的錢貶值。 為了盡量避開這個倒楣事,有頭腦的錢主們要採取三個辦法: 第一是把錢投放在初級產品市場,比如期貨上的石油和糧食等必不可少的戰略資源。 第二是把錢變成硬通貨,比如黃金。以往還有美元,這次不行了。黃金搶光了,就要搞點多元化,防止在一棵樹上弔死。 第三是把錢投向新興市場,不求發財,只求保本。 當然,錢主們還有相當一批錢被沉澱在不良資產上,不能變現逃脫,拿就只有等著打水漂了。 以上三個辦法也很危險,如果只囤不買,把市場憋死,最後還是血本無歸。還是要有啟動生產的口子。 每當這個時候,國家手裡能有點錢是最幸運的。現在西方國家紛紛將銀行暫時國有化,國家拿到錢,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將不惜代價地促使它流動,這是國家與錢主的最大不同。國家可能有戰死的,比如冰島和巴基斯坦現在的處境。錢主們卻都是嚇死的,他們與錢犯一個毛病,除了投機和逃命,不肯為社會流血。 中國的情況有點特殊,錢主手裡有40萬億,國家手裡也有足夠的紙幣,問題是流動不起來。這些錢能夠向西方的錢主們那樣去避禍么?當然不能,或者說根本來不及。怎麼辦?就要在國內市場上想辦法,用官話講,叫作啟動內需。只要我們的國內市場哪怕維持低速循環,也能保證自己的資產不大幅貶值。 問題是這個內需的啟動現在非常艱難。購買必需品嚴格地講不叫消費,只能算維持。真正的內需來自長線需求的消費。比如房子、汽車、傢具、文化、健身、旅遊等等。很多地方房子降價了,但人們以為它還可以再降,於是持幣觀望;中國大城市的汽車消費被環保意識和養車艱難打得半死,農村和中小城市消費水平還上不去,現在正處在低谷。三中全會正力圖激活農村市場,但這是個慢功夫,只怕難解燃眉之急。當前,國家應該採取一些既利民又有助於激活消費信心的非常之舉,啟動國內市場。 至於我們手裡的外匯資產如何處理,無非也是錢主的那三個招數。既要少受損失,又要盡到大國責任,既要算眼前帳,又要算長遠帳,這是考驗財政部門的智慧的時候。 克服全球危機,需要全球機制,即各國統一行動。遺憾得是,這在目前根本不可能完全實現。所以,危機一旦形成全球之勢,就不可能迅速擺脫。 盡管如此,各國根據本國情況採取的努力,也比錢主們積極得多、有力得多。 在全球滯脹的時候,像中國這樣龐大的新興市場,勢必以經濟引擎的身份,為世界經濟復甦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錢在信心的籠子里,中國人手裡拿著籠子得鑰匙。現在是世界人民一起向中國唱《東方紅》的時候…… 遺憾的是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現在太少了。尤其是這個世界已經做了太多有負於它的事情,迫使中國不能再像98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單純可愛了……

Ⅳ 我們口袋裡的錢到底放哪裡合適

我們口袋裡的錢到底放在哪裡比較合適?無非有這幾種地方。第一種進行投資,第二種放入銀行股室或者余額寶這些理財產品。第三種買保險,投資未來的自己。

第三種就是買保險,現在很多的中國老百姓都喜歡買保險,當現在的自己比較安穩的時候,給未來的自己買一份保障,這種居安思危的思維,確實值得提倡。但是買保險,是現在的自己用來投資未來自己的一種方法,短時間內不會看到收益,其中利弊自行斟酌。

Ⅳ 現在中國人怎麼了中國的錢都到哪去了等回復!

在趙本山等人的口袋裡,而真正的科學家都是窮光蛋。

Ⅵ 現在手機移動支付幾乎100%普及,那麼現金去哪裡了

社會上所有的現金和紙幣都是由中央銀行創造的,盡管現在無現金支付非常普遍,但央行仍將繼續印製紙幣。當然,印好的現金可以減少,但每年要發的總金額不能減少,而且要發的金額還是多少。印刷紙幣是通過商業銀行流通給老百姓的,所以央行有很多現金。

因為無現金支付的流行也出現了一部分商業拒收現金的現象,這是不可取的。央行也再三發布任何企業商業不可以拒收人民幣現金,這是違法的行為。還有隨著移動支付的盛行,網路支付的安全還要進一步提高,防範網路金融安全也不能鬆懈。

Ⅶ 為什麼很多國人還是不敢放手消費中國gdp全球第二,但錢究竟都到哪去了

內需是什麼?內需就是國內居民的消費,消費的多少取決於人口多少和收入水平。中國比美國多了10多億人口,人均收入已跨入了所謂「中等國家收入」水平行列,為什麼內需還連年不足?中國人的消費能力都哪去了?

內需
看完了以下兩個實例,你就會找到答案。第一個例子:假設在新疆某個地方發現了一個金礦,當地政府從廣東招商來一個投資者,建了一個礦場。礦主雇了一百個工人為他淘金,每年收入1000萬。
礦主把收入中的50%作為工資發給工人,每個工人每年收入5萬。這些工人從工資中每年拿一萬租房子,剩下四萬用作消費,娶老婆,生孩子,成家立業。礦主手裡還有五百萬,可以做投資。

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
因為工人手裡有錢,要安家落戶,所以,當地的住房就會出現需求的增加。於是,礦主就投資蓋房子,租給工人,或者賣給工人。工人還要吃要喝,所以他又投資開飯店,把工人手裡的錢再賺回來。開飯館又要雇新的工人,這樣工人的妻子就有了就業機會,也有了收入。因為人口增加,就業增加,本地的消費需求就變的更大了。
第二個例子:同樣假設在新疆某個地方發現了一座金礦,同樣有人來投資開采,同樣雇100工人,同樣每年收入1000萬。但是現在礦主只把收入中的10%作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一年1萬。工人得到這些錢只夠他們填飽肚子,沒有剩餘的錢租房子,沒有剩餘的錢談戀愛和娶老婆,只能擠在工廠的窩棚里。

Ⅷ 錢都是去哪裡了,為什麼負債的人越來越多了

關於錢去哪裡了?為什麼越打工越窮?這些問題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搞不懂,摸不透的,至今依舊有很多人都找不出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自己賺的錢都去哪裡了,怎麼負債金額持續加大。

為何負債的人越來越多呢?

現在的人確實是這樣,尤其是90後的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負債的人越來越多了,10個人就有8個負的,隨著00後的人也長大了,最大的已經20歲了,逐步進入社會了,開始延續90年後的負債悲劇了,也許00後的負債率還會更加高,我認為負債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原因所致。

(1)超前消費的觀念

很多人相信發現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已經有一個習慣,這個月花的都是借的,這個月的工資就是用來還上個月的債,這樣持續下去。等真正遇到開銷比較大的時候,再度大額超前,同樣的就這樣負債金額隨著時間越久負債越大,最後就是變成一個大窟窿,難於修復再來後悔了。

最典型的例子,有錢人都是提前把房子買了,然後等房價在高位的時候又把房子賣個了窮人,窮人又背上了負債,而這些房錢又給富人收割了。再有就是股市,進來炒股的散戶都是自己的血汗錢,但自從進來股市之後錢沒賺到,最終被主力收割了,自己的血汗錢也沒了,發生了財富轉移。

所以說錢去哪裡了,錢已經去了富人的口袋裡面了,通過各種財富轉移的方式,把窮人的錢都吸收到富人口袋了,從而讓大部分窮人都弄不明白錢到底去哪裡了。從這里就告訴我們,自己一定要強大起來,只有變成收割者,而不是成為被收割者。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口袋裡的錢哪裡去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
中國有多少個衛隊 瀏覽:156
英國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瀏覽:446
1元換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86
越南為什麼打贏了戰爭 瀏覽:908
越南話不對怎麼說 瀏覽:60
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國傷亡多少人 瀏覽:321
伊朗的遜尼派有多少人 瀏覽:567
中國和俄羅斯什麼時候通公交車 瀏覽:784
英國能提供多少呼吸機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