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給非洲帶來什麼求解答
今年,非洲大陸有15個國家計劃舉行選舉,而1990年僅有兩個。選舉過程和執行方式對於蘇丹、象牙海岸和蒲隆地將至關重要此處僅列舉3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潛在危機爆發國,在這些國家,有許多東西比選舉結果更利害攸關。
然而,事實證明,選舉並不是萬能葯。非洲的沖突根源一直難以消除,許多國家仍缺乏政治領導力。
不過,其它動態已經在開始改變這座大陸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系。
今年的選舉不大可能導致領導權的變更,只有剛剛啟動從軍隊統治到文官統治的脆弱轉型的模里西斯和幾內亞可能成為例外。
從冷戰主要參與者開始擺脫附庸獨裁者至今已有二十年,但通過投票箱實現權力的和平更迭仍然不太現實。相反,一個更重要的游戲改變者可能正在從外界而來:中國。
在全球衰退浪潮沖刷非洲海岸之前,來自中國與其它亞洲國家的貿易與投資,推動非洲迸發出一波空前的經濟增長。
2008年,中非貿易增至1070億美元,較十年前增長了10倍。同期,中國對非洲基礎設施與發展的資助,已增長至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多邊機構的貸款旗鼓相當的水平。
如今,在一些非洲國家,中國移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殖民時期歐洲移民的數量。
2008年末的全球經濟衰退遏制了這一勢頭,從而減少了外國投資,削弱了對私人部門的信貸,旅遊與匯款收入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國家重新陷入赤字,給了借款者重新獲得關鍵角色的機遇。
但即使是在經濟增長率大幅降至人口增長率以下的時候,中國仍一再強調對非洲的承諾。如今,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市場重拾信心,在加快推動與非洲關系的進程中,中國處在比非洲傳統夥伴更有利的地位。
中國對非洲不斷增強的興趣產生了乘數效應。亞洲對非洲大宗商品的需求改善了貿易條件,進而推動了其他投資者以不同的眼光看待非洲,修正了銀行家所形容的對非洲資產的低估。
繼中國人之後,巴西、印度、俄羅斯及其它新興市場的投資者也都紛紛開始加強與非洲的關系。非洲內部的商業也開始增長,來自南非、奈及利亞和肯亞(程度不及前者)的一些公司開始建立橫跨大陸的業務。
其結果就是,由謹慎的西方捐贈者與前殖民霸權所主導的千瘡百孔的舊秩序開始動搖。眾多非洲領導人最明顯的是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Paul Kagame)和塞內加爾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Abdoulaye Wade)稱贊中國在非洲發展商貿的方式,並批評西方將與非洲的關系主要建立在援助的基礎上。
目前還不能確定,非洲與外部世界不斷變化的關系,將會對其經濟與政治現實產生何種影響。
排華人士認為,中國的重商主義擴張,與過去作為歐非關系特徵的剝削模式如出一轍。他們還擔憂,中國政府願意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就提供貸款,會削弱西方勸誘非洲皈依民主的效果,在治理剛剛開始轉好之際讓腐敗的領導人逃脫制裁。
B. 中國政府幫助非洲國家發達對中國有什麼好處嗎
要從幾方面來看:
一,非洲很多國家的確很窮,不親眼看到,六七十年代以後出生的連想像都想像不到,非洲的確需要援助。對非洲的援助也不僅僅是中國,歐美,中東等富裕國家每年都有援助,具體你可以自己在網上搜搜。
二,中國需要拉攏非洲的第三世界國家來在國際舞台上為中國說話,畢竟一直以來,聯合國事務上,非洲眾多國家對中國還是比較支持的。
三,人民幣升值以後,中國對其它洲的貿易受打擊很大,唯有對非洲的貿易還在增長,你知道每年中國對非洲各國的貿易順差是多少嗎?非洲人有幾個沒穿過中國產的衣服,沒用過中國產的日用品?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也是受中國對非洲援助政策影響的。那麼中國適當的援助作為回報,來促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也能促進雙方貿易。
四,中國有很多企業在非洲發展,國營的,私營很多,非洲每年為中國提供幾百萬個高薪就業崗位,這些錢不都是從非洲賺到的錢。而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政策,待遇等等也需要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中國人在非洲需要友誼的。
五,援助和貸款也不是無條件的,大多數都針對基礎設施及民生相關的項目,而這些項目一大部分又是中國企業來施工的,這些又被賺回了一大部分。
六,中國有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這些錢放在那裡,美元每天貶值一分錢,那中國每天得損失多少錢?與其放在那裡貶值,到不如援助或貸款出去,用來換取其它的利益。
七,中國政府之所以援助非洲,那一定是已經從非洲或得了更大的利益,或者有獲得更大利益的預期。
C. 中國崛起對非洲地區造成了哪些影響
在這里先要定下一個基調,就是中國的崛起對非洲來說是利益大於弊端的,首先在國際上中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就可以為非洲的很多兄弟國帶來很多好處,就比如說非洲兄弟國在聯合國裡面說話就不用再看歐美國家的臉色,而且他們所提的要求也不會每一次都被拒絕,畢竟他們的身後有著中國的支持。當然我們從非洲那裡也可以得到一些好處,所以我們的關系是互利共生的,並不像網上所說的那樣,一個是一味的付出,一個是一味的索取,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夠一直保持這個友好的關系,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做出更大的努力。
D. 中國在非洲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中國崛起的行動就是依靠自己的實力,走向世界,擴大影響。中國崛起的標志,就是以中國的產品佔領世界。中國人依靠自己老動力和聰明的頭腦,學習西方的先進生產技術,為我所用,製造了無數工業品和消費品,然後出口到世界,佔領了市場,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商品。
中國在非洲為什麼會有如此影響力?很簡單,中國具有大國風范,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只考慮自己,而是帶著幫助別人的心情去奉獻。所以,非洲歡迎中國商品,歡迎中國人。中國在非洲,只有朋友,沒有利益。所以,影響力巨大。
E. 中非合作會有哪些好處
對中國來說,和非洲的合作主要是:中國投資搞基建,扶貧等等,然後非洲方提供港口、物資、能源的租賃權給中國方
好處嘛,無非就是非洲基建上去了,鐵路公路都修起來了,城市建設也發展起來了,中國獲得的好處就是港口、礦產資源、能源資源等等。
F. 曾經中國援助非洲小國670億,後來他們是如何回報的
中國一直是一個十分有責任感的國家 ,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一直在堅持援助其他國家,尤其是非洲地區,中國援非,大家應該也多少也有一些了解,非洲在各個大洲中發展比較落後,非洲一共有55個國家,其中有33個都是被聯合國認證的最不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很多都還處在為了溫飽而發愁的底部。
G. 中國幫非洲做過哪些貢獻
政治上:支持非洲國家獨立,在國際上給予非洲國家支持。
經濟上:大量提供無償援助,如援建坦贊鐵路、援建水壩、體育場等。
H. 中國支援非洲有什麼好處
可以開發非洲市場,向非洲銷售中國的服裝鞋帽,通信設備,機電等等,用援助換取市場開放.援助和貸款也不是無條件的,大多數都針對基礎設施及民生相關的項目,而這些項目一大部分又是中國企業來施工的,這些又被賺回了一大部分。中國政府之所以援助非洲,那一定是已經從非洲或得了更大的利益,或者有獲得更大利益的預期,要知道非洲盡管現在窮但發展的潛力很大,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國適當的援助作為回報,來促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也能促進雙方貿易。
I. 中國對非洲人做過什麼好事
額,中國不是經常援助非洲國家么,資金和技術方面。
在今後3年,中國政府將採取8項新舉措推進中非合作:
一、倡議建立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夥伴關系,不定期舉行高官磋商,在衛星氣象監測、新能源開發利用、沙漠化防治、城市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強合作。中方決定為非洲援建太陽能、沼氣、小水電等100個清潔能源項目。
二、加強科技合作,倡議啟動「中非科技夥伴計劃」,實施100個中非聯合科技研究示範項目,接收100名非洲博士後來華進行科研工作。
三、增加非洲融資能力,向非洲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支持中國金融機構設立金額為10億美元的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對非洲與中國建交的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免除截至2009年底對華到期未還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
四、擴大對非產品開放市場,逐步給予非洲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5%的產品免關稅待遇,2010年年內首先對60%的產品實施免關稅。
五、進一步加強農業合作,為非洲國家援建的農業示範中心增至20個,向非洲派遣50個農業技術組,為非洲國家培訓2000名農業技術人才,提高非洲實現糧食安全的能力。
六、深化醫療衛生合作,為援非30所醫院和30個瘧疾防治中心提供價值5億元人民幣的醫療設備和抗瘧物資,為非洲培訓3000名醫護人員。
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合作,為非洲國家援助50所中非友好學校,培訓1500名校長和教師;到2012年,向非洲提供的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將增至5500名;今後3年為非洲培訓各類人才總計2萬名。
八、擴大人文交流,倡議實施「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促進學者、智庫交往合作,交流發展經驗。
J. 中國經常幫助非洲國家搞建設,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我們國家非常有大國的風范,一直以來不止注重於自己的發展,在我們經過了貧窮的這個階段以後,深知貧窮的可怕之處。
因此在國家富強之餘,也會經常性地幫助非洲那些貧窮落後的國家。很多時候不僅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就連金錢上也在大力的投入。
面對國家的這種幫扶行為,我個人覺得非常的贊,這才是一個大國最應該做的事情。不應該在自己強大以後,就出現恃強凌弱的情況。
因此我們國家能夠援建非洲,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在弘揚美名的同時,也能夠加深和非洲地區國家的合作,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