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中國牡丹的發源地是那裡
是中原地區。
可分為四個族群:中原品種群、 西北品種群、江南品種群和西南品種群。
中原品種群的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中國牡丹的主要栽培中心,始終位於中原(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牡丹園藝品種體系形成的主線。中原是中國牡丹園藝品種的發祥地。
中國是世界牡丹的發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國。中國牡丹園藝品種根據栽培地區和野生原種的不同,可分為4個牡丹品種群,即中原品種群、 西北品種群、江南品種群和西南品種群。
(1)牡丹那個中國在哪裡的眼擴展閱讀:
牡丹的植物文化:
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
形成了包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② 中國的牡丹之鄉是什麼地方
1、山東菏澤。
2、菏澤牡丹發展歷史
菏澤牡丹歷史悠久。《曹南牡丹譜》載:「至明,而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明萬曆三十年進士謝肇浙在《五雜俎》中寫道:「余過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氣迎鼻,蓋家家圃畦中俱種之,若蔬菜然。.....在曹南一諸生家觀牡丹,園可五十多畝,花遍其中,亭榭之處,幾無尺寸僚地,一望雲錦,五色奪目。」 光緒十一年本《菏澤縣志》稱:「牡丹、芍葯各百餘種,土人植之,動轍數十百畝,利厚於五穀。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以上記載,真實生動的描述僚故事菏澤「家家植牡丹,戶戶飄花香,大地鋪錦綉,彩霞自天降」的絕佳景象。不僅如此,明時,歌劇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園已星羅棋布。如:「凝香園」、「萬花村」、「張花園」、「巢雲園」、「郝花園」、「毛花園」、「趙花園」、「桑梨園」、「鐵藜寨花園」、等不下十多處。明人描述:各園主「雅歌投壺,認客所適。....夜色浩月,照耀如同白晝,歡呼謔浪,達旦給歸,衣上系香,經數日而不散也。」清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還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話為仙女,寫了臉炙人口的名篇《葛巾》。
③ 牡丹花在哪個省
牡丹花在哪個省,牡丹花在河南省洛陽市洛陽,牡丹甲天下,可以來洛陽看牡丹花。
④ 牡丹是河南洛陽的,還是山東菏澤的
牡丹屬於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洛陽牡丹的贊譽,洛陽享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美譽。
牡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土壤
養護牡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土質肥沃、排水性能較好的沙質土最佳,也可以用腐葉土、原土和河沙混合製成營養土,不管選擇何種土壤進行栽培,都要進行消毒,可以選擇多菌靈進行殺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4、光照和溫度
充足的光照對牡丹的生長是很有利的,每天接受光照可以補充養分,但是夏季強光和正午的陽光直接照射要避免,為了防止烈日灼傷,流失過多水分。
正常室溫下養護就可以,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開花前後要注意通風,避免高溫燜烤影響開花。冬季要搬到室內。
⑤ 牡丹原產地在哪兒
牡丹原產地就在中國,海外牡丹園藝品種,最初均來自中國。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國牡丹傳入日本,據說是由空海和尚帶去的。1330年至1850年間法國對引進的中國牡丹進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許多園藝品種。1656年,荷蘭和東印度公司將中國牡丹引入荷蘭,1789年英國引進中國牡丹,從而使中國牡丹歐洲傳播開來,園藝品種達100多個。美國於1820-1830年,才從中國引進中國牡丹品種和野生種,後來培育一種黑色花的牡丹品種。
牡丹(拉丁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⑥ 牡丹的生長地在哪
牡丹原產地為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它生長緩慢,株型小,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概的地方有 :山東菏澤 、河南洛陽 、甘肅紫斑牡丹 、安徽銅陵 、河北柏山 、陝西漢中 、安徽巢湖 、四川彭州、陝西西安。
牡丹喜夏季無酷暑,冬季無嚴寒,年降雨量較小和氣候比較乾燥的地區生長。長江和秦嶺以南地區冬季雖無嚴寒,但夏季悶熱,雨量又多,均不適合牡丹生長,東北和新疆,青海、內蒙等地冬季氣溫過低,埋土防寒也不易安全越冬。因此,牡丹主要盛產在河南、山東和安徽的北部,山西、河北、陝西也可栽種,但需埋土保護越冬。
牡丹喜陽光,但在夏季的烈日曝曬下葉片常常退色並停止生長,最好栽在具有疏蔭條件的樹壇內,用高大的樹木來給它們適當遮蔭。
牡丹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土層必須深厚,排水必須良好,雨季田內也不能積水,因此應選地勢高燥的地方來開辟牡丹園。牡丹喜歡肥沃的粘質壤土,在沙質土中生長不良,耐乾旱而不耐水濕,也耐弱鹼,在酸性土中無法生長。
拓展資料:
牡丹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
⑦ 中國牡丹之都是哪裡
中國牡丹之鄉——山東菏澤。在一、二、三、四屆全國花並博覽會上,菏澤牡丹奪得金、銀、銅獎,一二三等獎,科技進步獎,優質展品獎計26個;在三次香港國際花展中,菏澤牡丹引起轟動,奪得冠軍獎一個,一等獎三個, 在法國波爾多市國際花卉博覽會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別奪得競賽總分銀質獎和牡丹芍葯干鮮花銀質獎。在第四屆全國花博會上,菏澤牡丹獨領風騷,一舉奪得唯一的一個「景點特別獎」和六個單項獎。
2000年,菏澤被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2006年,菏澤被評為「中國牡丹城」。2012年3月16日,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菏澤為「中國牡丹之都,每年4月中旬,牡丹花盛開時,菏澤都要舉辦「菏澤國際牡丹花會」。
⑧ 牡丹之鄉是哪裡
河南洛陽被稱為牡丹之鄉,其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
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每年4月有洛陽牡丹花卉,屆時洛陽城花海人潮,競睹牡丹倩姿芳容。
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又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她始於晉、興於隋,盛於唐,極盛於宋。
自隋唐以後,洛陽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蘇鹽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東曹州、廣東韶關等地相繼引種栽培,如今已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洛陽牡丹已溶入了中國牡丹的花海之中,並且香飄海外。
牡丹文化
牡丹發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牡丹歷史"競誇天下雙無絕,獨立人間第一香"。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而且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愛花的民族,尤其鍾愛牡丹。
我們的祖先愛牡丹、種牡丹的歷史幾乎和他們生息繁衍、發展壯大的歷史一樣深厚悠久。牡丹被人們喜愛不僅僅是因為美,它的主要價值在於它的葯性,它是一種中葯,也是它與眾不同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