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每年浪費的水可供一個人喝多久
據統計,洗衣用水佔到全部家庭用水的1/3。一般普通洗衣機洗一次衣服用水多在150—180升之間。目前我國城市洗衣機社會保有量約1.2億台,以每周3次使用頻率粗略估算,全部洗衣機每年耗水量至少30億立方米。如把這些洗衣機全都換成節水洗衣機,一年大約能節出714個昆明湖或93個懷柔水庫。
但在所有節水產品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莫過於洗衣機。在洗衣機節水技術上,很多廠家早就投入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發改造,推出了一系列產品。但到目前為止,節水並沒有成為消費者購買洗衣機的核心要素。專家分析其原因:一是洗衣機節水沒有給居民造成視覺上的沖擊,意識上不強烈;二是居民有「水是節了,是不是洗衣的潔凈度也就下降了」的顧慮。
3/6升雙鍵馬桶:一個家庭月節水近2000升
衛生間沖洗離不開水,以往一個抽水馬桶每沖一次需要用水10升左右。以北京為例,作一個簡單的測算:
設北京市居民住宅為100萬戶,每天按使用馬桶6次計算,則每天用水約60升,每年合2160萬噸。對水資源十分缺乏的北京市來說,這應該是個嚴重的問題。
據中標認證中心高級工程師岳宗文介紹,衛生間用水量占家庭用水的60%到70%,而抽水馬桶水箱過大是造成大用水量的一個重要原因。2000年4月,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制定了《6升水便器配套系統》(JC/T856—2000)行業標准,這對便器節水是一個有力的舉措。一位建材銷售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排水量為8升的普通馬桶銷路不好,6升以下的節水型馬桶比較受歡迎,其中,「兩檔式」雙鍵馬桶(可根據需要沖出3升或6升水量的馬桶)已成為主流產品。
通過雙鍵馬桶控制水量可以節約多少水呢?岳宗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以每個家庭3口人計算,每人每天沖水4次,以9升馬桶為例,每月用水約為3240升;如果用3/6升馬桶則為每月1350升,不僅能節省1890升自來水,還能減少1890升污水的排放。
節水龍頭:開啟20萬次不跑冒滴漏
北京節水管理中心的資料顯示,家庭因為水龍頭沒關緊而「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費是驚人的。據測定,「滴水」在一個小時里就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個月里可集到2.6噸水。如果是連續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個月可集水12噸。
推廣節水龍頭在內的節水器具刻不容緩,但情形不容樂觀。以北京為例,目前全市居民家庭節水器具的總普及率只有30%,市場上仍有節水龍頭「睡大覺」的情況存在。
岳宗文說,具有特殊功能的龍頭也並非都節水,無論是雙控式、感應式、腳踏式或自閉式的特殊功能節水龍頭,都應先看龍頭的質量。
「水龍頭質量好壞關鍵在閥芯。目前市場上的水龍頭主要採用橡膠閥芯、球閥芯和不銹鋼閥芯,其中不銹鋼閥芯是新一代閥芯材料,具有密封性好、使用期長等特點。另外,好的水龍頭應該是整體澆鑄,放在手裡感覺較沉重,敲打起來聲音沉悶,如果聲音很脆,極有可能是不銹鋼材料製成,這種龍頭的質量要比銅制龍頭差一個檔次。」岳宗文說。
岳宗文說,龍頭是否節水主要通過龍頭的水流量數據來判斷。一般來說,一個節水龍頭的流量為9升/分鍾,使用開啟20萬次不會跑冒滴漏,按一般生活使用頻率至少可以使用5年。
岳宗文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成立了相關的節水龍頭認證單位,節水龍頭可以通過帶有「節」字認證標志辨識。另外,有些高檔品牌的水龍頭通過增加水流中的空氣含量和壓力,也就是「柔化系統」,減低水龍頭的實際水流量,達到節水的目的。但這種水龍頭也有長期使用後容易出現敏感度下降等問題,要比普通水龍頭難維護,對此消費者要斟酌。
改掉不良用水習慣:能節水70%左右
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費水習慣很多。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先洗土豆、胡蘿卜後再削皮;沖洗後再摘擇蔬菜;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換電視頻道不關水龍頭;停水時忘關水龍頭,來水時水流沒人管;洗手、刷牙、洗臉時不關水龍頭,等等。節水專家分析,只要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不僅為自己省了錢,也為社會節約了水資源。
家庭節水有哪些妙招?我們綜合了一些專家的意見:
一水多用: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將洗衣等生活廢水收集
『貳』 中國水資源可以維持幾年
海水蒸發,變成雨雲,把淡水降到大陸。冬天大雪,夏天冰雪融化,順河水滋潤大地,無盡循環。中國現在面臨水的最大威脅是污染!如果沒有污染,水資源不存在維持多少年的問題。如果為了發展無視污染,那麼用不了多少年,人的飲用水都是問題。
『叄』 中國的水資源什麼時候會用完
中國的水資源在世界上居於前列,但我國人口多,分布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再加上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的1/4。屬於缺水型國家,但最可怕的是我國水資源都受到了嚴重污染,所以用不用倒不能估量,但能不能用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大問題,誰願意喝受到嚴重污染的水呢?
『肆』 我們每天都會喝淡水,地球上的淡水還夠我們喝多少年呢
我們每天都會喝淡水,地球上的淡水還夠我們喝多少年呢?
地球表面70%是水,而且容量保持不變(13.86億立方公里),水資源怎麼可能發生短缺?實際上,97.5%的地表水是不適合人類飲用的海水。隨著人口增加,氣候變暖,人類所擁有的淡水資源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全球水需求預計從2000年至2050年將增長55%。農業用水佔全球淡水資源使用量的70%,而糧食產量到2035年將增加69%,才能養活日益增長的人口。
以色列回收污水,包括生活污水。特拉維夫附近的 Shafdan 污水處理廠,每年提供了1.4億立方米的水用於土地灌溉。以色列農業用水超過40%來自回收的污水。廢污泥也被送到厭氧處理廠。這些工廠以甲烷為燃料生產可再生能源。
可口可樂公司稱在大約30個沿海工廠進行海水淡化,但是該公司全球水資源管理部高級總監 Greg Koch 說,我覺得對公司和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來說,海水淡化並不是一種解決方案。
它的投資成本比淡水處理的成本要高,公司採用的一個策略是「通過管道「把鹽鹵從沿岸輸送到海洋深處。
墨爾本最大的雨水收集裝置可儲存四百萬升經過初步處理的水,印度的 Kerala、百慕大群島和美國維爾京群島都要求所有新建築物必須具備雨水收集功能,新加坡30%的用水來自雨水收集。
『伍』 中國現在的水資源還足夠中國用多久
大概是200多年
『陸』 現在,中國的水資源還可以供我們用多少年
如果現在不注意環保和節約,那麼最多兩代人就會結束。只要我們做到合理節約有持續的利用,一定不會有問題。
『柒』 我國每年浪費的水資源大概可以供全國人民用多長時間
目前我國每年約有100多億立方米自來水被用來沖刷家用馬桶和公共廁所,水資源浪費狀況觸目驚心!
全國每年排污量300億噸。全國47個城市地下水受污染,佔91.4%。全國78條主要河流有54條遭污染。我國七大水系有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城市河段污染超標。
『捌』 中國的水源能用多久
1、據2015年全球地表水將枯竭(中國科技信息)報道,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印度德里科學和環境中心在世界水日(3月22日)發布了幾篇令人們感到驚恐萬分的研究報道.這些研究報道稱,地球水資源正在迅速減少,到2015年左右全球地表水可能將面臨枯竭.到時候,全球將近一半的人,特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可能將面臨基本飲用水供應短缺的困境.
2、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僅佔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一半的陸地面積、遍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二十億人飲水困難。而人類正以每15年增加 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著水資源。到目前為止,人類淡水消費量已佔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也就是說再過五十多年人類就會面臨無水可飲的境地了。
3、水資源可以循環利用,人類引用淡水資源面臨枯竭,在中國只要保護好水資源,合理利用淡水資源,估算還能用300年左右。
『玖』 2012年中國的水資源還有多少 還能用多少年
用多少年,這個數據對於現在的我們並不重要.
因為,等到沒水的那一刻,我們已經化為一堆塵土了.
我們現在提倡節約用水,目的是給後世子孫,留點自然資源.
『拾』 中國的水資源在世界上來說是最差的嗎中國的飲用水還能維持多久
中國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中國水資源現狀
1、中國水資源流域劃分
中國按河流水系劃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龍江流域 Ⅱ遼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黃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長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東南諸河流域 Ⅸ海南諸河流域 Ⅹ內陸河流域。
2、中國水資源量評估
20世紀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國開展了第一次水資源評估工作,並根據1956-1979年的水文氣象資料,對全國水資源量進行了評價,其成果見表5、表6。
(1)降水總量。1956-1979年間的平均年降水總量為6.2萬億立方米,摺合降水深為648mm,比全球陸地平均值低約20%。受氣候和地形影響,降水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台灣省多年平均年降水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則不足25mm。
(2)河川徑流量。在我國,降水量中約有56%通過陸面蒸發返回空中,其餘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徑流量為2.7萬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深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為6780億立方米, 約佔27%;冰川融水補給量為560億立方米, 約佔2%;從國境外流入的水量約為172億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據陸面蒸散發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國土壤水通量約為4.2萬億立方米(約占降水總量的67%),其中約有16%通過重力作用補給地下含水層,最後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餘3.5萬億立方米消耗於土壤和植被的蒸散發。
(4)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系指與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補排關系的地下水總補給量。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全國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為8288億立方米,其中有6762億立方米分布於山丘區,1874億立方米分布於平原區,山區與平原區的重復交換量約為348億立方米。
(5)水資源總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的重復量,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比河川徑流量多的1009億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間河谷與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開采地下水的情況下,這部分水量以潛水蒸發的形式消耗,通過地下水開采,可以從蒸發中奪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經過計算,平均年潛水蒸發量在北方平原地區為844億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區為119億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的水貧窮到什麼地步呢?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
我國屬於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
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水費漲價,刻不容緩,這是利國利民利後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給全國人民上一堂扎扎實實的節水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