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吳氏的皇帝有哪些
在正史里是沒有的
吳三桂曾經稱帝,只是很快被滅了,所以算不上皇帝吧
吳三桂(1612年-1678年)。明遼東人,祖籍高郵,字長白,錦州總兵吳襄子。崇禎時為總兵,鎮守山海關。後因鎮壓農民起義和執殺南明桂王有功,被清朝封為平西王,管理雲南貴州地區。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議撤藩,吳三桂聯合尚之信、耿精忠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為周。同年在長沙病逝。
㈡ 吳姓皇帝一共36位嗎
吳姓皇帝只有一個,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號月所,遼東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縣)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明末清初大臣,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
康熙十二年(1673年),面對朝廷撤藩,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開啟「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登基稱帝,國號大周,年號昭武。康熙十七年(1678年),病逝,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2)中國姓吳的皇帝有多少擴展閱讀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酷熱,吳三桂加之心情不舒,焦慮過重,肝火過盛,便突然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隨後又添了「下痢」病症,太醫百般調治,終不見效。
吳三桂便授意心腹大臣,迎接皇孫吳世璠來衡州繼位,託付後事。八月十八日深夜,吳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陽)皇宮駕崩,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㈢ 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有沒有姓吳的皇帝
有的,就是吳三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開始蓄發,改穿明朝衣冠,同年秋在長沙病死,其孫吳世璠繼位,退據雲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圍,吳世璠自殺,余眾出降。
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包括襁褓中的嬰兒。
㈣ 歷史上有姓吳的當皇帝嗎拜託各位大神
沒有姓吳的皇帝 吳國皇帝譜 吳大帝孫權(182-252) 222年稱帝,在位30年 吳大帝孫權,字仲謀,父孫堅,兄,孫策經征戰,據有江東六郡,200年孫策死,孫權襲職,208年,於赤壁打敗曹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222年,孫權稱帝於武昌,後遷都建業(南京)。孫權制國有術,致使曹操也不無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死於252年,時年71歲,謚大皇帝,廟號太祖。 會稽王孫亮(243-) 252年即位,在位6年 會稽王孫亮,孫權幼子,250年立為太子,252年即位時才10歲,16歲時,被權臣孫琳所廢,貶為會稽王。 吳景帝孫休(234-264) 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吳景帝孫休,孫權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殺權臣孫琳,264年孫休死,時年30歲。 烏程侯孫皓(242-283) 264年即位,在位17年 孫皓,孫權的孫子,父孫和。孫皓即位後,大修宮舍,殘暴好殺,窮奢極欲,終於於280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所滅,死於283年,時年42歲。
㈤ 姓吳的有做皇帝的嗎
沒有姓吳的皇帝
有吳國皇帝譜
吳大帝孫權(182-252)
222年稱帝,在位30年
吳大帝孫權,字仲謀,父孫堅,兄,孫策經征戰,據有江東六郡,200年孫策死,孫權襲職,208年,於赤壁打敗曹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222年,孫權稱帝於武昌,後遷都建業(南京)。孫權制國有術,致使曹操也不無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死於252年,時年71歲,謚大皇帝,廟號太祖。
會稽王孫亮(243-)
252年即位,在位6年
會稽王孫亮,孫權幼子,250年立為太子,252年即位時才10歲,16歲時,被權臣孫琳所廢,貶為會稽王。
吳景帝孫休(234-264)
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吳景帝孫休,孫權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殺權臣孫琳,264年孫休死,時年30歲。
烏程侯孫皓(242-283)
264年即位,在位17年
孫皓,孫權的孫子,父孫和。孫皓即位後,大修宮舍,殘暴好殺,窮奢極欲,終於於280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所滅,死於283年,時年42歲。
㈥ 歷史上有那個皇帝是姓吳的
吳三桂!!!!他就是一個姓吳的皇帝。
㈦ 古代有吳姓的的皇帝
只有一個,叫吳三桂。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建立了吳周政權。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關外的漢鎮中後所,祖籍江蘇高郵。
吳三桂的父親是錦州總兵吳襄,因為家庭的影響吳三桂自幼習武,不到二十歲就考中武舉,從此跟隨父親吳襄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之後被崇禎皇帝任命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後封漢中王,濟王。1644年降清,引清軍入關,被封為平西王。
康熙十二年(1673年),朝廷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謚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7)中國姓吳的皇帝有多少擴展閱讀:
吳三桂建立的政權:
吳周政權是吳三桂因康熙欲統一各大藩王,逼反藩王,不滿康熙下令撤藩,反叛清朝而建立的割據政權。從康熙十七年(1678年)建立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滅亡。
大周帝國轄衡州、湖南、廣東半部分、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一小部分和甘肅一小部分等省。
康熙十八年(1679)九月,清軍復克大周帝國都城衡州(衡陽),結束了衡陽作為帝都的短暫歷史。
乘此時機,清朝政府加強了政治策反和軍事進攻。康熙十八年(1679),克復湖南、廣西。康熙十九年(1680),又下四川、貴州並進兵雲南。
康熙二十年(1681)春,師圍昆明,並分兵克復附近州縣。十月,昆明城內糧盡援絕,吳世璠自殺,余部投降。由吳三桂掀起的持續八年之久的一場大規模的內戰至此全部平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