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地方豬有多少個品種

中國地方豬有多少個品種

發布時間:2022-06-28 11:30:22

❶ 中國都有哪些品種豬

  1. 杜洛克

  2. 成華豬

  3. 大白豬

  4. 約克夏豬

  5. 漢普夏豬

  6. 馬身豬

  7. 寧鄉花豬

  8. 松遼黑豬

(1)中國地方豬有多少個品種擴展閱讀:

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頭長,鼻直,腰背窄為主要形體特徵。毛發較粗硬,根據品種不同,分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獠牙較野豬短,是人類的家畜之一,一般來說,家豬是指人類蓄養多供食用的豬種。

參考鏈接:網路_豬

❷ 我國優良地方豬種有哪些

我國優良的地方豬種有100餘種,具有突出特點的豬種有東北民豬、香豬、兩廣小花豬、內江豬、寧鄉豬、金華兩頭烏豬、太湖豬、榮昌豬、成華豬、藏豬等。

我國近年培育的改良品種豬主要有哈爾濱白豬、新淮豬、沂蒙黑豬、三江白豬、北京黑豬、湖北白豬等。

❸ 我國地方豬種可劃分幾種類型

依據豬種起源、體形特點和生產性能,按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將我國地方豬種劃分六大類型,即華北型、華南型、江海型、西南型、華中型、高原型。

(1)華北型:主要分布於淮河、秦嶺以北。代表豬種有:東北民豬、西北八眉豬、河北深縣豬、山東沂蒙黑豬、里岔黑豬、河南淮南豬、安徽定遠豬、內蒙古河套大耳豬等。該種類型豬的特點:全身被毛黑色,嘴長,面直,耳大下垂,頭紋縱行好,體軀長扁,體質堅強,鬃長毛密,耐粗放飼養,適應性強;繁殖力高,一般產仔12頭以上;較晚熟,生長慢,肉質鮮嫩、紅潤,肌內脂肪含量高,味香濃。

(2)華南型:主要分布於南嶺與珠江流域以南,包括雲南省的西南和南部邊緣地區、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省等地。代表豬種有:兩廣小花豬、香豬、滇南小耳豬、海南豬、粵東黑豬、槐豬、台灣豬等。該種類型豬的特點:個體較小,嘴短,面凹,耳小豎立,頭紋橫行,毛色多為黑白相間。體軀短矮寬圓,腹大下垂,腿臀較豐圓,皮薄毛稀,鬃毛短少,體質疏鬆。性成熟早,3~4月齡即可發情,6月齡30千克左右即行配種,每胎產仔8~10頭,繁殖力遠低於華北型豬;早熟易肥,皮薄脂肪多,屠宰率較高,肉質細嫩。

(3)江海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沿岸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省西部的沿海平原。代表豬種有:太湖豬、虹橋豬、姜曲海豬、陽新豬等。此種類型豬主要是由南北兩型雜交而成,其外形和生產性能因類別不同差異較大,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頭中等大小,耳長大下垂,背腰寬、平直或稍凹陷。積累脂肪能力強,增重快。繁殖力高,性成熟早,母豬發情明顯,一般4~5月齡即有配種受胎的能力,並且受胎率高。乳頭8對以上,經產母豬一般產仔數在13頭以上,個別豬產仔數甚至超過20頭以上,其中以太湖豬最為突出,平均窩產活仔數超過14頭。

(4)西南型: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雲貴大部分地區和湘、鄂的西部地區。代表豬種有:榮昌豬、關嶺豬、烏金豬、內江豬、湖川山地豬、成華豬、雅南豬等。其特點是:頭較大,頸部多有旋毛或橫行皺紋,腿較短而粗,毛色全黑或黑白花。背腰寬、凹陷,腹大略有下垂,背膘較厚。中等繁殖力,性成熟較早,有些母豬90日齡時就能配種受胎。乳頭數平均為6~7對左右,產仔數為8~10頭,豬的初生體重小,平均0.6千克。

(5)華中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之間的廣大地區。代表豬種有:浙江金華豬、華中兩頭烏豬、湖南寧鄉豬、湘西黑豬、贛中南花豬、福州豬、大圍子豬等。其特點:豬體型與華南型相似,但較華南型豬大,背腰較寬,多下凹,腹大下垂,皮薄毛稀,嘴短面凹,耳朵中等大小、下垂。生長較快,成熟較早,肉質細嫩。一般產仔10~12頭,乳頭6~7對。

(6)高原型:主要分布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包括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西部及雲南地區。代表豬種有:青藏高原的藏豬、甘肅的合作豬。其特點:體軀較小,結實緊湊,四肢發達,蹄堅實而小,嘴尖長而直,鬃長毛密,善於奔走,行動敏捷。抗寒力強,耐粗飼,但生長緩慢,一年可長到20~30千克;2~3年長到35~40千克,屠宰前舍飼2個月可達50千克,肉質鮮美多汁。鬃毛產量高(每豬0.25千克)、質量好(長度12~18厘米),在工業上評價很高。繁殖力不高,乳頭以5對居多,每胎產仔5~6頭。

❹ 我國有哪些地方豬種其分布如何

我國幅員遼闊,在多種不同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經過勞動人民長期的選育,形成了許多的優良豬種。1986年出版的我國第一部《中國豬品種志》,解決了我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同種異名的問題,將我國地方豬種定為48個,這些豬種的名稱及分布見表2。

表2 我國地方豬種名稱及原產省份(續)-1

❺ 我國的地方良種豬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品種:

(1)民豬 原產於東北地區。全身黑色,體質強健,耳大下垂,背腰平直,四肢結實粗壯。產仔數平均13.5頭,10月齡體重136千克,屠宰率72%;在體重90千克時屠宰瘦肉率為46%。成年體重:公豬200千克,母豬148千克。民豬具有抗寒力強,體質強健,產仔數多,脂肪沉積能力強和肉質好的特點,適於放牧和較粗放的管理,與其他品種豬進行兩品種和三品種雜交,所得雜種後代在繁殖和肥育等性能上均表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但脂肪率高,皮較厚,腿肌肉不發達,增重較慢。

(2)太湖豬 產於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區。頭大額寬,面微凹,額有皺紋。耳特大、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腹大下垂,大腿欠豐滿,後軀皮膚有皺褶。毛色全黑或青灰色,乳頭數8~9對。產仔數平均13頭,3月齡即可達性成熟,泌乳力強,哺育率高。生長速度較慢,6~9月齡體重65~90千克,屠宰率67%左右,瘦肉率39.9%~45.08%,成年公豬體重140千克,母豬體重114千克。

(3)金華豬 產於浙江省金華市的義烏、東陽和金華3個縣。外形特徵具有「兩頭烏」的毛色特徵。體形不大,成年公豬體重140千克,成年母豬體重110千克,凹背,腹下垂,臀寬而斜,乳頭8對左右。產仔數平均13.78頭,8~9月齡肉豬體重為63~76千克,屠宰率72%,10月齡瘦肉率43.46%。性成熟早,繁殖力高,肉質好,但肉豬後期生長慢,飼料利用率較低。

(4)內江豬 主要產於四川省內江縣和內江市。體形大,體質疏鬆,頭大,嘴短,額面橫紋深陷成溝,耳中等大、下垂。皮厚,成年種豬體側及後腿皮膚有深皺褶。被毛全黑,鬃毛粗長。每胎平均產仔10.4頭;成年公豬平均體重169.26千克,成年母豬平均體重154.8千克。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限量飼養肥育期日增重平均662克;中等飼養條件下,限量飼養肥育期日增重平均410克。90千克體重屠宰時屠宰率67.49%,胴體瘦肉率37.01%。

(5)兩廣小花豬 原產於陸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關川、鬱南等地,是由陸川豬、福建豬、公館豬和兩廣小耳花豬歸並,1982年起統稱兩廣小花豬。體形較小,具有頭短、耳短、身短、腳短、尾短的特點,故有「五短豬」之稱。毛色為黑白花,除頭、耳、背腰、肩為黑色外,其餘均為白色,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凹,腹大下垂。性成熟早,平均每胎產仔數12.48頭;成年公豬平均體重130.96千克,成年母豬平均體重112.12千克;75千克屠宰時屠宰率為67.59%~70.14%,胴體瘦肉率37.2%。肥育期平均日增重328克。

❻ 中國的本土豬還有哪些品種

我國是一個養豬歷史悠久的國家,由於我國的幅員遼闊,環境復雜,在經過幾千年的馴化過程中形成了64個形態各異的地方豬品種。
按照地域特點分為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個區域豬品系。
華北型代表豬品種有:東北的民豬、西北的八眉豬、黃淮海黑豬。
華南型代表豬品種有:兩廣小花豬、海南豬、滇南小耳豬、香豬。
華中型代表豬品種有:湖南大圍子豬、寧鄉豬、華中兩頭烏豬、浙江金華豬、廣東大花白豬。
江海型代表豬品種有:太湖豬、姜曲海豬。
西南型代表豬品種有:烏金豬、內江豬、榮昌豬。
高原型代表豬品種有:藏豬。
中國本土豬都有著共同的特點,耐粗飼、脂肪含量高、性早熟、野外適應能力強、肉味較香。
但中國本土豬也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點,瘦肉率低、生長速度慢、屠宰率低、飼料報酬率低,這些缺點制約了我國豬業的發展。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不斷引入國外瘦肉型豬進行雜交改良,通過雜交改良培育出了一些新型的培育豬品種。
隨著雜交改良的不斷發展,一些地方性豬品種也逐漸的退出了中國地方豬的舞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外。
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的地方性豬品種的養殖量也越來越少,甚至一些豬品種現在僅靠國家的一些保種政策生存下來。這也許就是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的事物發展的規律吧!

❼ 中國有哪些品種豬

中國地方品種豬有100多個品種,但由於外來品種的侵入,中國地方品種豬已經存欄量越來越少,個別品種已經處於瀕危狀態。
依據《中國豬品種志》記載,現存欄量較大或具有代表類型的品種共48個。
依據養殖地區可分為:
華北型:主要品種有黃淮海黑豬,東北民豬,八眉豬,漢江黑豬,沂蒙黑豬,中牟豬等等;
華南型:主要品種有兩廣小耳豬,粵東黑豬,海南豬,滇南小耳豬,藍塘豬,五指山豬,香豬等;
華中型:主要品種有寧鄉豬,兩頭烏,湘西黑豬,金華豬,杭豬,贛中南花豬,武夷黑豬等;
江海型:主要品種有太湖豬,姜曲海豬,東串豬,虹橋豬,台灣豬,皖南黑豬,桃源黑豬等;
西南型:主要品種有內江豬,榮昌豬,關嶺豬,白洗豬,烏金豬,成華、雅南豬,湖川山地豬等;
高原型:主要品種有藏豬,阿壩豬,合作豬,互助豬等等。

❽ 我國地方豬種主要有哪些種質特性如何

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氣候、飼料資源、膳食習慣和社會經濟背景等千差萬別,根據其起源、生產性能、外貌特點和生活環境等,將其分為六大類型,分別是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1)華北型分布於淮河、秦嶺以北。此類型體質健壯,骨骼發達,四肢粗壯,背腰狹長,腹不太下垂,肌肉發達。頭較平直,嘴筒長,耳大下垂,毛粗密,多為黑色。母豬性成熟早,繁殖性能強,母性好,窩產10~12頭,乳頭8對左右。耐寒,耐粗飼,但增重較慢,板油多,屠宰率較低,一般60%~70%。代表品種有東北民豬,西北的八眉豬,黃淮海黑豬、漢江黑豬和沂蒙黑豬等。 (2)華南型分布於南嶺和珠江以南地區。表現為「矮、短、寬、圓、肥」的外部特徵,腹大下垂。頭相對較短寬,嘴短,耳小,毛多為黑白花。性成熟早,母性好,但繁殖性能稍差,窩產8~9頭。耐熱,早熟易肥,皮薄肉嫩,屬脂肪型豬種,屠宰率75%。代表品種有藍塘豬、陸川豬、香豬、五指山豬、粵東黑豬、槐豬和滇南小耳豬等。
(3)華中型分布於長江和珠江之間的廣大地區。體型與華南型相似,但體型較大,生產性能介於華南型與華北型之間。母豬產仔數10~12頭,乳頭6~7對。生長較快,經濟成熟較早,肉質細嫩,屠宰率70%左右。本類型豬較多,代表品種有浙江金華豬、大花白豬、寧鄉豬、皖浙花豬、武夷黑豬、莆田豬和大圍子豬等。 (4)江海型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和沿海地區,地處華北型和華中型中間狹長的過渡地帶。主要由華北型與華中型雜交選育而成,外形和生產性能因類別不同而差異較大。共同特點為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頭中等大,耳大下垂。性成熟早,以繁殖率高著稱於世。母豬平均窩產13頭以上,乳頭8對以上,經濟成熟早,增重快,屠宰率在70%左右。代表品種有太湖流域的太湖豬、姜曲豬,安徽的圩豬、虹橋豬等。 (5)西南型主要分布於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頭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為主,也有黑白花和紅毛豬。繁殖率中等,窩產仔數8~10頭,乳頭5~6對。肥育能力強,屠宰率65%~79%,多屬肉脂兼用型。代表品種有榮昌豬、內江豬、成華豬、烏金豬和雅南豬等 (6)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區。體型小,似野豬,頭狹長呈錐形,腹小而緊收,臀傾斜。毛為全黑或黑白花。繁殖率低,乳頭5對居多,窩產仔5~6頭,哺育率不高。成年體重小,屬晚屬品種。肉味醇香,但屠宰率較低,僅65%左右。代表品種有青藏高原的藏豬和合作豬。

❾ 我國地方豬種有哪幾個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按其外貌體型、生產性能、當地農業生產情況、自然條件和移民等社會因素,可以將我國地方豬種大致劃分為六個類型: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1)華北型華北型豬種分布最廣,主要在淮河、秦嶺以北。包括東北、華北、內蒙古、新疆、寧夏,以及陝西、湖北、安徽、江蘇四省的北部地區和青海的西寧市、四川省廣元縣附近的小部分地區。
華北型豬毛色多為黑色,偶在末端出現白斑。體軀較大,四肢粗壯;頭較平直,嘴筒較長,耳大下垂,額間多縱行皺紋;皮厚多皺褶,毛粗密,鬃毛發達,可長達10厘米;冬季密生絨毛,抗寒力強;乳頭8對左右,產仔數一般在12頭以上,母性強,泌乳性能好,仔豬育成率較高;耐粗飼和消化力強。如民豬、八眉豬、黃淮海黑豬等。
(2)華南型華南型豬種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和南部邊緣,廣西和廣東偏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福建的東南角和中國台灣省各地。
華南型豬毛色多為黑白花,在頭、臀部多為黑色,腹部多為白色。體軀偏小,體型豐滿,背腰寬闊下陷,腹大下垂,皮薄毛稀,耳小直立或向兩側平伸;性成熟早,乳頭多為5~7對,產仔數較少,每胎6~10頭;脂肪偏多。如兩廣小花豬、滇南小耳豬、香豬等。
(3)華中型華中型豬種主要分布於長江南岸到北回歸線之間的大巴山和武陵山以東的地區,大致與華中區相符合。
華中型豬體軀較華南型豬大,體型則與華南型豬相似。毛色以黑白花為主,頭尾多為黑色,體軀中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個別有全黑者。華中型豬體質較疏鬆,骨骼細致,背腰較寬而多下凹;乳頭6~7對,每窩產仔10~13頭;肉質細嫩,如金華豬、大花白豬、華中兩頭烏豬等。
(4)江海型江海型豬種主要分布於漢水和長江中下游沿岸以及東南沿海地區。
江海型豬種的毛色自北向南由全黑逐步向黑白花過渡,個別豬種為全白色。骨骼粗壯,皮厚而松,多皺褶,耳大下垂;繁殖力高,乳頭多為8對或8對以上,窩產仔13頭以上,高者達15頭以上;脂肪多,瘦肉少。如太湖豬、姜曲海豬、虹橋豬等。
(5)西南型西南型豬種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湘鄂西部。
西南型豬種毛色多為全黑和相當數量的黑白花(「六白」或不完全「六白」等),但也有少量紅毛豬。頭大,腿較粗短,額部多有旋毛或縱行皺紋;產仔數一般為8~10頭;屠宰率低,脂肪多。如內江豬、榮昌豬、烏金豬等。
(6)高原型高原型豬種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被毛多為全黑色,少數為黑白花和紅毛。頭狹長,嘴筒直尖,犬齒發達,耳小豎立,體型緊湊,四肢堅實,形似野豬;每窩產仔5~6頭;生長慢,胴體瘦肉多;背毛粗長,絨毛密生,適應高寒氣候,藏豬為典型代表。

❿ 豬的品種有哪些

豬的品種有大白豬、大約克夏豬、大花白豬、杜洛克、皮蘭特豬、長白豬、漢普夏豬、波中豬、馬身豬、寧鄉花豬、松遼黑豬。


1、杜洛克又稱為「萬能豬種」,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中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2、大白豬又叫作「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10)中國地方豬有多少個品種擴展閱讀


1、漢普夏豬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315至410公斤,母豬250至340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8頭。母性強。


2、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二馬身豬」和「缽盂豬」三型。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參考資料


網路-豬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地方豬有多少個品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印尼怎麼用當地卡 瀏覽:538
印度靶向葯怎麼治療 瀏覽:250
伊朗一億里亞爾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69
阿曼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683
怎麼加入中國籍 瀏覽:589
98印尼事件政府做了什麼 瀏覽:956
義大利法西斯為什麼弱 瀏覽:935
印度歌曲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996
義大利面配的醬料怎麼製作 瀏覽:607
印度是什麼級別的 瀏覽:694
義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537
英國人為什麼要去巴黎 瀏覽:210
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了多少郵票 瀏覽:393
中國球王年薪是多少 瀏覽:347
義大利護膚品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177
東興市還有多少越南人 瀏覽:582
義大利lsb板材哪裡生產 瀏覽:255
伊朗和敘利亞之間有什麼戰爭 瀏覽:474
蘋果中國代工廠為什麼搬到印度 瀏覽:298
中國怎麼變成這個樣子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