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大概需要多少年才能趕上歐美的發展水平
經濟總量我們早就超過歐洲諸國了,只是人均gdp上和歐美還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和強過相比仍顯得比較粗獷,但是在互聯網這個大家起步差不多的行業中。中國沒有被歐美拉下太多,尤其是移動互聯應用上,網購物流配送上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了。
我們在經濟上趕超是有可能在10-20年能達到的。
⑵ 中國要超越美國需要多長時間啊
美國都已經發展了250年左右,中國才70年,我就不相信美國比中國先進上百年,最多25年。另外呀,歷史教科書材料上引用了李鴻章的一句話:國家要想強大,就要增加財政收人,要想增加財政收人,就要先使國家富起來。90年代,美國GDP比中國多16倍,現在30年過去了,倆國GDP差距只為1.5倍。就1.5倍,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的就能超越了。經濟超越了,財政收人就能增加,財政收人增加了,超越美國不是難事!這1.5倍的差距,看似小,但是GDP差距越大GDP也越容易翻倍增加!6年之內,中國GDP總量必定超過美國
⑶ 中國未來趕超美國,要多久
國家財富已經遠遠超過美國100年,人民財富落後1百萬年
⑷ 中國還要多久才能趕超美國
按匯率計算:
GDP總量中國2萬億
美國12萬億
需要到2050年左右.GDP總量超過美國.
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1:4.(現在1:7.8)
那隻需要到2030年左右.GDP總量超過美國.
如果按平價購買力計算:
中國人均GDP 5791美元,總量7萬5千億美元。
現在達到美國的62%。
超過美國則需要到2020-2030年左右。
按人均GDP計算:
美國4萬美元
中國1700美元。
大約需要至少100年以上的時間!
⑸ 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還要多久超越美國
20-30年後GDP總量將超過美國,年GDP增長則是4,5年後超過.有疑問的自己算,按兩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年一年的算. 但有個關鍵的問題:科技技術以及人口. 即使GDP超過美國,但我們依然是技術落後以及人口過剩的國家..人口足足有3倍...所以即便是按簡單的數學來計算,我們GDP總量也要60-90年,年GDP15年才能真正意義上的超越美國. 但這樣依然存在一個問題:人口增長率.我國每年出生的人無疑要比美國多,負擔一年一年的增加.. 所以需要多少年很難計算,唉,低調點,百年內吧
⑹ 中國還有多久超越美國
如果只是經濟數字,二十年以內應該會趕超美國。如果是人均生活水平和財富,那麼永遠也不會。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普通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鴻溝幾乎是不可跨越的。
今天中國GDP只有5500美金,而且汽油、汽車、手機、房子這些生活必需品還是比相等的國家貴一倍,甚至幾倍。所以實際購買能力應該和30年前幾乎沒有區別。而美國人50年前就半年工資一輛車,住250平米房子。由於生產力的結構不同,和中國沒有能力創建高利潤的跨國公司,與美國的差距並不會因為時間而縮短。
⑺ 中國gdp多久超過美國
那不一定。趕超的前提是中國能一直順利地保持經濟高速發展,但事實上有不少不確定因素,天災人禍都未可知,加上經濟基數越大,增長速度就會越低,而另一個大前提是美國經濟要一直低速或停止增長,畢竟美國經濟總量大我們許多,加上我們的經濟的科技含量明顯不如美國,所以,是否能順利趕超美國,存在很大的未知變數,只有這兩方面的大前提假設都有利於中國,就有可能在十多年後總量趕超。
⑻ 你認為國產電影何時才能趕超歐美大片
中國電影大約還有五年的時間可以大范圍達到歐美大片水準吧,現在的《紅海行動》就是一個達到歐美大片的水準的例子。所謂水準:好的原創劇本是第一步,其次就是選角時多考慮一下演員的演技。
⑼ 國產手機實現純國產化至少關鍵技術國產化並且完全超越歐美還需要多久
我們的手機全部使用國產化,零部件完全自主,拋棄所有美國技術。
1.系統搭載華為的鴻蒙OS,雖說不完善,生態沒有建設,但我相信,依靠國內這幾大廠商的實力,加上國內的互聯網生態,3-5年主流生活軟體是沒問題的。
2.所有手機搭載華為的710A,雖說14nm跟高端晶元差距很大,但在這個關鍵時期,可以拿來續命,如果我們全部丟掉高通,那麼即使他們再好的晶元,也就無用武之地了!這就要求中芯國際的產能要足以應付國內所有廠商了。
3.由國內打造一個統一的移動服務框架,類似於谷歌的GMS,後面成熟了慢慢推向國外,一步一步滲透,隨之與之抗衡。
如果是這樣,國內短期可能會很困難,但從長遠來看,這也是發展的一次好機會。
畢竟,從大的方向來看,這已經是一個趨勢了!雖然就目前而言,我們還是盡可能推動全球化的大融合,因為這樣分工是有利於創新,更主要的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但看看美帝的做派,不單單是我們,我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選擇的時候,都會採取安全可控的策略!哪怕弱,但必須有!否則動不動就被人卡脖子!
其實,這主要看國家的決心吧,現在國內的技術滿足平時的需求一點問題都沒有,所謂生態,也許不需要3-5年,一年時間就夠,因為國內的市場沒有其他的平台,這些做軟體的,肯定在第一時間搶占市場,3-5年屁都不剩了。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了一個最佳方案,那就是回歸原有的客戶機伺服器方式,藉助5G的強大傳輸,手機終端僅承擔顯示和操作,運算和存儲處理的放在雲伺服器,終端可以弱化處理器和gpu的功能設計。
我們還可以在國內組織納米聯盟,限定消費晶元的納米數,以國內能達到的納米數為准。其他納米數即便有也抵制。讓他們空有工藝,沒有收益。然後讓國內工藝加緊研發。
不過也有人不認同我的看法,有人覺得:幾乎所有的主流晶元廠商都是基於 ARM 架構,要想拋開這個專利。除非新發明一種集成電路,不然做不到。
⑽ 中國能在幾年內趕超美國
是中美在未來同時發展,按照美國最近N年和中國最近N年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來綜合推算預測得到未來兩國發展的速度,進而來算得的了。如果未來兩國發展都不出現重大失誤的話,按照中美兩國最近十幾年的平均發展速度來說,中國在未來二十多年裡在GDP和很多宏觀經濟指標上趕超美國時很容易的,就是說在整體經濟水平上趕超美國是沒問題的。但是,中國畢竟是後起國家,人口又是美國的很多倍,人均經濟和大家的生活水平上要趕上美國估計還要四五十年。趕超美國,我希望我們國家不僅是在經濟上趕超美國,還要在文化、國防、國家和國民創新力等關鍵領域趕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