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萬園之園在哪裡

中國萬園之園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30 19:08:18

『壹』 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地方是哪裡,為什麼這樣稱

中國從古至今,根據歷史記載得知,有一座園林,它坐落於北京西郊,與頤和園為鄰,佔地3.5平方千米,包含一百五十餘景,集萬千園林的特點於一身,規模宏大,裡面有著多品種的珍貴物品,且建築獨特,它就是“萬園之園”——圓明園。

圓明園以其宏偉的規模,精湛的建造技藝,獨特的建築群體,豐富且珍貴的藏品以及體現的淋漓盡致地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而享譽在世界之林,是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萬園之園”名副其實。

『貳』 圓明園在哪裡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始建於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此避暑、聽政,故圓明園又稱「夏宮」。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圓明園遭英法聯軍洗劫並燒毀,故址現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在清室一百五十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園林特色

1、水主題元素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後湖景區,環繞後湖構築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州」之象徵。

2、建築風格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歷曾經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東巡岱嶽,巡遊熱河、盛京(即沈陽)和盤山等地。

『叄』 萬園之園是什麼園

萬園之園是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3)中國萬園之園在哪裡擴展閱讀

園林特色——

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築,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中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有玲瓏剔透的樓閣亭台;有象徵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有象徵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蘇州獅子林的風景名勝;還有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築藝術和文化的典範。

『肆』 萬園之園指的是哪個園

萬園之園指的是圓明園,圓明園的規模宏大,佔地面積為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圓明園匯聚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許多的景觀都取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還融合了東西方多種建築風格,堪稱中國園林藝術的頂峰之作。

萬園之園指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外圍總長約10千米,帶有命名的景觀達100多處,有萬園之園之稱。其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因此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匯聚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集當時江南主要名園的景貌特點,融合了東西方多種建築風格,堪稱中國園林藝術的頂峰之作。圓明園里的景觀多取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有取自海寧安瀾園的四宜書屋、取自南京瞻園的茹園等。

圓明園也稱為夏宮,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還可作為聽政、處理朝務的住所,園內的宮廷區也分為外朝和內寢區域。園內不僅有精美的裝飾,還收藏了許多極有價值的文物、圖書和珍寶,著名的七大皇家圖書館之一文源閣就位於圓明園中。

『伍』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是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是圓明園。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始建於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此避暑、聽政,故圓明園又稱「夏宮」。

『陸』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是

萬園之園也就是圓明園。
名稱由來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另外,「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御選語錄》的總序中稱:「朕膺元後父母之任,並非開堂秉佛之人......但念人天慧命,佛祖別傳,拼雙眉拖地以悟眾生,留無上金丹以起枯朽」。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佛號「圓明」。

『柒』 圓明園是園林

圓明園是建於清朝的大型皇家園林,供清帝盛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位於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綺春園(後改稱萬春園)、熙春園和春熙院組成,而較大的三園通稱為「圓明三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約合5,200畝[1]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捌』 什麼是萬園之園

圓明園

圓明園,又稱為圓明三園、夏宮,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是因為它集天下園林之大成,匯集南北、中西特色建築。

(8)中國萬園之園在哪裡擴展閱讀:

圓明園建築形式

圓明三園共有一百餘處園中園和風景建築群,即通常所說的一百景。集殿堂、樓閣、亭台、軒榭、館齋、廊廡等各種園林建築,共約16萬平方米。園內的建築物,既吸取了歷代宮殿式建築的優點,又在平面配置、外觀造型、群體組合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規范的束縛,廣征博採,形式多樣。

創造出許多在中國南方和北方都極為罕見的建築形式,如字軒、眉月軒、田字殿、還有扇面形、弓面形、圓鏡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勝形、書卷形等等。加之在園林布局上,因景隨勢,千姿百態;園中各景又環環相套,層層進深,形成了豐富多彩、自然和諧的整體美。

法國傳教士王致誠,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說:圓明園的建築,形式變化較多,而且參差不齊,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宮殿,都彷彿是按照奇特的模型製成的,像是隨意安排的,沒有一座與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饒有興趣,人們不能在一覽之下,就領略這幅景色,必須一點一點地仔細研究它。

『玖』 萬園之園指的是哪個園

萬園之園指的是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圓明園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有「萬園之園」之稱。



圓明園作為皇家離宮、幾代皇帝「避喧聽政」、處理朝務的處所,圓明園匯聚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

清朝時期的圓明園不僅擁有我國江南地區主要名園的景貌特點,還集聚了東西方多種建築風格,堪稱中國園林藝術的頂峰之作。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

『拾』 被譽為萬園之園的是哪個園


1、圓明園。


2、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的位置,其主要有三個園區,分別為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由此人們也稱其為「圓明三園」,面積達3.5平方千米。


3、圓明園最開始被建立於康熙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07年,之後還經過了幾代皇帝的增建與改建。圓明園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以及其精美絕倫的建築景群二聞名於世,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稱贊其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4、圓明園當中不僅匯集了江南園林勝景,並且別出心裁的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築。然而就是這樣精美的歷史建築卻遭遇了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洗劫和焚燒。新中國成立之後,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就一直在進行著。現如今圓明園已經被規劃為遺址公園。


以上就是關於被譽為萬園之園的是哪個園的介紹了,通過以上的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希望對大家有用。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被譽為萬園之園的是哪個園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與中國萬園之園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皇家橡樹是什麼 瀏覽:644
英國人是怎麼做生意的 瀏覽:463
義大利圖片驗證碼怎麼輸入 瀏覽:473
印度有哪些葯品是正品 瀏覽:184
印尼開齋節都干什麼 瀏覽:458
拜登為什麼打伊朗 瀏覽:34
英國死亡人員有多少 瀏覽:386
印尼生肖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382
10萬伊朗幣多少錢 瀏覽:902
在印度說元氣周期爆棚是什麼意思 瀏覽:205
義大利妹子教你怎麼學習中文 瀏覽:400
越南留學生簽證怎麼辦理 瀏覽:736
達芬奇出生在義大利的哪個小鎮 瀏覽:517
在越南投資有什麼優惠 瀏覽:877
印度人做雞心怎麼做 瀏覽:490
如何做英國的餅 瀏覽:317
越南約會吃什麼 瀏覽:148
印度收視率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462
伊朗的波斯人信什麼教 瀏覽:884
印尼怎麼打入中國移動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