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哪十大古剎
白馬寺
位於洛陽城東,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為佛教傳入我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湖西撤,始建於東晉咸和初年,為我國江南著名古寺之一
少林寺
位於河南鄭州市登封縣城西北,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
寒山寺
位於蘇州楓橋鎮,始建於梁天監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清光緒、宣統年間重建
隆興寺
位於河北省定縣縣城,始建於隋朝開皇六年。現為河南省現存最大古建築群之一
清靜寺
位於福建省泉州,始建於北宋。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
相國寺
位於河南省開封寺內,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寺內存有清代巨鍾一口,重達萬余斤
卧佛寺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山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主要建築有大王殿、卧佛殿
塔爾寺
位於青海省湟中縣,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為我國現存喇嘛教六大寺院之一
扎什倫布寺
位於西藏日喀什城西,始建於一四四七年,寺內彌勒佛大殿的佛像歷史悠久,為世界第一大銅像
B. 中國古剎,你知道多少呢
靈 隱 寺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當年印度僧人慧里來到杭州,看見這里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南巡來到這里,賜名 “雲林禪寺”。
白 馬 寺
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古剎,初創於公元68年,至今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
公元64年,漢明帝劉庄夢見金人,於是派使者到西域拜求佛法,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經。三年後,這個使者和印度高僧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洛陽,漢明帝親自出迎,第二年就在這里建起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取名白馬寺。
C. 中國十大寺廟分別坐落在哪個城市
第一名:白馬寺,洛陽市
第二名:大昭寺,拉薩市
第三名:法門寺,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
第四名:關帝廟,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
第五名:晉祠,山西
第六名:孔廟,曲阜城中心
第七名:拉卜楞寺,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
第八名:少林寺,河南嵩山
第九名:塔爾寺,湟中縣魯沙爾鎮,距西寧40公里
第十名:懸空寺,山西恆山
D. 中國四大名剎
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濟南的靈岩寺和湖北當陽的玉泉寺。
1、棲霞寺
棲霞寺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環山,北臨長江,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
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於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隋文帝楊堅於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
唐代時稱功德寺,規模浩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岩寺、湖北當陽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
1983年4月,棲霞寺被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同年創建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1988年1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
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 影響遠及國內外。鑒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
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國清寺與濟南靈岩寺、南京棲霞寺、當陽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
該寺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台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
3、靈岩寺
靈岩寺(Lingyan Temple),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地處泰山西北,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靈岩寺始建於東晉,於北魏孝明帝正興元年開始重建,至唐代達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
靈岩寺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南京棲霞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並稱天下「四大名剎」。唐玄奘曾住在寺內翻譯經文,唐高宗以來的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也多到寺內參拜。
1982年國務院公布靈岩寺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中心景區面積8.9平方公里。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凈結廬於此。南朝後梁時,梁宣帝敕玉泉為「覆船山寺」。隋代改為「玉泉寺」。
玉泉寺大雄寶殿為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築。 殿前置隋代大型鐵質文物十餘件;殿側有石刻觀音畫像一通,傳為唐代畫聖吳道子手跡。
現存的玉泉鐵塔對研究中國古代冶金鑄造、金屬防腐、營造法式、建築力學、鑄雕藝術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玉泉寺為佛教聖地天台宗祖庭之一 ,曾與浙江天台國清寺、山東長清靈嚴寺、江蘇南京棲霞寺並稱為「天下四絕」,被譽為「三楚名山」 。1982年,玉泉寺及鐵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中國第二古剎是哪裡擴展閱讀:
我國的其他名剎:
1、白馬寺白馬寺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
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
2、少林寺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名剎
E. 中國四大古剎在哪兒
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濟南的靈岩寺和湖北當陽的玉泉寺。
1、棲霞寺
棲霞寺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環山,北臨長江,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
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於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隋文帝楊堅於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
唐代時稱功德寺,規模浩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岩寺、湖北當陽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
1983年4月,棲霞寺被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同年創建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1988年1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
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鑒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
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國清寺與濟南靈岩寺、南京棲霞寺、當陽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
該寺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台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
2006年,國清寺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靈岩寺
靈岩寺(Lingyan Temple),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地處泰山西北,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靈岩寺始建於東晉,於北魏孝明帝正興元年開始重建,至唐代達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
靈岩寺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南京棲霞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並稱天下「四大名剎」。唐玄奘曾住在寺內翻譯經文,唐高宗以來的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也多到寺內參拜。
1982年國務院公布靈岩寺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中心景區面積8.9平方公里。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凈結廬於此。南朝後梁時,梁宣帝敕玉泉為「覆船山寺」。
隋代改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寶殿為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築。殿前置隋代大型鐵質文物十餘件;殿側有石刻觀音畫像一通,傳為唐代畫聖吳道子手跡。
現存的玉泉鐵塔對研究中國古代冶金鑄造、金屬防腐、營造法式、建築力學、鑄雕藝術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玉泉寺為佛教聖地天台宗祖庭之一 ,曾與浙江天台國清寺、山東長清靈嚴寺、江蘇南京棲霞寺並稱為「天下四絕」,被譽為「三楚名山」 。1982年,玉泉寺及鐵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中國第二古剎是哪裡擴展閱讀:
建築格局:
1、棲霞寺
棲霞寺佔地面積40多畝,共有毗盧殿、藏經樓三進院勤務,依山勢層層上升,格局嚴整美觀。棲霞寺前是一片開闊的綠色草坪,有波平如鏡的明鏡湖和形如彎月的白蓮池,四周是蔥郁的樹木花草,遠處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氣清新,景色幽靜秀麗。
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法堂、念佛堂、藏經樓、鑒真紀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後有千佛岩等眾多名勝。
2、國清寺
國清寺為建於清早期的建築為官式建築,彌勒殿和雨華殿為單檐歇山頂,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三聖殿、羅漢堂和禪堂是典型的南方廳堂建築,妙法堂、方丈樓和迎塔樓為中西合璧。
國清寺依山就勢,層層遞高,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築,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葯師殿、觀音殿;
還有放生池、鍾鼓樓、聚賢堂、方丈樓、三聖殿、妙法堂(上為藏經樓)伽藍殿、羅漢堂、文物室等,大雄寶殿正中設明代銅鑄釋迦牟尼坐像。
西軸線為安養堂、三聖殿、羅漢堂(文物室)、妙法堂(樓上為藏經閣)。東一軸線為聚賢堂(僧眾餐廳)、方丈樓、迎塔樓。東二軸線為里客堂、大徹堂和修竹軒。
像背壁後,有以觀音像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兩側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羅漢坐像。山門外各建築物——隋塔、寒拾亭、「教觀總持」照壁,豐干橋、「隋代古剎」照壁和國清寺山門,它們順地勢安排,沒有一個相互平行,也沒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處,卻顯得和諧協調。
一進朝東的山門轉入正中甬道,甬道兩旁是僅高1.7米的黃色矮牆,矮牆後面是茂密的竹林。構成一個擁有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7.3萬平方米、8000餘間房屋的古建築群。
3、靈岩寺
寺院背倚覆船山,可稱為玄武,山門前的溪水可稱為朱雀,溪流上的雙橋,可起到聚氣、止氣的作用。整座寺院背山面水,負陰抱陽,形成了與天象相吻合的四靈獸的格局。
寺院背山朝陽,抵擋西北方向的寒流,面臨溪水,接納東南方向的涼風,山門東向,有良好的光照。寺院後隆起的八字小山脈,緩解了山洪對寺院的威脅。
4、玉泉寺
玉泉寺殿宇飛檐斗拱,彩畫斑斕。殿前陳列著1500公斤重的隋鐵鑊以及元鐵釜和鍾,殿側有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畫的石刻觀音像。
寺內種植古柏、銀杏、月桂,四季飄香,寺前山泉叮咚,清韻宜人。玉泉寺左側,有玉泉鐵塔,鑄於北宋,全部用生鐵鑄成,為中國古鐵塔之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名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棲霞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清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靈岩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玉泉寺
F. 中國有哪十大古剎
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2、白馬寺(河南省洛陽市)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4、雍和宮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可以說,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5、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法門寺文化景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文化景區,佔地1300畝,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雕塑組成。2014年10月11日,經中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嚴格評審,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榮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於2014年10月16日至19日舉辦在中國寶雞法門寺舉行。這是「世佛聯」大會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辦。
6、杭州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風景名勝區
承德避暑山莊: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1961年3月4日,避暑山莊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8、佛光寺(五台山)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 857年建成。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9、西寧市塔爾寺景區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國清寺(天台縣)
2006年,國清寺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鑒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G. 中國三大古剎
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2、白馬寺(河南省洛陽市)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4、雍和宮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可以說,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5、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法門寺文化景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文化景區,佔地1300畝,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雕塑組成。2014年10月11日,經中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嚴格評審,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榮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於2014年10月16日至19日舉辦在中國寶雞法門寺舉行。這是「世佛聯」大會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辦。
6、杭州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風景名勝區
承德避暑山莊: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1961年3月4日,避暑山莊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8、佛光寺(五台山)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 857年建成。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9、西寧市塔爾寺景區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國清寺(天台縣)
2006年,國清寺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鑒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H. 少林寺在中國5大知名寺院中能排在第幾名,第一名是誰
中國5大知名寺院,第一座被譽“第一古剎”,少林寺排在第幾名?
說起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寺廟,那可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了。對於寺廟文化,小編認識最多的,就是媽祖以及少林寺了。今天就為大家列舉了中國的5大知名寺廟,看看有沒有哪座是你認識的吧。
最後一座寺廟,則是香火非常旺盛的大昭寺。與別處寺廟不同的是,對於拉薩的大昭寺,將多種宗教建築風格融為一體,在視覺上就給遊客朋友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如果你喜歡與眾不同的寺廟的話,大昭寺便是你的首選。以上,便是對於中國5大知名寺院的全部介紹,你們覺得少林寺能夠排在第幾名呢?
I. 中國四大古剎是什麼
中國四大古剎分別指的是江蘇省南京市的棲霞寺、浙江省天台縣的國清寺、山東省濟南市的靈岩寺以及湖北省當陽市的玉泉寺。,這些都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J. 中國寺廟排名前十
中國十大名寺排名:
第10名: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東距廬山牯嶺街 50公里。因處於西林寺以東,故名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
第9名:國清寺,又名至相寺,位於陝西省長安縣境內的終南山天子峪,是我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之一。隋文帝開皇初年,由彤淵法師始建,唐朝曾予重建。
第8名:隆興寺,別名大佛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里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改稱隆興寺。
第7名:法門寺,又稱法雲寺,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據傳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第6名: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候施琅收復台灣後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更名為南普陀寺。
第5名: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
第4名:棲霞寺,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環山,北臨長江。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也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佛寺,南朝時期與江南雞鳴寺,江北定山寺齊名。
第3名:大明寺,雄踞在古城揚州北郊蜀岡中峰之上。初建於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唐朝鑒真法師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為中日佛教文物關系史上的重要古剎。
第2名: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第1名: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於其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