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原子彈威力和美國的原子彈威力對比怎麼樣
中美俄原子彈原理是一樣的,同級別威力也是一樣的,比如20萬噸級的,威力都一樣,目前原子彈最大的差別在於小型化研究,20萬噸級原子彈美國製造可能只有100千克重,中國可能要200千克重,具體的數據各國是保密的。
⑵ 中國和美國,誰的氫彈更多
肯定是美國撒,其次是俄羅斯,中國只有核反擊的一點核力量儲備,大概幾百枚吧,美國和俄羅斯各上千枚呢。
⑶ 中國擁有30顆比原子彈威力還大的氫彈,美國沒有
原因很簡單,美國的氫彈構型與中國不同。基本原理是用鈈彈引發氚聚變做引信,然後利用慣性向下,彈頭的錐體前段是鈈引信,也就是原子彈,內部包裹氚氚化鋰,因為他起爆後,彈頭錐形底座內安裝有氘化鋰,氘化鋰決定最終的威力,彈頭的慣性向下進入被鈈彈炸開並引燃的氚聚變的燃燒團,氘的穩定性要超過氚,所以需要更高的壓力和熱,傳統結構的鈈彈很難引燃氘,只能引燃穩定性遠遠低於氘的氚,這樣就是先製造一個低威力的熱核反應團,先點燃氚,然後彈頭底座中裝填的氘會根據慣性打入剛剛點燃的聚變核心。
因為氚有很短的半衰期,而且自身會發熱,保管很困難,所以美國和俄羅斯都開始裁撤氫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俄開始改進核彈,在鈈中直接添加氘化鋰,在鈈中直接添加氘以後,會改善鈈彈的威力。確擁有更小的體積,因此美俄開始淘汰了熱核的氫彈,逐漸基於氘強化後的鈈演化出來中子彈核和電磁彈等第三代核武器。
中國採取的構型是於敏構型,起步相比美俄晚很多,美俄在熱核武器中遇到的難以保存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於是以於敏為首的科學家,開始另闢蹊徑尋找解決途徑,最終掌握了直接用鈈包裹氘燃料,從外界激發核裂變,向內壓縮點燃氘,使其聚變然後利用聚變余熱焚燒餘下的沒有燃燒的鈈,這種結構相比美國的技術,缺點是威力小,只能夠實現最基礎的300萬噸的熱核的基礎威力,向上幾乎沒有添加裝葯的能力,無論你添加多少,都會被吹散。優點就是體積小,結構穩定,因為裡面的氚可以抽出來,不與核彈同時保存,只是在需要發射時將氚芯插進去就行了,因為不是同時保存的,所以氚芯不涉及到收到輻射沾染等因素,所以長期保存很容易。
另外,現在核彈已經逐漸走向小型化,數量多突防才有效果,所以美俄都已放棄氫彈的發展。但是因為中國在起步階段就已經解決了長期保存的問題,加上數量又少,所以就留存下來了。
另外還有一點,氫彈已經不流行了,主要是威力太大,很早以前追求威力的理由是投擲精度不夠,所以需要威力去補償,但是現在制導技術很發達,威力只能造成附加平民傷害,所以核彈逐漸在走小型化,就比如說,你有10萬噸威力的鈈,製造一枚10萬噸的鈈彈,不如造100枚1000噸級別的戰術核彈,用於精確打擊。
這也就是為什麼巴基斯坦只發展了戰術核彈,而印度確傻傻的要搞氫彈。費勁辛苦造出來一枚,扔出去,結果被攔截了,多遺憾啊。但是同時扔出去100枚,攔截難度就遠遠大於攔截1枚。
⑷ 中國的核武器厲害還是美國的核武器厲害
核武器本身沒有厲不厲害的區別。你的原子彈能炸五十里,我的能炸一百里,我照樣怕,都一樣。核武器實際上屬於「戰略威懾能力」的一部分,而這個能力就是大國之間絕對不可能開戰的前提。說難聽點,奧巴馬想不顧美國安全打中國,可以,但打之前你就得掂量中國一個核彈炸在華盛頓你是否逃得掉,你家人是否能活下來。
而戰略威懾能力,美國比中國強。不是指美國核彈威力大(應該確實是美國大一些吧,這個全世界都不會有人知道,因為不可能存在一個同時掌握中美核彈真實數據的人),,而是指美國的反導能力以及戰略投送能力更強。
美國的反導系統比中國先進得多,中國境內發射的任何火箭、導彈,在出大氣層前美國就可以發現並啟動監視、攔截,並且在返回大氣層的時候精確攔截。這一點中國還做不到。而且中國附近有大量美軍基地,以及日本等國的宙斯盾,想突防很難。
美國核投送能力也相當強。不說其戰略轟炸機隱身性能良好(B2),他有那麼多軍事基地,根本不需要洲際導彈就可以。而中國要想把核彈覆蓋到美國西海岸就很難了。就目前戰略核潛艇的能力而言,如果巨浪2成功列裝,大概能夠把核彈送到西海岸;中國戰略轟炸機實力怎麼樣不清楚,但即使飛臨美國上空,其生存能力也不如B2,成功投彈機會相對小;而洲際導彈,之前說了,美國的反導能力較強,洲際導彈相對成功率也低,機動的、潛射、地下導彈的成功率相對高,地面上的發射平台美國早就摸清楚了。
但話說回來,只要中國可能能夠送核彈到美國本土,哪怕只是西海岸,效果也已經很好了——核威懾就是為了讓你不敢貿然動武,西海岸上這么多大都市,足夠奧巴馬放棄任何動武計劃了。何況,核潛艇一旦攜帶核彈成功突破島鏈到太平洋,美國顯然是難以阻止其到達美國近海或者其他稍遠一些的地方,對美國東海岸實施核打擊。也就是說中國仍然保有對美國全境的核威懾。(洲際導彈估計更可能是走北冰洋,不僅距離近,而且俄羅斯方向上是不存在美國的反導系統的,只要能夠得到俄羅斯的關照,美國只能在落回大氣層以後 進行 反導,成功率會高。轟炸機。。就算了吧,航母能開到美國近海 才有有用。)
⑸ 世界氫彈頭數量排名世界氫彈實力排名
世界氫彈頭數量排名⑹ 氫彈威力比原子彈大嗎中國的氫彈技術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是的,氫彈的威力遠比原子彈要大得多。
原子核聚變或者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比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是1千克TNT炸葯爆炸(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的2000萬倍。
核武器就是利用核反應進行殺傷破壞的一類武器,主要包括原子彈和氫彈,此外,利用核衰變原理製成的貧鈾彈也屬於核彈。現階段,原子彈主要由鈾235或鈈239等重原子核的鏈式裂變反應製成。
而中國的氫彈就是於敏型構造,相對於泰勒-烏拉姆構造有著小型化和保養簡單的優點,中國的氫彈技術強不強就不用我說了吧!
⑺ 中國氫彈比美國更高級嗎
1. 核彈頭 是每一個想說話的國家必須擁有的法寶.
那美國現在有多少核彈頭呢?請鐵血的兄弟們來說說,我在這里僅僅介紹一下美國核武庫的情況.
從1945年起,美國核武器工廠共生產了70餘種近100個型號的核彈頭約60000餘枚,但隨著核
武器的退役和美俄核裁軍,現在這一數字有減少.
美國現役核武庫中核彈頭包括9種類型
但對於瞄向我國的核彈頭
有專家估計約50~300枚`
只是保守數據
2.美國為應對中國海軍威脅,美軍還採取了許多措施。第一,增加美國海軍實力,要在數量和質量上保持對中國的優勢。美國高級官員近日宣布,美國海軍將改變多年來戰艦建造數量持續下滑的趨勢,在2020年前將現役海軍戰艦數量增加至313艘,並力爭在減小潛艇體積、增強隱蔽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潛艇的戰斗能力。
第二,建立全方位監控體系,密切關注中國海軍動向。目的就是要監視中國海軍軍艦、潛艇的活動。美軍還綜合戰略和戰術偵察力量,對中國海軍的活動進行偵察。
第三,強化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兵力部署,將關島建設成為力量投送中心。。
⑻ 美國T-U構型和中國於敏構型,哪一種氫彈更先進
在小型化上,於敏構型要好於美國的t-u構型。
根據已經公開的相關信息「於敏構型」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應用型,誕生即可用於實戰,接近甚至完成了小型化的應用,可使用轟炸機投射或者彈道導彈發射。在這點上,「於敏構型」完全超越了他國。
中國在1967年6月17日第六次核試驗中引爆了自行研發的於敏構型多級熱核炸彈,與第一次引爆裂變彈相距僅32個月,是從裂變到聚變核彈發展最快的國家。引爆的核彈當量331萬噸。
根據中文文獻記錄,中國氫彈的於敏構型(首枚氫彈設計全重為一噸左右,爆炸當量百萬噸以上),其要點在於使用X射線透鏡而非X射線反射鏡來實現從初級到次級的能量傳送,即「球柱球結構」。且於敏構型比美國T-U構型設計更加巧妙,首爆氫彈體積比美國要小。
(8)美國和中國的氫彈哪個更強擴展閱讀:
泰勒-烏拉姆構型(英語:Teller–Ulam design,縮寫:T-U design),是當前世界上絕大部分核聚變武器所使用的核武器設計概念。由於這個構型使用氫同位素聚變反應來產生中子,它被認為是「氫彈的秘密」。然而,在絕大多數應用中,它的毀滅性的能量都是來自於鈾的核裂變,而不是氫的核聚變。
在接近三十年的時間里,這個構型的基本特徵都作為國家機密秘而不宣。它的特徵包括
1、將核彈的爆炸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用於引發次級核爆的初級核爆,另一個就是威力更大的次級核爆。
2、通過初級核彈中核裂變產生的X-射線對次級核彈進行壓縮,這個過程被稱為對次級核彈的輻射內爆。
3、在冷壓縮以後,通過次級核彈內部的裂變爆炸對次級核彈進行加熱。
⑼ 原子彈、氫彈、核彈哪個威力大它們都有什麼區別
說到核武器,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原子彈和氫彈,因為這些名字在新聞中經常可以聽到。雖然我們聽說過這個詞,但許多人分不清它們之間的區別,更有人認為這兩個名詞是同一種武器。其實,氫彈和原子彈都屬於核彈。那麼原子彈和氫彈有什麼區別?誰更強大?
如今,人們普遍談論核變色,因為與核反應有關的事物曾經對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許多地方仍然籠罩在核事故的陰影中,比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福島核電站。人類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研究核技術,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研製出核武器並應用於太平洋戰場,直接導致日本無條件投降。可見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
答案是氫彈,原因是核聚變比核裂變產生更多的能量。以太陽為例,經過研究,太陽的內部一直在發生核聚變反應。這使它在過去的50億年和以後的50億年中燃燒。將繼續保持這種狀態,這表明核聚變產生了非常多的能量。
有些人開玩笑說原子彈只能給氫彈當點火器,這就說明了氫彈和原子彈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了。不過話雖如此,但原子彈的威力也實在恐怖,因此,我們說的和平其實是核平,因為核武器的威脅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