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陝西簡稱是什麼,和其他省份簡稱
1、陝西簡稱陝或者秦
2、北京市簡稱京
3、天津市簡稱津
4、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
5、重慶市簡稱渝
6、河北省簡稱冀
7、山西省簡稱晉
8、遼寧省簡稱遼
9、吉林省簡稱吉
10、黑龍江省簡稱黑
11、江蘇省簡稱蘇
12、浙江省簡稱浙
13、安徽省簡稱皖
14、福建省簡稱閩
15、江西省簡稱贛
16、山東省簡稱魯
17、河南省簡稱豫
18、湖北省簡稱鄂
19、湖南省簡稱湘
20、廣東省簡稱粵
21、海南省簡稱瓊
22、四川省簡稱川
23、貴州省簡稱黔或貴
24、雲南省簡稱滇或雲
25、陝西省簡稱陝或秦
26、甘肅省簡稱甘或隴
27、青海省簡稱青
28、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29、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
30、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
31、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3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3、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香港島、九龍、「新界」本土及離島四部分
34、澳門地區簡稱澳,1999年12月20MACAO MACAU,別名濠江、濠海、濠鏡、馬交、濠澳、香山澳等
35、台灣省簡稱台
(1)陝是中國哪個省的簡稱擴展閱讀
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1個地區(州、盟),比上年減少了6個;660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5個(包含新設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個;縣級市374個,比上年減少7個;1642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比上年減少7個;845個市轄區,比上年增加15個。
『貳』 陝西是哪個省的簡稱
陝西(shǎn xī),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古都西安。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1-2]
陝西是中國經緯度基準點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全省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3792.87萬,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9個地級市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3] ,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4]
陝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陝原為界,原西由召公管轄,後人遂稱陝原以西為「陝西」。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五個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陝西是中國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8所985或211工程類大學[5] 。陝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叄』 陝是哪個省的車牌號
陝是陝西省的車牌號。
陝西省各地級市車牌字母代碼如下:
西安市:陝A、陝U。
銅川市:陝B。
寶雞市:陝C。
咸陽市:陝D。
渭南市:陝E。
漢中市:陝F。
安康市:陝G。
商洛市:陝H。
延安市:陝J。
榆林市:陝K。
陝U之前停用了,今年4月1日起又重新正式啟用。另外,陝V是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車牌字母代碼。
陝西簡稱由來
陝西省的簡稱有兩個:一個是秦,另一個是陝。
陝西省簡稱秦,是因為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陝西屬於秦國,秦地、秦風、秦韻,主要是關中平原一直以來都是以秦川兒女自稱,處在秦嶺山脈北麓。
簡稱陝,古代陝西屬於陝州西部,現在稱為陝縣西部,所以才叫陝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陝西
『肆』 陝西省簡稱什麼
陝
陝西,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中國經緯度基準點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國家授時中心位於該省。
陝西省地勢呈南北高、中間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貌構成,其中黃土高原佔全省土地面積的40%,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橫跨三個氣候帶,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季風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陝南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4)陝是中國哪個省的簡稱擴展閱讀:
陝西省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重慶市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20.5603萬平方千米。
陝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伍』 陝西的簡稱「陝」發源於哪裡有什麼歷史典故
陝西穩居中華大地所在位置中心,是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地域之一,現階段,陝西有人口數量3835萬,總面積近21萬公頃,所轄西安、寶雞市、咸陽市、榆林市、漢中市等10個地級市,另加一個跟地級市平級其他楊陵農業示範區。在歷史上,陝西近21平方公里的板圖,並非現階段這個樣子,反而是通過數次吵吵鬧鬧以後產生的,大概在清朝清朝康熙才固定不動出來。陝西那片地區有著地名時,其它地方還人跡罕至,並沒有人們蹤跡主題活動,可以說,陝西是中華大地上最開始有著稱呼的。
陝西在春秋時期為秦朝領域。秦統一中國後,分陝西的地方開設內史郡、上郡、漢中市郡;漢朝陝西所屬司隸部及益州、朔方諸部;唐屬關內、山南等道。陝西的「陝」是陝西省的簡稱,「陝」字來自山東的陝縣,陝縣往西之後演化成陝西。陝西一名,來源於周朝周、召二公「分陝而治」,今陝縣(河南省,三門峽)張汴塬一帶舊稱陝塬,那時候的陝西便是陝塬往西的涇渭平原區。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觀察使,陝西始轉換為政區名字。宋設陝西路。取全名中的「陝」字做為通稱。
『陸』 陝西的陝是什麼意思
陝西的「陝」是中國陝西省的簡稱,「陝」字來源於河南的陝縣,陝縣以西後來演化成陝西。
陝西一名,源於周代周、召二公「分陝而治」,今陝縣(河南,三門峽)張汴塬一帶古稱陝塬,當時的陝西就是陝塬以西的涇渭平原。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設陝西路。取全稱中的「陝」字作為簡稱。
(6)陝是中國哪個省的簡稱擴展閱讀:
陝西省是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
陝西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陝西建都 。
中國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柒』 陝是哪個省的簡稱
陝是陝西省的簡稱,陝西省也簡稱秦。
『捌』 中國各個省的簡稱 分別是什麼
北京(京)
天津(津)
黑龍江(黑)
吉林(吉)
遼寧(遼)
河北(冀)
河南(豫)
山東(魯)
山西(晉)
陝西(陝)
內蒙古(內蒙古)
寧夏(寧)
甘肅(隴、甘)
新疆(新)
青海(青)
西藏(藏)
湖北(鄂)
安徽(皖)
江蘇(蘇)
上海(滬)
浙江(浙)
福建(閔)
湖南(湘)
江西(贛)
四川(川、蜀)
重慶(渝)
貴州(黔、貴)
雲南(滇、雲)
廣東(粵)
廣西(桂)
海南(瓊)
香港(港)
澳門(澳)
台灣(台)
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名。源於古代省制。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
最初是金國在重要的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為「省」。「省」由此發展而來。
(8)陝是中國哪個省的簡稱擴展閱讀:
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是現代省級行政區的開端,行省屬於中央行政機構中書省在地方的派出機構,全稱「行中書省」。
腹里地區(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東、內蒙古部分)則由中書省直轄。時全國共10個行省、1個中書省轄地、1個宣政院轄地。
明朝初沿元制,後以行省權力太大,將行省一分為三。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為「三司」,皆為省級行政區最高機關,分別掌握行政、司法、軍事權力。
時全國共14個布政使司、2個直隸地區以及其他邊疆行政區。
清朝承襲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轄區直接通稱為「行省」,並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設置固定製的總督、巡撫掌管全省軍民事務,布政使成為巡撫屬官。
時全國共18個布政使司(省)等25個省級行政區。
中華民國初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朝。後歷經變動,又由於戰亂或時局原因,區劃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台灣省,1946年外蒙古獨立。至1949年全國依法共有35個省等50個省級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區,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
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目前全國共設有34個省級行政區 。
『玖』 陝西省簡稱陝或什麼
陝西,簡稱「陝」或「秦」,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
陝西省橫跨三個氣候帶,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陝南屬北亞熱帶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溫帶氣候,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氣候。氣候總特點是:春暖乾燥,降水較少,氣溫回升快而不穩定,多風沙天氣;夏季炎熱多雨,間有伏旱;秋季涼爽,較濕潤,氣溫下降快;冬季寒冷乾燥,氣溫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氣溫9—16℃ ,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遞減;陝北年平均氣溫7—12℃,關中年平均氣溫12—14℃,陝南年平均氣溫14—16℃。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陝南為濕潤區,關中為半濕潤區,陝北為半乾旱區。
陝西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性突出,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其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種子植物3300種,佔全國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2%;葯用植物近800種,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具有開發價值。渭北是中國主要的優質綠色蘋果出產地,陝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中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