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日本和中國哪個發達GDP

日本和中國哪個發達GDP

發布時間:2022-07-02 16:43:40

❶ 中日經濟大PK:中國經濟真的超過日本了嗎

樓主你好
如果是總量的話,中國在2010年就已經超於日本,成為實際第二了,僅此於美國。
如果是人均:2014年,中國人均GDP為7589美元,日本人均GDP為36332美元
中國人均GDP是日本的20.9%只相當於日本的五分之一多一點。

所以中國還任重而道遠啊,青年加油吧。

❷ 中國和日本綜合國力哪個強是綜合實力!不是軍事實力!

當然是中國了 1、經濟上我們GDP總量已經超過日本 2、軍事上日本雖然有受到二戰戰敗國的影響 只能擁有自衛隊 當人家武器裝備 人員素質等都是世界一流的 受限於軍事化人數 差了中國好幾級 而且目前我國的先進武器也不會太過遜色 因此 軍事上依然中國占優勢 3、政治 中國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與非洲多數國家交好 與發展中國家巴西 俄羅斯來往密切 而日本在政治交往中 除了打打經濟牌 別無建樹 而且還是非正常國家 上次其迫切想入常 就是希望贏得政治正常化 因此這一環節依然是中國領先 4、軟實力 日本文化除了動漫 動作片 還有幾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基本上是作為一個文化輸出國存在 即便是中國現代很多文化也深受其影響 而中國現目前除了有世界工廠的美譽外 就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力 山寨立國等 這一環 日本勝出
綜合來看 中國的綜合國力強於日本

❸ 日本跟中國哪個多富裕

日本富裕 GDP總值日本世界第二 我國第三 但是人均一比 日本前列 我們才110多名 中國人口太大了

❹ 中國與日本誰更強

日本更強,從經濟方面日本先中國步入發達國家,論軍備,核武器,航母等戰略性武器都是日本占優;但是中國可發展前景較好,幅員遼闊,可以內部刺激消費,而日本是個島國,只能通過外貿獲益。
看GDP中國很強,一個靠房地產泡沫支撐的經濟大國,一個製造業領先大國的。自我麻痹的中國人呀。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製造業,製造業就如同心臟!我國好的數控機床都是依賴進口,一個刀具都得從日本進口。如果哪一天同美日開戰了,我們的士兵得拿著大刀向前沖。有的誇張,但不是危言聳聽,中國製造業的命脈已經被他們捏住了。

❺ 日本的真正經濟實力是怎樣日本和中國差距多大

  1. 對日本發展的看法和評價不能簡單地被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表象所掩蓋。總體上,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文明的程度。

  2. 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國家之一。日本朋友甚至開玩笑說,我們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

  1. 經濟實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雖然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但中國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反過來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10倍。2010年,日本人均GDP是42150美元,而中國只有4260美元。

  2. 日本在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中名列前茅,而中國僅排在第120位左右。日本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製造,金融實力,技術優勢。這是日本維持世界經濟霸權的三大支柱。

  3. 強大的高端工業製造能力。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村裕彥先生說,日本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上的高端製造大國?因為日本沒有多少資源,能源自給率不到20%,糧食自給率只有28%,要維持日本人的生存,滿足能源和糧食的進口需要,就必須發展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製造業,這是日本的生存之道和生命線所在。

  4. 日本正是以這種深刻認識和進取精神,牢牢占據世界製造業的高位。工業實力和強大的製造能力成為日本最重要的王牌。工業製造業的高度自動化,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設備和工業機器人製造大國。

  5. 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共有68家跨國企業上榜,僅次於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產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如豐田、三菱、日產、索尼、東芝、松下等,其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精益求精,享譽全球。

  6. 在日本工作的中國教授告訴我們,日本產品很少有質量問題,更不可能有假冒偽劣,同樣的產品各地價格也相差不多,顧客盡管放心購物。日本製造成為品牌,技術,質量的代名詞。

  7. 強大的金融實力。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確立了世界金融帝國的地位,後來雖然受到泡沫經濟破裂和金融危機的沖擊,但金融實力依然強大。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2010年,日本的海外凈資產總計為3.07萬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5.8%。

  8. 強大的技術優勢。永遠保持技術領先優勢,這是日本手中的核心王牌。日本提出「技術立國」戰略,在研發領域始終保持世界至尊地位。日本的研發投入佔全球研發投入總量的20%,而其人口只佔全球的2%。

  9. 日本的科研投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4%,其中77%來自企業,而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只有2.3%。全球十大發明型企業中,有八家在日本。其專利發明集中在電子,機械,精細化工,納米新材料,能源與環保等高科技行業。在可見的將來,日本的技術領先地位難以動搖。

  10. 日本處在現代化的領先地位。訪問日本期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日本完善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發達的綜合性立體交通體系。日本全國近1.28億人,居住在面積只有37.78萬平方公里的列島上,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本州島上,但到處的交通都很通暢,包括東京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幾乎看不到長時間堵車的現象。

  11. 主要是因為,雖然日本汽車工業發達,居民家庭汽車擁有率很高,但大城市地下鐵路,地上高架輕軌構成了一個立體交通網,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很方便,人們出行首選的是輕軌和地鐵(日本人都叫電車),很少有人會開車上班,甚至一些大公司的經理,政府的高官也都乘坐地鐵。

  12. 日本人很為他們完善便捷,節能環保的基礎設施自豪,並認為日本在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方面具有向其他國家出口的優勢。日本在城鄉,區域發展方面已達到了比較均衡的狀態。從南到北,沿途所見,各地區發展都很現代化。

  13. 日本的農村一樣能夠享受現代化發展的成果,交通便利,服務設施比較完善,生活水平與城市差別不大。與此相對照,中國的城鄉、區域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特別是中國還處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流動的階段,僅消化吸收這龐大的農村人口,最終達到城鄉之間的相對均衡,恐怕就需要兩三代人,幾十年的時間,這就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日本現代化的差距。

❻ 全球GDP前20的城市,美國日本和中國分別有幾個

GDP,指的是國內生產總值,是按照國家市場價格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GDP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❼ 中國gdp高還是日本gdp高

日本人均gdp高,中國GDP總量高但人均不如日本

❽ 中國和日本的GDP分別是多少

中國gdp10385.66億美元,日本gdp4817,52億美元。

中國人均gdp8280.09美元,日本人均gdp32480.66美元。

❾ 為什麼說日本是經濟第三中國是第二但日本的GDP比我們高

所謂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就是因為2010年中國的總量GDP超過了日本,現在國家的GDP前三名就是美國、中國、日本。但人均GDP日本比美國都高,接近4萬美元/人,中國也就4000美元/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評價標准主要就看這個。

❿ 日本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對比

學術型比較:
對中日兩國間的經濟實力進行比較非常復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進行比較將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例如,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設、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經接近日本,我國在航天技術等領域以及外匯儲備方面甚至超過了日本,但我國在更多領域仍落後於日本。

●從宏觀經濟層面看,日本現代經濟制度、金融制度、法律體系、現代企業制度等已經相當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形成覆蓋全社會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體系,盡管目前由於財政困難導致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其基礎並未動搖。而我國的現代經濟制度正在建設和完善之中,醫療與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還剛剛處於起步階段,要達到覆蓋全社會的程度尚需時日。

●從發展階段看,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目前城市化率高達70%以上,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幾乎不存在差距,國內市場處於飽和狀態。我國當前仍處於工業化的初中期階段,城市化率僅為46%,而且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存在很大差距。我國的農民購買力太低,廣大的農村市場還沒有完成啟動。

●從產業結構上看,日本早已形成發達國家型的產業結構,不論是產值結構還是就業結構,第一產業已經下降至5%以下,第三產業接近60%。而我國現在農業就業人口仍佔50%左右,農村人口仍占總人口的60%左右。

●從增長模式看,目前我國增長模式還比較粗放,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設備投資和出口牽引。日本則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已完成工業化目標,跨入了成熟階段的門檻,早已結束「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的粗放模式。

●從企業層面看,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企業就已相當成熟,擁有豐田、日產、日立、東芝、松下、新日鐵等世界頂級企業,而且這些企業,當然也包括許多中小企業,掌握著眾多的核心技術,形成了許多世界級品牌。日本企業與歐美企業相比幾乎無差距可言,所生產的產品如機器人、半導體、家電、汽車等甚至要超過歐美。而從我國的現狀來看,世界頂級企業極少,世界頂級品牌甚至還沒有出現。特別是我國的企業嚴重缺乏自主核心技術,企業大而不強。

另外,日本企業在附加值高的研發領域和銷售領域佔有絕對優勢,而我國企業的優勢主要在附加值較低的生產和組裝領域。日本的出口產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均可由日本企業完成,幾乎可獲得其利潤的百分之百。而我國的出口產品60%左右是由外資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的關鍵零部件大多依靠進口,而且越是高端產品,對進口關鍵零部件的依賴度就越高。我國企業所得到的利潤很低,相當一部分企業僅僅是人工費而已。

●從公害問題看,日本由於長期追求高速增長,結果導致環境的破壞和公害的泛濫,以至於在上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震驚世界的「四大公害訴訟」事件。我國現在的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甚至比日本當時的狀況還要糟。而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已不存在明顯的環境問題。
大眾化比較

國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但是,從經濟總量GDP來說,小日本是大中國的2-3倍。

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進入了服務業為中心的「後工業化」時代,而中國甚至沒有完成向工業化社會的過渡。
中國目前是城鎮化水平是40%,相當於50年代的日本,而那時的日本剛經歷過二戰,在恢復階段。

從工業結構上來說,現在中國大約只相當於日本40年前的水平。
而且同樣的資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創造出比中國高出15倍的產值來。

日本的研究和開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為3.12%,而中國是1%,這意味著日本民族是一個富於遠見卓識的民族。

日本人中獲諾貝爾獎的人數已達到12人,中國仍是0。

日本的恩格爾系數是22.3%,而中國目前城市為37.1%,農村為45.6%。

中國的初級教育大約相當於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後100年;中等教育大約相當於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後90年;高等教育大約相當於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後80年。
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教育經費只相當於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

中國要達到和日本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在許多方面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有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閱讀全文

與日本和中國哪個發達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
中國在伊朗進口的石油有多少 瀏覽:408
江西宜春中國銀行在哪裡 瀏覽:920
伊朗招牌動作叫什麼 瀏覽:995
印度一頭老虎殺了多少人 瀏覽:119
中國銀行充話費怎麼老是在充值中 瀏覽:550
越南證券公司如何申請 瀏覽:116
印度為什麼會被英國人殖民 瀏覽:321
哪個電影網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172
29美元換印尼盾是多少 瀏覽:977
如何進入中國知網 瀏覽:112
伊朗寄中國的快遞費是多少 瀏覽:19
從中國到伊朗出口卡車怎麼樣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