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富人掌控了多少經濟

中國富人掌控了多少經濟

發布時間:2022-07-04 06:46:56

Ⅰ 世界上是不是20%的富人掌握了80%的錢

當你看完這個2/8定律就知道了

20%富人 80%窮人
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財富 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財富
20% 的人正面思考 80%的人負面思考
20% 的人買時間 80%的人賣時間
20% 的人找一個好項目 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 的人支配別人 80%的人受人支配
20% 的人做事業 80%的人做事情
20% 的人重視經驗 80%的人重視學歷
20% 的人行動才有結果 80%的人知識就是力量
20% 的人我要是怎麼樣怎麼樣我就有錢 80% 的人我要是有錢我就怎麼樣怎麼樣
20% 的人愛投資 80%的人愛購物
20% 的人有目標 80%的人愛瞎想
20% 的人問題中找答案 80%的人答案中找問題
20% 的人放眼長遠 80%的人在乎眼前
20% 的人把握機會 80%的人錯失機會
20% 的人計劃未來 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幹嘛
20% 的人按成功的經驗行事 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20% 的人重復著簡單的事情 80%的人不願做簡單的事情
20% 的人明天的事今天作 80%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做
20% 的人如何能辦到 80%的不可能辦到
20% 的人記筆記 80%的人記性好
20% 的人受成功的人影響 80%的人受失敗的人影響
20% 的人狀態很好 80%的人狀態不好
20% 的人會整理資料 80%的人不整理資料'
20% 的人相信以後會成功 80%的人受以前的失敗影響
20% 的人與成功人為伍 80%的人不願改變環境
20% 的人改變自己 80%的人改變別人
20% 的人愛爭氣 80%的人愛生氣
20% 的人鼓勵和贊美 80%的人批平和漫罵
20% 的人會堅持 80%的人愛放棄

Ⅱ 為什麼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掌掌握世上20%的財富。

1.現實不是你說的,而是更殘酷,很可能的是,全球1%巨富階層掌握90%的財富。9%富人掌握9%。90%底層掌握1%。

2.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存在馬太效應,也就是你擁有很多,講擁有更多甚至全部。你擁有很少將一無所有。

3.什麼意思。比如,當年的地主和農民,有幾塊地的地主,每年收租就能活的很好,每天自由自在。農民呢?每天忙到死,到頭溫飽都不夠。地主余錢買地,租更多。如此循環就更富有。

4.再比如,小生意人,做生意賺錢後,僱人賺錢。然後自己操持就少。賺到的錢,繼續擴大生意,賺到更多,最後,其它類型生意也能買下來。成為大資本家。

5.再比如,土匪債主,原先佔山為王,帶領小弟掌控一個山頭,然後,繁衍多了,就開始收稅。招更多小弟,侵佔其它地盤。然後收更多稅,養更多小弟,或者軍隊。然後繼續擴張地盤。最後統治一個國家。

6.經過激烈的競爭,讓有錢的更有錢,也讓失敗者一無所有,大多數人沒有資源,成為勞動者或者僱工。少數掌控資源的人兼並其它資源,形成巨富。

Ⅲ 中國當今富人經濟狀況如何

富 人在天 朝 過著好日子,因為後台鐵硬。看聯 合 國《2014人類發展報告》,其中有一句批評天 朝實行不平等分配政策的話:「在玻
利維亞、巴西和柬埔寨,最貧困40%人口的消費增長率比總體人口快。在一些不平等現象嚴重或日益嚴重的國家,例如 中 國、馬來西亞和烏干達,位於收入分配最底層的貧困人群的消費增長率則比總體人口慢。」(第2章 人類發展現狀,電子頁39-40)
這個報告里的收入不平等,根據阿特金森 (Atkinson) 不平等指數估計的家庭調查數據得出的收入分布的不平等。《2014人類發展報告》公布的不平等收入狀態,用了3個工具。
一、1/5人口收入比率2003–2012
1/5人口收入比值是20%最富有人口與20%最貧窮人口的平均收入之比所得的值。
天朝統治的地方高達10.1,10倍還多,英、美分別是7.2、5.1。原來,天 朝是權 貴 資 主 義,英 美是中產 社 主 義!
金磚國家的南非25.3,巴西20.6,俄羅斯7.3,印度5.0。俄印在財富擁有上保持了社 主義的味道。
二、帕爾瑪(Palma)比值2003–2012
帕爾瑪比值是指國民總收入中10%最富有人口的總收入與40%最貧窮人口的總收入的比值。該比值是基於經濟學家何塞·加布里埃爾·帕爾瑪的研究 (2011),他發現,中產階級的收入幾乎總是占國民總收入的一半,而10%最富有人口和40%最貧窮人口則佔了另一半,但不同國家這兩個群體各自所佔的份額卻存在巨大差異。
天 朝2.1,英 美等經合組織國家不統計。南非7.1,巴西4.3,俄羅斯1.9,印度 1.4。
三、收入基尼系數2003–2012
基尼系數是測量一個國家個人或家庭收入的分配程度與絕對平均分配之間差距的方法。數值0代表絕對平等,數值100代表絕對不平等。
2013年1月18日,國 家 統 計局 局長馬 建 堂 在國 務 院 新 聞辦 公室舉行的新 聞 發布會上表示:
關於大家關心的基尼系數的計算和發布,2012年我曾經說過,中 國居民的基尼系數的計算和發布需要城鄉住戶調查從城鄉分開的、城鄉收入概念不一致的調查制度,走向中 國統一的城鄉可比的住戶調查制度。也就是說,基 尼系數是反映中國居民的收入差異情況,要計算它,就需要中 國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過去城鄉分開的住戶調查,大家也注意到了,只有分城鄉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沒有中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沒有可比的同樣指標的城鄉居民的收入。
經過近兩年的准備,我們對原有的城鄉分開的住戶調查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從2012年12月1日開始,中國40萬戶居民已經按照中國統一的城鄉可比的統計標准、指標體系進行記帳。根據這個新的中國統一城鄉可比的統計標准分類口徑,我們對歷史的分城鄉的老口徑的住戶基礎資料,特別是收入資料,進行了整理、計算,然後得出2003年到2011年中國居民基尼系數。知道點門道的都清楚,這是10年遮醜一日揭開,一口氣說出了10年的隱秘。
國統公布的中 國居民收入的基 尼系 數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0.479 0.473 0.485 0.487 0.484 0.491 0.490 0.481 0.477 0.474
馬還表示,世界銀行計算的中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與統計局的數據接近,後者數據還略高一些。他說,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數,是按照新標准、新口徑、老資料計算出來的,不排除2013年會按照新標准取得新數據,對這些歷史數據進行適當修訂。此次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才引來輿論較多質疑。各界普遍認為,其數據存在水分,不足以說明當前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社會現實。甚至有極端觀點批評稱:「童話都不敢這么寫」。
2013年 新 華 網成 都 2月24日電報道: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在「2014中國財富管理高峰論壇」上發布報告。報告指出:2013年資產前10%的中國家庭佔有60.6%的資產,同2011年相比下降,3.3%,基尼系數由0.761下降到0.717。
此前,華 爾 街 日 報 中 文 網發文《中美兩國的基尼系數「一般黑」》,2011-04-22。
2014聯合國報告採信天 朝官方數據42.1,英美德意加36.0、40.8、28.3、36.0、32.6,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一的挪威25.8。即便如此,誰在搞資主義?
這么改寫後,在金磚國家中就不算最丑了,印度33.9,俄羅斯40.1,巴西54.7,南非63.1(世界最高)。
南非 巴西也是富 人的天堂。

Ⅳ 中國的人均月收入真的有9000嗎可是中國的差距也很大對嗎好像說是20%的富人掌握著80%的財富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清朝時候。是沒有機會。或者機會渺茫。現在機會是有的。王侯將相。不是不可能

Ⅳ 為什麼20%的富人掌握了80%的錢

因為他們是用腦子賺錢,用心思發現,用生活觀察,必有常人之不及處,而且,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所以富人越來越富,家財越多咯

Ⅵ 中國的富人佔有著中國的多少財富

一、中國富豪群體規模日益壯大

胡潤富豪榜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中國財富超過5億元的富豪數量由不到40人大幅上升1.7萬人,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數量則由寥寥10人擴大至1737人。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富豪人數的增幅明顯超過其他國家。近十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中國的上榜人數增加了205人,增幅位居全球首位,增幅排名第二的美國增加了165人,排名第三的印度則只增加了67人。若進一步考慮隱性富豪,中國富豪群體的規模更為龐大。隱性富豪是指財富規模達到富豪榜門檻但未出現在富豪榜上的富豪。受傳統文化、制度環境及部分企業股份結構復雜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隱性富豪現象較為普遍。根據胡潤研究院的估算,2014年中國財富超過20億元且未上榜的隱性富豪多達2200人。由此可推算,中國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群體規模實際可能已經達到3000人以上。

當前有觀點認為,中國富豪群體的快速擴張與經濟高速增長密切相關,隨著經濟增速的逐步放緩,富豪群體的快速擴張趨勢將會有所緩解。然而國際經驗表明,經濟高增長與富豪群體擴張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系。美國與歐洲的富豪群體在「大穩獎時期均未出現快速擴張,日本在經濟騰飛階段同樣也沒有出現類似情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雖然2013年以來經濟增速顯著放緩,但近三年卻是中國富豪群體規模擴張態勢最為迅猛的時期。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數量增加了865人,而2000年至2012年的十年間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數量也不過增加了862人。因此,認為中國富豪群體的擴張趨勢會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而放緩的觀點值得商榷。

二、中國富豪群體財富佔全社會財富比重持續上升

2000年中國前1000名富豪持有的財富規模佔全社會財富的比重約為1.1%,2015年這一比重已上升至7.8%。考慮到2015年進入前1000名富豪的財富門檻已高達39億元,如果將范圍擴大至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中國富豪群體持有財富佔全社會財富的比重將上升至9.2%。若進一步考慮隱性富豪的財富規模,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群體持有財富佔全社會財富比重將接近15%。這一財富規模接近全國財富排名後70%人群持有的財富總量,幾乎與印度整個國家的財富規模相當。

富豪群體財富佔全社會財富比重的持續上升是因為富豪財富積累顯著快於其他群體。根據胡潤富豪榜數據計算發現,2008年至2015年中國居民的人均財富增長了64%(財富中位數僅增長了33%),前1%富裕人群的人均財富增長了131%,而前1000名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長了273%。不僅如此,前1000名富豪群體的內部也呈現出「富者愈富」的特徵:前10名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長了310%,前5名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長了337%,首富的財富則大幅增長了412%。

三、中國富豪群體財富積累速度明顯快於其他國家

事實上,近年來富豪群體財富的快速積累並非中國所特有的現象。受益於技術創新、全球化以及金融創新這三大因素的推動,全球主要國家的富豪群體財富規模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榜富豪持有的財富規模為3.6萬億美元;而2015年上榜富豪持有的財富已增長至7.1萬億美元,佔全球財富總量的比重達到了2.8%。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富豪財富的積累速度明顯更快。2010年至2015年,中國前50名上榜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速高達22.3%,同期全球前50名上榜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速為9.6%,美國、德國以及印度等國家的增速均不及中國的二分之一。

此外,從平均年齡與創富指數可以進一步分析中國富豪財富快速積累的情況。基於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全球上榜富豪的平均年齡為63.7歲,美日德等主要經濟體富豪群體的平均年齡均在62歲以上,而中國富豪的平均年齡僅為54.8歲。如果中國富豪的財富大多依靠繼承得到,那麼其年齡理應較低,但實際上中國富豪幾乎均為白手起家。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用創富指數1到5來劃分富豪財產繼承或是白手起家的等級。指數為1表示富豪的財富完全是繼承得到,指數為5表示在沒有父母幫助下白手起家。全球富豪的創富指數為3.84,美日德等主要經濟體的創富指數均未超過3.9,而中國的創富指數高達4.94,排在全球第一。因此,中國富豪群體不僅平均年齡低於其他國家。而且幾乎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財富積累過程,這就更加突顯出中國富豪的財富積累速度快於其他國家這一特徵。

中國富豪巨額財富的快速積累,主要得益於近十多年來房地產與製造業的強大造富能力。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中國上榜富豪中來自於房地產與製造業的富豪佔比為47%,遠高於全球24%的平均水平。房地產方面,自1998年房改以來,中國居民住房剛性需求的集中釋放導致房價持續快速上漲,進而為房地產行業帶來了超高利潤率。2006年至2013年房地產上市企業凈利潤率平均為21.1%,遠高於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的平均水平,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房地產富豪。製造業方面,受益於2001年中國加入WTO所帶來的外部需求顯著擴張,再加上要素價格管制與人口紅利等低成本因素的推動,中國一舉成為全球製造業的第一大國,由此製造業也成為了孕育富豪。

Ⅶ 中國的財富集中到了什麼程度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這種說法來自於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的80/20定律(二八定律)。

而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曾在一篇名為《贍養人類》的小說中,這樣描述我們的進化史:

在我曾祖父的時代,世界財富的60%掌握在一千萬人手中。

在我爺爺的時代,世界財富的80%掌握在一萬人手中。

在我爸爸的時代,世界財富的90%掌握在四十二個人手中。

在我出生時,第一地球的資本主義達到了極致頂峰,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資本奇跡!

99%的世界財富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中!這個人被稱做終產者!

什麼是終產者?中產者的邏輯是什麼?資本運作使得絕大部分財富持續向一小部分人匯集,越來越少的人開始掌握越來越多的財富,直到有一天,財富匯集停滯,最終掌握在一個人手中。

金字塔尖的那些支配者

中國的富人到底有多富?財富集中程度是什麼樣的?先看一組數據。

6月20日,招商銀行與貝恩公司聯合發布《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數據顯示:

2016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已達到158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100萬人民幣。

即這158萬人共持有49萬億人民幣的個人可投資資產。

而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為165萬億人民幣。

然而這項數據一經發布,便引發爭議。許多人都調侃道,又被平均了,為何?

1、中國總人口已超過14億人,這158萬高凈值人群只佔國內總人口是0.1128%,千里挑一啊!

2、但這158萬人持有的49萬億可投資資產卻佔了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165萬億的30%!

換句話說:0.1%的人掌握了全國30%的個人可投資資產!

如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區房價不一,那些高凈值人群主要還在北上廣深等地區,計算一個平均數據,按每套自住房450萬元計算,158萬人*450萬元=7萬億。

So,158萬人擁有的存量財富起碼要在49+7=56萬億以上,這是多麼的可怕啊!而中國目前全國存量資產筆者估算大約在450萬億左右,這裡面房產大約在300萬億左右。

在中國,有個真理需要注意!財富=房產!!!

以此推算,可以得出一個理論:按存量資產計算,這0.1%人掌握了全國總存量資產的12.5%!按可投資資產計算,這
0.1%的人掌握了全國30%的個人可投資資產!

這微乎其微的0.1%的人能對房地產價格呼風喚雨嗎,真的能嗎?

房產價格由誰決定?

目前在一線和准一線城市中,這些地區的城市市值在全國處於排頭兵。那麼,一線城市種的,某一個小區的二手房房價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

答案顯而易見啊,當然是由最近已成交的房屋成交價所決定。

所以你應該知道,隨便一個小區,如果80%的住房都是剛需,那麼這些房子是炒不起來的,就像股市中的非流通股一樣,無法交易,最關鍵的是另外20%的房屋交易,這是對小區價格漲落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

所謂的房價由有錢人決定,說的就是,他們手裡的投資性住房的交易極大程度決定了房屋的價格!或者說,大部分資產比如房子價格,就由這持有49萬億可投資資產的158萬人來決定!

他們的控制力度在於,如果大量拋售房產,房價跌,如果繼續大量購入房產,房價漲!但是剛需是苦逼的,咋樣漲,你都不會去賣的。

那麼誰來把握他們的買賣預期,當然是有關部門了。不過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思考,那就是一線城市的房屋終產者!

房產終產者?

房產終產者,理解起來不難,就是城市中的房屋越來越往少數人手中集中。

有人不信,認為偌大的城市,有那麼多要買的,持有房產的人肯定是十分分散的。

兩個新聞,我們來過一遍。

7月4日,上海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網站發布最新出讓公告,出讓分別位於浦東新區張江和嘉定新城的兩處地塊。

兩幅幅地塊的土地用途都顯示是「租賃住房」。本地塊土地用途為租賃住房,所建物業嚴格按照「只租不售」模式管理僅用於出租,不得出售。

上述事情發生在上海,下面一篇也是的,再看下。

7月7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講了一件事:就是要加大住房的供給、發展租房市場。

《規劃》是這么說的:「十三五」時期新增住房供應總套數要比「十二五」期間增加60%左右,預計新增供應各類住房12750萬平方米、約170萬套。其中,商品住房約45萬套,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為主;租賃住房約70萬套;各類保障性住房約55萬套。此外,以市場為主,新增代理經租房源30萬套(間)左右。

這兩件事,釋放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國家在引導一線城市的住房市場往租賃市場轉向。

如果你了解大半年來房地產政策,這些疑問,你估計會提出:為什麼限購限貸限賣限離?為什麼現在國家要把房地產市場往租賃市場來導向?

其實,就是把新加坡模式拿到上海來做試點。這到底是為啥?原因也很簡單,如果延續過去的交易方式,未來一二線城市出現房產終產者必定不是夢想!

不清楚?再來看看↓↓↓

故事一:千禧年之後出生的人買房子沒必要

一個00後的獨生子女,爺爺奶奶那兒一套房子,姥姥姥爺那兒一套房子,再加上父母那兒的一套房子,未來一共可以繼承3套房子;

如果他/她結婚後,對方也是獨生子女,繼承情況一樣,那麼這個新家庭就會有6套房子

這僅僅是繼承,如果他們自己再買一套,那麼總計就有了7套房子。如果家裡有多套房子的,那麼還會繼承更多,所以很多人認為,將來獨生子女小夫妻擁有十多套房產的不在少數。那麼這些人拋售房產,將使得房價下跌。

故事是不是好天馬行空?背後的邏輯可是很不簡單。

又看一個假設的結果:

看個例子,以祖輩65歲,父輩40歲,孫輩15歲為例:

目前:6個家庭14人,共計擁有6套住房假設15-20年期間,祖輩老去,孫輩結婚,則:3個家庭6個人,共計擁有6套裝如果孫輩再次購房,

則:3個家庭6個人,共計擁有7套住房。這還是這十幾年不再多購入房產的情況下。我們會發現,通過繼承,少數人群擁有越來越多的房產。

年紀大的人如果不在了,房子就會被子孫後代繼承,集中化繼承。而京滬這種以存量住房為主的城市,新進城的人絕大部分要使用大量現金和從銀行拿到的房貸從這些人手中購買。

其實中國越是大地方,越是講究門當戶對。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本地找本地,有房者找有房者,或者有房者找有錢者,而有房者找到有錢者後,財富更多,為了固化資產,還會買房。這是長期趨勢。沒有幾十年根本停不下來。

故事二:進城人群的購房問題

房價短期加速上漲的時候,有經濟實力買房子的人出現了幾何級數的下降。因為居民收入和存款短期根本無法跟的上這么快的房價漲幅。一線城市動輒一套要大幾百萬、上千萬。二線城市一套房也動輒需要小幾百萬。有能力購買的人群數量被動越來越少。不借用銀行的信貸力量,總價這么高的房子根本撬不動。

當銀行信貸緊縮,首付和利率越來越高,這時候,只有有房者才能買的起房子。只有房產才能撬動房產!!!

舉個例子吧!比如一二線城市的土著和早些年在一二線打拚購買房產新住民,名下基本都有房。對於這些人來講,買房子基本可以0首付:比如某核心城市,房子單價4萬,100平米房子需要400萬,首付需要120萬,二套則需要240萬。

對很多想移居這個城市的外地一般家庭和大學剛畢業要在這里工作的大學生來講,有沒有資格先另當別論,單這個首付就能刷掉絕大多數人。但是,對於在這個城市有房者來講,購買這套房子就非常輕松。

辦法自然有啊!把自住的房子做抵押,貸出錢做第二套首付,又或者夫妻離婚,把第一套房子賣給對方,從銀行拿到錢後,去做第二套的首付,想想辦法,都能操作。

可以明白的是,當市場的持有者通過這兩個案例不斷流轉的時候,房產會向越來越少的群體聚集。特別是京滬深這些城市邊界已到極限,人口被控制,存量房既定,二十年後,地產終結者們時代就會到來!

上海這樣做煞費苦心,你能知道為何在上海出台政策了吧?一個城市維持繁榮畢竟需要畢業大學生、年輕勞動力來支撐,如果一線城市不轉變為租房市場,那麼高昂的房價和地產寡頭會使得沒有新鮮的血液進入這個城市,未來就是死水一潭!不如早些做准備,避免地產終產者的寡頭時代帶來的負面效應。

而租賃市場的轉向,則是房產終產者的終結者,雖然難以平抑房價,但確是制衡房產終產者寡頭崛起的強大力量!

財富不斷融入金字塔尖這個趨勢是人類社會使然,縱觀人類歷史,難以避免。相對於房產來講,現金、股權這些流動性強的資產更容易不斷向金字塔尖匯聚。

這兩年的限購期間我們該怎麼辦?如何看待一二線房產資產。這一年多來,老百姓手裡的積蓄都花的大半了,存款減少,負債變多,反饋給市場的預期就是短期漲不動了。特別是這一年多投資炒房的,賺的盆滿缽滿,所以,各種限售政策,就是讓這幫投機炒房的死掉一批。所以,房地產市場也要消停一段時間。

但是,別忘了,如果你看好一個城市,房子就是這個城市的股份,一個城市有500萬套房子,一套房子就是這個城市總股本的1/5000000。

只要這個城市持續發展,經濟向上,資金就在這兒,財富就在這兒,產業、就業都在這,人就會不斷流入……這個城市就值錢了,股份就貴了。所以,這兩年該怎麼辦?相信你心裡已經有數了,不要等房產終產者時代到來!

Ⅷ 中國富人資產標準是怎樣的

中國富人資產標準是:家庭資產600萬以上的家庭。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富裕家庭數量來看,2018年我國資產總數達到600萬以上的家庭總共有488萬戶。這個數量佔到了我國家庭總戶數4.5億的1.08%,也就是說我國家庭總戶數中98.92%是資產小於600萬資產。擁有600萬資產已經超越了全國98.92%家庭,當然可以算是富人了。
1.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使用,這是企業的權利。
2.資產的科目有:(1)貨幣資金;(2)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使用,這是企業的權利。資產按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其中,流動資產是指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商業周期內可以變現或消耗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和預付款項、遞延費用、存貨等。投資是指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投資、不能變現或准備變現的債券、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壽命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器、交通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其他設備、器具和工具。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為他人提供勞務,或者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其他資產是指除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資產,如固定資產形成的長期待攤費用、修繕費用等。
二、資產的科目
1.貨幣資金
新准則中"現金"科目變更為"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不變,核算內容與原制度核算內容基本相同,余額可以直接結轉。
2.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
原投資准則規范了包括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的確認、計量的核算。
新准則取消了"短期投資"科目。"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僅僅規范權益性投資,包括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的投資,以及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Ⅸ 中國少數富人掌握了全國多少財富2016年

根據網上的推測,我國20%的人口,掌握了全國80%的財富,不過這種現象不是我國獨有,全世界國家都有這種現象,少數人掌握多數的財富也是全世界國家的通病,美國也經常被人說10%的人口掌握了80%的財富,印度更誇張,10%的人口掌握了超過90%的財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富人掌控了多少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高原為什麼這么冷 瀏覽:3
中國琴哪個品牌好 瀏覽:831
印尼虎擦身怎麼回事 瀏覽:605
200越南盾買多少東西 瀏覽:366
印度怎麼看奧運獎牌 瀏覽:397
伊朗都和哪個國家交戰過 瀏覽:29
義大利產吉普車是什麼品牌 瀏覽:400
越南護照怎麼辦銀行卡 瀏覽:340
阿爾巴屬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649
英國冶鐵業怎麼樣 瀏覽:488
中國有哪些比較好的葯 瀏覽:346
印尼東革阿里什麼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803
209元相當於多少伊朗元 瀏覽:27
伊朗怎麼還不開戰 瀏覽:29
國內打義大利怎麼打開 瀏覽:197
印尼為什麼這么排華 瀏覽:744
伊朗為什麼還漲油 瀏覽:965
義大利語必勝怎麼說 瀏覽:923
印度聖女得了艾滋病怎麼辦 瀏覽:928
英國內閣怎麼發展的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