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有土著嗎是什麼
中國土著 就是中國人 「土著」的概念,是相對於外來殖民者而言。土著人是指在殖民者從其他地方來到之前,就住在他們土地上的人民。他們的祖先在不同文化、或不同種族的人來的時候,就已居住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理區域。新來者後來通過征服、佔領、殖民等手段,佔有了統治地位。
⑵ 中國古代的時候有沒有土著人
肯定有啊。
只不過我國古代稱為胡人。
比如說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聯盟。
三國時期的孟獲也是,還有許多。
⑶ 中國人那麼多,為什麼說世界上土著居民只有三億多
土著人既不種地也不放牧是一個少有的從不馴化土地的民族,五萬年來他們只滿足於大自然所賦予他們的一切。
1990年第4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1993年定為「世界土著人國際年」(又稱「國際土著人年」,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其宗旨是:為解決土著人面臨的問題加強國際合作,並通過各種活動增加公眾對土著人權利和文化的了解。
何謂「土著人」,目前國際上尚無定論。一般認為,土著人系指在外來的種族到來之前,那些祖祖輩輩繁衍生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他們由於外來者的入侵及文化「同化」,淪為很不利的境地,如美洲的印第安人、大洋洲的毛利人和靠近北極圈的因紐特人等。據聯合國有關機構估計,在全世界五大洲70多個國家中,生活著5000多個土著人團體,共有3億名土著居民。由於長期受到歧視,許多土著居民的生活非常貧困,有些土著人團體的文化已經瀕臨滅絕。
1993年6月18日,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人權大會舉行「世界土著人國際年」大會,呼籲國際社會重視世界各國土著居民的存在,尊重其歷史、文化和傳統,並保障他們平等生存的權利。同年12月9日,聯合國大會決定從1995年到2004年10年間為「世界土著人國際十年」,12月21日,第48屆聯大將每年的8月9日定為「國際土著人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以便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地幫助各國土著人解決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多年來,土著人一直在為爭取留在祖先的土地上、擁有自然資源和傳統生活方式而進行斗爭。1923年,加拿大易洛魁6個部落的原住民代表到日內瓦,要求出席國際聯盟的會議。在國際聯盟將他們拒之門外並不聽取他們意見的情況下,加拿大卡尤加人的酋長德斯卡赫代表6個部落的原住民向瑞士公眾發表了著名的「土著人故事」的演講。他的演講和他日後繼續為土著人民爭取權利而斗爭的事跡,成為鼓舞全世界土著人繼續奮斗的精神力量。
在經歷了漫長的抗爭之後,1970年,聯合國人權會設立的「防止歧視和保護少數小組委員會」建議對土著人境況進行全面調查。1982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設立了土著居民工作組。第四十五屆聯大將1993年定為「世界土著人國際年」。根據第四十八屆聯大通過的決議,聯合國發起「世界土著人民國際10年」(1995—2004年)活動,其宗旨是:促進國際社會在人權、環保、衛生和教育等領域採取具體行動,保障土著人民享有各項基本權利。1995年2月,「世界土著人民國際10年」常設論壇成立。在經歷了80多年的努力後,土著人民終於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在聯合國的講台上表達自己的心聲和訴求,這也是歷代土著人民與外來殖民者和佔領者長期斗爭取得的成果。
保護土著人群體和保護他們的傳統文化已迫在眉睫。據有關機構調查發現,地球上一些土著人正在消亡。例如,1900年以來,生活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270個土著群體中,已經消失了90多個。今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大會上,來自各國的1500多名代表討論了土著婦女和教育等問題。作為「世界土著人民國際10年」常設論壇的16位專家之一,北京外交學院教授秦曉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保護土著人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土著人的人權,保護土著人獨特和傳統的建築、口頭文學、藝術以及醫葯學知識等,是國際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為此,有關國家的政府、國際機構、社會民間組織和企業應當聆聽土著人民的呼聲,幫助他們實現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幫助他們傳承和發展自身的文明和傳統。
⑷ 人均壽命多大
這得分情況,就整個非洲而言,平均壽命的確只有四十多歲,其中有些國家因為愛滋病的影響甚至只有三十多,比如莫三比克。還有些土著部落估計三十都不到。而另外一些發達國家比如南非,平均壽命我想應該超過六十了。平均壽命的長短其實受很多因素影響,不光是時候。氣候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點,非洲氣候熱,所以人的生長期短,壽命自然就短,而一些寒冷地區生長期長壽命自然就長,還有受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這個有興趣可以查查中國自建國到現在的平均壽命變遷。另外還有疾病的影響,像前面說的非洲的愛滋病盛行,當然這又和經濟,醫療水平有關。簡而言之,壽命是指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時間,也就是說,壽命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動存在於自然界全過程的時間概念。生物遵循出生、生長、發育直至衰老、死亡這一生命周期的必然規律,人類也不例外。實際上,人的壽命即是指人活了多少年。美國商務部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1997年的統計結果顯示,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為62.27歲。世界各國和地區中最長壽的仍是日本人,平均壽命達79.66歲。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為76.33歲,在箕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4位。 全球最長壽的前10名國家依次為: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新加坡、希臘、以色列、義大利和瑞典,這些國家的人口平均壽命都超過了78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69.98歲。全球人均壽命最短的國家是非洲地區的獅子山,1997年的平均壽命僅為36.62歲,比全球最長壽的日本人整整少40歲。早報訊(通訊員郭燦虹)廈門市統計局前日公布了2006年廈門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產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廈門市城市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6.62歲,農村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3.48歲,廈門市居民的平均期望壽命已相當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⑸ 中國有土著人嗎
中國沒有土著人,中國所有民族都屬於現代社會,土著人就是還過著原始生活的民族。
⑹ 沙俄侵佔我東北領土後,當地土著人哪去了,被滅絕了嗎
我這么跟你說吧,清朝的時候漢人是不準到關外去的(就是長城以外的地方)。你肯定問為什麼?因為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政權,作為一個征服民族它是有防漢的心思的。滿洲人把關外遼東視為龍興之地,也就是自己的老窩。守不住征服的這片漢人之地就可以退回去(殖民心態),你肯定質疑了,現在東北三省不都有漢人嗎?這是清末的時候滿人勢力式微,山東人大量移民過去的。中央電視台出的一部電視劇(闖關東)就是根據這個史實編的故事,當然了講得要和諧一些。那時候東北三省也只有少數滿族人留守(朝鮮族也是清末朝鮮半島因為日本殖民時期遷入),當時的西伯利亞更是完全未開發的處女地。所以啊勸樓主不要糾結俄國侵佔我們多少領土了,這世界實力為王。你有實力不是你的東西都會依附你,你沒有實力是你的東西你也留不住。就好比美國的領土,你以為它立國就有這么廣闊的領土?再補充一下明末的時候關外是有漢人的,必竟那時遼東名義上還是明朝領土(沒有完全實質控制),努爾哈赤反叛明朝(建後金國)後把那裡的漢人殺光或充奴(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所以...............
⑺ 中國有土著人嗎
大山裡就有了,非洲比較多
⑻ 土著人現在還有吧。。。。小妹請問
土著的意思就是原土原貌。指的是一方在歷史傳承上具有代表性的族群。
在這個意義上,如果沒有其他更有說服力的族群,剩下的就都是。如堯舜時落敗的西南諸羌,他們就是近西南的土著。但是敗後遷往高原與當地居民混成現在的藏民族那就是現在的土著,誰也沒有他們有說服力。
如此漢民族也是一樣。也是深居所在和過去居所的土著。用現在的觀點看,這樣劃分是毫無意義的,所以解放後周恩來總理在相應的報告中專門指出,中國沒有所謂的土著概念。就是專門針對國際上流行的對於土著的迫害而帶來的諸多民族問題。
我想你看輕了這個問題,走了西方對於這個概念的一貫性思路:利用族群問題大搞文章。
這數十年,各地區民族意識覺醒,國家感念明確,所以這方面可以利用的東西不多。所以充滿了浮光掠影的東西。但是其背後依然充滿了變數。
⑼ 中國有土著人生活嗎`
土著人的概念是相對於後移居的人所說的,如美國土著印第安人相對於美國移居白人,而中國人不是依據人口,因此不存在土著概念,反而由於民族融合而移居中原的北方或南方的少數民族可以說漢人是土著居民
⑽ 有人被證明在一個島上遇難並被發現還活著,最長的時間是多少
胡安娜·瑪麗亞,在傳教士綁架了她部落的其他成員後,她獨自在一個荒島上度過了18年。胡安娜和她的家人住在加州海岸外海峽群島的聖尼古拉斯島。
據信西班牙探險家胡安·羅德里格斯·卡布里略(Juan Rodriguez Cabrillo)在16世紀中期發現了這些島嶼。但這些島嶼實際上保存了古生物學家關於北美最早的人類居民的證據。當卡布里略成為第一個踏足加利福尼亞的歐洲人時,島上的土著人已經在那裡生活了大約一萬年。他們與自然以及鄰近島嶼上的丘馬什部落和加布里埃爾諾部落和諧相處。
喬治·尼德弗試圖證明這個故事的效果甚微。在一次旅行中,他看到了沙灘上的腳印和一個籃子,但直到1853年他第三次訪問該島時,他和他的狩獵隊才發現了籃子。他們以為籃子的主人在避開他們,就把籃子里的東西倒在地上。
當他們後來回來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回到了籃子里。幾個小時後,他們找到了胡安娜本人。那時,她已經50歲了。她穿著綠鸕鶿皮做的衣服,用鯨骨建了個小屋。她有一個灌木籬笆,甚至還有一些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