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研發核潛艇用了多久

中國研發核潛艇用了多久

發布時間:2022-07-05 05:21:21

❶ 從核潛艇研製到服役要多久

很難定出具體出一個確定的年限,這和當事國工業基礎和國家意志關系極大。
美國從51年開始,54年服役,花了三年。
蘇聯從52年開始,58年服役,花了六年。
中國從60年開始,70年服役,花了十年。
印度從71年開始,接受了各個大國的支持,到今天還只有一個殼子,41年了。

❷ 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是在什麼時候研製出的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開始碼頭安裝設備工作,1971年4月做全艦聯合實驗。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人海軍戰斗序列,並舉行軍旗授予儀式。
水下排水量:5000噸
主尺度:長100米,寬11米,吃水8.5米
主機:核動力,渦輪——電力推進,1座壓水反應堆,90MW,單軸。
水下航速:25節
編制:75人
導彈(第三艘及後續艇):C801
魚雷:6具533毫米艏發射管

❸ 中國首艘核潛艇什麼時候下水的

1968年10月,首艘漢級核潛艇在葫蘆島造船廠開工建造。1970年7月潛艇核反應爐啟動,12月潛艇下水,經過幾年試航後,1974年8月1日正式編入海軍序列,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漢級核潛艇在某些方面亦相當突破,如採用水滴型艇體是國際先進技術,漢級為單殼結構,外形短粗,艇體沒有很多明顯的開孔,與仿製的蘇聯常規潛艇明顯不同。

❹ 中國首艘核潛艇研發的艱難歷程:花了12年,沒用一個外國零件,成果如何

核潛艇的續航能力要比一般的潛艇更強,能在水下待的更久,而且不用頻繁更換和添加燃料,這也給核潛艇騰出了更多的空間,讓它能夠填裝別的設備以及武器。各個國家都知道核潛艇的重要性,幾個大國更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研製核潛艇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在1954年正式下水和服役,而這艘核潛艇就來自於俄羅斯。

中國則是在建國以後才開始想辦法研製核潛艇的,因為起步晚加上技術積累不夠,我們的研究進行的非常艱難。雖然艱難,但好在我們最終還是完成了,中國用12年造出第一艘核潛艇,沒有用哪怕一個外國零件。

中國什麼時候造潛艇

1968年11月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開工建造,1970年12月26日核潛艇下水,1971年8月23日首次深潛試驗成功

❻ 中國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在這句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這句話的背後呢,其實在說明著我們中國的話發展的會越來越好。而且不管是高新技術還是其他的一些研發技術上面都會有個自己的一個自主產權,還有一個版權之類的,絕不會再依靠外面的來進口。那麼同時的話特別是在中國的核潛艇這一項技術上,也會更加的突出更多的資金物力人力和精力去進行一個研發,因為即使是時間再長,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而這一項目的如果研發成功的話,其實對於我們國家不管是在中國的一個國際地位上的一個提高,同時的話也是國內的一個非常自豪的一件大事情。

鐵核潛艇的研發的話,不僅有助於保護自己國家內的一個領土航運不受到侵犯。同時的話也能夠在自己的國土上保護更多的一些海洋區域范圍,因為其實在之前的一些戰爭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很多國家的一些入侵,就是從海洋這一塊開始進行的一個入侵。

關於核潛艇的一個研發的話,其實是很多國家都要做的事情,只不過是對於有些國家的話,目前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的話不齊全,所以的話就我們還是在進行一個籌備當中。

❼ 我國第一個研製的核潛艇在哪一年

長征1號核潛艇(舷號:401,英文:Chang Zeng 1 submarine SSN),是中國自行研製建造的091型核潛艇首艇。該艇於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2000年退役。

❽ 核潛艇能在水下「憋」多久美國84天法國67天,中國多少

潛艇自從發明之後就因為自身的特點被應用於軍事,現如今潛艇成為了各國海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核潛艇則是各國重要的戰略武器。核潛艇採用核反應推為動力來源,因此能夠長時間潛伏在海面一下,伺機對敵人發動致命一擊。美國、俄羅斯是世界公認的核潛艇大國,那麼中國的核潛艇到底如何呢?

一般而言核潛艇在水下的續航能力能夠達到20萬海里的水平,在水下的自持力在60到90天之間。雖然理論上世界各國的核潛艇都能達到這一水平,但是潛艇雖然沒問題,生活在裡面的士兵可就扛不住了!因此一般而言核潛艇在樹下執行任務的時間也就是40天作用。美國核潛艇「海神」號在水下潛行的最長時間達到了84天,當它回港的時候,水兵都是從擔架上被抬出來的!而法國的最高記錄則是67天,由此可見在水下待上幾十天可真不容易啊!那麼中國核潛艇的水下潛航紀錄是多少呢?答案是90天,總航程為23625海里,相當於繞了地球一圈,這個紀錄無人超越,不得不說佩服中國海軍的官兵啊!

❾ 中國首艘沒有一個進口零件的核潛艇是什麼時候製成的

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核潛艇是在1968年11月開工建造,舷號401。1970年4月核潛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在毛澤東主席77歲生日那天核潛艇順利下水。在1971年8月23日,開始進行航行試驗。於1974年8月1日時,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我國首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從那時起,中國成為了當時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中國用了不到13年的時間就走完了美蘇30年才能走完的核潛艇研發之路,首艘自主研製的攻擊型核潛艇,先後參加一系列試驗試航和重大演習任務,各項性能均超過美國。回想此事,中國潛水艇之父黃旭華驕傲地說,“我們的核潛艇沒有一個零件是國外進口的!”

❿ 中國核武器研究史

http://tieba..com/f?kz=198823611
中國從一九六四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現在,核武器的研製與發展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相繼研製成功中程、中遠程、洲際、潛地導彈,與其配套的核彈頭也先後定型生產並裝備部隊。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形成了陸基導彈、潛射導彈和轟炸機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奠定了中國核大國的物質基礎。但是,中國第一代核武器在總體上規模相對較小,大約只有三百三十多個核彈頭,而且技術陳舊,實際的威懾能力有限。

一、中國的陸基彈道導彈
中國第一代戰略核力量以陸基彈道導彈為主,主要由東風二、 三、四和五共四個型號的地地戰略彈道導彈組成。這些陸基導彈基本都是用六十和七十年代技術製造的,每枚導彈只能裝載一個彈頭,命中精度也較差。此外,所有四型導彈都使用液體推進劑,不僅體積大,難於機動,不便貯存,而且發射時需要很長的准備時間。

東風二型導彈: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中近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零年開始研製,一九六四年試驗成功,最大射程一千二百公里;該型導彈可攜帶兩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一枚,現已退役,但估計目前仍保留近三十枚。

東風三型導彈: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中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五年開始研製,一九六七年試驗成功,最大射程在三千公里;一九八五年又進行增程改型試驗,最大射程提高到四千五百公里左右;該型導彈由陸地機動射,至今大約共部署了七十多枚。

東風四型導彈: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中遠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四年開始研製,一九七零年試驗成功,一九七六年又進行了增程試驗,最大射程提高到近八千公里;該型導彈固定在地下導彈發射井發射,攜帶三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一枚,相信至今已部署了二十枚左右。

東風五型導彈: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洲際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五年開始研製,一九七零年首次科研飛行試驗成功,一九八零年實彈飛行試驗成功,最大射程可達一萬兩千公里;該型導彈也固定在地下導彈發射井中發射,可攜帶五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一枚,目前部署了約十枚。
二、潛射彈道導彈

中共在一九五八年決定研製核潛艇,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三十年,直到八十年代導彈核潛艇和潛射導彈才相繼研製成功,建成了水下戰略核力量。

夏級導彈核潛艇:中國於一九六五年正式開始研製核潛艇工程,考慮到自己的技術力量薄弱,經驗不足,中國決定核潛艇製造計劃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研製魚雷核潛艇,第二步再研製導彈核潛艇。一九六八年第一艘魚雷核潛艇開工建造,一九七一年下水,一九七四年交付中國海軍使用,西方稱其為漢級核潛艇。導彈核潛艇則從一九七零年開始研製,一九八一年下水,一九八三年加入中國海軍戰斗序列,西方稱其為夏級導彈核潛艇。該導彈核潛艇排水量為八千噸,一百二十米長,航速二十二節左右,最深潛水可達三百米。該潛艇有十二個導彈發射筒,裝有十二枚巨浪一潛射彈道導彈。到一九九零年,中國已建成兩艘夏級核潛艇,還有三艘在建造中。 據估計整個夏級核潛艇的建造計劃將在四到六艘之間,以維持經常有兩艘到三艘進行戰備巡邏。

巨浪一型導彈: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中程潛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七年正式開始研製,一九八二年在常規動力導彈潛艇發射試驗成功,但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在夏級核潛艇上發射試驗時失敗,三年後的一九八八年第二次試驗終獲成功; 該型導彈與中共其它的戰略導彈不同,使用的是固體推進劑,載有二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一個;該型導彈的最大弱點是射程僅有三千公里,必須迫近敵方海岸才能進行攻擊,因此很容易受對方的反潛力量的牽制。巨浪一型潛射導彈現已生產了近五十枚。
三、中國的空中核武力

中國的第三支核力量是由轟六型轟炸機和強五型強擊機所攜帶的核炸彈所組成。據估計中國現有近一百五十枚供飛機投放的核彈。轟六和強五都是以五、六十年代的技術研製出的飛機,對付現代空防的能力不足。而且這兩種飛機也沒有裝備帶核彈頭的遠程巡航導彈,因此能發揮的實際核作戰能力有限。

轟六型轟炸機:中國仿製蘇式圖十六轟炸機生產的亞音速中型轟炸機。一九五九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了兩架圖十六轟炸機的樣機和全套技術資料,一九六三年中國開始仿製圖十六轟炸機,經過五年在一九六八年生產出轟六型轟炸機。該型飛機最高時速一千公里,最多可載彈九噸,作戰半徑近三千公里,能覆蓋亞洲大部分地區和俄國的遠東與中亞地區。該機稍經改裝可投放核彈,中國首次原子彈和氫彈的空爆試驗都是由該型飛機進行的。中國現有一百二十多架轟六型飛機在服役。
中國的第二代戰略核武器

近年來中國加緊進行核試驗,從各方面的分析看,八十年代初中期,中國根據小型、機動、突防、安全、可靠的原則, 開始了第二代戰略核武器發展的預先研究和理論設計。經過一系列的試驗,檢驗了設計原理的正確性,突破了如多彈頭分導等重大關鍵性技術,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第二代核武器的發展已進入最後的階段。中國目前發展的第二代戰略核武器,將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採用多彈頭分導技術,每枚導彈將至少可攜帶三枚核彈頭,多者達六到十枚,每個彈頭均可攻擊獨立的目標,准確度也會大幅度提高;

第二,絕大多數導彈將用固體推進劑代替液體推進劑,從而使整個導彈體積變小,發射反應時間縮短,並且易於保存和機動運輸;

第三,提高導彈射程,陸上機動導彈和潛射導彈將達八千公里左右,地下井固定發射導彈將達一萬五千公里: 第四,加速研製射程超過兩千公里的裝有核彈頭的空地巡航導彈,以延長了空中核打擊力量,並避免面對突破敵方空防的危險。

閱讀全文

與中國研發核潛艇用了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聖女得了艾滋病怎麼辦 瀏覽:928
英國內閣怎麼發展的 瀏覽:943
伊朗對菲律賓哪個台直播 瀏覽:34
印度怎麼沒有試射導彈 瀏覽:680
英國棋子價值多少 瀏覽:295
舒尼替尼多少錢一盒印度 瀏覽:463
義大利傢具用什麼做 瀏覽:780
脫歐後的英國該怎麼辦 瀏覽:210
越南和防城港邊界是在哪裡 瀏覽:541
義大利有哪些有助睡眠的東西 瀏覽:562
如何實現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瀏覽:674
為什麼不可以進口印度格列衛 瀏覽:296
中國有什麼人 瀏覽:171
伊朗哈梅內伊是什麼民族 瀏覽:778
黑椒汁義大利面怎麼樣做好吃 瀏覽:416
義大利女排為什麼放水 瀏覽:665
eur33碼的褲子中國是多少碼 瀏覽:899
伊朗藏紅花有多少種 瀏覽:955
越南在中國哪裡有物流 瀏覽:714
英國韓文字怎麼寫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