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 知道,大紅袍是出自哪裡的茶葉嗎
大紅袍 武夷名叢中聲譽最高,四大名叢之魁首。傳說大紅袍原產地位於天心岩九龍窠的岩石峭壁之上。據行家評定,大紅袍的品質很有特色,與其他名叢對比,大紅袍沖至第九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叢經七次沖泡味已極淡。 大紅袍母樹於明末清初發現並採制距今已有350年的歷史。數百年來盛名不衰,其傳說頗多,廣為流傳。大紅袍母樹生長在武夷山天心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兩旁岩壁矗立,日照不長,溫度適宜,終年有涓涓細泉滋潤茶樹,由枯葉、苔蘚等植物腐爛形成的有機物,肥沃土地,為茶樹補充養分,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品質超群。古時採摘大紅袍,需焚香禮拜,設壇誦經,使用特製器具,由名茶師製作。解放初期,大紅袍在採制期間有駐軍看守,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專人負責並稱重後簽字,最後加封後由專人送呈當地市人民政府。大紅袍的品質優異,獨具特色,「岩韻」特顯,香氣馥郁,回味甘爽,與其它名叢對照沖至九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陳德華主持武夷名叢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廣工作,對當時的岩茶產區天心大隊(在大隊長全程陪同下)逐村、逐戶進行調查,對有關國營場及有關前輩、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對大紅袍茶樹沒有入提出天游岩、珠濂洞(或水濂洞)或馬頭岩的磊石、盤陀等處有此樹存在。從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叢茶樹看,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各有其特點,水金龜茶樹是生長在大路旁,白雞冠茶樹本身特獨一無二,嫩葉淡黃色時間長達50天左右。鐵羅漢生長在鬼洞,樹高達3.3米,而大紅袍則是生長在九龍窠懸崖峭壁的半山腰,傳說1927年,天心寺僧在茶樹旁刻了「大紅袍」三個字,當時在武夷山僅此茶樹刻有名字,傳有一達官貴人為了能得到大紅袍真品,曾在離大紅袍茶樹不遠處蓋了一座小木屋住入看護(小木屋前幾年失火被燒),以便在採制過程全程跟蹤監督,但最終還是未能得到真品,天心寺僧為保護大紅袍可謂用心良苦。不唯書、不唯上、只為實。許多傳言都無法證實除九龍窠半山腰的幾株大紅袍外,還有其他大紅袍存在。事實上,目前武夷茶區還未聽說有不同品種的大紅袍存在。 從品質驗證大紅袍為茶王當之無愧。福建省茶葉研究所曾對武夷山眾多名叢進行品質篩選、鑒定,最後首推大紅袍。近幾年武夷茶區新開採的大紅袍茶葉品質大多反映出該茶種種質特徵優異,尤其在2005年春茶期間多雨天氣的情況下,各地種有大紅袍的茶農大多認可其品質。其中有一位專家製作閩南型烏龍茶的茶人,第一次採制完大紅袍就驚嘆其品質的優異。 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九龍窠的母樹大紅袍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武夷岩茶的傑出代表,也是世間絕無僅有的茶類活化石,由於它的神秘玄妙,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中外遊人,以一睹芳容為快。1998年,第五屆武夷岩茶節上20克母樹大紅袍首次拍賣,竟價高達15.68萬元。2005年第七屆中國武夷山大紅袍文化節上,20克母樹大紅袍第五次拍賣,拍出了20.8萬元的天價。更是蜚聲四海。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當地茶葉技術人員,經過長時間的刻苦鑽研,科研攻關,終於在二十一世紀八十年代初獲得無性繁殖成功。後經福建省科委組織有關專家鑒定,一致認為無性繁殖的大紅袍保持了母本的優良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態環境下,可以推廣。經過二十多年的推廣和改進工藝,武夷山大紅袍已得到空前的發展,它已從歷史名牌一躍成為行銷世界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在各地武夷山大紅袍經銷店均能購到產自武夷山的武夷山大紅袍產品,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清代即已名揚天下的大紅袍母樹僅六株,生長於武夷山景區天心岩九龍窠,是武夷岩茶高貴品質的象徵,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市面上的大紅袍皆是這六株母樹的後代。
Ⅱ 中國最貴的三棵樹
中國最貴的三棵樹:
1、武夷山母樹大紅袍
世界上僅存的三樅母樹大紅袍就在武夷山,自古以來,這幾棵樹每年生產的茶葉都是直接上貢國家,民國時期還有士兵看守,母樹大紅袍位於武夷山九龍窼的懸崖峭壁上,因為武夷山地勢比較高,所以這里早晚的溫差非常大,而絕佳的土壤和獨一無二的氣候條件,孕育了這里國家級的茶樹,被奉為歷代皇室貢茶。
Ⅲ 大紅袍只有6棵,那麼市場賣的大紅袍從哪裡來的
引言: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喝大紅袍,我們知道大紅袍只有6棵,那麼市場上賣的這么多大紅袍是從哪裡來的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為了保證大紅袍長得比較好,所以也有專業的人員對大紅袍的樹進行科學的管理,這個時候大紅袍也被保護起來。我們知道大紅袍它屬於一種無言山茶,而且在我們的武夷山景區的一些地方有一些茶樹,而且總共就有6棵樹,他們的品種也是不同的,他們的葉型以及發芽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非常的珍貴。現在很多人能夠喝到大紅袍,也要感恩於科技的發展,讓他通過一些無性繁殖種植出比較好喝的大紅袍,所以通過這些方式方法,我們喝的大紅袍越來越純正,而且顏色比較美。你會發現大紅袍喝到嘴中味道特別的香,而且平時的時候我們用來待客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Ⅳ 大紅袍茶葉產地在哪裡
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
武夷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在18~18.5℃之間;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間,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彌漫,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茶園大部分在岩壑幽澗之中,四周皆有山巒為屏障,日照較短,更無風害。
武夷山之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斑岩,中部為礫岩、紅砂岩、頁岩、凝灰岩及火山礫岩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之成土母岩,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岩、紅沙岩及頁岩組成。適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優良內質。
(4)中國大紅炮母樹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紅袍名稱來歷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
狀元回朝後,恰遇皇後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後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讀 kē)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採制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從此,武夷岩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Ⅳ 大紅袍最有名的產地是哪兒
大紅袍最有名的產地是福建武夷山。
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中國特種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
除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岩茶之顛的禪茶韻味。注重活 、甘、清、香。
(5)中國大紅炮母樹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紅袍是用無性繁育的,福建省許多無性系茶樹品種一樣,親本的優點能遺傳而不變異,武夷山茶區所種植的大紅袍,其苗木都是直接或間接從市茶葉研究所引種的,未聽說有變異或其他反常現象,而且發展純種大紅袍的時間並不長,又不是用種子播種繁育,根本不存在變異和代數之分
位於武夷山景區九龍窠內,共有6個品系,6株茶樹,不是同一個品種,葉型、發芽期等都不一樣。
中國茶界權威著作《中國名茶志》,岩茶泰斗姚月明主編的福建卷記載,北斗及九龍窠的於60年代末均曾於衰老茶樹上剪穗扦插,成活三株,北斗峰的稱北斗一號,九龍窠的稱北斗二號,十餘年試制結果,均證明制優率極高,香氣滋味極受贊賞,現已較大量繁殖栽種於武夷不同山岩。
純種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品系單獨扦插繁育栽培後,單獨採制加工而成的大紅袍。此大紅袍也不能稱為二代、或三代大紅袍,因為無性繁殖不存在代數。
商品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某兩個以上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的大紅袍。每個品系也都是用無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紅袍也不能稱為二代、或三代大紅袍。
Ⅵ 大紅袍產地哪裡最好
大紅袍產地是武夷山天心岩九龍集石壁上最好,稱為「母樹大紅袍」,是大紅袍中的極品。
天心岩九龍集石壁上現存有茶樹6棵,從「大紅袍」石刻旁上層第一棵算起,按順序編號,上層4棵(歷史上稱正本),編號1,2,3,4,中層1棵為5,底層1棵為6。據調查觀察,這6棵茶樹,雖同屬一類型,但由於從武夷岩茶有性群體品種,經長期自然雜交演變而來,因而存在個體間的差異,大體分為3個不同的株系。3,4號成熟早,節間短,葉小而長,葉面光滑,葉齒淺,葉邊平,製成烏龍茶,岩韻明顯(有棕葉香),香氣較濃,味醇不淡,葉底黃亮稍暗。2,6號成熟居中,節間短,小葉型呈橢圓,葉質細嫩,葉齒細不明顯,葉邊平,製成烏龍茶香氣較高,味醇稍薄,葉底黃亮,綠葉紅鑲邊適度。1,5號成熟期最遲,葉齒粗而深,葉邊呈波浪式,製成干茶香氣比3,4號強,但不及2,6號,滋味似2,6號,葉底黃亮。
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被公認的大紅袍,僅是九龍窠岩壁上的那幾棵。
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
民國時一斤就值64塊銀元,折當時大米4000斤。前幾年,有九龍窠大紅袍茶拿到市場拍賣,20克竟拍出15.68萬元的天價,創造了茶葉單價的最高紀錄。
Ⅶ 我國最珍貴的兩棵樹,是哪兩棵
當下時代的人,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去旅遊看世界各地的風景。老一輩的人就比較喜歡去空氣清新的地方,看看花花草草、山谷溪流。我們平時在旅途中也會看當地有特色的風景區或者植物,在我國正好有兩棵比較特別的樹,看似普通,實際價值不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棵樹究竟有和特別之處。
你覺得中國除了這兩棵樹外,還有什麼其它更珍貴的樹嗎?
Ⅷ 大紅袍母樹在哪裡,有幾棵
現在僅有在武夷山天心寺里的6株母樹大紅袍基本不對外銷售.價格參考就2005年拍賣出1萬多元1克.市面上買的僅多是研究培育出來的所謂大紅袍一代二代,並非真正的母樹大紅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