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九州大分縣的面積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的面積
日本大分縣的面積是6337平方公里,跟中國四川省廣安市6339平方公里、上海市6340.5平方公里差不多~
『貳』 天下,中國,九州夏這四個稱呼哪個范圍最大
我們古人的天下就是指他們所見到的土地,所以統一天下,就是統一所有的實力。而中國呢,在古代是中原之國的簡稱,就是以司隸為中心的一些國家。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也就是中國各個地區的總和。
其實天下是最大的,然後是九州,最後是中國。
九州
『叄』 到底是州大還是市大
這個沒有可比性,州跟市不是一個時期的產物,最早的九州只是一個地域概念,相當於我們解放初期的大區(就是華東區、華南區、西北區那樣的區),到漢朝時州就相當於省,元朝實行分省制後州就成了以前的地區級單位,而市是近代才產生的行政單位,不能和以前的州比。
中國先秦時代的行政區劃單位。三皇五帝時代(公元前2607-2110年,參見本網路詞條「三皇五帝年表」,下同)即有九州,即彼時將天下分為九個「州」。
市,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行政區,按照1982年憲法的規定,中國大陸實行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市與縣一樣同屬二級行政區歸省直轄。也有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屬一級行政區。
『肆』 天下,中國,九州,華夏,哪個更大
在我國漫長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史上,每個朝代的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制度一直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我國最早實行的是「九州」制和「十二州」制。《漢書·地理志》說,在原始社會的黃帝時代已經開始「畫野分州」,每一萬平方里為一州;堯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大禹治水後又分天下為九州。在《尚書·禹貢》中詳細記載著九州的名稱,它們是冀、袞、青、徐、揚、荊、豫、梁、雍。其他古籍所記載的九州名稱與《禹貢》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說法,最早見於《尚書·堯典》, 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說要比「十二州」的影響大,後來九州也就成了中國的別稱。
『伍』 日本九州有沒有中國一個省大
1、整個日本的面積為3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雲南省的面積,中國的省、直轄市、特區等省級行政區有34個,雲南省排在第八位。
2、九州的面積約為 42190平方公里,比上海全域小,比香港全域大。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上海32位,香港33位。
『陸』 日本九州島和我國台灣島哪個更大
中文名稱九州
外文名稱Kyushu
所屬地區日本下轄地區福岡縣、佐賀縣、大分縣等地理位置日本列島西南
面積3.79萬平方公里
人口13,108,027人(2013年)
人口密度310.7人/km²
中文名稱台灣(台灣、台灣)
外文名稱Taiwan
別 名福爾摩沙(Formosa)、寶島、中華台北所屬地區中國下轄地區6「直轄市」、3市、13縣政府駐地台北市電話區號+886地理位置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
面 積36192.8155平方千米
人 口2343.3753萬(2014年底)
所以日本九洲島的3.79萬平方公里比我國台灣島的3.6192萬平方公里地方要大一點。
『柒』 古時候中國也叫九州,九州指的是現在的哪裡呢
中華民族的九州區域指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實九州的劃分是一個巨大的九宮格,在我們中國的版圖上,橫著畫是兩條線,豎著畫兩條線,形成了一個井字,正好劃分成為九份,稱之為九州,其中天子居中,八方朝貢。
九州在後來又被稱為十二州,是因為由冀州分出來的並州、幽州、營州,加上原來的九州就成為了十二州。九州最開始只是泛指,因為州是很小的地理范圍,茫茫大地,劃為九州,並不是確切所指,到了後來才逐漸的具體劃分。九州劃分成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域,據記載可能是出現在戰國時期。
『捌』 日本的九州島和四國島哪個大和江蘇省呢
日本九州是4萬多平方公里,四國是1萬多平方公里,中國江蘇是10萬多平方公里。
所以,3個地方的面積比較大小的話,依次是,江蘇最大,九州第二,四國第三。
『玖』 中國又被稱之為「九州」,是哪九州在什麼地方面積有多大呢
我們常常接觸到「九州」的字眼,這也是對中國的另一種稱呼,《楚辭》中的《離騷》曰:「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在《示兒》詩中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那麼,何為九州?九州相當於今天什麼地方。
以我的理解,這「九州」應該有兩重意思:其一、中國古代的區域劃分。其二、泛指天下,也就是指中國。一般情況下,這九州都以第二種意思出現。
據說這九州源於大禹時期,大約四千多年以前,中華大地之上洪水為患。
青州,《尚書•禹貢》中說:「海岱惟青州」,大體就是渤海、泰山,山東省中部以及河北部分地區。
揚州,今天的江蘇南部、安徽省大部分地區、浙江全境以及福建北部與江西東北部一帶。
荊州,今天的河南南陽和信陽地區,湖北全境,安徽西部地區,湖南部分地區與江西西北一小部分地區。《尚書•禹貢》中曰:「荊及衡陽惟荊州」《詩經•商頌》中說:「維女荊楚,居國南方」。
雍州,今天的山西大部分地區,寧夏全境、陝西部分地區,甘肅部分地區。《尚書•禹貢》中記載:「盈水西河惟雍州」。賈誼《過秦論》中道:「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梁州,甘肅部分地區、陝西省漢中地區以及四川全境。揚雄在《蜀都賦》中說:「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淳皐彌望,郁乎青蔥,沃懋千里。」
這上古九州,北到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地區,南至南海,西到甘肅接西域,東到東海。
『拾』 中國的九州是指哪九州現在分別是中國的什麼地方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福建省是揚州的。
1、豫州:豫州位於九州之中,以河南為中心,東接山東、安徽,北接河北、山西,南臨湖北,歷史上曾數度達到鼎盛時期,長期位居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2、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3、徐州:范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地為紅色粘土。
4、揚州:揚州范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 , 《周禮》稱東南曰揚州,揚州是「九州」之一。
5、荊州:《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是漢族原居地區之一。
6、梁州:梁州,是漢地九州(非行政區劃)的一部分,代指陝西、四川盆地、漢中及部分雲貴地區。明代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陝西、巴蜀(明代四川省)及雲南在內。
7、雍州:即雍州東界抵晉陝二省分界的黃河,西界至黑水 ,黑水或謂即張掖河,或謂即黨河 (均在今甘肅 ),或謂即喀喇烏蘇河(新疆烏蘇市),黑水諸說不一。
8、冀州:《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
9、兗州:兗州,是《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范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范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10)九州和中國城市哪個大擴展閱讀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
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
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期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