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宋朝的人口有多少
大宋朝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全國有6418500戶、約達3210萬人,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戶統計范圍的戶數則該年有687萬戶、近3710萬人;
至大觀四年(1110年)全國有20882258戶、46734784口,經學者考證宋代戶口只統計承擔賦役的成年男丁,故認為實際人口達11275萬,並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現在靖康之亂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國有2340萬戶、12600萬人。
(1)中國有多少人在宋朝擴展閱讀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② 漢朝,宋朝,明朝中國人口到底有多少
西漢初大約有1500萬至1800萬,至西漢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萬。王莽時到東漢初,總人口下降到3500萬。到東漢後期的永壽三年(157年)稍後,才突破6000萬。
北宋時期人口持續增長,大觀四年(1100年)境內人口超過1億,遼(金)、西夏、大理等政權的人口合計也在1000萬以上。兩宋之際的戰亂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後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長,至13世紀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合計已超過1.2億。蒙古滅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損失高達80%,僅剩1000餘萬。
明朝以元末五千餘萬人口起家,到滿清入關時官方統計為六千餘萬
③ 宋代全國總人口大約多少
宋朝鼎盛時期在籍人口已經超過1億。(注意這只是在籍,古代有很多「黑戶口」,所以實際應該更多)
宋朝末期,由於戰亂在籍人口下降到6000萬左右。這里仍然是在籍,戰亂流民就很多,所以實際人口應該比6000萬多。
④ 中國宋朝鼎盛時總人口多少
宋朝鼎盛時期在籍人口已經超過1億。
(注意這只是在籍,古代有很多「黑戶口」,所以實際應該更多)
宋朝末期,由於戰亂在籍人口下降到6000萬左右。
這里仍然是在籍,戰亂流民就很多,所以實際人口應該比6000萬多。
北宋初年僅有戶650萬左右。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元豐(1078年—1085年)年間,全國有戶1,600萬。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崇寧元年(1102年)全國有戶2,000萬(實際各路相加為1,730萬)。北宋大觀三年戶數達2,088萬,人口約11,275萬。南宋在人口峰值階段,全國人口達到8,500萬。
⑤ 宋代全國總人口人約多少
北宋初年僅有戶650萬左右。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元豐(1078年—1085年)年間,全國有戶1,600萬。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崇寧元年(1102年)全國有戶2,000萬(實際各路相加為1,730萬)。北宋大觀三年戶數達2,088萬,人口約11,275萬。南宋在人口峰值階段,全國人口達到8,500萬。
⑥ 宋朝全國人口多少
宋朝全國人口全國人口及變化: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全國有6418500戶、約達3210萬人 ,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戶統計范圍的戶數則該年有687萬戶、近3710萬人。
至大觀四年(1110年)全國有20882258戶、46734784口 ,經學者考證宋代戶口只統計承擔賦役的成年男丁,故認為實際人口達11275萬,並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現在靖康之亂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國有2340萬戶、12600萬人。
宋金之際因戰亂人口大量銳減,靖康之亂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南方約有1360萬戶,到紹興五年(1135年)南宋境內約有1086萬戶、5650萬人,自平定民亂和紹興和議後南方人口逐步恢復,至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南宋約有1240萬戶、6450萬人。
南宋中後期因「人稠地狹」人口增長緩慢 ,至嘉定十六年(1223年)達到戶口峰值,官方統計有12670801戶、28320085口,學者考慮到隱戶問題認為該年應有1550萬戶、8060萬人。
靖康之難後,中國再次出現中原人口大量南徙的現象。這次南遷有兩波,第一個高潮是從「靖康之難」到《紹興和議》。
第二個高峰則是在金主完顏亮南侵期間,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若以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與崇寧元年(1102年)比較,兩浙路戶口增加26萬戶、江南西路增加42萬戶、福建路增加33萬戶、潼川府路增加24萬戶,夔州府路增加14萬戶,宋金之際大約有五百萬北方移民遷入南方各地。
在人口分布上,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全國人口總數中南方佔56.9%、北方佔43.1%,這是唐末五代北方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和平發展的結果。
不過宋代統一後並沒有導致北方人口在全國所佔比重上升,經過百年的發展到元豐元年(1078年)南方在全國所佔人口比重上升至62.6%,而北方則下降至37.4%,到北宋後期的崇寧元年(1102年),南北各佔比重已是64.1%及35.9%。
(6)中國有多少人在宋朝擴展閱讀:
宋朝領土范圍: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舊,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中原地區統一。宋與遼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
由於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邊界上廣植柳樹。在與西夏的作戰方面,宋神宗力圖開擴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
哲宗時又進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崇寧三年(1104年)收復失地,置隴右都護府。建炎南渡之後,宋朝領土僅限於秦嶺淮河以南、岷山以東地區。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懷德軍又被西夏所取。
宋朝也在與大理交界處設立了黎、敘、瀘、黔、邕等州。紹興八年(1138年)金朝領三省事宗磐等人將河南、陝西之地歸還宋朝。紹興十一年(1141年)《紹興和議》後,以淮水—大散關為宋金國界,南宋割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予金。
⑦ 宋朝時期中國的人口統計數據。
盛時有1.26億。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全國有6418500戶、約達3210萬人,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戶統計范圍的戶數則該年有687萬戶、近3710萬人。
至大觀四年(1110年)全國有20882258戶、46734784口 ,經學者考證宋代戶口只統計承擔賦役的成年男丁,故認為實際人口達11275萬,並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現在靖康之亂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國有2340萬戶、12600萬人。
宋金之際因戰亂人口大量銳減,靖康之亂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南方約有1360萬戶,到紹興五年(1135年)南宋境內約有1086萬戶、5650萬人。
自平定民亂和紹興和議後南方人口逐步恢復,至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南宋約有1240萬戶、6450萬人;南宋中後期因「人稠地狹」人口增長緩慢。
至嘉定十六年(1223年)達到戶口峰值,官方統計有12670801戶、28320085口,學者考慮到隱戶問題認為該年應有1550萬戶、8060萬人。
靖康之難後,中國再次出現中原人口大量南徙的現象。這次南遷有兩波,第一個高潮是從「靖康之難」到《紹興和議》,第二個高峰則是在金主完顏亮南侵期間,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
若以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與崇寧元年(1102年)比較,兩浙路戶口增加26萬戶、江南西路增加42萬戶、福建路增加33萬戶、潼川府路增加24萬戶,夔州府路增加14萬戶,宋金之際大約有五百萬北方移民遷入南方各地。
(7)中國有多少人在宋朝擴展閱讀:
宋初年僅有戶650萬左右。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元豐(1078年—1085年)年間,全國有戶1,600萬。
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崇寧元年(1102年)全國有戶2,000萬(實際各路相加為1,730萬)。
而根據今人研究,認為宋大觀三年戶數達2,088萬,人口約11,275萬。女真南侵後,中國再次出現了北方人口大量南徙的現象。
這次南遷有兩波。第一個高潮是從「靖康之難」到《紹興和議》;第二個高峰則是在金主亮南侵期間。
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根據估計,南宋在人口峰值階段,全國人口達到8,500萬。若以紹興卅二年(1162年)與崇寧元年比較,兩浙路戶口增加26萬戶、江南西路增加42萬戶、福建路增加33萬戶、潼川府路增加24萬戶,夔州府路增加14萬戶。
宋朝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萬戶以上的城市有50個,其中臨安人口過120萬,開封人口過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城市。
在人口分布上。北方各路中以京畿路人口最集中,元豐期間有戶23萬,崇寧時有26萬。而永興軍路則有戶100萬。以長安為中心的京兆府也有戶23萬。
這兩路人口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宋朝對西夏的抗戰中這些地方處於前線有關。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兩浙、江南東西、福建四路。這四路人口達到571萬,佔南方人口的一半。
其中兩浙路最多,達到197萬。江南西路戶口則有166萬、江南東路則有101萬。福建路有106萬。淮南東西路共計達到130萬。
川峽四路總計有200萬戶、荊湖南北路總計有140—150萬戶,廣南東西路僅80餘萬戶,京西南路有40萬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朝
⑧ 宋代全國總人口大約多少啊
北宋初年僅有戶650萬左右。。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崇寧元年(1102年)全國有戶2,000萬(實際各路相加為1,730萬)。北宋大觀三年戶數達2,088萬,人口約11,275萬。南宋在人口峰值階段,全國人口達到8,500萬。
⑨ 宋朝有多大面積有多少人口
北宋時期面積300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1880萬(1120年)。
南宋時期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8060萬(1218年)。
⑩ 宋朝人口到底有多少
宋朝人口超過二十萬的有六個城市,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六個。宋朝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到22%,幾百年後的清朝號稱中國歷史上盛世的康乾最鼎盛時期這個比例不足9%。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宋朝打破了唐朝城市的政治區域與平民區域的劃分嚴格的格局,將平民的工商業的經營擴大到全城各個角落,「京城資產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宋朝是市民階層最強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時期。由於市民階級的發展壯大,宋朝的世俗文化各發面都突飛猛進長足的發展
宋朝境內少數民族幾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區,以廣西路最多,四川地區次之,以下依次為陝西地區、荊湖地區和河東路.經考證推測,北宋中後期宋朝境內約有少數民族人口467萬餘人.其中少部分列入方誌的當地戶口統計,但在全國總戶口數中,則只有極少數列入.由宋朝官方全國總戶數得出的宋朝總人口數,應加上少數民族人口才是比較真實的總人口.
1、宋代,北宋的城市化比率: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包括開封、杭州等。十萬戶以上四十個,古代一戶約5人,40個城市達到了50萬以上人口。加上小城市,北宋的城市總人口達到2500萬左右。北宋的總人口在7000萬到8000萬。北宋的城市化率達到30%。
2、宋代主要產品的產量12萬噸。也就是2400萬斤。除此以外,其他所有礦產品,均是宋代最高。
3、宋代稅收,北宋時達到1億兩白銀。全國人口7000萬。清初為3000萬兩,到1900年才8000萬兩。也就是說,1100年1900年中國的國家稅收在原地踏步。而宋代的人口只有7000萬。
4、宋代的稅收結構,北宋中期後,農業稅僅佔30%。工商業稅佔70%。
5、據統計,南宋15%是稅收為海關。
6、南宋的稅收超過北宋。
7、北宋東京人燒炭,南宋杭州普通人穿絲衣。
8、南宋經濟總量,占當時世界的80%。
9、南宋時期,中國人均海外貿易為三到四吊,大約為3到四兩銀子。
10、宋代的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當時社會經濟所建立的經濟關系,受到蒙古的破壞,一直沒有恢復。
11、宋代沒有宦官和後宮專權。
12、宋代的武將沒有叛國。
13、宋代的科技最發達。
14、宋代的賦稅為貫,明朝和滿清的財政制度不如宋朝。事實上,明朝、滿清的制度,是不如宋朝的。
15、宋朝的皇權受到限制。和唐朝一樣。
16、宋朝的人民生活水準(經過統計是明朝和滿清的三到四倍)、官吏的俸祿最高、海外貿易最發達、文人沒有受到殺害的唯一一個王朝。也是唯一的職業兵。沒有義務兵。
17、宋代的生存環境優越。
18、宋代的熟練僱工工資高於知府的工資,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
19、宋代的禮法比較寬松。李清照改嫁。
20、宋代的官員最符合現代文官制度。
21、宋代的典章制度、民主制度都遠勝過明清。
22、宋代的經濟規模,是滿清後期的1、2倍。具體的統計沒有打出來。
23、宋代發行了紙幣,出現了通貨膨脹。明朝中後期通行金屬貨幣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24總結:
宋代是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生活水準最高、官吏俸祿最高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民主、科學、自由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海外貿易最發達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的黃金時代
宋代是中國的文化最發達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城市化率最高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比率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將歐洲距離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國有可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的朝代(宋代僅319年。西方從十三十四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到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經過了600年到700年。如果宋代可以延續300年,那麼宋代必然是資本主義社會。
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繁榮的時代,也是中國封建工商業最發達的朝代
約1億左右的人口
若以《元豐九域志》所載全國16569874戶為准,設北方、南方戶均7人, 則宋神宗時全國在籍人口約一億一千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