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現在有多少所黃埔軍校

中國現在有多少所黃埔軍校

發布時間:2022-07-07 10:28:50

1. 黃埔軍校在中國共有幾所

現在只有1所,在台灣高雄,叫「陸軍軍官學校」。廣州的那所黃埔軍校早就停辦了,被中央列為全國重點保護遺址。
希望採納

2. 現在還有黃埔軍校嗎

黃埔軍校還有,但是已經改名字了,1950年10月台灣當局在台灣高雄鳳山區復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並且在中國大陸已經停止辦學了。

資料拓展:

  1. 黃埔軍校:

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2.歷史意義: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一方面積極進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育;一方面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軍校採用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3. 黃埔軍校一共辦了多少期

從1924年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黃埔軍校總共錄取了二十三期學生,培養出了多批步兵、炮兵、工兵乃至空軍學生。

一、畢業人數

畢業學生計有52438人,由於這一期間處在特殊的戰爭環境,前線急需基層指揮員,黃埔軍校在各地還開辦了多所分校,學員、學生受訓時間普遍較短,學期比較靈活,有的甚至僅有兩三個月,在學會某一項兵科技術、戰術後即算是畢業。因此,從分校畢業的各種學員、學生、軍官超過了總校畢業生的數量,計有125500餘人。

二、校名

軍校宣布成立時,正式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但仍簡稱為「陸軍軍官學校」,懸掛在校大門上的校牌即如此書寫。因位於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在當時的口語中通俗稱為「黃埔軍校」。

四、黃埔軍校前四期

第1期:

1924年3月27日舉行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放榜,正取350人,備取120人,錄取學生編成4個隊。其中許多學生是共產黨組織從各地選派來的黨團員和革命青年。

第2期:

1924年8月14日舉行新生入學考試。原內分步、炮、工、輜重、憲兵等科,但在實際上並未詳分。本期修業期本定為半年,後因各地學生隨到隨入校的原因,延遲修業期為1年。1925年9月6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449人畢業。

第3期:

1924年冬,招考於廣州、上海等地,陸續進校,分步、騎兩科。1925年7月1日開學,共分9個隊與1個騎兵隊,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1225人畢業。

第4期:1926年1月進校,3月8日開學,分步兵、炮兵、工兵、經理、政治5個科。1926年10月4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2656人畢業。

(3)中國現在有多少所黃埔軍校擴展閱讀:

一、在全國各地開辦的分校。

潮州分校:

是大革命時期國民革命政府和國民革命軍東征軍指揮部為培養革命武裝力量創辦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所分校,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政府在粵東的軍事搖籃,黃埔軍校分校之開端。

長沙分校:

開辦於1926年6月12日,1928年7月停辦。原稱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3分校,後並入南京本校。

南昌分校:

開辦於1928年5月,1929年7月停辦。本分校學生由第5路軍所屬各師、旅、團中考選,計700餘人,於1928年5月1日在江西省南昌舉行開學典禮。

洛陽分校:

開辦於1933年8月18日,1945年春停辦。開辦此分校的宗旨是施行本校學生(生)的轉地教育,及對於軍官志願赴西北服務或屯墾者,施以屯墾教育及軍事訓練,軍官訓練第2期學生開始在本分校召集訓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黃埔軍校

4. 中國現在還存在黃埔軍校嗎

目前還有黃埔軍校,只是學校已遷至台灣,學校名也已變更。1950年10月台灣當局在台灣高雄鳳山區復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義上講,即是1924年以後,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興辦的各個軍事學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內。

(4)中國現在有多少所黃埔軍校擴展閱讀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乾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大革命為目的。

一方面積極進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育;一方面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軍校採用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5. 中國現在還有黃埔軍校嗎,現在還有黃埔軍校大學嗎

1.黃埔軍校是現在台灣的陸軍軍官大學。
2.黃埔軍校,全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3.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
4.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第六期有武漢分校),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5.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再改制為陸軍軍官學校,並於國民政府遷台時遷至台灣高雄鳳山。

6. 黃埔軍校現在還有嗎

黃埔軍校還存在,但已更名為「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6月16日,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50年台灣高雄鳳山區復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

黃埔軍校歷史:

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校內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前,軍校一至四期的畢業生共4981名。以軍校學生為主組成的革命軍,參加了統一廣東的戰役與北伐戰爭。

黃埔軍校人才輩出:

中國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林彪和陳毅。解放軍首批授銜的十位大將中也有三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陳賡、許光達和羅瑞卿。周恩來、陶鑄、劉志丹和左權等,也在黃埔軍校工作和學習過,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國民黨軍隊的將領中,黃埔軍校畢業的著名將領有杜聿明、胡宗南、鄧演達、宋希濂和陳誠等,數以百計。

7. 中國現在還有黃埔軍校嗎如題 謝謝了

黃埔軍校聞名全國,被世界譽為「將軍搖籃」之一,既有日後成為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胡宗南、宋希濂,也有日後成為共產黨將帥的徐向前、周士第等人。黃埔軍校是一所國共合作的學校,中國共產黨曾派周恩來、惲代英、肖楚女、熊雄、聶榮臻等先後到這個學校擔任政治工作和其它工作,黃埔軍校校名雖多次變更,但因校址在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因校址不同大致可分為廣州、南京、成都三個時期。 廣州時期1924—1930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於廣州黃埔創辦陸軍軍官學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5月3日,任命蔣介石為校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校務工作。5月9日,委任廖仲愷為軍校的中國國民黨代表。隨後,任命李濟深為教練部主任,鄧演達為副主任兼總隊長;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11月,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周恩來接任政治部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周駿彥、俞飛鵬為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李其芳為軍醫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11月29日,又增設教育長,由胡謙擔任。軍校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辦校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培養革命的軍事人才。軍校在黃埔辦到第七期。1930年,第七期畢業離校,在黃埔停辦,遷校南京。(1)、1924年5月: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2)、1926年2月 更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3)、1928年5月改名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4)、1929年9月改名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南京時期:1930—1937.7蔣介石「四.一二政變」之後,定都南京,在南京籌設軍事政治學校,以南京為本校,以黃埔島軍校為預科,28年3月16日,軍校宣布正式成立,定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0年,第七期畢業離校,在黃埔停辦,遷校南京。軍校生從第八期到第十三期均在南京招考,並增設高等教育班、軍官補習班、軍官訓練班、並代訓空軍、海軍、軍需、軍醫、兵工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失守,軍校西遷,第十二期在武昌舉行畢業典禮,爾後遷入四川。1938年軍校校本部被日軍炸毀。成都時期:1937.11.11—1949.11第十三期學生於廬山舉行入學典禮,會同十四、十五期兩期學生轉遷成都,原有成都分校並入本校,增設軍官教育隊,加設戰術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射擊訓練班、技術訓練班、特務長訓練班。第十六至二十三期均在此學習,在招收第二十四期學生入學時,大陸解放。黃埔軍校除校本部外,另有9所分校:第一分校:洛陽分校,1933年8月成立,祝紹周為分校主任,專事非軍事出身的基層軍官,34年又增設軍官訓練班、學員班。抗日爆發後,38年3月,移駐陝西,改稱第一分校,抗戰勝利後撤消。第二分校:武漢分校,1926年7月,誓師北伐,抵武漢後,籌設分校,補充戰役中傷亡的學生,在武昌招收新生,合入受訓,校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該校為共產黨控制,後被清洗,38年3月,遷至湖南該為第二分校。第三分校:成都分校,1935年10月成立,36年開學,38年1月改為第三分校,在本校遷入後並入本校,39年改設第三分校於瑞金,46年結束。第四分校:廣州燕塘,36年改組為廣東分校,38年1月改為第四分校。第五分校:1935年設於昆明,受訓對象與洛陽分校相同,38年1月改為第五分校,46年結束。第六分校:1926年5月廣西地方政府在南寧成立,29年移桂林,30年移柳州,後又遷南寧,37年底稱南寧分校,38年遷桂林改稱第六分校,44年遷廣西百色,45年底結束。第七分校:38年3月成立於甘肅天水,39年遷西安,45年11月裁撤,未畢業學生並入本校。第八分校:39年春設於湖北均縣,第五戰區成立干訓團,40年改為第八分校,45年6月裁撤。第九分校:迪化分校,43年成立,46年結束。 至於現在最好的軍校嘛各軍兵種都有自己的專門院校,不好說呀 海軍我首推「大連艦艇學院」 綜合類技術院校,就是長沙「國防科大」咯 空軍不好說啊,飛行學院太多了。 其他軍兵種,二炮部隊和潛艇部隊我不了解。至於工程兵,南方有一所軍校非常有名哦;還有象第一、二、三軍醫大,都很棒的哦;裝甲兵院校我知道一點,北京杜家坎的裝甲兵工程學院可是軍內名校哦,其前身就是著名的哈軍工呀。 指揮類院校,石家莊陸院是一所培養基層帶兵人的初級軍校,而國防大學則是我軍的最高學府--高級將領晉升前都要在此接受輪訓。至於其他軍兵種,也都有自己的指揮院校。 軍事學術方面,軍事科學院最厲害呀 另外,現在全國很多重點大學都開辦了國防班,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也一樣是「軍校」哦

8. 全國有幾個黃埔軍校

嗯,全國只有一個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校前期,除了武漢分校外,還有潮州分校、洛陽分校、南寧分校、長沙分校、南昌分校、成都分校、廣州分校等

9. 中國黃埔軍校的分校介紹

潮州分校 長沙分校 洛陽分校(中央軍校第一分校) 武漢分校(中央軍校第二分校,後遷移至湖南武岡) 江西分校(中央軍校第三分校) 廣州分校(中央軍校第四分校) 昆明分校(中央軍校第五分校) 南寧分校(中央軍校第六分校) 西安分校(中央軍校第七分校) 湖北分校(中央軍校第八分校) 迪化(現在的烏魯木齊)分校(中央軍校第九分校) 鳳山分校(中央軍校第十分校) 自黃埔軍校創立後,曾最先在黃埔島內設立平崗分校、蝴蝶崗分校、在廣州市區內設立省分校。這些分校純屬移駐學生分區上課,並無專門的分校組織機構,實際上不是分校。
正式建立的分校,應該從1925年的潮州分校開始,繼而在1926年-1927年間,在廣西南寧、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增設分校,因地取名。
在民國14年3月,黃埔軍校學生軍第一次東征攻克潮汕籌設潮州分校開始,截止到民國24年4月成都分校開學,黃埔軍校所設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漢分校、長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寧分校、洛陽分校、廣州分校、成都分校八個分校。
抗戰前的八所分校,並非開辦後就一直辦理,它們的歷史任務結束後,則予以停辦。
黃埔軍校潮州分校
1925年11月12日開始正式招收學生。12月10日任命何應欽為分校校長兼教育長。1926年4月1日教育長改由鄧演達擔任。6月1日,第一期學員畢業。6月6日第二期學生入校。12月底期滿畢業後該分校停辦。
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該校成立於1926年10月27日,以武昌兩湖書院為校址,接受本校第五期政治科學員入校12月抵達武昌,並在本地招收新學員。
1927年7月分校結束。
1929年4月,錢大鈞再次於武漢建立分校,共教育第七、第八兩期學員。其中第七期順利畢業,第八期於1932年3月並入本校學習。該校於此時結束。
1936年1月復組該校。
黃埔軍校洛陽分校
1933年12月成立,學員大多系東北軍沒受正規教育的軍官,校址設漢中,分校主任為祝紹周。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
1927年2月成立,校址長沙小吳門外教廠坪。校長石醉六,教育長余范傳, 共產黨員夏曦擔任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絕大部分是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左派。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討伐唐生智,程潛進駐該分校,將部分分校學生遷往南京本校,其餘學生於1928年5月畢業。畢業後該分校停辦。
黃埔軍校廣州分校
該分校於1927年成立(原燕塘幹部學校)。1931年改稱廣東軍政學校。1936年7月23日改稱廣東分校。
黃埔軍校廣州南寧分校
該分校建立於1926年春。校長俞作柏,教育長蕭越。第一期學生受訓18個月,分步兵、工兵、炮兵3個科目。 抗日戰爭時期,黃埔軍校一共設立了九所分校,原來的洛陽分校改名為第一分校。武漢分校早已停辦,民國26年冬天在武昌南湖成立第二分校,後遷往湖南武崗。第三分校成立於江西瑞金。第四分校,原為廣州分校改名。第五分校成立於昆明。第六分校成立於南寧,原為南寧分校。第七分校成立於西安。第八分校成立於湖北均縣。第九分校成立於新疆迪化。
抗戰期間的各地分校設備規模,均較擴大,西安的第七分校,尤為突出,各地青年學生在第七分校受訓的,有25000多人,學員也有10000多人。其次是第四分校,青年學生受訓為軍官者有15000餘人。這種現象反映了當時廣大中國青年的愛國精神和為抗日救國犧牲奮斗的偉大表現。
抗戰期間,長江以北的分校有第一、第七、第八、第九四個分校,第一分校訓練畢業學生7385名,畢業學生(短期各班隊學員)7413名。第七分校訓練畢業學生25015名,畢業學員10927名。第八分校訓練畢業學生2289名,畢業學員3442名。第九分校地處邊疆,情況復雜,訓練畢業學生1044名。
抗戰期間,長江以南分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五個分校,第二分校訓練畢業學生15004名,畢業學員(短期各班隊學員)9513名。第三分校訓練畢業學生7430名,畢業學員5961名。第四分校訓練畢業學生15373名,畢業學員5079名。第五分校訓練畢業學生6540名,畢業學員2480名。第六分校訓練畢業學生10813名,畢業學員7081名。
第一分校
1938年洛陽分校改稱中央軍校第一分校,1941年分校主任由劉仲荻接任,後易鍾彬,該分校自1938年起至1943年共畢業學員20471人。
第二分校
1937年七七事變後,原中央軍校武漢分校,遷往湖南省武岡,改為中央軍校第二分校,分校主任為李明灝。該分校從1938年至1944年共畢業學員23487人。
第三分校
第三分校成立於江西瑞金。
第四分校
廣州分校於1936年7月23日改稱廣東分校,1938年1月改稱中央軍校第四分校。抗戰爆發後該校多次遷移,最終以貴州獨山為校址。分校主任韓漢英。該分校從1936年到1945年共畢業學員25212人。
第五分校
1935年9月16日開學,學員為沒受正規教育的軍官,分校主任劉永祚。1938年改稱中央軍校第五分校,分校主任改由唐繼麟擔任,該分校從1935年到1946年共畢業學員8837人。
第六分校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全國軍事政治統一於中央,南寧分校遂改名為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校址由南寧遷往桂林市郊外的李家村。
1944年9月桂柳會戰爆發,軍校被迫撤到宜山縣懷遠鎮,後又遷往凌雲縣城。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撤銷。
第七分校校址設在天水,後易西安王曲,分校主任由胡宗南兼任。從1938年到1945年共畢業學員37317人。
第八分校
校址湖北均縣,後易房縣,分校主任先後由徐祖詒、康澤擔任。該分校從1939年到1943年共畢業學員6872人。
第九分校
校址新疆迪化,分校主任宋希濂兼任。該分校從1942年到1947年共畢業學員950人。 軍校由六個部門組成:政治、教育、訓練、管理、醫學和補給。
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 大學部
研究發展中心
土木系
機械繫
管科系
外文系
物理系
化學系
電機系
資訊系
政治系
通識教育中心
軍事管理科學研究中心

10.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辦了多少期,畢業了多少學生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辦23期,總畢業3.3萬多學生,其中前6期畢業8107人,後17期畢業2.5萬多人。

前6期

從1924年6月至1927年底的時間里,黃埔軍校共培養了6期學生,畢業生人數達8107人,是正宗的黃埔時期。其中第一期最好,是老大哥,占據了軍隊中最高的位置。

在講究資歷的國民黨軍隊中,黃埔一期就是個金字招牌,黃埔學生中最早做到上將的,全是一期的。

而第二、第三期,雖然比第一期畢業晚不了多長時間,但除了王耀武等少數人外,在陞官速度上卻怎麼也趕不上第一期。不過第二期也創造了黃埔之最:總共600多名學員中竟產生了325名將軍,號稱「黃金二期」。

第四期運氣非常好,正趕上黃埔軍擴大時期,畢業學生占據了相當好的位置。

運氣最差的是第五期和第六期了,畢業時正值戰事激烈和蔣介石反共清黨,很多學生犧牲在戰場上,更多的人則被自己人逮捕殺害了。其中第六期入學時有4400人,經過了廣州的「四一五」反共大屠殺後,死走逃亡,畢業時只剩下了718人。另外,黃埔在潮州、武漢、南寧、長沙、廣州的分校也培養了一批學生,同樣經歷了國共分裂的劇烈動盪。

後17期

1927年後,由於政權分立,黃埔軍校出現了在廣州、武漢和南京的三所學校。後幾經整合,在南京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為正宗嫡傳。1946年,該校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在這幾個時期,又培養了17期畢業生,共約25000多人。

抗戰爆發時,很多黃埔學生還是低級軍官,因而在戰爭中大量傷亡,為民族獨立做出了貢獻。黃埔軍校前後共有23期學生3萬餘人,其中多數成為了蔣介石集團在30多年中的軍事支柱力量。

(10)中國現在有多少所黃埔軍校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乾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大革命為目的。

一方面積極進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育;一方面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軍校採用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中國現在有多少所黃埔軍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目前有多少將軍 瀏覽:529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斷交 瀏覽:196
中國的公交車是哪個品牌 瀏覽:195
為什麼現在找職業越來越南 瀏覽:349
印度怎麼能成為強國 瀏覽:471
義大利比亞喬旗下有哪些品牌 瀏覽:780
中國公民在英國死亡多少人 瀏覽:605
越南低保戶怎麼樣 瀏覽:624
中國三針的疫苗是哪個公司的 瀏覽:346
現在印度人民黨有多少黨員 瀏覽:439
如何看中國足球世界盃 瀏覽:267
英國的秩序怎麼樣 瀏覽:899
義大利麥片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97
陀螺形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26
銅陵義大利風情街健身健身在哪裡 瀏覽:860
在越南做電商怎麼做 瀏覽:262
英國女王穿的什麼牌子 瀏覽:878
印尼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瀏覽:795
越南到中國過海關要交多少稅 瀏覽:971
英國公民移民多少錢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