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是哪
我國五大對外貿易港口,從大到小依次為:上海,廣州,青島,天津,大連。
㈡ 最大的海灣
中國最大的海灣是北部灣,它處於中國雷州半島、海南島和廣西及越南之間,位於我國南海的西北部,是一個半封閉的大海灣。
㈢ 我國古代最大的港口是哪裡
當然是福建泉州港。
泉州港,又稱」刺桐港」,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沿海港口,泉州港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泉州的歷史就是一部港口史。
泉州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是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對外貿港口,它在宋元時期曾成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以」東方第一大港聞名於世」。 泉州古港包括泉州灣東北面的崇武港,泉州灣的蚶江港、石湖港,後渚港、洛陽港,深滬灣的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福全港,圍頭灣的圍頭港、金井港、東石港、安海港、石井港,湄洲灣的蕭厝港、斗尾港。合稱三灣十二港。在上述各港中,以後渚港最靠近泉州市府,水陸交通極為方便,是泉州港重要對外交通貿易港口。
明代
義大利學者保羅·達爾·波佐·托斯卡內利給哥倫布的信這樣寫道:」蓋諸地商賈,販運貨物之巨,雖合全世界之數,不及刺桐一巨港也。每年有巨舟百艘,載運胡椒至刺桐。其載運別種香料之船舶,尚未計及也。」這就不難解釋1492年11月1日哥倫布到達南美洲時,在日記上寫道:」這里就是大陸,薩伊多(Zayto)和金薩伊(Kinsai)就在吾前面一百里格的地方。」哥倫布以為南美洲是他遠航所要去的刺桐港。
明代以後,泉州海外一度有所恢復,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但由於明政府施行了嚴厲的」海禁」,限制泉州港只通琉球,使泉州港對外貿易受到極大限制。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移設福州,泉州的來遠驛也隨同市舶司廢置,標志著泉州港外貿地位的下降。
滿清時期
在清初戰爭和海禁、遷界的影響下,泉州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泉州港雖淪為地方性港口,但仍然比較繁榮。
㈣ 封建時期禁海之前,中國最大的港口是什麼
我國古代最大的港口是「刺桐港」,是現在的泉州港。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獨佔400年鰲頭的「世界第一大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 綢之路起點」,名氣遍布全球,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泉州港位於泉州市東南晉江下游濱海的港灣,北至泉州湄洲灣內澳,南至泉州圍頭灣同安區蓮河,港口資源優越,海岸線總長541公里[2],大小島嶼208個,規劃可開發的港口自然岸線113.7公里,其中深水岸線57.2公里,是福建省三大港口之一。
馬可波羅游記》里認為可以與亞利山大港齊名,甚至更加宏偉。正是這座港口,宋元時期給泉州帶來了「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詩人王心鑒這樣描寫到泉州港的盛況:「泉水出疊嶂,飛虹沐晞陽。書院桐花里,梵宇蓮湖旁。翠篔倚老厝,朱霞染雲檣。好風鯉城起,浮舟泛重洋。」泉州港造就了泉州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文化。
(4)中國南海最大貿易港在哪裡擴展閱讀:
泉州港歷史上曾以四灣十六港著名於世,現又開發了湄洲灣肖厝深水良港。泉州港轄有四灣五個港區十六個個作業區,即:湄洲灣西岸肖厝港區和南岸斗尾港區。
泉州灣東北面的崇武港及泉州灣港區秀塗港、蚶江港、石湖港、內港港、後渚港、華錦港;深滬灣港區的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圍頭灣港區圍頭灣的圍頭港、水頭港、金井港、東石港、安海港、石井港等。
截止-2015年底,泉州港擁有生產性碼頭泊位9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5個(包括30萬噸級2個、10萬噸級4個、5萬噸級8個、萬噸級11個)。
港口通過能力達到11986萬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123萬TEU。全港開通運輸航線130多條,集裝箱航線76條,與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有海運往來。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內,泉州市將完成港口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300億元,努力將泉州港建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港。
㈤ 中國最大的自貿區在哪裡
海南島。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發﹝2018﹞12號),明確以現有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海南特點,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