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

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

發布時間:2022-07-08 13:23:07

1. 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取名為中國又是誰取名為中國

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中華才是我們國家一直都在用的名字;共和國是我們國家的國家屬性。在四九年成立後開始取名中華人民共和國。
關於新中國的國體,已確定為工人階段(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時,確定新中國的政體,為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中央、毛澤東一般習慣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稱呼。與此相應,新政協籌備會提出議定和起草的組織條例中,就有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指定由董必武領導的第四小組負責起草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在新政協籌備會起草各項文件的過程中,一些代表對這個原擬的國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雷潔瓊發言說,如果國名太長,用時不用全稱即得註明是簡稱。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的意見被整理成書面報告,提出:「我國國名似可將原擬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改為中華人民民主國簡稱中華民國或中華民主國。將來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即可改稱中華社會主義民主國。」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先生對原擬國名提出質疑,發表了第三種意見。張奚若說:「有幾位老先生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名字太長,他們說應該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

2. 中國什麼時候改名叫「中國」的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或漢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稱為"中國".
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和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3. 中國一詞的由來,從哪個朝代開始叫中國的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或漢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國家.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或漢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4. 中國在什麼時候開始叫做中國的

中國國內最早有用中國這個詞稱呼領域從西周開始,但只是指關中、河洛地區,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外國稱我們為中國要從中華民國開始,中華民國將中國作為他的簡稱,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也為中國。

(4)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擴展閱讀: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的歷史演變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含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擴張,「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

央視網-《百家講壇》 20170326 國之名稱(1)中國

5.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叫中國的呀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

1、「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獻記載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華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2、《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

3、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擴張,「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

4、秦漢以來,又把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5、從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比如,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

6、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7、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嚴格地說,古代「中國」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8、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將「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就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5)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擴展閱讀

建國後的確定過程

抗戰時期,毛澤東曾經多次闡述將來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含義。

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後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年9月27日,政協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39]並且去掉國號後面「中華民國」的簡稱。自此之後,政協會議通過的大會文件,就完全去掉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國」在人們習慣性稱呼中漸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




6.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叫中國這個名字的

中國是周朝開始叫中國的。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6)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擴展閱讀: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傳說中,黃帝是大約45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穀,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逐步強大。他曾率領部落打敗黃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成分。

7. 唐朝時候中國叫什麼中國是漢朝改名為中國嗎

唐、大唐、東土大唐

「中國」一名的由來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時,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的別稱
赤縣、神州、華、諸華、中華、夏、華夏、諸夏、中夏、方夏、函夏、禹城、禹進、禹甸、九州島、九牧、九區、八州、海內。
外國對中國的稱呼
唐:外國對中國的稱呼之一。唐代的中國國勢強盛,名聲很大,因此在這以後,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慣。
秦、秦尼:現在伊朗的波斯語、印度的印地語、義大利語、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如「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馬秦尼」、「秦尼策」、「秦那斯坦」等,通常是由「秦」的發音轉化而來。
漢:漢代中國國力盛極一時,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漢代以後,中國人常以漢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外國人也稱中國為漢。
契丹:契丹作為中國的代稱在西方也流傳很廣。
支那: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
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又譯作「真丹」。
賽里斯:中國因「絲綢之國」而聞名於世,因而得名賽里斯,有贊譽之詞。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稱最早由誰提出來的

最早是由張奚若等人提出來的。

在1949年7月9日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第四小組第二次會議上,張奚若等人認為名稱過長而應去除「民主」二字,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司徒美堂等許多民主派代表對「簡稱中華民國」6個字持有異議,認為應確立新國名。


(8)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擴展閱讀:

演變過程

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後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年9月27日,政協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去掉國號後面「中華民國」的簡稱。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誰起的名字

周恩來

周恩來於1949年9月7日向政協代表作了《關於人民政協的幾個問題》的報告,其中就國名問題解釋:在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草案上去掉了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民主』二字,去掉的原因是感覺到『民主』與『共和』有共同的意義,無須重復,作為國家還是用『共和』二字比較好。

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國名是『中華民國』,有共和的意思,但並不完全,可以作雙關的解釋,而且令人費解。現在我們應該把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區別開來。因為在辛亥革命時期,俄國十月革命尚未成功,那時只能是舊民主主義的。

在那以後由不完備的舊民主主義進步到完備的新民主主義。為了使國家的名稱合乎國家的本質,所以我們的國名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9)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新中國」話語體系經過不斷演變和揚棄,最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以「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富強」為目標得以確立。這既是話語體系演進的必然,也是黨的與時俱進理論品格在話語體繫上的體現。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閱讀全文

與是哪個國家讓中國改的叫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內戰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833
越南電影票價多少 瀏覽:670
大眾伊朗落地多少錢 瀏覽:521
伊朗小艇怎麼打 瀏覽:731
去印尼打工帶什麼衣服 瀏覽:595
越南咖啡叫什麼咖啡 瀏覽:24
印度人們怎麼看待中印戰爭 瀏覽:794
中國男裝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744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