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工業和德國差多少年

中國工業和德國差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7-09 02:18:11

① 中國的科技水平和德國科技水平相差多少

祖國的整體科技水平大體上比德國相差七到十年。領域不一樣差距也就不一樣。我國在航天航空、大型計算機硬體的部分元件、生物領域中的部分部門比德國要先進。而基礎學科(基礎物理、醫學、數學、化學等)、機械精密加工、光學儀器、電子設備製造、醫學設備、汽車研發、大型動力機器、通訊工程等領域德國比我們先進得多。有的領域我們比德國幾乎落後了近三十年。有的還無法拿年代來衡量。

② 1895年的德國工業與1995年中國的工業的特點

生產工藝特點都是以重工業為主,大力發展重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

③ 中國和德國的工業水平到底差多少年

整體工業水平相差不大,應該不到5年,但是在某些個別領域,差距可能將近十年,例如汽車製造業。估計再有十年,中國將有自己的「寶馬賓士」。但是我們也在個別領域超出德國,各有優勢。

④ 中國工業與德國工業差距有多大

就工業來講我們在發展四十年估計能趕上今天的德國。什麼時候國產機床能被德國人買去用於軍工製造,什麼時候我們算就趕超了。不過現在我們的軍工用的是人家的二線機床,還是日本造的。

你不能要求才發展十幾年的年輕人和一個積累了幾十年的老手對打。我們才發展了多少年,德國積累了多少年。等著吧,憑著我們的人口和發展潛力,雖然現在有些方面還比不過他們。但超越他們只是時間問題。少吐槽多幹事,我們的征程可是星辰大海。應樹立質量強國的思想, 同樣的材料,做出的產品質量相差很多,必須縮小質量差距,不應追求物美價廉。

但是反而最害怕工業製造能力不是特別強的中國, 千方百計來制裁我們的發展, 所有的高科技不能出口 ,本質上是我們完成了工業化,也許製造質量不是特別強,但是我們可以製造 。就像你可以製造賓利我們可以製造比亞迪 ,高檔當然是賓利但是跑起來都是能跑120公里每小時 。

但是我們是後起之秀,我們的金融受國家監管,美國是不能輕易控制我們的。現在網路經濟和金融經濟抬頭了, 實體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美國為戒 ,千萬不要走美國的金融道路 ,一旦發生次貸危機那麼就是下個日本再也翻不了神。

⑤ 中國綜合國力與至少和美國相差多少年 和德國、日本呢

比美國:40年,就是說20年後即2050左右中美將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現在的美國是個超級大國,軍費佔世界40%,經濟佔世界30%,在國際事務中有著強大的支配能力和重要的影響力。美國年軍費4000多億美元,由於反恐,近幾年美國每年增加的軍費400億美元,幾乎比中國一年的軍費總額要多!2005年美國GDP為12.5萬億美元,增長率為3.5%,即年增長4000億美元。中國GDP為2.4萬億美元,為美國的1/5,年增長率為10%,即年增長2400億美元。以此進行簡單的數學計算,中國GDP能夠趕上美國需要經過27年。

一般認為中國要全面趕上美國還需要50年。但考慮到中國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發展國家,而美國則被認為是達到了發展的最高峰,逐步開始了衰落。此消彼長,如順水推舟。中國改革開放僅僅20年就取得了的巨大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過一個40年,中國完全有可能趕上美國。

一般認為人口問題是中國的最大的問題,但同時人口也是中國最具潛力的發展.

比德國:不是我妄自菲薄,中國的科技水平和世界最先進水平最起碼落後20年,別急著反駁我,我有依據,一切的科技發展都離不開機械的發展,光有理論研究沒有製造技術算不上真正的科技,那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床是什麼樣子的:Agiecut Vertex精密數控慢走絲線切割機床:工件加工輪廓誤差:TKM工件輪霄誤差≤±1μm;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Ra≤0.05μn,0.05微米,50納米!什麼概念?國產的呢,你去問問廠里的師傅們,最精確的恐怕是零點幾個毫米級的。不要小看這些東西,真正的高科技比拼的是什麼,是產品的工作原理嗎?你要說是那就說明你的無知了。現在的科技比的就是加工精度和材料!
再說材料,你知道機床用的刀具嗎?國產的幾百上千塊的,德國進口的得十幾幾十萬一塊!他們憑什麼賣得這么貴,那是他們的刀具可以比國產的用的次數多幾百幾千倍!而且有更高的精度和加工穩定性。

比日本:最少落後10年。世界經濟起飛發展,造就了亞洲四小龍等亞洲經濟強國。而那個時候正是中國如火如荼破四舊搞內斗的十年。

所以就經濟起飛年頭來說,至少落後10年。
然後再加上文革對經濟不光是阻礙做用,還有破壞作用。前段時間就有人做出統計,至少經濟倒退20年。
這樣就落後了30年。
開放以後經濟增長率一直居高以平均10個點增長,遠遠超過各國。在猛追的情況下,現在大概落後15到20年,也算正常。

中國人口基數大,如果按人均,估計落後就不止20年了。

⑥ 據說現在中國的工業水平落後德國100年,是不是真的

保守估計應該差不多100年,畢竟現在支撐中國主要
工業體系
的產品比較低端,都是德國人100年前生產的東西,而且工藝水平也差的很遠,德國工業估計比美國還要強一點。

⑦ 中國機械工業技術發展現狀,與日本、德國、美國相差多少年

一、產業規模躍居世界首位
「十一五」期間,機械工業的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0年機械工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已超過9%;工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4萬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4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5%,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從16.6%提高到20.3%;規模以上企業已達10萬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萬家,從業人員數達到1752萬人,資產總額已達到10.4萬億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2009年,我國機械工業銷售額達到1.5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1.2萬億美元和美國的1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機械製造第一大國。

二、裝備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十一五」以來,在高速增長的需求拉動下,我國機械產品的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機械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由2005的80%提高到了2010的85%以上,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取得了較大突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1.電力裝備方面:已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技術水平和產品產量已經進入世界前列。已可批量生產60萬及100萬千瓦級超臨界、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水電設備最大單機容量已由30萬千瓦升級到70萬千瓦,機組效率進入世界先進水平;已具備自主生產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站成套設備的能力,三代核電站裝備的成套製造技術正在研發,並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兆瓦級風電機組已實現批量生產,5MW海上風電機組已研製成功,我國已進入世界風電設備生產大國行列;1000KV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和±800KV直流輸電成套設備研製成功,綜合自主化率分別達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首個特高壓輸變電設備投入工業化運行的國家。

2. 冶金礦山設備方面,可自主提供年產1000萬噸級鋼鐵企業用常規流程的成套設備;年產2000萬噸級露天礦、年產60~70萬噸級金屬礦、年產600萬噸級井下煤礦、年處理400萬噸級選煤廠、年處理300萬噸級選礦廠、日產4000~10000噸級熟料干法工藝水泥廠成套裝備。

3.石化通用設備方面,30萬噸/年合成氨設備已實現國產化;百萬噸乙烯裝置所需的關鍵「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乙烯壓縮機)及多股流低溫冷箱已研製成功;6萬立方米/時等級大型空分設備已實現國產化並出口,正在研製8.5萬立方米/時空分設備;石油鑽機已由9000米升級到12000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正在由陸上鑽機向海上鑽機拓展。

4.汽車行業: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826萬輛和1806萬輛,高居世界第一。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銷售比重已提高到46%,其中自主品牌轎車的銷售比重佔31%。
大型施工機械方面:2000噸履帶起重機、500噸全路面起重機、72米臂架混凝土輸送泵車、直徑1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機等特大型工程機械研製完成。
農業機械方面:除少數高端產品尚需進口外,國產農機已基本能滿足國內農業的需求。180馬力大型拖拉機已研製成功,小麥聯合收割機已經普及並開始向大喂入量機型發展,3-4行玉米聯合收割機批量供應市場,水稻種植和收獲機械技術基本成熟,4行半喂入式水稻聯合收割機研製成功,油菜、牧草和甘蔗收獲機械、節水灌溉、秸稈還田和復式作業機具研究也都取得重大進展。

5.工作母機方面:大型、精密、高速數控機床以及為之配套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進步很快,數控機床自給率達到60%,開發出了五軸聯動龍門加工機床、五軸聯動葉片加工中心、五軸落地式數控鏜銑床、七軸聯動重型立式車銑復合加工機床、超精密加工機床、柔性製造系統及大型沖壓自動生產線;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可靠性明顯提高,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2萬小時。

6. 大型鑄鍛件方面:我國30萬、60萬千瓦火電機組高中壓轉子國內市場滿足率已提高到60%左右,低壓轉子國內市場滿足率已提高到45%,發電機大軸國內市場滿足率已提高到30%,掌握了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轉子製造技術並實現批量生產;100萬千瓦級三代核電設備成套大型鍛件已研製成功,壓力殼、蒸發器、主管道等具有代表性的關鍵鍛件的技術攻關已相繼取得突破。

三、結構調整取得一定進展

1.在資本結構方面:已實現多元化,行業內生的發展活力越來越強。國有大型企業在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和生產中繼續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民營經濟表現出很強的抗風險能力,對機械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50%,對機械工業的平穩發展功不可沒。

2.在組織結構方面:企業小而散的局面有所改觀,主要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不斷提高,尤其是汽車、工程機械、發電設備等行業更加突出。上汽、東風、一汽、長安產銷量在全行業中佔比已達70%,前十大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已達86%;哈爾濱、東方、上海三大集團產量在發電設備行業佔比達到68.7%,華銳、金風、東汽在風電設備產量中的佔比也已達70%左右;徐工、中聯重科、三一、柳工、龍工、山推已約佔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總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3.在產品結構方面:新產品產值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科技創新成果成為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2010年,機械工業新產品產值超過2萬億元,約佔全國工業新產品產值的40%。重大技術裝備向大型化、高參數化發展,部分產品的效率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量大面廣的通用機電產品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4.在資產結構方面:「十一五」期間,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281億元,年均增速達到約38%,2010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高達1.9萬億元。高強度的投資使得全行業的裝備水平大為提高,生產條件大為改善,行業固定資產的新度系數由「十五」末的61%提高到2009年的64%。一批行業排頭兵企業的裝備水平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同行先進水平。

與美、日、德差距較大,與德國差距有30年左右。

⑧ 中國工業與德國差距在哪

1、機械產業
德國把機械做到了極致,德國跟日本很相似。對比中國的機械產業,那隻有呵呵了。

2、工人
德國工人,很多都是一輩子專注一個行業,中國機械產業,都是一流學生上大學,三流學生上技校,出來當工人的學生水平可想而知。

3、中國的99式坦克的發動機是WR703/150HB 系列柴油機,這種發動機是從德國MTU 公司MB870系列改進而來。

當然德國跟中國差距也有
德國的航空工業跟中國就差的很遠,還有電子類、航天類。中國電子、互聯網可以說獨步天下有點誇張,不比美國差,確實可以肯定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工業和德國差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們怎麼看待中印戰爭 瀏覽:794
中國男裝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744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
義大利頂級大衣品牌有哪些 瀏覽:258
印度女官員發生了什麼 瀏覽:919
中國的流浪狗怎麼被領養的國外 瀏覽:987
英國火車延遲了下一班怎麼辦 瀏覽:747
印度是怎麼種植果樹的 瀏覽:310
去印尼工程預算一月多少錢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