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以前的漢唐盛世
基本不可能了,就連現在世界最強的美國,其最強的時候,如果和其他國家的綜合在一起算經濟、政治、軍事實力佔比都不如當時的漢唐,漢唐的時候,很多國家還沒有發展,處於蒙昧的狀態,現在大家都在發展,做世界第一可能,恢復當時整體實力在世界上的佔比,估計是沒希望的。
2. 自五代十國開始,中國歷史為何再無漢唐盛世
鄙人認為題目所問的原因可能是:
1、科技進步,代差消除
在古中國大陸的農耕文明,在中古時代因為極為復雜的原因,比如地理優勢,文化優勢等造就了中原帝國的輝煌,同時同樣需要依靠老天吃飯的游牧、漁獵民族政權,因為沒有固定農耕地,以及系列的定居文明支持,只能在天災人禍之後,南下劫掠以此滿足生存和野心的需要。
3、航海時代,落後世界
盡管這是的中原帝國,正是明清時代,依舊恢弘大氣,可是航海時代的到來,更將中原帝國裹入全球競爭,而因為資本主義在專制帝國的艱難發展,古中國徹底落後了,只能在自以為是的一隅之地稱孤道寡了。
3. 關於漢唐盛世的不理解.
就以漢為例
諸君俱知,秦並六國,南征北討,軍隊的傷亡人數再少也不會少,但是在歷經西漢文景之治後,人口達到封建時期的最高峰,連唐也不如。倉庫里的糧食都堆積得太久而變壞了,竄錢用的繩子都爛了,雖然這是官方的情況不能全部說明當時的情況,但至少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的狀況。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多次對匈奴用兵,一方面是因為國庫豐盈,但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百姓也很富足,當時的賦稅一再降到「三十稅一」,打仗用的裝備全是人們自己籌措,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漢代的生產力已經很強了,絲 帛等一般貴族都有能力購買,絲綢之路不是很能說明問題嗎!如果本國都供應不足還會出口嗎?當然一般的百姓是很少能用上的 ,但至少也可以穿上布了,而不是麻。
還有的先不說了,
4.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盛世」
六次盛世。
1、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
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
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2、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漢朝時期的漢文帝、漢景帝在位執政期間呈現的社會現象。最初,由於多年的戰爭導致經濟停滯不前,百姓生活不怎麼樣。漢文帝以「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為原則的政策。對百姓不施大壓;與此同時,對敵對勢力也保持不隨便動兵,維護和平,盡可能避免消耗國力。
漢文帝的生活十分節儉,自己的服飾、車駕都沒有增添,還下旨不許郡國向皇帝獻上奇物異寶。因此,政府過了緊日子,所有開支十分節省,那些當官的更不敢奢華無度,就此大大減少了百姓的壓力。
這兩位皇帝還非常注重農業,多次下令給那些刻苦耕作的農民進行獎賞,甚至在春耕時他們還會親自下地幹活,給大家做範例。
文、景兩位皇帝執政期間,世道非常太平,百姓逐漸富有起來。到了後期時,糧倉都十分飽滿,府庫里的錢常年不用,甚至於拿來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了。
隨著消費水平日漸上升並且迅速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表現出多年未見的富裕現象。文景之治是歷史上第一個盛世,也是文化經濟發展曲線最高的。
唐朝時期,唐太宗執政階段呈現出的政治、文化、經濟的大幅度提升的盛世現象被稱為「貞觀之治」。唐太宗繼承了唐高祖制定的方略,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
唐太宗任用賢才,虛心納諫;還採用以農為第一,節儉樸素(當官的出去不許吃肉),大力發展文化,並完善了科舉制等方略。社會當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安定現象;並尊重其他民族的習俗,穩定了大唐邊疆;贏得了幾十年天下繁榮的理想結果。
根據當時的年號,是在貞觀年間,因此這個階段就被稱作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歷史上的傳統農業社會推到了頂峰。
3、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也稱開元之治,也是在唐朝的盛世。唐玄宗執政以後治國基本方略採用道家的喧囂無為思想。同時任用賢才,整理官僚,最終使得唐朝中期的政治十分穩定。
為了增強綜合國力,唐玄宗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使得名門望族受到打擊,百姓擔負減輕,農業發展迅速。唐玄宗還停止軍隊變革,採取了更有效的治軍措施,並在邊遠地區令軍隊進行屯田,同時進一步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進而擴張領土。
對外民族以和平相處為原則的友好政策,改善了漢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唐玄宗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同時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朝在各個點都到達了非常發達的程度。連人口也得到了大幅度增長,達八千萬人 ;政府財政收入穩定,商業繁榮,城市更是繁華。
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來到大唐,洛陽、廣州、長安等大城市不同膚色、語言、服裝的商人來來往往,非常繁華。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到達最高峰值。
4、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是明朝初期的永樂和仁宣之治。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削弱群雄,將元朝剩餘的勢力趕到長城以北,並統一了華夏。經永樂皇帝、洪熙皇帝、宣德皇帝三代,近五十年的精心治理,終於創出了三十三年「永宣盛世」的優秀政績。明朝也就此進入了鼎盛時期。
明成祖朱棣曾經5次進軍蒙古,南至安南,還傳命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與世界相通。這么多舉動彰顯了明朝勢如破竹的發展進度。永樂年間城市經濟發達,以北京、蘇州、廣州、楊州、佛山、南京為主,以及一批沿海、沿內陸河城市的手工業、農業、商業興隆昌盛。在歷史中稱為「永樂盛世」。
隨後又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的治理下,國力到達巔峰,疆土遼闊,周邊鄰國每年都進京朝貢,這就是仁宣之治。
5、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歷史上中國封建王朝的一次復興,也是封建社會最後一次盛世。康乾盛世維持的時間長達134年之久,經過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以及乾隆皇帝三代的治理,是大清王朝最輝煌繁榮的時期。
在此期間,我國的各領域的商業體系不斷增高,經濟框架達到極致。同時也不斷地進行變革,社會的穩定、國力的強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中國清朝年間的領土版塊更是寬廣。
在盛世期間生活的人們是幸福的,沒有戰亂和暴政,甚至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幸福指數都高。當然我也相信如今我們的生活在歷史長河中也會是盛世。
6、武丁盛世
武丁盛世又稱武丁中興,盤庚侄子武丁執政時,殷商國勢達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餘年,他日夕思復興殷,苦於未得忠良之佐,後來傅說等輔佐下,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商王武丁惟才是舉,衣食樸素,推進了商朝最鼎盛的時期。武丁在位時期,滅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荊襄,擴疆數千里。故史書將武丁統治的59年間(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稱為「武丁中興」。
5. 中國古代共有幾次盛世
1、漢武帝時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強盛的時期。在歷代王朝的歷史上,有「漢唐盛世」之說。這里的「漢」,主要是指的漢武帝時期。人們又常常把漢武帝和秦始皇相提並論,因為我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是秦始皇創立,由漢武帝鞏固下來的。他在位54年,實行了許多新的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繁榮景象。
漢武帝由於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空前雄厚,為了維護北方邊境地區的生產和人民的生活,漢武帝決定改變漢初以來對匈奴的和新政策,進行一場反擊匈奴的戰爭,並於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對匈奴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戰役。這3次戰役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給匈奴貴族以致命的打擊,基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威脅,保障了邊境地區人民的安居生產。但這些戰爭消耗了國家的財富,使廣大人民增加了徭役之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他為了聯合西域,共抗匈奴,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同西域的聯系,開辟了「絲綢之路」,開創了中原和西域各地文化、物產交流的新紀元。不但促進了亞洲各地經濟和生產的發展,也促進了歐亞之間的聯系。
2、唐太宗到唐玄宗時
開元(公元713—74年)為唐玄宗統治前期的
年號,這段時期唐王朝國勢強盛,在各方面達到
了空前的盛世景況,史稱「開元盛世」。
為了增強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唐玄宗先從
經濟方面人手改革。首先,打擊豪門士族,爭奪
土地勞力;第二,改革食實封制度,以增加政府
財政收人,減輕人民負擔;第三,玄宗打擊佛教
勢力,淘汰僧尼;第四,發展農業。
在外交方面,玄宗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
善了民族關系,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同時,
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系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
展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
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面
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
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
唐代人口增長到五千二百九十餘萬人。唐代的商
業亦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
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
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
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
往,十分熱鬧。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全盛的階段。
3、康乾盛世
從康熙中葉起,清朝出現了相對繁榮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達於鼎盛。這段時期,其時間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統治的高峰,故中國部分歷史學者將康、雍、乾時期稱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現在人口的增長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 有人將此歸結為清朝統治者勤政的結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進的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在全國推廣的結果。
在此期間,清朝統治者對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學東漸;對內大興「文字獄」。所以有人認為,正是「康乾盛世」 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使中國落後於西方,是不值得稱頌的。
一種觀點認為,「康乾盛世」是騙人的,是中國部分歷史學者無視歷史、自欺欺人的說法。在康熙年間,對俄作戰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就割讓領土,如果是盛世卻割讓領土真是匪夷所思。無獨有偶,同樣處於「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間,也簽訂了割讓領土的《恰克圖條約》。而且在康雍乾三個皇帝在位期間,他們做了什麼?製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獄慘案,康乾數次下江南奢靡遊玩,自雍正起又耗盡民脂民膏修建圓明園。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發展,鴉片戰爭前夕,英國侵略者已是堅船利炮,而清朝軍隊卻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盛世到了這個地步,真是無恥之尤。康熙年間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潛書》里提到: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於北方」。而乾隆時期的英國使者馬嘎尼來華期間,記載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都是蓬頭拓面,衣杉襤褸,因此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中國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蠻人」時代(見馬嘎尼的中國行記)。
6.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幾大盛世分別是在哪幾個年代
1、「文景之治」,西漢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
在文景時期,朝廷為了休養生息,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比如,漢文帝分別三次對田租進行減半和全面,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就是「輕徭薄賦」的體現。
而且文景二帝還十分的重視農業,鼓勵農耕,甚至在春耕的時候親自下地耕種,以此來給百姓做榜樣;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是百姓富裕起來。以此同時,朝廷還強化軍權、安定邊疆,給「文景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各方面的不斷努力和發展,終於出現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據說當時國庫里的錢多的數都數不過來,所以「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以及大量隱瞞的人口戶口,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60萬戶),在位二十多年時開創,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
隋文帝楊堅倡導節儉,節省政府內不少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並設置谷倉儲存食糧。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
3、「貞觀之治」,出現於唐太宗時期。
當時經濟繁盛,文化繁榮;當權者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
同時朝廷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此外,「貞觀之治」也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把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推向了頂峰。
4、「開元盛世」又被稱為「開元之治」,現於唐玄宗時期。
這一時期,有了前面「貞觀之治」的穩定局面,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大力發展經濟,解放勞動力,使得天下大治,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國家財政收入穩定。
同時還改革兵制。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的大統一。至此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因當時年號為「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在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發展,在當時的長安城常常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商人,十分的熱鬧。這個時期是我最喜歡的年代了,開明、繁盛,是一個難得的盛世。
5、「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這個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
在當時,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但是在這一盛世之下也隱藏這巨大的危機,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使得乾隆後期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相繼爆發。
7. 中國何時才能再創漢唐盛世
應該再過50年吧 看我們現在的嫦娥一號也升空了 是繼美俄日 第四個國家 我們國家是很有人才的 50年 應該沒問題
8. 漢唐盛世的資料
西漢和唐代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封建社會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國家統一、文化昌明、武功強盛、國威遠播,是漢唐兩朝的共同特點。但是,兩個王朝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方面,選擇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路徑。西漢王朝在漢初地方分權的背景下走的是中央集權化不斷加強的
道路,唐王朝則在初期高度中央集權的背景下走的是地方分權化趨勢不斷增強的道路。
西漢王朝的中央集權化進程
漢代推進中央集權化進程的背景是西漢初期廣泛存在的分封制和諸侯王國,西漢王朝的中央集權化進程實質上也是分封制不斷被改造、諸侯王國權力不斷被限制的過程。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爭取勝利,曾先後分封異姓功臣七人為王。劉邦稱帝後,又逐個清除異姓王,並先後分封了九個同姓王。這樣,漢帝國的版圖以朝廷直轄15郡為中心,形成了「諸侯比境,周匝三垂」的基本格局。漢初,一方面在部分地區推行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郡縣制,另一方面又在許多地區推行由中央間接控制地方的分封制和建立諸侯王國,造成了地方權力結構的復雜局面。郡縣制體現的是中央對地方直接統轄和直接管理的關系,以中央集權為主要特徵,屬於單一制的范疇。分封制體現的是中央對地方間接統轄和間接管理的關系,以地方分權為主要特徵,屬於復合制的范疇。漢初,諸侯王國的地域大於中央轄郡,地位高於中央轄郡,這表明漢初地方的基本性質是分封制為主郡縣制為輔或曰復合制為主單一制為輔的地方分權制。這就是漢代推進中央集權化進程的歷史背景。
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西漢統治者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曾採取過一系列改造分封制和削弱諸侯王權力的措施,如剪除異姓王、分封同姓王、「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平定吳楚七國之亂、頒布「推恩令」等。這些措施,人所周知,耳熟能詳,筆者不擬重復,這里只想從諸侯王國政區性質變化這一側面來談西漢推進中央集權化的歷史進程。
西漢諸侯王國政區性質的變化過程大約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在漢高祖初年分封異姓王時期,諸侯王國是一種高度自治的政區實體。諸侯王在本封國內具有完整的行政權,可以任免幾乎所有的王國官員。王國向中央承擔的義務似乎只有定期朝貢和不定期提供兵役。這一時期,在中央權力結構方面,是以皇帝為中心的君主專制政體。在地方權力及中央與地方關系方面,則是地方分權的分封制與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的結合而以地方分權為主。
在漢高祖分封同姓王至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以前,諸侯王國是一種基本自治的政區實體。諸侯王在封國內具有不完全的行政權,可以任免大多數王國官員,除中央代置丞相外,諸侯「得自除內史以下」、「自除御史、廷尉、宗正、博士,擬於天子」(《史記·五宗世家》)。這一時期中央雖然採取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某些封國的實力遭到削弱,但依然存在「誇州兼郡、連城數十」(《漢書·諸侯王表序》)的強大封國,諸侯王國的總體實力依然如初。因此這一時期漢代的政體性質基本類同前一時期。當然,中央集權因素具有某些量的增加。
在吳楚七國之亂以後至漢武帝前期,諸侯王國是一種有限自治的政區實體。諸侯王在本封國內只有部分決策權,可以任免部分級別較低的王國官員。《史記·淮南衡山王列傳》載,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衡山王劉賜犯有過失,「有司請逮治衡山王。天子不許,為置吏二百石以上。」《史記集解》引如淳語:「《漢儀注》吏四百石以下,自調除國中。今王惡,天子皆為置之」,在此之前衡山王至少有除置四百石以下官吏的權力。這足證吳、楚亂後諸侯王仍有任免中下級王國官員的權力。這一時期,在地方權力及中央與地方關系方面,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比重基本是平分秋色。地方分權為主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漢武帝後期以後,諸侯王國完全失去了行政權。諸侯王「官職皆朝廷為署,不得自置」(《後漢書·百官志五》),官員的任免權完全被剝奪。「諸侯唯得衣食租稅,不與政事」(《漢書·諸侯王表序》)。諸侯王之號除了僅表示政治身份和獲取經濟利益外,已不再具有其他政治意義。從此,諸侯王國的自治實體色彩消失殆盡,盡管形式上仍與郡縣制並存,但體現在中央與地方關系方面的性質完全變成了單一制的中央集權,封國只是地方政區制度的一個特殊形式而已。至此,西漢王朝完成了推進中央集權化進程的歷史任務,實現了地方政體由復合制向單一制的轉變。
唐王朝的地方分權化趨勢
與西漢的中央集權化趨勢相反,唐代則呈現出明顯的地方分權化趨勢,即唐代初期高度的中央集權體制逐漸趨於弱化,地方擁有權力的范圍和強度不斷增強,形成了唐後期藩鎮林立,叛亂頻仍的局面,最後演變成為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唐代地方分權化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政區「道」或曰藩鎮(方鎮)的形成,二是地方權力的擴大。
唐代的地方政區制度本來是州縣兩級制或郡縣兩級制(天寶年間以前為州縣兩級制,天寶年間為郡縣兩級制),但安史之亂以後又出現了凌駕於州郡之上的藩鎮,當時的藩鎮往往被稱為「道」,因此道成為最高一級地方政區實體,唐代的地方政區制度於是由前期的州縣兩級制變成了後期的道州縣三級制。
唐代前期的地方在高度的中央集權體制下幾乎沒有什麼權力。在人事權方面,不僅州縣主要官員由朝廷任免,其他僚佐的任命也一概權在中央,西漢以來通行於魏晉南北朝的僚佐辟署制,在隋文帝時期早已廢除,「海內一命以上之官並出於朝廷,州郡無復有辟署之事」(《文獻通考》卷39《選舉·辟舉》)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了唐前期。在財政權方面,由於唐朝實行中央高度集權的財政管理體制,作為當時財稅制度主體的租庸調制,無論是稅種、稅率,還是征稅時間、輸納方式等等,全由中央制定,「國家稅收由中央統收統支,地方政府只有依法征稅、納稅和輸稅的義務,沒有制稅的權力和擅自支用國家稅收的權力」(李治安等《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第40頁)。在軍事權方面,除了納入地方政區序列的都督府、都護府具有一定權力外,地方在平時既無統兵權,也無調兵權,根本就沒有置兵權。
到了唐後期,地方權力與前期相比不啻有天壤之別。在人事權方面,且不說割據型藩鎮「文武將吏,擅自署置」,即使非割據型的一般藩鎮也擁有廣泛的權力空間。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在西幸途中曾下令「其諸路本節度使虢王巨等並依前充使。其署置官屬及本路郡縣官,並任自簡擇,署訖聞奏」(《資治通鑒》卷218),「任自簡擇」官屬和郡縣官雖是戰爭期間賦予地方節度使的臨時權力,但實質上這種權力在戰後仍得到相當程度的保留。藩鎮節帥不但可以辟署幕僚,也可以通過差遣的形式任命管下州縣的官吏,李德裕《會昌一品集》卷16《潞磁等四州縣令錄事參軍狀》就稱澤潞鎮「緣地貧俸薄,無人情願,多是假攝」。潞磁等四州的縣令和錄事參軍「多是假攝」就是差遣,而且「以前並是積久之弊」,說明相沿已久。唐後期藩鎮人事權的擴張於此可見一斑。在財政權方面,唐前期統收統支的財政管理體制也被打破,地方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賦稅分割權。建中元年(780年)實行的兩稅法,以大歷十四年(779年)為基準,確定各州府征稅總數以及送使、留州的數量,啟動了唐王朝建立中央與地方賦稅分割制度的進程。至元和年間,唐憲宗「分天下之賦以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新唐書·食貨志二》),標志著唐後期中央與地方分割兩稅和中央對兩稅收支實行定額管理的新體制的全面建立。至於軍事權方面,唐後期的藩鎮,無論是擁兵一方軍政自專的割據型藩鎮,還是以向朝廷提供財源為主的財源型藩鎮,或者是以防止邊地少數民族騷擾為主要任務的御邊型藩鎮,以及以牽制對付割據藩鎮為目標的防遏型藩鎮,都擁有一定數量的常備軍。有學者統計,唐後期全國軍隊近百萬,藩鎮軍約占其中的80%,是當時武裝力量的主要構成部分。藩鎮的軍事權構成了唐後期地方權力最鮮明的特色。
當然,唐後期地方權力的擴大並不限於以上三個方面,即便如此,從以上所述也足以看出在中央集權衰弱的同時,地方擁有越來越廣泛的權力,在地方和國家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可以這樣說,地方分權化是唐代中央與地方關系運動的基本趨勢。
漢唐兩朝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方面選擇的不同路徑,對我們思考地方權力在兩朝盛世形成、持續中所起的作用極富啟發意義。我們知道,西漢盛世的頂峰是漢武帝時期,但被後代史家津津樂道的「七十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漢書·食貨志》)盛世局面,就主要出現在作為西漢盛世組成部分的「文景之治」時期以及漢武帝即位的初期,而此一階段恰值漢代地方權力最為活躍和比較活躍的時期。我們還知道,唐王朝盛世的頂峰是唐玄宗時期,安史之亂導致由盛轉衰,但唐王朝經濟活躍、文化昌明、作為東亞文明中心和世界仰慕之國的地位繼續保持了百年之久(直到黃巢起義以後才徹底衰弱),而此一階段正是地方權力擴大而尚未失控的時期。所以,我們既要看到漢初地方分權曾經導致地方割據勢力坐大、引發吳楚七國之亂等消極作用的一面,也要看到地方經濟活躍帶動整體經濟繁榮,推動漢武帝鼎盛局面出現等積極作用的一面;既要看到唐後期地方分權化趨勢最終造成了藩鎮林立、叛亂頻仍、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形成等消極作用的一面,也要看到地方權力擴大曾對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支撐中央權力、延續盛唐文明具有積極作用的一面。
9. 中國超過漢唐盛世了嗎
就國內而言已能與漢唐盛世相差無幾,但是就國際地位而言,漢唐時期就是連現在的美國都還望塵莫及的。
10. 中國能回歸漢唐盛世嗎
可以的 這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