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是誰代表中國在哪接受日本投降的
是何應欽,在南京。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正式向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
岡村寧次雙手捧接投降書,簽上「岡村寧次」四個字,然後蓋章 。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
(1)中國政府在哪裡舉行受降擴展閱讀:
何應欽介紹:
何應欽(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參加滬軍。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到日本就讀於陸軍士官學校。
1916年秋回國,到貴州任講武學校校長、黔軍參謀長等職。1924年赴廣州,任大本營參議、黃埔軍校總教官兼教導第一團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等職。
北伐後任國民政府委員、浙江省政府主席、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軍政部部長。1934年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抗日戰爭時期,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總司令、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1946年6月,任中國駐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
1948年5月,任國防部長,次年3月任行政院長,5月辭職,8月去台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理事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職。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1945年9月,何應欽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這是一個中國軍人所能享有的最大榮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② 七七事變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七七事變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結束。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志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中國首都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灣舉行受降儀式,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
③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國的受降地點在那裡
湖南芷江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在芷江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洽降是中華民族勝利的象徵,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象徵。抗日戰爭勝利洽降使芷江蜚聲海內外,並成為懷化、湖南乃至全國獨有的歷史文化品牌。位於芷江的血字型「受降紀念坊」、「受降堂」是華夏大地乃至全世界紀念二戰勝利的惟一標志性建築。此外,芷江的二戰遺跡有佔地4000餘畝的當時盟軍在華的第二大軍用機場、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盟軍指揮塔及受降園。受降園會場內的陳設、題詞等,記錄了當年那個偉大而復雜的歷史瞬間,是研究和平文化的珍貴資料。
④ 1945年9月3日中國誰去參加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
1945年9月3日中國是何應欽去參加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
1945年9月3日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簽訂投降書。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正式向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
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舉行受降儀式,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
8月15日蔣介石發對全國軍民和世界人士發表廣播演說。他激動地說:「我們的正義必然戰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它最後的證明……」為慶祝抗戰勝利,全國即日起放假3日。民眾狂歡,惡夢結束了!
8月15日,外交部長吳國楨收到華府電,後在(重慶夏季時間晨7時)四國首都同時發表聲明,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日軍停戰命令手續完成後即發出,尼米茲所屬部隊停止進攻。
8月15日,蔣介石急電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指示日軍六項投降原則。8月15日,朱德令岡村寧次,向中共投降,岡村寧次拒絕接受。
8月16日,蘇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4日,所發表的投降聲明,僅僅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並未向武裝部隊發布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而且日本軍閥仍在繼續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實際投降……」遠東蘇軍將繼續對日攻勢作戰。此段時間,由於日軍敢死隊出動,導致蘇聯傷亡頗為慘重。
8月17日下午三時美國在記者會上說中國戰區接受日軍投降美國決不參加。8月17日下午五時三十二分岡村寧次復電蔣委員長,派 員至杭州候命。接洽地點將改芷江。
8月20日蔣介石再電毛澤東,朱德未明了受降程序,破壞我對盟軍共同信守,望即來渝共定建設大計。
8月21-23日,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奉岡村寧次之命,飛抵芷江洽降之地點。8月23日戰事直到蘇軍佔領旅順港口才真正結束。
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東京灣,晴空萬里,碧波無垠。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迎來了一個庄嚴的時刻。9時許,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茨上將、中國的徐永昌將軍、英國的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的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
至此,日本帝國主義歷時15年的侵略戰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以全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而結束。
⑤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儀式過程是什麼
中國戰區的受降范圍包括:中國(東北除外)、台灣、越南北緯16°以北地區的全部日軍。洽降地點為玉山,後因玉山機場雨後跑道損壞,臨時改在湖南芷江進行。8月20日,何應欽率中國陸軍參謀長蕭毅肅等30餘人,乘2架美製運輸機抵達芷江。參加受降工作的中國陸軍總部副參謀長冷欣及中國戰區各地受降主官也先後抵達芷江。21日11時15分,日本乞降使節、日本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一行8人受岡村寧茨指派,乘機到達芷江。27日,國民政府在南京設受降前進指揮所受理日偽軍受降事宜。何應欽因指示各戰區司令長官搶占戰略要點,先後飛往湖北、西安、江西、昆明等地區面授機宜,於9月8日飛抵南京。
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大禮堂內舉行。應邀參加的有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等國的軍事代表和駐華武官,以及中外記者、廳外儀仗隊和警衛人員近千人。8時52分,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的特派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陸軍參謀長蕭毅肅、海軍總司令陳紹寬、空軍第1路司令張廷孟等5人步入會場,隨即就座受降席。8時57分,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陸軍大將岡村寧茨率參謀長小林淺三郎中將、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將、參謀小笠原清中佐,中國派遣軍艦隊司令長官、海軍中將福田良三,台灣軍參謀長、陸軍中將諫山春樹,第38軍參謀長、陸軍大佐三澤昌雄等7人,脫帽由正門走進會場。岡村寧茨解下所帶佩刀,交由小林淺三郎雙手捧呈何應欽,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此時恰好是9時整。然後,岡村寧茨在投降書上簽字。
⑥ 中國戰區的受降范圍有哪些地區
中國戰區的受降范圍包括:中國(東北除外)、台灣、越南北緯16°以北地區的全部日軍。洽降地點為玉山,後因玉山機場雨後跑道損壞,臨時改在湖南芷江進行。8月20日,何應欽率中國陸軍參謀長蕭毅肅等30餘人,乘2架美製運輸機抵達芷江。參加受降工作的中國陸軍總部副參謀長冷欣及中國戰區各地受降主官也先後抵達芷江。21日11時15分,日本乞降使節、日本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一行8人受岡村寧茨指派,乘機到達芷江。27日,國民政府在南京設受降前進指揮所受理日偽軍受降事宜。何應欽因指示各戰區司令長官搶占戰略要點,先後飛往湖北、西安、江西、昆明等地區面授機宜,於9月8日飛抵南京。
⑦ 1945年我國接受日軍投降地都在哪些地方
1945年8月21日下午4時,日本第一份投降書正是在湖南芷江(城東七里橋村磨溪口)機場洽降和草簽,史稱「芷江受降」。
1945年9月9日,部署於中國近百萬名日軍部隊於南京市向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宣布投降。9月9日上午九時,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主持受降典禮,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另外到了10月25日時,在台日軍於台北公會堂向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委派的陳儀將軍投降。
⑧ 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我國南京什麼地方舉
抗日戰爭結束後全國十五個受降點: 第一受降區:以第一方面軍盧漢為受降主官,日本投降部隊的集中地點在越南北部,辦理投降事宜的地點在河內。 第二受降區:以第二方面軍張發奎為受降主官,日本投降的部隊集中於廣州,並在廣州辦理投降事宜。 第三受降區:以第七戰區余漢謀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和辦理投降的地點在汕頭。 第四受降區:以第四方面軍王耀武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長沙、衡陽、岳陽,辦理投降地點在長沙。 第五受降區:以第九戰區薛岳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南昌、九江,辦理投降地點在南昌。 第六受降區:以第三戰區顧祝同為受降主宮,日軍分別集中於杭州、廈門,辦理投降地點在杭州。 第七受降區:以第三方面軍湯恩伯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於南京、上海並在此辦理投降事宜。 第八受降區:以第六戰區孫蔚如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漢口、武昌,辦理投降地點為漢口。 第九受降區:以第十戰區李品仙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於徐州、蚌埠、安慶,辦理投降地點為徐州。 第十受降區:以孫連仲為平津地區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天津、北平、保定、石家莊,辦理投降地點為北平; 第十一受降區:以第一戰區胡宗南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於洛陽、新鄉、鄭州,辦理投降地點為洛陽。 第十二受降區:以第五戰區劉峙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郾城、商丘,辦理投降地點為郾城。 第十三受降區:以第二戰區閻錫山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地點由閻指定,辦理投降地點為太原。 第十四受降區:以傅作義為受降主官,辦理投降地點在歸綏。 第十五受降區:台灣、澎湖列島,以陳儀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地點由陳儀決定。
⑨ 1945年在北平故宮中國戰區華北日軍受降儀式是怎麼樣的
在1945年10月10日,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
這次北平受降儀式是中國戰區16個受降儀式中規模最盛大隆重的,遠遠超過9月9日在南京中國陸軍總部禮堂舉行的日軍投降簽字儀式。
⑩ 抗日受降地在哪裡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舉世矚目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儀式在湖南芷江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茨派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此接受了投降命令。正所謂「烽火八年起盧溝,受降一日在芷江」。 太和塔奠基儀式將在第三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期間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重新開館儀式、蕭毅肅將軍陳列室揭幕儀式、中國飛虎隊員陳列室揭幕儀式會在此間同步進行。部分健在的美國飛虎隊老兵和抗日英雄及其親屬將聚首芷江,共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