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朝代有了國旗

中國哪個朝代有了國旗

發布時間:2022-07-09 09:41:33

1. 中國什麼時候有的國旗

沒有,只有國旗。

中國國旗(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是一名來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

在2992幅 (一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國旗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於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開始徵求國旗圖案。1949年8月20日,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共收到了2992幅國旗圖案。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通過了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的議案。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由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首次升起 。

2. 中國國旗的由來

國旗為代表主權國家的旗幟,是西方主權國家出現後的產物。16世紀前,尚不存在「民族國家」或「主權」的概念,所以沒有象徵民族主權國家的國旗。中國封建時代一般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小雅·北山》),歷代皇朝既沒有也不需要國旗。
中國與西方列強密切接觸是在19世紀晚清代時期,因發現在外交場合無旗幟代表中國,在窘迫的情況下,清朝政府才開始頒布正式的、現代意義的國旗。
中國歷史上,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一共使用過三種國旗,分別為黃龍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此外,從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局勢動亂,一些割據或傀儡政權,也稱本身是「中央政府」,亦設有各自的「國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規定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3. 我國最早的國旗出現在什麼朝代,顏色是什麼顏色

國旗,是國家的象徵,代表國家和人民的尊嚴。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與西方列強交往日益頻繁。談判簽約,兵船活動,通商貿易,互派使節等外交活動中,西方國家高懸國旗,而大清國無旗可掛。官員深感不便,且失「天朝威儀」。鑒於此,1866年,當時的總理衙門仿照外製確定子中國第一面國旗。該旗式樣為斜幅三角形,底色為正黃色,四周以藍色鑲邊,中間繪有一青色飛龍。左上角有一顆赤色玉珠(喻龍吞珠)。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世人呼之曰大清黃龍旗。
當時清政府並未明定該旗為不可變動之國旗,主要是為雇船緝盜,兵、商船活動使用。但1868年,美國人蒲安臣代表清政府出使西方各國,就是打著此旗周遊歐美的。1881年,駐英公使曾紀澤自英國為北洋水師購得「揚威」、「超勇」兩艘巡航艦,亦懸掛黃龍旗途經大西洋、印度洋駛回祖國。自此外國人熟知此旗,公認為中國國旗。
1888年,李鴻章在籌辦北洋艦隊過程中,認為各國國旗與兵、商船旗有別,且各國國旗大多為長方形,鮮有三角形狀。於是奏議改變國旗旗式:將國旗改為長方形,照舊以黃為底色,青色飛龍居中。黃龍旗一直使用至清政府滅亡。

4. 我國最早的國旗出現在哪個朝代,顏色

中國最早的國旗出現在清朝,黃顏色。

黃龍旗,即黃底藍龍戲紅珠圖,是中國清末開始(1888年至1912年)採用的大清朝國旗,亦是中國官方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

中國本無近代西方的「國旗」概念,最初黃龍旗呈三角形,為非正式的海上政府船旗,主要為政府船隻和海軍使用,民船不得懸掛。其後一些涉外官方機構也開始懸掛三角黃龍旗。1881年9月,為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將黃龍旗改為長方型。

而據五行學說,認為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物,黃龍旗在清末成為中國的象徵旗幟,和中國文化有密切關系。也認為黃色及龍都是清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

1912年1月10日,清政府被推翻後,黃龍旗由五色旗取代。

5. 中國何時開始有國旗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先有國旗

鴉片戰爭後,來華各國艦船都有國旗,中國水師卻沒有,李鴻章於是有了制定國旗的想法。他呈上畫有虎、豹、獅、龍、麒麟、八卦圖等圖案的國旗設計,經慈禧太後御批,1862年10月17日,清政府決定以「黃龍旗」 (也稱「金龍旗」)作為「大清帝國」的國旗,形狀為三角形,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正式國旗。1889年5月26日,經出使美國大臣張蔭桓奏請,定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黃色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高貴的顏色,後來又成為皇帝的專用顏色。龍象徵中華民族,也象徵封建皇帝。

1219年,丹麥國王曾經為教皇遠征愛沙尼亞的異教徒,國王克里斯帝安.卡瑪德帶領在戰況不利下祈禱勝利,一面紅白十字的旗幟從天而降,頓時丹軍士氣大增,戰況亦大為好轉,這面旗子成為了丹麥國旗,據說這面國旗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一面國旗,後來歐洲各基督教國家制定國旗都是依據丹麥國旗的原則,今天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仍然沿用。

6. 中國以前歷代的國旗

中國自秦朝以來直至清末,絕大多數年代是沒有 國旗的,只有楚漢相爭時漢軍使用的火鳳旗有類似於國旗的性質。歷朝歷代都有朝代旗,當時講究朝代五行之德輪轉,每個朝代有各自的標志顏色,比如宋朝尚木德、服飾以綠色為主,元朝尚金德(金克木)、服飾以白色為主,明朝尚火德(火克金)、服飾以紅色為主,清朝尚水德(水克火)、服飾以黑色藏青色為主,等 等;朝代旗以各自朝代的標志顏色為底色,旗面中央一個白色圓形被稱為白月光,周圍用裝飾色飾以飛火焰,白月光內用黑色隸書寫明本朝名號。例如明朝,紅旗,黃飛火焰,白月光,中間斗大的黑色「明」字。
中國第一面號稱國旗的旗幟是清末的黃龍旗,明黃底色,藍邊白色龍鱗,龍頭向左,龍頭前方一顆紅色龍珠,四種顏色的搭配象徵[url=]滿清[/url]皇 帝是八旗之共主;這是面臨近現代外交現狀而設計的。嚴格地講,黃龍旗應該算滿清皇帝旗,而不能算國旗,因為滿清的標志性顏色是藏青色。

7. 中國歷朝歷代有沒有國旗

黃龍旗作為中國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是在清朝晚期出現的。
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庄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後,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後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布與確認原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而據五行學說,認為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
黃龍旗在1912年1月10日,清朝政府被推翻後由五色旗取代。
而在1917年7月1日,發生「張勛復辟」事件。張勛、康有為等迎清朝末帝愛新覺羅·溥儀出御太和殿,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張勛受命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黃龍旗又在北京城出現。此次復辟僅歷時十二天即告結束。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軍入京,張勛遁入荷蘭使館,愛新覺羅·溥儀再次退位。黃龍旗又被廢除。

五色旗(1912~1928)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倡導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革命黨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當時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被定為海軍旗。
1912年1月10日,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稱五色旗)作為國旗,含「五族共和」之義。同時通過的還有十八星旗為陸軍旗。1913年(民國二年),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除了上述三種使用上較普遍的旗幟外,其他地區亦使用其他的旗幟。此時五色旗亦被用作海軍艦艏旗。
五色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另有一說五色旗是根據清朝的五色官旗改變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
五色旗由於產生於革命時期,對當時民眾影響很大,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正是因為這樣,它又被當時各軍閥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為籠絡人心的工具。
最後其中國國旗的地位於1928年(民國十七年)12月17日,國民黨北伐成功後,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1935年後的各種政權不再採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權外)。
在民國政府廢除五色旗後,五色旗變成了抗日戰爭時期親日政府的代表旗幟,偽滿洲國「國旗」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設計外,其他像「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前身)或南京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等政權都採用五色旗為基本元素。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29~1949)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由「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底旗幟的左上角而來,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北伐征戰結束後頒行全國。《中華民國憲法》於第一章總綱第6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採用藍、白、紅三色。「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象徵自由,也代表民族主義。「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無私,指示人們要有光明潔白、毫無污點的純正心地與思想;白色象徵平等,也代表民權主義。「紅地」象徵革命黨的熱血,指示人們要有犧牲奉獻、勇敢奮斗的精神;紅色象徵博愛,也代表民生主義。

8. 中國古代的各個朝代有沒有國旗,國歌之類

我國古代旗幟不少,但人們卻不知「國旗」為何物。戰場上慣用「旌旗」,旗上繪有軍隊將領的姓氏,表明軍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邊緣有波浪形的鑲邊。皇室有御旗,上面要麼綉黃龍、金鳳,要麼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不是代表皇帝就是代表親王。
1881年,洋務大臣李鴻章奏請把三角旗改為縱高三尺、橫高四尺的長方形旗幟。他曾在19世紀60年代上奏過慈禧太後,請求頒制國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後批准《北洋海軍章程》,規定大清國國旗為長方形黃龍旗。自此,清政府的國旗才算最終確定。
按照國際慣例,國歌與國旗同為國家的象徵。大清國既沒有像樣的國旗,自然也沒有像樣的國歌。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歐和俄羅斯作禮節性訪問。

歡迎儀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國的國歌,李鴻章傻了眼: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國歌是什麼。沒辦法,李鴻章只好把它理解為一首中國的歌曲,臨時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臨時使用。歌詞還算大方:「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此曲後來改稱《李中堂樂》,算是舊中國最早的一首國歌。

1911年10月4日,清廷諭令內閣:典禮院會同禮部各衙門創作、呈覽的「國樂」,「聲詞尚屬壯美,節奏頗為葉和,著即定為國樂,一體遵行。」「國樂」名為《鞏金甌》:「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語言有點晦澀,意思卻很美滿:承蒙上天庇佑,當保牢疆土。老百姓們都歡欣鼓舞,慶幸生於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暢。大清帝國有上蒼保佑,會像蒼天一樣不會塌下,像大海一樣不會枯乾。但6天後,武昌起義爆發,清廷滅亡。

9. 中國最早的國旗是何時出現的

中國國旗,在中國歷史上,直到清晚期才開始頒布正式的、現代意義的國旗。
出於「朕即國家」的觀念,清廷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起,允許以黃龍旗(三角形)作為國旗使用。八十年代後期,清政府正式決定以長方形的黃龍旗作為官方使用的國旗,而旅外華商只能以三角形的龍旗作為國旗使用。這是中國最早的正式國旗。黃龍旗的旗面為黃色,上繪飛龍戲珠的圖案;龍為青色,珠為紅色,龍頭向左上方昂起。由於世界各國國旗皆為長方形,為順應國際潮流,清廷於一八八八、一八八九年間將三角形龍旗改為長方形,此版國旗即固定使用至一九一二年民國成立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朝代有了國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是怎麼種植果樹的 瀏覽:308
去印尼工程預算一月多少錢 瀏覽:448
中國給哪些國家捐獻了物資 瀏覽:704
宋朝是中國哪個朝代 瀏覽:135
印度綠真菌怎麼預防 瀏覽:10
印尼到新加坡飛機上有做些什麼 瀏覽:383
義大利有什麼好包 瀏覽:682
去伊朗女士服裝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458
英國留學費用有多少 瀏覽:363
英國阿散蒂有限公司都做什麼 瀏覽:630
越南女兵為什麼那麼漂亮 瀏覽:622
中國科技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988
中國最貴的別墅多少錢 瀏覽:97
中國最大的極樂菩薩界是哪裡 瀏覽:436
在越南街吃一碗粉花多少錢 瀏覽:50
阮氏越南語怎麼寫 瀏覽:300
印度老人王琦現在過的怎麼樣 瀏覽:308
agonia義大利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613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哪些足球隊 瀏覽:405
科興疫苗印尼文怎麼寫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