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軍隊的發展歷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人民解放軍的主要軍種,是陸地作戰的主力,是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中歷史最久,在新中國建立前後的歷次作戰中發揮最出色的,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各種搶險救災中的中堅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僅由陸軍組成。至今已經84周年。它經歷了中國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等階段,在1946年10月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十年土地革命戰爭以後,繼續了八年抗日戰爭,四年解放戰爭,戰勝強大的國內外敵人,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現主要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炮兵(地面炮兵、高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訊兵、防化兵和偵察兵、電子對抗、汽車兵、測繪兵、氣象兵等專業部隊組成。
㈡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軍隊數量最多
歷史上在清朝的乾嘉時期綠營的兵力達到了70萬,這個時期中國軍隊的總數量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各種軍事以及准軍事力量達到了120萬以上。
不過最威武的還是天朝,1951年10月,解放軍總兵力增至611萬人,是我軍歷史上兵力最多的時期。目前中國現在軍隊有225萬左右。
㈢ 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歷程到底有多少年
到16年8月1日,人民解放軍已經走過89年光輝歷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後留存的部隊中國工農革命軍,經過五次反圍剿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1949年合並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等部隊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組織而成。 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總人數約200萬人,是世界上現役兵員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國防軍費在2011年為9230億人民幣,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佔世界各國國防預算總額的8.2%,居世界第二位。
㈣ 中國歷史上軍隊最多的是什麼時候,有多少
那肯定現在咯!退役軍人估計都幾千萬
㈤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各時期的名稱是什麼
1、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發動和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起義部隊沿用原國民革命軍番號,編成"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起義部隊主力在廣東潮汕地區遭到失敗後,余部由朱德、陳毅等率領經江西轉入湖南南部,進行游擊戰爭,這一番號即自行消失。
2、工農革命軍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湘鄂贛邊界秋收起義,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是我黨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此後各地黨領導的起義武裝大多使用這個名稱。
3、中國工農紅軍
1928年4月下旬,南昌起義的余部和湘南起義的農民軍,轉戰到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5月4日,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28 年5月25日,黨中央規定各地工農革命軍一律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4、八路軍、新四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5、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6年6月下旬,抗日戰爭結束後,內戰全面爆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番號取消,我軍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5)中國軍隊歷史有多少擴展閱讀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防禦階段後,人民解放軍的稱謂重新提出,並且出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提法。
9月12日,《解放日報》社論中,再次提出「人民解放軍」的稱謂。隨後,新華社和毛澤東發表的文章中,也多次公開出現人民解放軍的提法。10月3日,《解放日報》在《為實現一月停戰協定及政協決議而斗爭》的社論中,第一次提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
從1944年至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軍的稱謂經歷了一個提出——中斷——再提出的過程。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僅是一個名稱的改變、是一個單純叫什麼的問題,而是具有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
首先,為了適應由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到國內解放戰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在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中國軍民即將取得最後勝利和國共兩黨兩軍矛盾突出時,開始提出和使用解放軍稱謂。
當國共兩黨兩軍關系緩和、重慶談判開始後,人民軍隊則中斷了解放軍的稱謂。在國共兩黨和談關系破裂、全面內戰爆發後,人民解放軍的稱謂再次出現,並且逐步趨向統一。
其次,是由新的軍事戰略轉變所決定的。從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階段到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人民軍隊實行了由游擊戰為主到以正規戰為主的新的軍事戰略轉變。隨著作戰對象和作戰形式的變化,必然會引起軍隊組織形式和名稱的變化。
再次,是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隨著各戰略區野戰兵團的迅速組建和擴大,部隊正規化建設的趨勢不斷加強,集中性和統一性的要求逐步提高。
這不僅在指揮關系和編制體制方面反映出來,而且在稱謂的規范和統一問題上也得以體現。從加以多種前提的解放軍,逐步統一為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
為了奪取全國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開了擴大會議,提出要建設500萬人民解放軍。
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這次會議的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軍委於11月1日作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指出:人民解放軍分為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部隊三類。
野戰部隊的「野戰軍現時分為四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各步兵兵團、軍、師、團,各騎兵師、團,各炮兵師、團等,一律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
作為地方部隊建制的軍區,其「第一級軍區(即大軍區),現有五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中原軍區,華東軍區,東北軍區,華北軍區」;「第二級軍區,現有三個,亦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晉綏軍區,豫皖蘇軍區,冀熱遼軍區」。
游擊部隊,則依情況需要和可能由各地軍事機關自行組織。隨後,全軍進行了統一整編。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㈥ 歷史上中國軍隊達到過500萬嗎
中國歷史上西周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王朝,所以其的軍隊數量一直保持在中國歷代大王朝中比較低的水平。但是當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尤其是戰國時期,中國的軍隊數量出現了惡性的膨脹。當時中國的總人口至多不會超過2000萬,
可是在戰國末期軍隊數量達到了驚人的500萬,不過這個數量應該有極大的水分。
因為中國歷史上職業軍人並不多,主要是以戰爭期間徵兆的民夫以及特權階級的個人武裝為主,當時長平一戰趙國被坑殺40萬,國力大衰就可以看出當時軍隊基本上是國家所有的輕壯年勞動力組成的,所以實際上各個國家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基本上常備軍的數量並不會太多,戰國七雄除了秦是實行的全民武裝能夠在戰爭時期出動百萬軍隊之外,其他國家基本上能夠保持10萬左右常備軍就算是很強的了,這還不包括七雄中相對弱小的燕國和韓國,這從戰國初期齊國與魏國的戰爭就能夠看出來,因為當時七雄之中齊國的勢力是相當強大的,而且齊國也是最早推行常備軍的國家(這點歷史上有記載),所以齊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當時齊國和魏國戰爭時期短時間內能夠出動的常備軍數量也就在10萬人左右。這個時期中國總體上應該能夠保持常備軍數量在50萬到80萬左右。遠遠沒有達到史書上記載的500萬人的記錄,大家可以想想,以春秋戰國中國的農業和經濟怎麼可能養活的起這么龐大的常備軍。
㈦ 中國建國的時候有多少部隊1949年。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軍先後組織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0餘萬人,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增加到4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