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營養健康堂在哪個位置

中國營養健康堂在哪個位置

發布時間:2022-07-10 22:54:51

1. 「中國的營養學」來自哪裡!

人們必須攝取食物,以維持身體需要。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在尋找食物過程中,不斷品嘗,逐漸分清葯物和食物的區別,將有治療作用的動植物均歸於葯物,能飽腹充飢,對身體有益的動植物均歸於食物,因此在醫學史上有「醫(葯)食同源」的說法。鑽木取火由古人茹毛飲血的生食轉變為熟食,為人類增進健康創造了條件,這是一大進步。商代,相傳伊尹精通烹調,同時善於配製各種湯液治病,原料中就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薑桂即是調料,又是發汗解表、宣通陽氣、溫胃止嘔的佳品。此時中國傳統營養學已經初具雛形。至周代,據《周禮·天官》所載,食醫位居疾醫、瘍醫、獸醫之首,可見當時朝廷非常重視飲食養生和治療問題。這標志著中國傳統營養學已形成制度,比西方營養師早了2000多年。
實踐發展
營養實踐及代表著作隨著醫學的發展
傳統營養學在預防、保健、治療方面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在食養、食療方面更突出,這些大多記載於醫書和本草著作中。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部我國現存最早的重要醫書—— 《黃帝內經》,它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也奠定了中國傳統營養學的理論基礎,並提出了全面膳食觀點。如《素問·臟氣法時論》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這樣配製的膳食才符合人體健身的需要。這可能是世界上全面膳食的最早記載。
《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之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專著共載葯物365種。書中也記載了一些有葯用價值的食物,如薏苡仁、胡麻(芝麻)、芡實、山葯、龍眼、乾薑、核桃仁、蜀椒等。東漢時期的醫家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選用不少食物治病,如用於心神失養,精神抑鬱的「百合雞子黃湯」,就是典型的代表。晉代葛洪在其所著《肘後備急方》中,首次記載用海藻治癭病(甲狀腺腫),用豬胰治消渴病(即糖尿病)。唐代孟詵撰寫了第一部食物本草專著(《食療本草》),共分三卷,收載食用本草241種,每味食物名下均載有數個處方,其配製合理,使用方便。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中,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夫為醫者,當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書中論述用肝臟治夜盲;海藻、昆布治癭瘤;穀皮防治腳氣病等。《飲膳正要》是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所著, 內容豐富全面。全書共三卷,卷一概述各種情況避忌,以及聚珍異饌。卷二介紹「諸般湯煎」和「食療諸病」。卷三是食物本草,並附有圖譜。書中還首次記載了用蒸餾法工藝制的葯酒。明代醫家李時珍勤求古訓,博採諸家,共收集本草1892種,著成《本草綱目》一書。《本草綱目》不僅是明代以前本草的集大成者,也是食物本草的總結。其中食物約佔全書本草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均作了全面評述還增補了不少以前未記載或述之不詳的食物。此外還記載了大量食療方。清代章杏雲的《調疾飲食辨》、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也各有特點。
總之,中國傳統營養學在上古時代與醫葯同時萌芽與發生,至商周漸成雛型,設「食醫」專司此事,至秦漢、唐宋逐漸奠定基礎,復經元明清充實發展,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學說,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與臨床經驗,值得後人挖掘、繼承、發揚、提高。

2. 御轅堂胡榮華膏滋在哪個地方

御轅堂胡榮華膏滋總部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北京東路夢時代廣場2號寫字樓1616。

御轅堂是由胡榮華協助【中醫世家退休名老中醫】創辦,是一家專業的亞健康調理機構,以「中醫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致力於為亞健康人群愛美女性人群提供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集成建議(營養、運動、心理、生活方式等),並為亞健康愛美人群的階段性健康目標提供長期的跟蹤、評估、專業解讀、咨詢、指導及問題干預服務,幫助用戶實現輕松變美、長久健康的目標。

而健康管理方案是基於您的健康檔案基礎信息、遺傳史、飲食生活習慣、各項檢查報告及現史經綜合分析評估後而制定的個性化整體性健康管理方案。

在健康管理的過程中胡榮華專家團隊具體為您提供:

1、在線調查亞健康、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信息,並建立健康檔案;
2、為您提供健康管理檔案的儲存、更新;
3、為您的健康相關風險問題提供分析、評估;
4、為您制定專屬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並持續更新;跟蹤、管理您的健康管理目標,並進行目標分解和優化;
5、為您提供健康管理相關知識的分享推送;
6、協助您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並形成習慣;
7、管理期間不限次數為您提供健康相關問題咨詢。

如果在身體健康、膏滋產品方面有疑問也可以咨詢御轅堂,御轅堂會為您制定專屬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並持續更新;跟蹤、管理您的健康管理目標,並進行目標分解和優化。

3. 中國營養師

營養師是適應社會健康的需求而產生的。綜合了廚師、保健師、醫務、中醫、心理師、營銷員、管理員等職業的特點於一身,是比較綜合的職業。
公共營養師只要具備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以上學歷,具有一定的營養相關工作經驗,按照國家勞動社會保障部關於公共營養師職業基本培訓包的要求,經過公共營養師相關課程培訓後,取得相應公共營養師證書,便可以從事公共營養師的相關工作,它的工作對象包括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以及一些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的社區病人。
所以無論你是企業職工還是社會人士、寶媽、在校學生只要你需要你都可以提升技能。
公共營養師崗位能力培訓
可能小夥伴會有疑問,公共營養師就公共營養師唄,幹嘛加個崗位能力培訓?事情是這樣的,公共營養師職業資格證書已經在2017年退出目錄了,今天小編推薦的公共營養師崗位能力培訓是由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中國醫葯教育協會聯合認證頒發。
通過考試,獲得此證書者,表明具備從事公共營養師相關崗位的資格,可以通過積累經驗實習或繼續教育學習,膳食調查和評價,營養狀況測定和評價,營養膳食指導和評估,營養管理和營養干預等工作。
什麼人適合學習?
1、從事或准備從事營養和食品教學、科研,食品或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食品衛生監督和檢測,營養配餐,營養咨詢的人員;
2、賓館、餐廳、機關、學校、幼兒園、社區、醫療衛生等單位從事餐飲工作者及管理人員;
3、健身教練、美容機構人員、高級管家及社會其他有志於從事營養相關職業的各類人員;
4、大中專本科院校在校學生,醫院營養保健科室人員,相關臨床科室人員;
5、對營養、保健、健康知識有濃厚興趣者。想調理自己或家人健康者。

4. 中國過內權威的營養師培訓機構是哪家

營養師專題資料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在追求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都希望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因此,人們對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日本,每300人就擁有一名營養師。日本法律規定,100人以上的食堂必須配備1名營養師。可以說,這項舉措是日本成為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國家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這一關繫到人民身體健康的問題,已將營養立法提到了議事日程。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有營養專業人員還不到4000人,每30萬人才擁有一名營養師,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與我國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適應。經權威機構預測,營養師職業將是我國新世紀最熱門的職業之一。

1. 《國民營養條例》即將出台

《國民營養條例》於3月完成起草工作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發生與「不會吃飯」有密切關系,為此我國正在起草首部專管吃飯的法規——你會吃飯嗎?

吃飯人人都會,但把飯吃得科學,就不一定人人都會了。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 這些慢性病的發生與「不會吃飯」有密切關系。日常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是「罪魁禍首」。專家們普遍感覺,盡快出台《國民營養條例》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

《條例》讓專業營養師走進百姓生活

我國首部《國民營養條例》將力圖解決目前我國在膳食營養方面最迫切的問題,涉及營養調查和監測、食品標准須註明營養成分、嬰幼兒、婦女等特殊人群的營養等問題。該《條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讓專業營養師走進百姓生活,以改善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的現狀,培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國民素質。比如,條例中將規定所有的幼兒園和學校都要配備專業營養師,在社區內也要配備營養師,定期向居民講解營養知識。通過立法來規范「吃飯」的做法,在國外已不鮮見。由中國營養學會起草的《條例》(草案)已進入專家討論階段,並有望於3月完成起草工作.

吃飯隨意難免營養缺乏或營養過剩

營養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進食不足或進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為慢性疾病消耗較大。營養過剩是能量攝入超過人體的消耗。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屬於營養不良,對身體都會造成損害。

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大頭娃娃」就是一種典型的營養不良———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營養過剩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脂肪肝、糖尿病等。

營養問題危害嚴重

目前我國營養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幾個國家之一,每年因此帶來的損失約3000億—5000億元。因為營養過剩,全國有1.6億成人血脂異常,另有1.6億成人患高血壓,200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個成人中就有30個人超重。

營養師帶給我們什麼?

專業營養師對人體營養攝入「量體裁衣」,指導人們合理飲食。專業營養師常駐社區,不僅能為他們提供出門可及、量身定做的營養咨詢,而且對建立社區人群營養檔案和監控膳食結構很有幫助。

2.合理營養的重要性

人類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必須每天從食物中獲取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往許多人往往看重營養不良的危害,認為營養不足可致體弱多病,會影響人體健康;相反對營養過度及營養不平衡的危害卻認識不足。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往人們往往認為肥胖是福相、富貴體型,是營養好的象徵和健康的標志,而實際上肥胖是熱量入超導致的營養不平衡的結果。肥胖有許多危害,使活動能力減弱自不必說,還與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因此,講究營養要講合理營養,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攝入營養物質要適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過度。缺則不能滿足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嚴重時可引起機體生理機能的改變和生化活動異常,甚至發生機體形態結構的異常,影響人體健康;過了也會引起機體異常改變,或體內積聚過多,或干擾其它營養物質的利用,使代謝異常,有時甚至可產生中毒現象,而這對人體的危害也絕不能低估。近年來被人們稱為現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許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內,就同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有關。老年時期這種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對健康的危害就更大。這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總之,合理的營養能促進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營養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所謂合理營養是指膳食營養在滿足機體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說由膳食提供給人體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能保證機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需要。

(1)膳食中熱量和各種營養素必須能滿足人體生理和勞動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須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保持各營養素之間的數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過剩。因此,食物應多樣化。因為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體所必需的一切營養素,所以多樣化的食物是保證膳食平衡的必要條件。
(2)合理的飲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當,可採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
(3)適當的烹調方法。要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狀,能刺激食慾為原則。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軟,容易消化,一般應限制油膩食物。
(4)食品必須衛生且無毒。
當然由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同,飲食習慣、健康狀況等也千差萬別,對營養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實際生活中只有根據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按照每個人的性別、年齡、勞動狀況、健康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慮,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達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3.營養師行業前景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出發,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健康三大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要實現這一宏偉 目標,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是最基本的保證。根據西方學者馬斯諾著名的「需要五層次論」,當人的最低級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 時,就會向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人們所奉行的營養概念及生活方式也開始向更高的水平邁進。人們迫切希望有來自營養學專業人士的指導意見,以幫助解決日常飲食 營養失衡、預防各種慢性病、消除亞健康等切身問題。無論從國家、社會、還是個人,都急需營養專業人才來指導大眾科學膳食消費,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實現良性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機遇和要求下,一項全新的資格認證方式——營養師資格認證— —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營養師——一次投入、終身受用的絕佳機會 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恆的夢想,營養師的使命正是幫助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合理搭配膳食、遠離疾病、延緩衰老。均衡營養有助於保持人體的健康狀態,有助於維持機體營養攝入平衡,更有助於預防並輔助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通過研究食物中的營養素和人體機能需要的關系,指導人們「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營養師幫助人們形成科學的膳食搭配方式、保持機體健康。與其他職業技能認證相比,營養師資格認證具有更高層次的價值,它不僅是個人職業技能的證明,更有助於提升個體生命質量。

營養師—— 未來的強制准入工種 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專門化,對職業的專業性要求也日趨增強。擁有營養師職業資格認證,將成為進入食品、保健、醫葯等朝陽產業的「敲門磚」,與之相關的保健醫師和營養配餐人員等必須通過營養師資格認證方可上崗。即將出台的《營養法》還要求服務行業、學校食堂、烹飪學校、家政服務等相關產業也必須配備通過營養師資格認證的專業人員。一旦擁有營養師資格認證證書將極大提高個體的職場競爭力。

營養師——400萬個工作機會虛席以待 目前,我國以營養師為主體的營養指導專業人士奇缺,全國現有營養師不到4000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按照其每300人配備1名營養師的現行比例推算,我國營養師行業有400萬個工作機會虛席以待。權威機構預測,營養師將是我國未來最熱門的職業之一,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及良好的就業前景。

4.我國營養師職業缺口巨大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盡管大多數人對營養問題表示關注,但是仍缺乏必要的營養知識,雖然吃得很好,但並未吃出健康,大多數人都營養過剩,而與此相關的職業——營養師卻極其缺乏,其數量與人口總數比例嚴重失衡。在國外,由營養師調理人們日常的膳食並不算稀奇,然而在中國,營養師職業卻面臨著嚴重的缺口。

三十萬人一名營養師

衛生系統內部將營養師分為公眾營養師與臨床營養師,通常所說的營養師是指公眾營養師,非典以後,人們開始真正關注營養,這也把營養師的缺乏推向了風口浪尖。
世界健康咨詢師聯合會的魏躍先生透露,我國營養保健專業人員現在有4000人左右,即每30萬人一名營養師。在這有限的4000人當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專業人士很少。這與瑞士、日本等發達國家相差甚遠,日本的營養師數量在40萬人以上,平均三四百個人就有一個營養師。
不只是幼兒園和學校遭遇營養師難求的尷尬,醫院、社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國營養學會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訪的403所醫院中,只有47%設有營養科,一半以上的醫院根本沒有營養科,營養師的配備更無從談起。醫院里與營養有關的工作人員共1722人,而真正具備營養師資格的只有392人,僅佔22%。社區工作繁多而瑣碎,營養師的問題更是無暇顧及。

認識誤區亟待突破

許多醫院的營養科形同虛設,眾多的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的保健醫師和營養配餐人員也不真正懂營養,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國的營養事業沒有發展起來呢?
據報道,我國營養學人才教育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當時從事營養專業學習的大有人在,由於後來基層醫院、社區、學校、幼兒園一直沒有營養師崗位的法定設置,我國百姓對營養知識了解還不多,營養師這個職業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造成了畢業學生就業困難,並最終導致了營養學教育的門庭冷落。營養專業學生求職遭遇尷尬,最後不得不轉行做其他工作。
北京某健康咨詢中心的劉經理表示,目前,仍有很多的人在營養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誤區,老百姓傳統的飲食習慣與科學的膳食觀念之間也有著不小的沖突,通過營養師對此進一步加強科學的引導很有必要。有專家認為,人均GDP指標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時期,是居民膳食營養結構迅速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加以正確的營養指導,將明顯提升我國居民的體能和智力水平。
醫院、學校、幼兒園、賓館、飯店、運動隊、食品企業、健身俱樂部、美容院、社區、養老院等都對營養師有強烈的需求,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萬人以上。有關部門已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國正在加緊制訂相關法律,以提高營養師的社會地位,並將逐步在醫院、幼兒園、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飲服務業推行營養師制度。

5.中國缺少400萬營養師
我國有幾千年的飲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食補」應該怎麼補,卻很少有人說得清,這就需要營養師的專業指導。

營養師不僅僅是「熬粥的」

10月30日,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隨機采訪了一些行人,發現大家對「營養師」的概念都不清楚。「營養師是醫院里給病人做飯的吧?」「營養師教我們如何做出有營養的飯菜,和一般的廚師不一樣。」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營養學會委員、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於貴祥告訴記者,由於我國對營養學的研究起步較晚,很多老百姓對此了解甚少,有時連營養師自己都自嘲地說:「我們就是某某醫院里熬粥的。」
實際上,營養學是一門學問,專門研究營養搭配、營養互補和營養平衡等。營養師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營養素和人體機能需要的關系,也就是指導人們「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如果按照研究領域和內容的不同劃分,營養師又可以細分為研究兒童營養、青少年營養、老年營養的營養師,研究治療膳食的臨床營養師和針對更廣泛人群研究普通膳食的營養師等。總之,一個合格的營養師應該是醫師、營養師、廚師的「三位一體」,而不僅僅是「熬粥的」。

日本百人食堂必須配備營養師

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意識到,「科學的營養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前途」。二戰後,日本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的同時,重點做了兩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國民素質。1947年,日本頒布了《營養師法》,1952年又制定並推行了《營養改善法》。法律規定,凡能容納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須配備至少1名以上的營養師。目前,日本擁有專業營養師40萬人,與全國人口的比例達到1∶300。營養師廣泛分布在醫院、學校、食堂、賓館、食品加工企業和政府部門等,為全國民眾及時提供營養指導。
據悉,在美國,營養師很「吃香」,想要獲得營養師資格很不容易。只有醫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相關工作領域見習至少兩年才有資格參加註冊營養師的考試,通過統一考試後才能從事相關工作。此外,以後每5年還要接受75小時的再教育,以便及時更新知識,更好地指導群眾。不過,一旦有了從業資格,營養師便可擁有和醫生一樣讓人羨慕的高收入和社會地位。在美國人眼中,私人診所是否配備營養師是衡量這個診所是否完善、專業的重要指標,人們非常在意營養師的意見,而且已形成了隨時向營養師咨詢的習慣。

目前我國營養師不足4000人

與日本和美國相比,我國營養師的現狀不容樂觀。於貴祥主任介紹說,目前我國營養師不足4000人,如果按照日本營養師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即每300人配備一名營養師來推算,我國缺少近400萬名營養師。而且,在這有限的4000人當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專業人士少。中國營養學會200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的403所醫院中,只有47%設有營養科,一半以上的醫院根本沒有營養科建制,營養師的配備更無從談起。醫院里營養方面的工作人員共1722人,而真正具備營養師資格的只有392人,僅佔22%。最需要營養師的醫院尚且如此,食堂、賓館、學校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記者走訪了北京長安街上的多家餐館,發現這些餐館里不乏特級、一級廚師,卻沒有一家配備營養師。原因非常簡單———有沒有營養師對餐館的利潤沒有影響。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營養師受到冷落?

營養師能幫人們預防「富貴病」

於貴祥主任告訴記者,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從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結構轉變為以肉類食物為主的飲食結構。但是,這種快速變化是人體機能一時難以接受的,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疾病。片面強調「口福」和不良飲食習慣,使我國居民出現了個別營養素缺乏和總體營養過剩並存的怪現象。據2002年國民身體素質調查顯示,我國目前5歲以下兒童身高不達標的占總人數的35%,兒童佝僂病患者佔30%,缺碘人群佔33%,缺鐵性貧血佔20%。全國肥胖的人超過3000萬,超重的人達2.4億。患「富貴病」的人數也在大幅上漲,以糖尿病為例,1979年,我國糖尿病患者占總人數的0.67%,1998年該比例上升到3.21%,目前北京糖尿病患者已佔到6%。
這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數字在提醒人們: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是預防、治療疾病的組成部分,不能等到得了糖尿病、冠心病或腫瘤,必須接受膳食治療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想到營養師。
於貴祥主任還認為,中國營養師的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營養師後備隊伍的建設必須提上日程。只有專業營養師在我國普及了,人們才有可能在采購食物、烹飪、就餐、購買保健品等方面得到正確的指導。

6.餐飲業呼喚營養師

目前,日本有40萬名營養師,每330人就有1名營養師,而我國營養師不足4000人,每30萬人才有1名營養師。其中絕大多數分布在醫院等機構,為特殊人群服務,鮮有面向普通大眾的。國外營養師的工作重點是在公共營養這一領域,醫學營養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前不久,衛生部透露,以後集體供餐單位都應配備營養師,有關營養師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正在起草。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柳啟沛教授因此建議:飯店最好也能配備專職的營養師。

營養師人才後繼乏人,隨著專業院校取消醫學營養專業,眼下科班出身的醫學營養師越來越少,更別說是公共營養師了。目前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山大學和四川大學設有營養專業。因為需求量大,畢業生就業前景相當好。專家建議,營養師不必拘泥於醫科背景,國外不少面向公眾的營養師都是由農學院、食品加工專業培養的。

7.美國營養師好賺錢

美國食品超市的貨架上常有雜志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營養、減肥有關。

最近,記者在網上看到一篇國內媒體的文章說,美國流行請營養師、上營養課,幾乎每個人都聘有私人營養師,營養師地位受尊崇等等。

雖然其中有借美國人來造勢的成分,事情也遠遠沒有這么「熱火朝天」,但根據記者在美國幾年的經驗,美國人的確很重視營養的攝入,很重視營養師的意見,美國營養師的確地位不低、賺錢也不難。

美國營養師就是醫生的一種,執照很難拿

營養學可以被劃分為臨床營養學和一般營養學等。在美國,營養師就是醫生的一種,而絕非推銷營養品的招牌。敢掛牌做臨床營養咨詢的,都是經過嚴格考試,獲得專門執照的人。美國的醫師執照難拿是眾所周知的,要獲得一個營養師的執業資格,同樣絕非易事。

從社會地位上來講,美國營養師的地位和其他醫生的地位一樣,不高也不低,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美國的綜合性大醫院里通常都有專門的營養門診,也有少量獨立營業的營養咨詢門診。

不久前,記者因為頭發大量脫落,就跑到醫院里去看醫生。在外科、皮膚科檢查了一大圈之後,醫生建議:去看看營養科。到了營養師那裡,又是一大堆檢查、化驗,最後開出了長長的一串葯品、食品單子。營養師解釋說:你目前缺乏幾種維生素、缺乏幾種礦物質,補充的比例分別應該是多少等等。聽得記者暈頭轉向,但心裡還是很佩服營養師的專業水平。

營養師的收費同樣很貴,記者去的是一家相對便宜的公立醫院,大半天折騰下來,花掉了200多美元。如果是私人的營養師診所,每小時通常要120—150美元左右,除非有很好的醫療保險,否則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負擔不起,人人聘請私人營養師更無從談起。

營養師的執照難拿,但拿到後的日子就比較好過了。除了開營養門診外,美國大大小小的體育運動隊里都聘有營養師,街頭處處可見的健身俱樂部里,也聘請營養師做指導等等,他們的收入不菲。

營養師幫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適合的飲食、運動方法

好的營養師不僅能指導你的日常營養配給,而且還能幫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適合的飲食、運動方法。

去找一個臨床營養師的時候,他首先會對你的營養狀況和飲食起居習慣進行全方位的評估。首先,他要參照你的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確定你的營養標准,確定適合於你的活動量。在飲食上,他可以告訴你,根據你的情況,你應該吃什麼,如何吃法。例如,一個懷孕婦女比一個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鋅來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而一個老年人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硒來保護前列腺,一個青少年則需要更多的鈣和維生素D來促進骨骼的生長等等。

與其他醫生的看病開葯模式有區別的地方是,營養師通常要給顧客設計一個長期的治療計劃,特別是對於因營養不平衡或營養不良而帶來嚴重健康問題的情況。營養師開出的處方基本上以食補為主,葯補為輔,所以時間一般較長,從幾個星期到幾年時間的都有可能。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認為平衡的營養攝入是身體健康的關鍵,而身體的健康是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當美國人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時候,營養師也就越來越受歡迎了。

在美國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營養師的影子

除了像記者這樣感覺身體有小問題的人之外,經常光顧營養師那裡的還有下列幾種人:對飲食有特殊要求的真正病人,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一些專業人士,如對體能有很高要求的運動員、對外貌有嚴格自我要求的演藝界人士;對健康要求很高、想追求長壽的有錢人以及無數為了減肥而費盡心思的美國大胖子等等。

在美國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營養師的影子。比如媒體,在美國的食品超市裡通常會有一排貨架專門來賣書,其中約1/3的雜志是關於飲食和減肥的,買了食品、日用雜貨後,很多人習慣性地隨手翻一翻或買一本雜志,裡面自然是大量的食品廣告,穿插在中間的文章多半是那些營養師們寫的,反復地教給你食品的營養搭配、如何邊吃邊減肥等等。電視上,乾脆有一個全國性的有線頻道「食物」,除了教你做飯的手藝,就是營養師們走馬燈一樣地輪番登場講營養之道。

與之相配套的,是美國的所有食品、營養品都非常詳細地說明了食物所含營養成分。比如含卡路里多少、蛋白質多少、礦物質多少等。這是美國食品及葯品管理局(FDA)的硬性法律規定,但同時也配合了營養師的工作。只要你願意,營養師可以把你的飲食結構比例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以上。

不過,定期去聽營養師講課的人倒很少,更談不上流行上營養課。這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營養師開課很貴,其次是大多數美國人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聽課,而特別有興趣、有需要的人則乾脆去找營養師看門診,用不著聽營養課,沒興趣、沒需要的人自然更不會去聽課。

美國學生的配餐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營養師的要求

美國學生的配餐營養要求非常嚴格,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營養師的要求。凡是考察過美國中小學學生配餐的人對此印象都十分深刻,學生配餐不見得很好吃,但卻保證了營養的平衡。

在公立學校,有的州規定學校負責供應早餐和午餐,有的州規定只供應午餐。學生配餐一般要收3—5美元費用,如果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標准,可以申請免費餐食。免費和交錢的學生配餐是完全一樣的。

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配餐供應不同的飯菜品種和數量。中學生的午餐通常是兩片麵包、一片牛肉、配上蔬菜沙拉、果醬,再加上牛奶、黃油、果汁等。小學生還會多加一餐牛奶。

私立學校如果供應飯菜的話,同樣要按照營養師的要求來做,但基本沒有免費的。還有些私立學校不願承擔其中的成本和責任,就要求學生自己帶飯,那就由家長自己掌握了。

美國當地的學區和學校會定期請營養師對學生的食物結構和營養攝入進行評估,定期進行調整。近年來很多中國孩子到美國中小學念書,常常會覺得美國學校的食物難以適應,很大的原因是美國學校的午餐注意了營養而忽視了口味。

美國成年人和中國兒童有類似的飲食偏好

盡管美國人重視看營養師,但是並不保證他們真的就按營養師的要求去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也就不能保證他們的營養保持均衡。

一位美國營養師在談到美國人與中國人的營養和飲食結構時評價說:美國兒童比中國兒童營養結構好得多,中國成人卻不比美國成人營養結構差多少。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校園里的小胖子越來越多,而美國街頭的超級大胖子隨處可見。這和不同的人種基因有關系,但最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成年人和中國的兒童有類似的飲食偏好。

美國中小學生在學校的配餐有營養師把關,營養很均衡。但中國小孩子的食物里卻過多地充斥著冰激凌等甜食、五花八門的零食、沒有蔬菜搭配的肉食,加上缺乏運動,也就有了無數個超重的小胖子。同樣,美國成年人的飲食結構大多數也並不科學,例如,正餐吃進大量的黃油、牛肉,餐後80%以上的美國人一定要吃一份冰激凌,然後男人坐在沙發上喝著啤酒看電視,女人靠在沙發上吃著薯片或玉米花看電視。結果是一個個大胖子常常把前來訪問的中國客人驚得目瞪口呆。

8.私人營養師身價看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對吃開始「挑剔」起來,不只要吃飽,還要吃好,但如何才能吃好,就需要請教專業人士了,因此,營養師就日漸成為受寵的職業。記者近日采訪發現,一批能夠提供上門服務的私人營養師在島城悄然出現,而且身價看漲。
據本市一家飲食營養健康咨詢中心的負責人介紹,私人營養師在國外非常普遍,但在國內卻少有耳聞。事實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給予更多的關注,一些經濟上有實力的人也在尋找這樣的專職營養師為自己提供科學的健康指導,他們中心推出的營養師就是為這些有需求的人提供專職服務。服務內容具體到減肥如何吃,懷孕怎樣吃,常年吸煙、在酒桌上打拚的人怎樣補充營養等等。提供服務的營養師都具備營養師上崗資格,同時具備行醫資格,具有十年以上的臨床行醫經驗,一旦與客戶簽約,可以為客戶全家進行具體的健康指導。

雖說一些 賓館、健身會館、營養餐公司、餐飲企業,甚至包括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都有自己的保健醫師和營養配餐人員,但他們中真正懂營養的還不多,真正有營養師資格的就更少了。「物以稀為貴」,島城私人營養師開出了8萬多元的年薪。記者從這
參考資料:http://www.78sz.com/foot/yingyang.htm

5. 營養師行業有哪些比較權威的認證機構

營養師行業哪些比較權威的認證機構? : 營養師行業比較權威的認證機構有INCA國際營養師協會機構,ACI注冊營養師這個兩個都是全國通用的

考取營養師的機構比較權威的機構有哪些值得推薦 - : aci即american certified institute 中文名:美國認證協會 美國認證協會(aci)作為全球著名的職業認證機構之一,其認證代表了當今職業資質認證的國際水平,得到了世界 163 個 wto 成員國家政府、教育部門及公司的認可,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國際權威性. 注冊國際營養師認證是美國認證協會(aci)面向全球推廣的一項專業認證考試,是目前國際上最熱門的認證項目之一.

營養師行業有哪些比較權威的認證機構呢?營養師行業有哪些比較權威的 : 營養師行業比較權威的認證機構有INCA,ACI注冊營養師這個兩個都是全國通用的

目前國家承認的營養師有哪幾種?分別是什麼認證機構? - : 各個行業里工種劃分應該都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做的吧,各個工種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也都是人保部發的,所以營養師行業里的也一樣,現在就只有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全國范圍內可以聯網查詢的,終生有效.現在也還有很多別的營養師證書,認證機構有很多協會或者是人社部的二級單位,這些證書都沒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效益的.北京這邊的師澤園是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他們是可以直接報考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的,別的機構不是學校的都不能自己申報,是要靠掛到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

目前營養師的發證機構有哪些?哪個比較好?謝謝! - : 目前大概有三個機構在發這個證書:營養學會,中國保健協會,勞動部(營養配餐員) 都比較權威.

營養師行業哪些比較權威的認證?營養師行業哪些比較權威的認證 : 營養師行業四大證照有公共營養師、注冊營養師、臨床營養師、健康管理師 比較權威的認證機構有INCA國際營養師協會機構,ACI注冊營養師這個兩個都是全國通用的.

6. 「中國營養協會」到底存在嗎是個什麼組織

中國營養學會是由中國營養科技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的專業學術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我國營養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是黨和政府聯系我國營養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中國營養學會始創於1945年,1950年並入「生理科學會」。

1981年從「生理科學會」分出,在上海舉行成立大會。沈治平、顧景范、陳孝曙分別任第一、二、三屆理事長,葛可佑任四、五、六屆理事長,翟鳳英任六屆秘書長,程義勇(常務)、楊曉光、郭俊生、蘇宜香、張丁任六屆副理事長。中國營養學會於1984年加入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IUNS),1985年加入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FANS)。

在復會的20年多年間,中國營養學會召開了多次國際性、全國性學術會議並開展全國性科普活動。1997年中國營養學會專家結合中國人的膳食特點提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2000年中國營養學會推出了我國第一部DRIs專著《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Chinese DRIs); 2004年10月份出版了中國營養學會聯合近百位營養學家編著的我國首部營養科學專著《中國營養科學全書》。2003年中國營養學會與巨人投資公司合作設立了「中國營養學會營養科研基金」 ,以首期五年總資助金額1000萬元的力度支持營養學領域的科學研究。2004年中國營養學會設立了「中國營養學會科學技術獎」,獎勵在營養事業中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近年來,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科協等上級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全國開展了多項科普活動:舉辦營養科普知識講座、開通專家咨詢熱線、在報刊雜志上設專欄宣傳營養科普知識等。2005年「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基金」已正式啟動,首期宣傳膳食營養平衡的公益廣告已在中央電視台1頻道播出。日前,受中國科協委託,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師培訓與評審工作已經在全國27個省市同時開展。

中國營養學會接受國務院法制辦及衛生部委託,承擔《國民營養條例》的起草工作。中國科協也批准中國營養學會開展營養師技術資格的認證試點工作。

中國科協周光召主席的題詞「改善全民營養,促進人民健康」指出了中國營養科技工作者的目標,我們願為促進我國人民營養健康水平而努力奮斗!

7. 營養健康顧問證書含金量高嗎

由於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我國的營養專業人才卻十分緊缺,因此其含金量比較高,就業前景也都非常廣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共營養師資格證已經取消,目前比較認可的是ACI注冊國際營養師資格證書。
注冊國際初級營養師(CIPN),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一年以上。
2、國家統招大專及以上的在校大學生。
3、具有醫學或食品專業中專畢業學生。
注冊國際營養師(CIN),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四年以上。
2、取得注冊國際初級營養師,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兩年以上。
3、具有醫學或食品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
4、具有非醫學或食品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兩年以上。
注冊國際高級營養師(CISN),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十年以上。
2、取得注冊國際營養師,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五年以上。
3、具有醫學或食品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取得注冊國際營養師證書後,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兩年以上。
4、具有醫學或食品專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兩年以上。
5、具有非醫學或食品專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營養健康行業工作五年以上。

閱讀全文

與中國營養健康堂在哪個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女兵為什麼那麼漂亮 瀏覽:622
中國科技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988
中國最貴的別墅多少錢 瀏覽:97
中國最大的極樂菩薩界是哪裡 瀏覽:436
在越南街吃一碗粉花多少錢 瀏覽:50
阮氏越南語怎麼寫 瀏覽:300
印度老人王琦現在過的怎麼樣 瀏覽:308
agonia義大利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613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哪些足球隊 瀏覽:405
科興疫苗印尼文怎麼寫 瀏覽:602
印度產的是什麼煙 瀏覽:817
英國人為什麼去美洲建國 瀏覽:251
印尼魚鷹機多少錢 瀏覽:473
伊朗內賈德是什麼派 瀏覽:126
西班牙留學和義大利留學哪個好呀 瀏覽:311
兩伊戰爭為什麼對汶萊印尼有利 瀏覽:135
中國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瀏覽:629
美國為什麼選擇對伊朗動手 瀏覽:502
印尼的天空是什麼 瀏覽:698
印尼是出什麼產地證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