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緬甸城市的九成華人,逐漸開始接受緬甸文化,國門漢字已成緬文,你怎麼看
最近幾年,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走出國門去到其他國家旅遊觀光,今泰國、緬甸、越南以及印度等國都隨處可見中國遊客的身影,這是一個比較令人欣慰的現象。然而,如今也有很多中國人開始移民到其他國家生活,他們或許喜歡那個國家的生活環境,或許喜歡那個國家的社會福利也或許喜歡那個國家的文化,這是他們的權力我們無法干涉,只希望他們最終不會後悔。
當地不少孩子上課都是用緬甸語言,可值得一體的是,如今當地還是會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以及端午等等,希望他們未來的生活能夠越來越幸福吧。好了,對此各位小夥伴有什麼想說的嗎?覺得他們應該學習緬甸文化還是中國文化?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吧。
㈡ 世界十大華人移民最多國家 猜的到嗎
你好,
1、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東北靠中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目前擁有華人約110萬,其中位於緬甸的果敢幾乎全是華人,而這些並非移民而成,而是當初被《中英條約》割讓出去的雲南人。
2、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05億,菲律賓在數百年前就有華人移民,目前這里的華人數量在120萬左右,其祖先大多來自於福建、廣東一帶。
3、越南,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目前越南擁有華人約140萬人,自從漢武帝時期,就有部分漢族人遷居越南生活,而明亡之後,大批「反清復明」的人士也來到這里避難。
4、秘魯,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秘魯在鴉片戰爭之後,迎來了數十萬的中國勞工,發展到現在,秘魯已經有了160多萬的華人移民。
5、加拿大,領土面積為998.467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國土大部分位於北極圈之內,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是典型的雙語國家,加拿大華人數量眾多,大約在170萬左右,不過該國對於華人並不很歡迎,總是抱有一定的猜忌心理。
6、新加坡,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新加坡能夠有如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該國280萬華人的努力拚搏。
7、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土面積為963萬平方公里,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目前的華人總數在460萬左右,不過美國華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差別很大,有人富得流油,有的窮困潦倒。
8、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清、民國時期移居來的中國人後裔,目前華人總數在600萬左右,他們大多都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許多馬來西亞藝人都來中國發展。
9、泰國,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躋身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但於「九八經濟危機」中受重大挫折,之後陷入衰退和停滯,泰國華人總數約在850萬,佔到該國總人口的12%,泰國許多華人至今還會寫漢字,並且會唱上幾句中國傳統的戲劇。
10、印尼,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人口超過2.5億,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度尼西亞的華人數量達到1000萬,他們大多都來自於中國的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印尼的華人很會做生意,導致當地民眾曾爆發過不止一次的惡性事件,出於自身安全考慮,當地的華人雖然佔有大量財富,卻從不過問政治領域。
望採納謝謝! 本司加拿大技術移民30萬人民幣,不成功不收費!!
㈢ 緬甸有多少華人華僑其中有多少是講閩南語的多少是講雲南話的
你好!我是緬甸華僑 緬甸果敢民族 ,緬甸有80多萬華人,普遍講的口音有兩種。一種是雲南騰沖口音,一種是果敢口音(和臨滄口音相似),其中仰光的華人有些講閩南語,多數是廣東去做生意的。
㈣ 緬甸有多少中國人
而今天我們所說的話題就是有關於緬甸,緬甸作為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東北方向與我們中國所接壤,作為一個擁有著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1044年緬甸就已經形成了極為統一的國家,在歷經了4個封建王朝之後,隨後被英國所佔領。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雖然近幾年緬甸也是在不斷的調整經濟結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一個穩定的發展,但是經濟現狀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
在整個東南亞國家當中在緬甸的華人地位相對來說是最低的,雖然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有大量的華人華裔存在,但是與緬甸相比較的話生活在這里的華人華裔生活卻顯得有些心酸不已。從整體看來,緬甸將國家的所有民族大體分為8大支系,在這八大支系當中再細分為135個民族分支,而作為華人華裔的族群被緬甸稱之為果敢族被歸入了禪族。
據史料記載;第1批定居在緬甸的華人是幾個世紀之前我們中國與緬甸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在雲南省移民到緬甸,並且大多數都是以廣東籍商人以及福建籍商人為主,而到了1930年華人移居緬甸人數倍增,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華人人數已經達到了19萬人左右,隨著華人數量不斷的增加他們在緬甸等地創辦了中文學校以及報社。
但是在之後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緬甸政府通過新公民權法,比較歧視外籍人,讓所有的華人華裔在緬甸難以立足,就目前而言生活在中緬邊境的果敢地區所分布的華人群體數量最為龐大。
但是從目前所發展的現狀來看經濟較為落後,發展動力略顯不足。所以從這里就不難看出生活在緬甸的華人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當中所處的社會地位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但是相信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果敢地區的華人華裔,必然能夠改變目前所處於的現狀。
㈤ 緬甸中國華人哪裡最多
截止2018年果敢在籍人口約30萬,常住人口約80萬。其中90%人口為華人(緬甸謂之果敢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
㈥ 緬甸華人哪個城市最多
緬甸現有華僑華人約250萬,主要分布在仰光、曼德勒、勃生、毛淡棉等主要城市。華僑華人中以閩籍人士為最,雲南籍次之,廣東籍人位居第三。緬甸華族社群,聚居在不同的社區。在仰光等城市,華人人口以廣府人和福建人為主,他們多數經營小生意;有些則與新加坡、香港與台灣資本家投資較大的聯營企業。果敢華人與回教徒華人,則聚居在中緬邊區。
㈦ 那些流落緬甸的中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流落緬甸的中國人有四支:
一是果敢族:約14萬人,生活在以果敢為核心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轄1縣、1市、2鎮、15個鄉。第一特區設1縣1市1經濟特區,即果敢縣、老街市、清水河經濟特區。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遷移至此,世代居住於果敢地區。
三是華族: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個廣東籍商人經新加坡來到緬甸曼德勒王朝古都。1885年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並把它並入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後發生大規模移民潮,大量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目前華族占緬甸總人口的3%,
緬甸華人移民在1930年代人數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人數已達19萬4千至3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 。他們創辦華文報章、華校、並設立社團。1950年,仰光有4家華文日報、3家周刊、而全緬甸也有超過200所學校。
四是勐穩族,主要以居住在緬甸北撣邦貴概大勐宜。是早年從德宏芒市一帶遷徙出去的漢族,目前人數大約為一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