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幾大淡水湖
中國五大淡水湖,分別是: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巢湖。
1、鄱陽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位於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
2、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3、太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
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4、洪澤湖
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º06′—33º40′,東經118º10′—118º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
5、巢湖
巢湖,曾稱南巢、居巢湖,俗稱焦湖。是長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
位於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東、肥西、廬江二市三縣環抱,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1公里, 湖岸線周長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面積780平方公里,容積20.7億立方米。
『貳』 中國二十大淡水湖排名
第一名、江西鄱陽湖。
第二名、湖南洞庭湖。
第三名、江蘇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
第四名、內蒙古呼倫湖。
第五名、江蘇洪澤湖。
第六名、西藏納木錯,位於西藏當雄縣與班戈縣之間。
第七名、山東南四湖, 是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四個相連湖的總稱。
第八名、新疆博斯滕湖。古稱「西海」,唐謂「魚海」。
第九名、高郵湖又稱珠湖、璧瓦湖。
第十名、安徽巢湖。
第十一名、新疆烏倫古湖,維語稱噶勒扎爾巴什湖,又名布倫托海、福海、大海子。
第十二名、西藏羊卓雍錯,簡稱羊湖。
1、鄱陽湖
古稱彭澤。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時,湖長170.0公里,平均寬度17.3公里,雨季時面積達3914km2,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陽湖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經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注入長江。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它南寬北窄,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超過了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總流量,是長江水流的調節器。
鄱陽湖煙波浩渺、水草豐美,湖中有大量長江流域的珍貴魚類漫遊,每年還有許多珍貴的鳥類棲息在這里,使得鄱陽湖的風景顯得更加宜人。
2、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2625km2,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km2。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
3、淡水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湖濱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為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等珍貴的河鮮。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
4、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
太湖面積2425km2,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吳縣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定,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2,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造著約佔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淡水魚業產值也佔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5、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區總面積為1576.9km2。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是我國平原水庫型湖泊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叄』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哪五個
1、江西省的鄱陽湖
2、湖南省的洞庭湖
3、江蘇省的太湖
4、洪澤湖
5、安徽省的巢湖
淡水湖(Freshwater Lake)是指以淡水形式積存在地表上的湖泊,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封閉式的淡水湖大多位於高山或內陸區域,沒有明顯的河川流入和流出;開放式的淡水湖面積可能相當大,湖中有島嶼,並有多條河川流入流出。淡水湖一般是外流湖;因為水源可以更新補充,淡水湖的水鹽分很低。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淡水量最大的是貝加爾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3914km²),其次是洞庭湖(2625km²)、太湖(2338.1km²)、洪澤湖(2069km²)、呼倫湖(2043km²)、巢湖(769.5km²)、高郵湖(760.67km²)。
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丹江口水庫,也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
(3)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哪裡呢擴展閱讀
鄱陽湖
鄱陽湖,古稱彭澤。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在洪水位21.69米時,湖長170.0公里,平均寬度17.3公里,雨季時面積達3914km²,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陽湖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經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注入長江。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它南寬北窄,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超過了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總流量,是長江水流的調節器。
鄱陽湖煙波浩渺、水草豐美,湖中有大量長江流域的珍貴魚類漫遊,每年還有許多珍貴的鳥類棲息在這里,使得鄱陽湖的風景顯得更加宜人。
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
,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2625km²,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km²。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湖濱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為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等珍貴的河鮮。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
太湖面積2425km²,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吳縣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定,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²,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造著約佔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淡水魚業產值也佔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淮河
中游的沖積平原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區總面積為1576.9km²。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是我國平原水庫型湖泊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巢湖
巢湖,古稱南巢。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地處安徽省合肥市,襟湖帶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東方日內瓦」之譽。面積769.5km²。有杭埠河、豐樂河、上派河、南淝河、柘皋河等注入,湖水經裕溪河入長江。有蓄水、灌溉之利,並以產銀魚著名。
巢湖方圓800里,是皖中著名的旅遊勝地。它煙波浩渺,白帆點點,宛如一隻碗夾在長江和淮河之間。湖中央有姑山,姥山兩個島嶼,湖四周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和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還有仙人,紫薇,王喬,華陽,伯山五大溶洞。這些天然奇觀,點綴著巢湖沿岸,猶如「眾星捧月」,組成了一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
巢湖是一個區位獨特的地方。在共和國的版圖上,很少有哪個城市能像她這樣,襟江而又擁湖。大江大湖在這里交匯,江南江北文化在這里集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她造就為江北的「魚米之鄉」,歷史的煙雲賦予她豐富的名勝古跡,長江巢湖之水哺育出一輩又一輩歷史名人,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貴的自然和歷史遺產。
高郵湖
高郵湖又稱珠湖、璧瓦湖,位於江蘇省高郵市,是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水域總面積為760.67km²,水位5.55米時,風光秀麗的高郵湖屬淺水型湖泊,還有野鴨、白鷺等多種野生水鳥。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東方白鷯、丹頂鶴、白鷺也在此繁殖越冬。
高郵湖因水位高於運河而稱為懸湖,若干小湖,其中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36湖泊,且湖湖貫通,總面積760.67km²(其中水面積648km²、葦灘和堤壩面積112.67km²,高郵湖在高郵市境內水域面積431.5km²占高郵湖總水域面積的60%)。為淮河入江水道。水面寬廣,環境優美,物產豐富。高郵湖蟹是著名的品種之一,魚蝦的產量也很大。規劃中的江蘇二十幾個城鄉旅遊景點之一的漁家樂水上樂園將給高郵湖更添風采。
高郵湖濕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目前已知植物153種,其中水生植物53科131種,野生動物122種,其中省級以上保護野生動物13種,魚類63種,浮游生物中有浮游植物計7個門類35科,浮游動物計四大類45科159屬。
洪湖
洪湖,湖北省第一大湖。位於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間的窪地中。湖面高程25米,面積413km²。東西兩側與長江相通,是魚類繁殖的良好場所。湖區南部黑魚灣至螺山一帶每年冬季雁鴨麇集,水禽資源豐富。用野鴨羽毛製成的羽毛扇為洪湖地區傳統手工藝品。
微山湖,亦名南四湖,位於中國山東、江蘇交界處的微山縣,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獨山湖四個彼此相連的湖泊組成。
微山湖南北全長230公里,寬6.8公里至27.6公里,周長451公里、總面積為1266平方公里,可控蓄水量為17.3億立方米,最大庫容量47.31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7米,汛期最深為3米。流域面積31700平方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全湖南北,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狹義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微山湖湖腰建成了攔湖大壩的下級湖,同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構成廣義微山湖。
『肆』 中國四大淡水湖分別是哪四個
鄱陽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澤湖
鄱陽湖
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與南昌之間的長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20張)江中游南岸,南北長170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0
鄱陽湖公里,湖岸線長600公里,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1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6米左右,蓄水量約25立方公里。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20萬公頃,隨水量變化,鄱陽湖升降幅度較大,具有天然調節水量、蓄洪的功能。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洞庭湖
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荊江南岸,水面跨湘、鄂兩省,為斷陷湖。湖面高程33.5米,面積2740平方千米。蓄水量 178 億立方米 。它南接湘 、資、沅、澧四水,北納長江幹流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後者已於1958年封堵斷流) 洞庭湖分流,湖水由岳陽城陵磯泄入長江。湖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469億立方米。洞庭湖是長江流域最主要的集水、蓄洪湖盆,對洪水起著很大的調節作用,削減洪峰流量近30%左右,如1954年,最大入湖流量為6.9萬秒立方米(7月31日),出湖最大泄量僅4.2 萬秒立方米(8月2日),減輕了汛期洪水對長江中、下游的威脅。洞庭湖原來號稱「八百里洞庭」,後因四水和四口長期攜
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20張)帶大量泥沙的淤積,加上人工圍堤墾殖,湖面縮小,湖水變淺。1949年湖面積尚有4360 平方千米,而現在的湖面已較那時的縮小了 1/3以上,並被新漲陸地分隔成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等部分,以東洞庭湖水面積為最大,有1091平方千米。現在隨水流挾帶入湖的泥沙每年達1.28億立方米。面積逐年縮小,調蓄作用也逐漸減小。
太湖
在江蘇省南部,鄰接浙江省,為我國第三淡水湖,湖面海拔 太湖美景3.33米,最深達4 8米,面積2338平方公里。太湖古稱震澤、具區,又稱笠澤、五湖。為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灣而成。太湖最後注人長江。湖中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島,號稱「
中國最美湖——太湖(28張)七十二峰」。以洞庭東山、西山、馬跡山、三山、競頭諸為最著,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巒連綿,層次重疊的壯麗天然圖畫。沿湖有著名的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古吳名跡、宜興洞天世界,形成了聞名中外的太湖風景區。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洪澤湖
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洪澤湖(20張)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資料來自網路
『伍』 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在哪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平方公里。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陸』 中國第2大淡水湖是什麼湖
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僅次於江西省的鄱陽湖,總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根據地質學家的考證,洞庭湖在地質構造上,原屬於江南古陸背斜構造的一部分,在7000萬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發生斷裂陷落,形成湖泊。
整個洞庭湖可分成五個部分: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北洞庭湖及大通湖,當中以東洞庭湖面積最大』湖上有君山小島。由於范圍相當遼闊,氣勢非凡,自古以來,她以獨特的湖光山色引人,歷代著名文人學士為她寫下不少贊語,如李白的]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杜南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更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描敘的;[予觀夫巴陸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東洞庭湖是列入《國際濕地公約》的重要濕地之一,每年都有白鸛、白鶴、灰鶴,白鷺等217種國家級保護候鳥在這里越冬,尤其是其它地方難得一見的大稿、白頭鶴、鴻雁、小額雁、青頭潛鴨等稀有鳥類也經常在這里嬉戲。游覽東洞庭湖,既可品嘗鮮魚,又可觀賞魚類,鳥類景觀,聽到捕魚趣聞,有聲有色,趣味無窮。
三江口是洞庭湖又一吸引人們的游覽之地,它是洞庭湖與長江的匯合處,因洞庭水清,長江水濁,清濁交會』涇渭分明,古人稱為[江會]是難得的奇景觀。
近年,為了暢通湖南及湖北之間的交通,當局興建了一條中國最長的公路橋一岳陽洞庭湖大橋。洞庭湖大橋橫跨東洞庭湖區,全長10174.2米,主橋梁長5747.8米,是中國第一座三塔雙索麵斜拉大橋。大橋啟用後,除了疏導交通外,並為洞庭湖區運輸抗洪搶險物資提供了一條快速信道。
『柒』 中國的五大淡水湖是哪五個分布在哪些地方
它們分別是江西省的鄱陽湖、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蘇省的太湖和洪澤湖,以及安徽省的巢湖。
1、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也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2、洞庭湖:位於我國湖南省的東北部,長江中游荊江河段以南,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有強大的蓄洪能力。
3、太湖:位於我國江蘇省的南部,浙江省的北部,太湖島嶼眾多,有50多個。
4、洪澤湖:位於我國江蘇省西部的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的西側,是個淺水型湖泊。
5、巢湖:位於我國安徽省合肥市的東南部,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這里物產豐富、文脈深厚。
『捌』 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是
鄱陽湖鄱陽湖(「鄱」,拼音:pó)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介於北緯28度22分~29度45分,東經115度47分~116度45分,跨南昌、新建、進賢、余干、波陽、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縣 鄱陽湖中的鞋山</B>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古稱彭蠡澤、彭澤、彭湖或彭蠡,在江西省北部。匯集贛江、修水、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形似葫蘆,南北長110公里,東西寬50~70公里,北部狹窄僅5~15公里。在平水位(14~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時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時僅500平方公里,以致「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使數百萬畝湖灘地不能大量耕種,還易孳生草灘釘螺。 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平水位時湖面高於長江水面,湖水北洩長江。經鄱陽湖調節,贛江等河流的洪峰可減弱15~30%,減輕了長江洪峰對沿岸的威脅。鄱陽湖及其周圍的青山湖、象湖、軍山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湖水溫暖,水草豐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產魚類100餘種,以鯉魚為主,其次為青魚、草魚、鰱魚、鱅魚。貝、螺產量也較豐。濱湖平原盛產水稻、黃麻、大豆、小麥,是江西省主要農業區。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體面積4125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0.5米時),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
『玖』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哪五個分別在哪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澤,位於江西省北部,其面積約為3150平方公里。戰國時期,地理專著《禹貢》中就有「彭蠡既瀦」的記述。燕山運動時期,鄱陽湖就已具盆地雛形,燕山運動後期,該地又不斷陷落,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凹地,之後,凹地逐日積水,形成了與今日鄱陽平原差不多大的湖泊。因鄱陽湖的湖中有一座鄱陽山,所以從明代起彭蠡澤便更名為「鄱陽湖」。
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澧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為豐富。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中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積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蘇錫常、杭嘉湖地區最重要的水源。
洪澤湖位於江蘇的蘇北,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注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分泄入長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洪澤湖上承淮水,南泄長江,東注黃海,湖長65公里,平均湖寬24.26公里,水域面積達1576.9平方公里,是我國平原水庫型湖泊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長江與淮河兩大河流之間,屬長江下游左岸水系,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基本形狀如鳥巢狀,故得名巢湖。其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69.5平方公里,為安徽境內最大的湖泊,沿岸為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所包圍。
『拾』 中國五大淡水湖具體位置在哪裡
一、江西省的鄱陽湖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面積有4125平方公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湖的西北是避暑勝地廬山。
二、湖南省的洞庭湖
洞庭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
三、江蘇省的太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四、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湖
呼倫湖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淡水湖。
五、江蘇省的洪澤湖
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