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中國哪些省份成為了戰場
黑龍江,吉林,奉天,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台灣,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山西,察哈爾,綏遠,熱河,江西
『貳』 抗日戰爭時中國哪些大城市沒被佔領
抗日戰爭時中國只有8個省份1個直轄市(重慶)沒有落入日寇之手。這8個省份分別是: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當時沒有被淪陷的大城市基本上只有: 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貴陽,南寧。其他的大城市基本上被佔領了,新疆,西藏,甘肅,等省份的城市屬於人口稀少城市,經濟實力較差。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 日本侵華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抗日戰爭_網路
『叄』 抗日戰爭涉及中國多少省份這些省份面積是多少平方公里
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千米,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除了四川,西藏,新疆,寧夏,甘肅,雲南,貴州西部省之外,幾乎所有省都有大片土地或全部被日軍佔領。日軍還侵入了外蒙,但被駐守在那裡的蘇軍擊敗。
『肆』 二戰時期中國的日佔區最大有多大
抗戰期間,中國省轄市以上有效計算淪陷城市共計為:1001個(並非瘋狂宣稱的1500個城市)。其中:省轄市11個、直轄市5個、縣城970個、廳州8個、盟旗7個。淪陷面積總計為3561080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37.2%(並非宣稱的大半個中國,但確實淪陷了大半個經濟、人口重心地區)。
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9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
中國6個直轄市有5個先後淪陷: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
『伍』 抗日戰爭的時候,中國有哪些省份沒有被日本鬼子佔領過
抗戰時期日軍最遠打到貴州,其後就不再向前了,所以四川沒有,西藏,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地理偏遠,也沒有。
『陸』 二戰期間日軍在中國佔領區的范圍
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華北的綏遠、察哈爾、熱河、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南方的湖北湖南貴州雲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如果算上日本佔領區那就加上台灣。
http://..com/question/22360532.html?si=1
統計日軍淪陷區數量時,不能只籠統地提「日軍侵佔了多少個省」。因為:日軍雖曾經侵入中國許多地區,但是,幾乎完整佔領的省份很少;在它侵入的多數省份里,由於我國軍民的抵抗、加上日軍兵力不足等原因,日軍一般只是佔領該省的部分區域。
日軍幾乎完整佔領的當時省級行政區有 6 個: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熱河 北平 上海
(如果加上早期佔領的台灣,則有 7 個)
被日軍局部佔領的當時省級行政區有 16 個:
河北 察哈爾 山西 綏遠
山東 江蘇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含海南) 廣西
雲南(滇西局部)
被日軍短暫侵入、僅一小片被佔領的當時省級行政區有 1 個:
貴州
以上累計起來:
淪陷區涉及當時的 23 個省級行政區(如算台灣,則有24個)。
[其中,幾乎被日軍完整侵佔的有 6個,加上台灣則有7個;16個為部分淪陷;1個為短暫、很小一部分淪陷。]
『柒』 抗日戰爭中都有哪些省份被侵略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那些城市沒被日軍佔領
一、 全省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二、 部分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 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
1.河南省(98.5%淪陷)
抗戰期間,有109個縣先後淪陷,只有沈丘縣和新蔡縣兩個縣倖免於難。
2.山西省(98.2%淪陷)
抗戰期間,有103個縣先後淪陷,只有永和縣和平順縣兩個縣免遭日寇佔領。
3.安徵省(81.9%淪陷)
抗戰期間,有48個縣先後淪陷,只有14個縣沒有淪陷。這14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廬 江縣、涇縣、石埭縣、旌德縣、寧國縣、祁門縣、岳西縣、臨泉縣、穎上縣、黟縣、霍邱縣、休寧縣、歙縣和績溪縣。
4.浙江省(78.6%淪陷)
抗戰期間,有64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12個縣沒有淪陷。這12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於潛縣、昌化縣、仙居縣、磐安縣、開化縣、淳安縣、遂安縣、泰順縣、龍泉縣、慶元縣、雲和縣和景寧縣。
5.綏遠省(71%淪陷)
抗戰期間,有14個縣市和2個盟旗先後淪陷,只有伊克昭盟旗以及河 套地區的東勝縣、涼城縣、興和縣3個縣沒有淪陷。
6.廣東省(70.3%淪陷)
抗戰期間,有70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8個縣沒有淪陷。這28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開建縣、恩平縣、赤溪縣、佛岡縣、廣寧縣、仁化縣、連縣、陽山縣、連山縣、紫金縣、河源縣、和平縣、連平縣、饒平縣、豐順縣、梅縣、五華縣、 興寧縣、平遠縣、蕉嶺縣、茂名縣、大埔縣、信宜縣、化縣、吳川縣、徐聞縣、陽春縣和合浦縣。
7.湖北省(69.3%淪陷)
抗戰期間,有53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18個縣沒有淪陷。這18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均縣、鄖縣、房縣、竹溪縣、竹山縣、保康縣、鄖西縣、谷城縣、巴東縣、興山縣、秭歸縣、恩施縣、宜恩縣、建始縣、利川縣、來鳳縣、咸豐縣和鶴 峰縣。
8.廣西省(68.6%淪陷)
抗戰期間,有67個縣先後淪陷,只有32個縣沒有淪陷。這32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賀 縣、博白縣、鬱林縣、興業縣、都安縣、隆安縣、百色縣、田東縣、東蘭縣、凌雲縣、田陽縣、鳳山縣、賓士縣、靖西縣、鎮邊縣、田西縣、樂業縣、萬岡縣、天峨 縣、北流縣、西林縣、西隆縣、向都縣、鎮結縣、龍茗縣、那馬縣、隆山縣、敬德縣、天保縣、養利縣、萬承縣和雷平縣。
9.湖南省(68.4%淪陷)
抗戰期間,有50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6個縣沒有淪陷。這26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酃縣、臨灃縣、汝城縣、桂東縣、芷江縣、鳳凰縣、沅陵縣、滬溪縣、辰溪縣、漵浦縣、黔陽縣、麻陽縣、永順縣、保靖縣、龍山縣、桑植縣、古丈 縣、靖縣、綏寧縣、合同縣、通道縣、乾城縣、永綏縣、晃縣、大庸縣和懷化縣。
10.江西省(63.5%淪陷)
抗戰期間,有56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7個縣沒有淪陷。這27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豐城縣、鄱陽縣、寧岡縣、分宜縣、南豐縣、銅鼓縣、廣昌縣、黎川縣、雩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安遠縣、尋鄔縣、樂安縣、宜春縣、金溪縣、安福 縣、鉛山縣、上猶縣、崇義縣、寧都縣、瑞金縣、石城縣、樂平縣、浮梁縣、德興縣和萬年縣。
11.福建省(18.5%淪陷)
抗戰期間,有15個縣市先後淪陷。這15個縣市分別是:金門縣、廈門市、詔安 縣、東山縣、福清縣、長樂縣、連江縣、閩候縣、海澄縣、永安縣、霞浦縣、寧德縣、福安縣、漳浦縣和雲霄縣。
12.貴州省(4.8%淪陷)
抗戰期間,有4個縣先後淪陷。這4個縣分別是: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 縣。
13.雲南省(3.3%淪陷)
抗戰期間,有3個縣先後淪陷。這3個縣分別是:龍陵縣、保山縣和滕沖縣。
三、直轄市(6個直轄市淪陷5個)
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立了6個直轄市,分別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和重慶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分別是:
北平市:1937年7月29日淪陷。
天津市:1937年7月30日淪陷。
上海市:1937年11月12日淪陷。
南京市:1937年12月13日淪陷。
青島市:1938年1月10日淪陷。
四、未淪陷的省份
在半個世紀的對日戰爭中,中國只有8個省份1個直轄市(重慶)沒有落入日寇之手。這8個省份分別是: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抗日戰爭期間沒有遭到日軍的轟炸和侵佔。
四川省所屬各縣均沒有遭到日軍的入侵,只是一些城市遭到敵機的轟炸。
陝西省所轄的部分縣城以及鄉鎮多次遭到日軍的侵犯和轟炸。但是總體上說,各縣城均沒有被日軍佔領。
甘肅省所屬各縣均沒有遭到日軍的入侵,只是一些城市遭到敵機的轟炸。
直轄市(重慶)遭到日軍的狂轟濫炸。
總的說來
外蒙古(那時候外蒙古還是中國的國土),福建(只有廈門一帶被占),四川,貴州(只有很少的地方),甘肅,新疆,西藏,西康(國名黨統治時的一個地區),青海,寧夏。基本上就是這些,在當時還沒有被日本侵略殆盡。以省來說 新疆、陝西、青海、甘肅、寧夏、西康、西藏、四川
雲南怒江以西淪陷,貴州方面日軍攻到獨山,另外海南島和桂林也被佔領。
『捌』 在抗日戰爭時期 日本先後佔領我國哪些省市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
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
(8)二戰中國有多少省份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深入敵後,放手發動群眾,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游擊戰爭(如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圍困戰等),建立了大小十九塊抗日根據地;
取得了反「掃盪」、反「清鄉」、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機場、百團大戰等戰斗戰役的階段勝利,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記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八路軍、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主要在日軍後方及日佔區進行游擊戰。
共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軍52.7萬人,殲滅偽軍118.7萬人,繳獲各種69.4萬余支(挺)、各種炮1800餘門,軍隊發展到130餘萬人,建立了約100萬平方公里、近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
『玖』 二戰時,日本佔領的中國領土面積有沒有600多萬平方公里以上
沒有,淪陷區總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
=========================================
抗戰期間,中國省轄市以上有效計算淪陷城市共計為:1001個。其中:省轄市11個、直轄市5個、縣城970個、廳州8個、盟旗7個。淪陷面積總計為3561080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37.2%。也就是說,在半個世紀的對日戰爭中,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落入日寇之手。
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