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老齡化是多少

中國的老齡化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12 17:02:08

Ⅰ 中國人口老齡化比例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國男比女多3490萬人,這些人將「打光棍」?中國已經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為什麼普查數據跟往年數據有矛盾?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上述人口問題。
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4萬人,佔48.76%。男比女多3490萬人。
有說法認為,這些男性將「打光棍」。男性婚姻壓力是否增大?對此,付凌暉表示,這3000多萬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齡,其中,20-40歲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性別比是108.9。
付凌暉稱,青年當中,男多女少問題是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但是婚戀關系的確立,受年齡、生活地域、個人品德、教育水平、價值觀念、家庭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年齡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應該從多角度研究當前面臨的婚姻問題。
付凌暉認為,隨著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實施,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生育觀念的轉變,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也在逐步下降。
數據顯示,總人口性別比和出生人口性別比均有降低。其中,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與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我國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
中國仍處於輕度老齡化階段
從年齡構成來看,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佔17.95%;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
付凌暉指出,對於中國的老齡化程度,社會上有一些誤解,有些人認為中國已經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但是國際上一般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0%進入老齡化社會,10%-20%是輕度老齡化,20%-30%是中度老齡化,超過30%是重度老齡化。
「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是18.7%,說明目前中國仍然處於輕度老齡化階段。」 付凌暉說。
回應人口數據存在矛盾
有網友注意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前期非普查年份人口數據相比是存在矛盾的。對此,付凌暉解釋稱,非普查年份人口數據是抽樣調查推算的,所以存在調查和抽樣誤差。普查年份人口數據是全面調查獲得的,數據更加全面准確,這也是世界各國為了摸清人口狀況費時費力也要開展人口普查的原因所在。
付凌暉稱,根據國際慣例,人口普查之後會對兩次普查之間的抽樣推算數據進行修訂,這將消除目前抽樣推算的數據和人口普查獲得的新數據之間的差異。目前,這項工作國家統計局正在做,將對兩次普查之間的總人口、出生人口、城鎮化率等相關數據進行修訂。
付凌暉分享了幾個數據:2016年,原公布的出生人口數是1786萬人,根據普查分年齡人口數據修訂後,出生人口為1883萬人,增加97萬人。2017年,原公布的出生人口數據是1723萬人,修訂後為1765萬人,增加42萬人。兩次普查間對應的相關年份出生人口平均每年要修訂增加大概100萬人左右。有關詳細的數據會在2021年《中國統計摘要》上發布。(完

Ⅱ 中國人口老齡化數據是什麼

中國人口老齡化數據是:

1、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0%;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0%,比2010年提高7.80個百分點。

2、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顯示,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與2010年相比,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別增加8637萬人、718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5.44個百分點、4.63個百分點。鄉村的老齡化水平明顯高於城鎮。

3、2000年至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從1.26億增加到2.64億,同期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至18.7%。人口老齡化加快,即將迎來深度老齡化,對國家發展全局和億萬百姓福祉有深刻持久的影響。

Ⅲ 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多少億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大約有1.9億人,在過去的20多年間,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增加了1.16倍,快速老齡化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挑戰。

近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聯合清華大學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富指數課題組等機構發布了《中國養老服務藍皮書(2012—2021)》(下稱「藍皮書」)。藍皮書稱,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基數大、速度快、未富先老以及地區差異大等特徵,急救和失能失智照護需求將快速增長。

從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看,2000~2010年,60歲以上人口和65歲以上人口分別增加了4689萬人和3072萬人,2010~2020年則增加了8637萬人和7181萬人,說明2010年之後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加快。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最新數據,65歲及以上人口為200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2%。這是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首次超過14%。

我國老齡化的第二個特徵是未富先老、低生育率。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理事妥宏武表示,2021年底我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為14.2%,我國提前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它們在進入深度老齡社會的時候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我們國家人GDP在2021年超過1.1萬美元。OECD主要國家相關數據顯示,一些發達國家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時,總和生育率均值降為1.76。我國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時,總和生育率降至1.3。

我國老齡化的第三個特徵是地區差異較大。從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看,排在前三位的省份是山東、四川、江蘇,老年人口數量分別為1536萬、1417萬、1373萬。山東是唯一一個65歲以上人口超過1500萬的省份。從老年人口佔比來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4%的地區有12個,分別是湖北、天津、湖南、安徽、山東、吉林、黑龍江、江蘇、上海、四川、重慶、遼寧;最高為遼寧,達17.42%,這些地區屬於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尚未達到高度老齡社會的階段。

應對老齡化的機遇和挑戰

宏武認為,我國老齡化面臨兩個機遇:一是2021年已經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後,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比較大。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這些都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礎;二是國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健康產業發展速度加快。

藍皮書稱,通過公共政策調節和公共服務支持釋放生育潛能,我國還是能爭取實現總和生育率接近1.8和確保1.5的目標的。老齡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63嬰兒潮」一代人陸續退休邁入「65+」老人的行列後,我國老人照護、急救以及失能失智的需求都會大幅增加,養老服務供給需未雨綢繆,提前預備。

藍皮書稱,我國的養老機構床位數在2013年達到最高值493.7萬張,之後下降到2015年的358.1萬張,2020年上升為483.1萬張。受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影響,盡管養老機構的床位數在不斷增加,每百名老人(65歲及以上)擁有的養老機構床位數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稱,「十三五」期間,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包括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從11.6萬個增加到32.9萬個。

伴隨家庭養老服務功能的弱化,嵌入社會服務的居家養老成為主流。藍皮書課題組在20個一二三線城市開展了養老需求調研。結果顯示,排在受訪居民養老主要困惑前三位的是擔心突發疾病不能得到及時救治;護理人員不專業/好的靠譜的護理人員難找;醫養服務好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可見,急診急救是居民養老最大的需要與擔憂。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對於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來說,急診急救的需要高於其他需要,心腦血管疾病和跌傷均需要15分鍾急救圈,將基本保健(含急診急救)作為民生保障的基礎設施應嵌入社區,是完善我國養老體系的一個艱巨任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有關負責人就《「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答記者問時稱,「十四五」時期是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順應老年人居家就近養老期待需求,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將著力解決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指導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通過簽約合作、與醫療機構毗鄰建設等方式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滿足老年人對養老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的雙重需求。

Ⅳ 中國人口老齡化數據

通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超出18%,已經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標准,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就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

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

人口老齡化有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是人類人口再生產的必然趨勢,它是人口出生和死亡變化的直接後果。

Ⅳ 中國老齡化2021年佔百分之幾

中國老齡化2021年佔百分之13.5。

2021年中國老齡化佔比達到13.5%,已屬於老年型人口國家,並預計在2033年左右成為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與之相比,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卻在不斷下降。目前中國社會在養老保障方面呈現出「兩高、兩大、兩低」的顯著特徵。

老齡化的危害有:

1、潛在經濟增長率會逐步降低。由於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有限,作為低消費群體,消費水平並不高,對市場經濟流通難以發揮促進作用,使得經濟增長率呈現逐步減低的情形。

2、快速老齡化將會使社會負擔增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老年人的需求相較於其他年齡層更高,與之相匹配的養老、社會服務、醫療等相關資源的需求必將加大,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共財政、社會保障體系帶來壓力。

3、人口老齡化會帶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勢必會造成適齡勞動人口數量減少、勞動力市場規模緊縮,對社會經濟穩定產生嚴重影響,也使「人口紅利」難以繼續。

Ⅵ 2021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是什麼

2021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是:

1、老年人口規模龐大。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1.91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3.5%,全球每4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預計2057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4.25億人的峰值,占總人口比重32.9%-37.6%。

2、老齡化速度快。2001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超過7%,標志進入老齡化社會,用了21年的時間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齡化,屆時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超14%,時間短於法國的126年、英國的46年、德國的40年。

3、高齡化、空巢化問題日益突出。2020年中國80歲及以上人口3660萬,預計2050年將增至1.59億,高齡老人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健康問題,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的增長將弱化家庭養老的功能。

4、老年撫養比大幅上升,養老負擔加重。2020年老年撫養比19.7%,預計2050年突破50%,意味著每兩個年輕人需要撫養一位老人。撫養老人和養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輕人兩頭承壓。

5、未富先老。中國人均GDP接近發達經濟體下限,但13.5%的老齡化程度已經超過中高收入經濟體10.8%的平均水平,將面臨經濟增長和養老負擔雙重壓力。

Ⅶ 中國老齡化比例是怎麼樣的

中國老齡化比例是10%。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過程。人口老齡化的具體標準是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是否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2000年的8811萬,占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為6,96%,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

中國老齡化需知:

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Ⅷ 老齡化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多少

老齡化是指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

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20世紀後期,為控制人口的急劇增長,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由於21世紀前半葉人口壓力仍然沉重,還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國策,其結果將不可避免地使中國提早達到人口老齡化高峰。

第二,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人口老齡化。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000美元以上,呈現出「先富後老」,這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奠定了經濟基礎。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3000美元,呈現出「未富先老」,由於經濟實力還不強,無疑增加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難度。

第三,在多重壓力下渡過人口老齡化階段。21世紀前半葉,中國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改革和發展的任務繁重,經濟和社會要可持續發展,社會要保持穩定,各種矛盾錯綜復雜,使得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對發達國家和人口少的國家更為艱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口老齡化

Ⅸ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8.70%,65歲及以上人口佔13.5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中國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不僅導致勞動適齡人口總量減少,同時導致勞動適齡人口的年齡結構趨於老化。而與人口老齡化相伴隨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這降低了新增勞動力的增長速度。當勞動力新增數量地獄退出數量、新增速度慢於退出速度時,勞動力市場上年輕勞動力的數量越來越少,這必然使得勞動力的平均年齡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率。

2、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成本的影響

2005年10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個勞動力就要贍養一個老人。這就意味著在不降低養老保障待遇標準的條件下,勞動力的人均養老保障負擔將一直不斷加重。雖然養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責任主體所承擔,這些最終都會轉化為勞動力成本。

3、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年齡人口結構趨於老化,年長勞動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創新精神不足,不能適應技術革新和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職業的轉換和必要的調動,不利於企業的改革創新。

4、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考驗著政府規劃養老的能力。

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37623個,養老床位245萬張,僅佔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2%—3%的水平。

5、養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還需要大量的適合老年人心理、醫學等諸多方面的專業護理服務。

未來養老的發展應該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漸走向社會化,變家庭養老為社會養老,由政府承擔是大趨勢。盡管機構養老在中國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中處於補充地位,但其作用卻是相當大的。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

Ⅹ 中國老齡化比例是多少

中國老齡化比例是18.70%。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0%;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0%,比2010年提高7.80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呈現的特點有:

1、老年人口規模龐大。全國31個省份中,有16個省份的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了500萬人,其中有6個省份的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了1000萬人。

2、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與2010年相比,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別增加8637萬人、718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5.44個百分點、4.63個百分點。

3、老齡化水平城鄉差異明顯。鄉村的老齡化水平明顯高於城鎮。鄉村60周歲及以上、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鄉村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60周歲及以上、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城鎮總人口的比重分別高出7.99個百分點、6.61個百分點。

4、老年人口素質不斷提高。在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0%,比2010年提高了4.98個百分點。

5、低齡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過半。在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周歲的低齡老年人口14740萬人,佔比為55.83%;70~79周歲老年人口8082萬人,佔比為30.61%;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萬人,佔比為13.56%。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老齡化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15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97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42
哈利波特英國有多少魔法師 瀏覽:448
義大利哪個銀行卡最好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