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可燃冰在哪裡

中國可燃冰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13 04:11:53

❶ 我國可燃冰分布在哪裡

2005年4月14日下午,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德國基爾實驗室海洋地質中白白中國地質博物館指贈了一塊貌不驚人的岩石標本。這是我國國土上首次發現的可燃冰碳酸鹽岩石標本,這塊呈不規則形狀的岩石標本呈白色,表面布有孔洞。

一、可燃冰在海中的分布

在我國廣袤的海洋中,埋藏著數量巨大的可燃冰。根據已有勘探資料判斷,我國海洋可燃冰資源不但非常豐富,而且分布范圍非常廣泛。

我國南海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可燃冰。據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博士計算,從目前地質構造條件看,南海可燃冰儲量大約在700億噸左右。南海陸坡和陸隆區應有豐富的可燃冰礦藏,估算其總資源量達643?5~772?2億噸油當量,大約相當於我國陸上和近海石油天然氣總資源量的一半以上。(油當量是按照標准油的熱當量值計算各種能源量時所用的綜合換算指標,是一種能源計量單位)南海北部陸坡可燃冰遠景資源量達185億噸油當量。

西沙海槽是位於南海北部陸坡區的新生代被動大陸邊緣型沉積盆地。新生代最大沉積厚度超過7000米,水深大於400米。通過國家「863」研究項目「深水多道高解析度地震技術」而獲得了可靠的可燃冰存在地震標志。探測資料表明,可燃冰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存在的面積非常大,是一個有利的可燃冰遠景區。

據初步預測,我國南海北部陸坡可燃冰遠景資源量可達上百億噸油當量,這與目前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費總量相當。《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預測,僅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即相當於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50%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積524?2平方公里,其資源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

可燃冰也存在於我國台灣海域。根據我國台大海洋所及台灣中油公司資料,在我國台灣西南海域水深500~2000米處廣泛存在可燃冰存在跡象,台灣東南海底也發現大面積分布的白色可燃冰賦存區。

我國東海的可燃冰蘊藏量也很豐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實驗室主任、國家海洋局二所金翔龍研究員掛帥的「東海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研究」等有關課題,發現可燃冰在東海也有存在的跡象。這一結論是通過對東海存在形成「可燃冰」地區的條件和地震資料中有「可燃冰」存在的標志得出的。課題組根據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低溫和高壓的必備條件,在東海有關海域的相平衡圖上,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溫度和壓力范圍,並結合東海地質條件和地溫梯度,劃出了「可燃冰」存在的分布區域。從此,計算出「可燃冰」的穩定帶的厚度,對它的資源量作了初步的評估。評估結果表明,東海「可燃冰」的資源量十分可觀。

東海底下的東海盆地,面積達25萬平方公里。經20年勘測,該盆地已獲得1484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加控制儲量。

二、可燃冰在凍土中默默成長

我國陸上永久凍土帶可燃冰蘊藏量也很豐富。與海底儲藏的可燃冰相比,陸上儲藏的可燃冰的勘探、開發技術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所以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可燃冰的開發試驗均在陸上凍土區進行,等將來獲得成功之後,再推廣到海底沉積物中。但是,我國的做法卻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國是率先在海域取得突破,而陸上的勘探工作起步較晚。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中國科學院蘭洲冰川凍土研究所,分別在祁連山海拔4000米的多年凍土區和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五道梁多年凍土區進行鑽探,發現了大量的類似可燃冰顯示的徵兆和跡象。我國凍土專家在對青藏高原進行多年研究後認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凍土區和甜水海盆地具備形成可燃冰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可能蘊藏著大量可燃冰。

我國凍土帶面積是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的第三凍土大國,凍土面積達到215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2?4%,按照可燃冰在陸上凍土帶的成藏理論,我國的凍土帶地層中可能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礦藏。但是歷史上,我國對凍土帶上可燃冰的資源調查研究幾乎處於空白狀態,而國際上,加拿大等國早已經開展在凍土帶上的可燃冰調查研究。因此我國凍土帶的可燃冰調查研究勢在必行。2004年,中國地質調查局設立「中國陸域永久凍土帶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遠景調查」地質調查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單位承擔。

經過歷時近4年的對青藏高原和東北凍土帶艱苦調查研究,2007年歲末,我國陸域永久凍土帶可燃冰資源遠景調查獲得初步成果。項目組的調查成果在2007年年底舉行的評審會上得到了各方專家的高度贊揚。該項目對我國凍祁連山的凍土層內可能存在可燃冰土帶可燃冰的成礦條件、異常標志、找礦前景及其資源潛力進行了綜合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和成果,為我國凍土區可燃冰找礦部署提供了堅實基礎。

青藏高原和東北凍土區具備較好的可燃冰形成條件和找礦前景。項目組在青藏高原和東北凍土區對多處噴氣冷泉群進行采樣分析,發現冷泉中噴出的是富含烴類氣體;廢棄鑽井中逸出的氣體可以直接用火點燃,近地表沉積物中烴類氣體含量遠遠高於全國14個盆地的平均值,高達20餘倍,這表明可燃冰礦藏可能蘊藏在凍土層下面。根據有關地質資料介紹,青藏高原是中緯度最年輕、最高大的高原凍土區。很早很早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沉積物中有機質含量較高,具有形成可燃冰的優越條件。後來,在強烈的地質作用下,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昔日的海洋逐漸變成高原。在冰川的作用下,冰蓋壓力使下伏沉積物中可燃冰的穩定性增強,尤其是羌塘盆地和甜水海盆地,完全有可能具備可燃冰穩定存在的條件。

最有前景的找礦遠景區當屬羌塘盆地。羌塘盆地年平均地溫最低、地溫梯度最低、凍土層相對較厚,同時也是青藏高原成油成氣條件最好的地區,有形成可燃冰的合適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以及充足的氣源條件。

祁連山木里地區有豐富的煤層氣,並在凍土層內發現有甲烷氣體長年連續逸出,推測這一地區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易於形成可燃冰。另外,風火山—烏麗地區等也具有可燃冰的蘊藏條件。

東北地區年平均氣溫最低、地溫梯度最低、凍土最發育的漠河盆地地區有充足的氣源形成可燃冰。因此,青藏高原和我國的陸地凍土地帶都會成為可燃冰勘探的重要目標地。據專家估計,青藏高原和黑龍江凍土帶蘊藏的可燃冰將超過1400多億噸。

❷ 可燃冰在哪個海域

世界上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已發現的主要分布區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美東部陸緣、非洲西部陸緣和美國東海岸外的布萊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島海溝、沖繩海槽、日本海、四國海槽、中國南海海槽、蘇拉威西海和紐西蘭北部海域等。

東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亞濱外和秘魯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灣、南極的羅斯海和威德爾海、北極的巴倫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陸內的黑海與裏海等。

中國國內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據粗略估算,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並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連山永久凍土帶取得了可燃冰實物樣品。

(2)中國可燃冰在哪裡擴展閱讀: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可燃冰具有燃燒值高、污染小、儲量大等特點,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

但可燃冰其分布於深海或陸域的凍土中,開采難度巨大。

❸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海域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點是南海海域。
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采基礎研究通過驗收,建立起中國南海「可燃冰」基礎研究系統理論。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成功。2017年1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新礦種。
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稱為「可燃冰」、「固體瓦斯」和「氣冰」。天然氣水合物分布於深海或陸域永久凍土中,其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遠小於煤、石油等,且儲量巨大,因此被國際公認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❹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海域被發現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的青海省發現的。在2009年9月中國地質部門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H·nHO。


中國國內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據粗略估算,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並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連山永久凍土帶取得了可燃冰實物樣品。



❺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個海域發現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點是南海海域。在2017年,中國首次在南海試采可燃冰,就獲得成功。在當年11月,可燃冰就被列為我國的新型礦種。

❻ 可燃冰在哪個海域

目前已發現的可燃冰多出現在西太平洋海域、紐西蘭北部海域、東太平洋海域等海域內。其中中國的已發現可燃冰主要集中在中國南海海槽,可燃冰一般形成於低溫高壓的環境下,可燃冰的形成特性決定了其在海域上,多分布於水深大於300米的海底沉積物中。

可燃冰在哪個海域

目前已發現的可燃冰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海域、東太平洋海域、紐西蘭北部海域以及其他的一些小海域內。

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海域內的可燃冰,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海域范圍內,隸屬中國管轄的中國南海海槽。

❼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方是哪裡

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

在2009年9月中國地質部門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首次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化學式CH·nHO,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外面看似冰,一點火卻可以燒起來,所以俗稱「可燃冰」。

可燃冰廣泛分布在一些陸地永久凍土中、島嶼的斜坡地帶、深海地帶,以及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中。

我國首次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發現可燃冰,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³、3.38x10^12m³、12.5x10^12m³和2.8x10^12m³。

❽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地方發現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的青海省發現的。

在2009年9月中國地質部門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H·nHO。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化學式CH·nHO,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可燃冰廣泛分布在一些陸地永久凍土中、島嶼的斜坡地帶、深海地帶,以及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中。

分布范圍

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在標准狀況下,一單位體積的天然氣水合物分解最多可產生164單位體積的甲烷氣體。

❾ 我國首次在什麼海域發現可燃冰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點是南海海域。在2017年,中國首次在南海試采可燃冰,就獲得成功。在當年11月,可燃冰就被列為我國的新型礦種。

可燃冰是什麼
可燃冰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它存在於深海里的沉積物中,或是陸地上的永久凍土中。可燃冰一般的存在形態是一種結晶物質,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可燃冰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可以燃燒起來的冰,在可燃冰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更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因此可燃冰成為了一種清潔又無污染的新型能源。

南海在哪裡
南海是中國的海域,位於太平洋西部,是中國近海海域裡面積最大且水域最深的海區。南海的海域里蘊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能源。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可燃冰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4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6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7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49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