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國有多少人叫李國強
嗯……
這個……
很難說吧因為全國幾十億人口,這個姓氏還是很常見。
有可能你這個名字只有一個,或者有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九個,十個,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幾十萬個,幾百萬個,幾千萬個,幾億個等等但如果我來說,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你本人的名字,一個人的名字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看你個人怎麼看待吧
⑵ 全國叫李萬國的有多少
通過全國14億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查詢,全國叫 李萬國 的有: 2969人。
【音律分析】
李、萬、國的讀音是lǐ、wàn、guó,音律優美,朗朗上口。
【五行分析】
李萬國的五行組合是:火-水-木。這種組合的人心地 善良,富有智慧,做事穩健,人緣好。其人意志堅定,為理想能奮斗 到底,耐性佳,能忍受 艱苦,依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人生和事業上的成功。
【字義分析】
李,落葉喬木,春天開白色花,果實叫李子,熟時黃色或紫紅色。萬,數目字。引申為多,一切。國,在現代漢語里,國的意義很簡單,指國家,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國家正是表達這種人生觀較高層內容的最好材料,因而多用於人名,用以表現宏偉抱負。
⑶ 中國有多少個叫李成國的
姓名為 李成國 的用戶共有270人,其中 女生2.59%,男生97.41%
雖然是不完全統計,但是也能反應一個比較直觀的情況
名字只是一個稱謂,每一個人才是獨一無二的
⑷ 全國有多少人叫姓李
最佳答案李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已超過1個億,佔全國總人口的7.9%。
在今日中國,李姓主要集中分布在渤海灣、四川、東北三大塊。具體從其絕對人口數量在全國的分布來說,又集中於河南、四川、山東三省,這3省的李姓人口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29%。其中,河南一省的李姓就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0.8%,是李姓人口最多的省;四川李姓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0.1%,排在第二位;山東李姓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8.3%,排在第三位。其次分布於河北(6.7%)、廣東(5.8%)、湖南(5.6%)、湖北(4.9%)四省,這4省的李姓人口合佔全國李姓人口的23%。另外,東北三省的李姓人口也佔了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0%。
從李姓人口在當地各姓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來說,河南省也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占該省總人口的10.2%。李姓是中國西南、華北地區最常見的姓氏。在中國雲南、四川中部、河北、河南、山西、甘肅西南、青海西部、山東 山東北部、吉林、黑龍江大部,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9.2%以上。在四川東部、貴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北部、江西西部、山東大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陝西、甘肅東部、寧夏、內蒙大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總人口的6.9-9.2%。在浙江、福建、台灣、江西大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廣西南部、海南、新疆北部、甘肅西部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為2.3-6.9%。其他地方的李姓所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則在此比例之下。
據袁義達等人的研究,李姓族人的血緣遺傳呈現以下特徵:李姓人口中以O型血為主,約3034萬,占李姓人口的31.8%;其次是B型,有2858萬人,占李姓總人口的30%;再次是A型,有2731萬人,占李姓總人口的28.7%;AB型只有905萬,佔9.5%
⑸ 全國有多少人姓李
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101,900,000人。
⑹ 中國姓氏排第一的是那個
2020我國姓氏最新排名
第一. 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有關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1、源出嬴姓說。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為理氏,後為李氏。 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 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並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 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 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漢晉時期,北方游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
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 。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李陵後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復李姓,因為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將李陵後裔。
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將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於、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後大食國人李訶末將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後來沙陀、氐、回紇、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高句麗、黨項等外來少數族裔因功或者內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置,因在隴山之西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一帶。
趙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將秦代原有的邯鄲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省中部)。東漢建安年間(公元2世紀末)改為趙郡。相當於河北省中部趙縣、邯鄲一帶地區。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此外還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陽郡、南陽郡等。
堂號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青蓮堂:唐代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李姓後人為紀念這位大詩人,便以「青蓮」作堂號,永示緬懷。
此外還有趙郡堂,平棘堂等。
⑺ 中國姓李的大約有多少人
中國姓李的大約有9500餘萬多人。
李姓,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7)中國有多少人叫李家國擴展閱讀:
人口分布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雲南、四川南部、豫冀魯晉大部、甘肅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圖面積的18%,大約30%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
陝甘寧蒙大部、川東、重慶、黔湘鄂、桂粵大部、蘇皖北部、山東東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約佔了國圖面積的36%,大約51%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
贛浙閩台、蘇皖大部、桂南、海南、粵東、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2.2%—6.6%,約佔了國土面積的21.6%,大約19%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
⑻ 目前,中國共有多少姓氏,分別是什麼
5662個。
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復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古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邊疆少數民族譯成漢字的姓也沒有計算在內。
姓氏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戚、謝、鄒、喻、柏、水、竇;
章、雲、蘇、潘、葛、奚、范、彭、郎、魯、韋、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費、廉、岑、薛、雷、賀、倪、湯、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皮、卞、齊、康、伍、余、元、卜、顧、孟、平、黃、和、穆、蕭、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貝、明、臧、計、伏、成、戴、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項、祝、董、梁、杜、阮、藍、閔、席、季、麻、強、賈、路、婁、危等。
姓氏的命名:
1、以姓為氏
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志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
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黃、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常見姓。
3、以邑名為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春秋晉國荀首采邑於智(今山西永濟市),其後別為智氏。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如尹、魏、韓等。
4、以鄉亭之名為氏
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
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
鄭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魯庄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是以東門為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姓氏
⑼ 李國有中國有幾人的
李國這個名字挺普通的,這個在中國的話估計也得萬把千人或者是上半人吧,嗯,因為這個名字太普通了,所以說這個這個這個這個應該成名了,應該有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