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的第一條鐵路是哪一年開始修建的
1865年。
第一條鐵路是1865年,英國資本家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修建的一條鐵路。
第二條鐵路出現在1875年的上海。英國人在引誘等方法都失敗之後,索性用欺騙手段於1875年底,將鋼軌和機車運進了上海。
第三條鐵路是1881年由中國人在開平煤礦修建的,起自唐山,止於胥各庄(今河北省豐南區),長9.7公里,現為北京至沈陽鐵路的一段。
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的鐵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
在較短時間內,用最低的費用,順利地完成了全線興建任務。京張鐵路是完全由中國人獨立自主修建的高質量一級干線鐵路,從此打破了外國人壟斷修建中國鐵路的局面。
在選線、設計方面,詹天佑不是單純採取提高線路標准,增大工程量的辦法,而是著眼於順從自然,工、機配合的先進的選線設計基本原則(見鐵路選線),一方面順從展線定坡,另一方面借重機車,以補不足,使京張鐵路成為在當時情況下經濟合理的鐵路線。
⑵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叫什麼鐵路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叫唐胥鐵路。
唐胥鐵路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標准軌運貨鐵路。光緒五年清政府允准開平礦務局出資修建一條自唐山至胥各庄的運煤鐵路,並聘礦務局英籍工程師金達監修。
因守舊勢力反對,未果。次年礦務局復請修建獲准。當年建成,為單軌輕便鐵路,約7.5公里。開始時用驢馬拖拉跑車,第二年開始使用機車曳引。光緒十一年開始從胥各庄向蘆台庄附近的閻庄延展,次年完成,長30餘公里,稱唐蘆鐵路。又次年延至天津,增長80餘公里,稱津沽鐵路。
唐胥鐵路的修建原因:
1874至1875年間,直隸總督兼北洋事務大臣李鴻章先後派人到直隸磁州和湖北興國勘探礦藏。1876年11月,他又派唐廷樞到唐山開平一帶勘察,發現了蘊藏豐富的煤,於是首先開辦煤礦。
1878年8月,開平礦務局正式開辦,「未出數月,出煤極旺」。為了把煤從礦區運到最近的海口裝船運出,唐廷樞在1879年稟請李鴻章准許礦務局修築唐山到北塘口的運煤鐵路。
李鴻章對修築鐵路很感興趣,他早在1874年上奏清廷的《籌議海防折》中,就認為「南北洋七省,自須聯為一氣,方能呼應聯通」,何況有事之際,軍情瞬息變更」。
「有內地火車鐵路,屯兵於旁,聞警馳援,可一日數百里,則統帥當不至於誤事。」可惜他的主張,「其時文相目笑存之,廷臣會議,皆不置可否」。
⑶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1950年3月21日,重慶鐵路工程局(同年6月改為西南鐵路工程局)成立。6月15日,西南鐵路工程局在西南軍區大操場舉行成渝鐵路開工典禮。
會上,鄧小平蒞臨致詞,他鼓勵大家去進行新的戰斗,說:「我們進軍西南,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把西南建設好,而建設西南首先要從交通建設抓起。今天開工修築鐵路,是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為把事情辦好,我們調出一部分軍隊修路,同志們是開路先鋒!」他號召大家要學會修路技術,尊重技術人員,一定要把成渝鐵路修好。當天,賀龍親手將一面綉有「開路先鋒」的錦旗授予築路大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司令部直屬部隊組成的軍工築路第一總隊高舉這面旗幟,開赴九龍坡、油溪工地,拉開了修築成渝鐵路的序幕。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後自力更生修築的第一條鐵路,面臨的困難很多,可廣大築路工人在黨的領導下,以無比高昂的政治熱情和干勁,在「人民自己的鐵路自己修」的口號下,日日夜夜忘我勞動。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軍區相繼組成4個總隊,2萬名解放軍指戰員投入到成渝鐵路建設工地,他們在缺乏機械設備的困難條件下,憑著艱苦奮斗的精神,打著燈籠火把,推著斗車出渣,創造了52天完成4個月任務的奇跡。
為加快工程進度,1950年11月,10萬民工被動員加入到築路隊伍中,他們紛紛編竹筐、制扁擔,架起火爐打鐵鍬……鐵路修到哪裡,哪裡的群眾就成立護路隊,日夜看守,嚴防匪特破壞。
鋪路需要100多萬根枕木,四川人民就熱情高漲地掀起了獻枕木的運動,一些青年獻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獻出了做壽棺的方材,有的人還獻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各地群眾還積極採伐送往工地,共獻出枕木129萬根。
築路軍民在缺乏機械設備的困難條件下,憑著鐵錘、鋼釺、炸葯、扁擔、竹筐等簡陋工具,懷著建設新中國的豪情壯志,夜以繼日,共挖掘土石方1460餘萬立方米,砌御土牆15萬余立方米,開鑿隧道14座,修建大橋28座、小橋189座、涵洞446個。
與此同時,築路軍民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在施工中積極創造了一些新技術,解決了修路中的不少難題。如路基分層填土打夯、長涵洞分節建造、廠制鋼筋混凝土、枕木預先鑽眼等先進方法,不僅縮短了工期,而且提高了工程質量。
當年築路參與者方樹雲回憶起那段往事時,禁不住激動地說:「每天早上天剛發白,我們就起床了。晚上大家都自覺留下來加班。沒有鞋子,就打光腳;沒有工具,就手工鑿石頭開隧道。50多公斤的擔子挑起來就跑,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19歲就參加成渝鐵路建設的張隆恩也記憶猶新:「那時候我們每天補貼2公斤米,沒有工錢,但大家都熱情高漲。鋪鐵軌需要枕木,沿途的農民就砍了自家的樹送來。他們捐獻的可都是高級木頭,香樟木啊,紫檀木啊,誰也不提報酬。」
1952年4月,是成渝鐵路建設的關鍵時期,長江遭遇30年未有的枯水位,而修築成渝鐵路急需的大量鋼坯卻在湖北宜昌碼頭堆積如山,等待運輸。為了完成運輸任務,以全國勞動模範、新中國第一代船長莫家瑞為代表的長江航運局員工,在有著「天險」之稱的600多公里的川江河段,成功地首開了船舶夜航的先河,並實現了從宜昌到重慶航行時間由4天縮短為3天的歷史創舉,及時為成渝鐵路運送鋼坯、橋梁等器材31萬余噸;運送蒸汽機車、客貨車377輛,有力地支援了成渝鐵路的建設,保證了成渝鐵路順利通車。
⑷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是袁世凱在清政府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修建的。2009年是京張鐵路一百年紀念,現代京張鐵路沿線圍繞旅遊主題開發,有關方面還將京張鐵路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另外,京張鐵路的姊妹鐵路——京張高鐵已建成通車。
路線規劃編
京張鐵路起始自北京豐台柳村,經居庸關、八達嶺,河北省的沙城、宣化至張家口。全長為201.2公里。從北京北至張家口的鐵路,現為京包線的京張段。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干線鐵路。由中國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負責設計和修建。
1905年9月4日動工,1909年10月2日通車。實際建造時為豐台至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起點站為豐台,與原有的京奉鐵路(京師至奉天,今北京至沈陽)接軌。
⑸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鐵路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
難度:
詹天佑親率工程隊勘測定線,由於清政府撥款有限,時間緊迫,詹天佑從勘測過的三條路線中選定由西直門經沙河、南口、居庸關、八達嶺、懷來、雞鳴驛、宣化至張家口。當年修建京張鐵路最困難的一段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的,不單地勢險峻,而且坡度很大。
全程分為三段,第一段豐台至南口段,於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車,第二段南口至青龍橋關溝段,關溝段穿越軍都山,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三十三,曲線半徑182.5米,隧道四座,長1644米,採用「人」字形鐵路,工程非常艱巨。
就在鋪軌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車的一個車鉤鏈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這一下成了中國人不能自修鐵路的證據,各種誹謗中傷紛至沓來。但詹天佑使用了自動掛鉤法,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車,第二段工程同時開始。
難關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須打通居庸關、五桂頭、石佛寺、八達嶺四條隧道,最長的八達嶺隧道1092米。只在靠工人的雙手,其困難程度可以想見。採用南北兩頭同時向隧道中間點鑿進的同時,採用豎井方法挖掘,中部開鑿兩個直井,分別可以向相反方向進行開鑿,增加工作面。
依靠人力建成了這條中國築路歷史上的第一條長大隧道。京張鐵路最為人所知的工程是為克服南口和八達嶺的高度差而修建的青龍橋車站人字形鐵路。克服了重重困難,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關溝段第三段工程的難度僅次於關溝,首先遇到的是由七根一百英尺長的鋼梁架設而成的懷來大橋,這是京張鐵路上最長的一座橋。
1909年4月2日火車通到下花園。下花園到雞鳴驛礦區岔道一段雖不長,工程極難。右臨洋河,左傍石山,山上要開一條六丈寬的通道,山下要墊高七華里長的河床。1909年9月24日通至張家口市,由於詹天佑正確地指揮,及時建成。勝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張鐵路從1905年9月4日正式開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舉行通車典禮,僅用了4年的時間,京張鐵路的建設期比預定計劃提前了兩年。按當初預算,京張線施工以及購置機車、車輛的費用為白銀729萬兩,實際僅用了約700萬兩。
這不僅要有精確的計算和正確的指揮,還要有新式的開山機、通風機和抽水機。前者對詹天佑都不成問題,而後者當時全中國都沒有,只靠工人的雙手,其困難程度可以想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京張鐵路
⑹ 中國第一條鐵路建於什麼時候
1876年7月3日,中國土地上出現了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 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中國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五年後,在清政府洋務派的主持下,於1881年開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鐵路,從而揭開了中國自主修建鐵路的序幕。但由於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閉關鎖國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僅修建約400多公里鐵路。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
⑺ 中國第一大鐵路樞紐在哪裡
鄭州站
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特等站,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確定的中國八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是鄭州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動車組列車、普速列車等客運業務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鄭州站既是中國鐵路客運特等站,也是中國鐵路最大的旅客中轉站和行包中轉站之一,素有中國鐵路客運的「心臟」之稱,是隴海鐵路、京廣鐵路干線交匯處。
(7)中國第一條大鐵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建設規劃——
2018年,作為鄭州站的配套設施,鄭州地鐵10號線開工建設。
2018年,規劃鄭州站東西廣場連通工程,鄭州站站房南北兩側各設一條地下人行通道,下穿站房建築和鐵道,北通道連通鄭州地鐵1號線鄭州站,操場街通過下穿,向西延伸穿過鐵道,連通京廣路。
⑻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1865年,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沿著護城河修建了一條一里長「展覽鐵路」德小鐵路,這是中國出現最早的一條鐵路。不久,清統治者以:「觀者駭怪」為由,勒令把它拆掉。嚴格地說,這還不能算作實質意義上的鐵路。
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徵得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採取欺騙手段在上海擅築,擅自修建了淞滬鐵路(從吳淞到上海),於1876年7月建成通車,全長15公里,經營了一年多時間,這是中國最早辦理客貨運輸業務的第一條鐵路。後來清政府用28萬兩白銀將其贖回,全部被清政府贖回拆除了。
京張鐵路意義
張家口為北京通往內蒙古的要沖,南北旅商來往之孔道,向來為兵家所必爭,因此京張鐵路就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政治價值。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勝利。
由中國人自己修建京張鐵路,這雖然是當時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個心酸勝利,但詹天佑和京張鐵路,以及蘊涵其中的民族精神卻成為國人永遠的驕傲。京張鐵路—「中國人民的光榮」京張鐵路作為工業文明走進中國的象徵,它的發展與變遷映射著中國百年發展的年輪。
⑼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是哪條
中國第一條辦理營業的鐵路就是吳淞鐵路,不過由於這條鐵路是帝國主義分子用欺騙手段非法修建的,所以通車後16個月就被拆除了。
1866年,英國公使威妥瑪向清政府提出:吳淞上海之間河道淤塞,疏通困難,大噸位輪船無法停靠上海港,請求修築從吳淞到上海的鐵路,以便大噸位輪船停泊吳淞後,能和上海辦理聯運。清政府並沒有批准威妥瑪的請求,因為這時的清政府還對修建鐵路心存疑慮。
1875年初,上海英商怡居然和洋行耍了個花招,組織了吳淞道路公司,聲稱修築吳淞上海間的馬路,然而實際上是要在築好的路基上鋪設鋼軌,開行火車。清政府未能識破騙局,就同意了征購土地。
1876年初,路基完成,在鋪軌完成3/4時首次試車。當地群眾因切身利益受到損害而強烈反對,上海的政府官吏也出面與英國領事進行交涉,希望制止鐵路繼續建設。怡和洋行陽奉陰違,表面上遵令停車而鋪軌工程卻照常進行。
1876年4月,全長4.5千米的吳淞鐵路終於全線完工,7月1日正式通車營業。這是一條軌距為0.762米的窄軌鐵路,採用每米重13千克的鋼軌,列車速度為每小時24~32千米。
然而,火車僅僅運行了一個多月就軋死了一名過路行人,當地民眾被壓制的不滿情緒終於爆發,群起而攻之,阻止火車開行。英國人不甘「損失」,於1876年10月與中方議定,由清政府用28.5萬兩白銀買下這條鐵路,款項在一年半內分3次付清,沒有付清前允許照常營業。款項如期付清後,清政府就決定拆毀線路,准備修築台灣鐵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台灣鐵路未能即時開工,吳淞鐵路的這些設備也銹蝕成為一堆廢鐵。
吳淞鐵路的粉墨登場,也使得火車這個現代交通工具終於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亮了相。
⑽ 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是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成渝鐵路(成都站--重慶站)建於1950-1952年。早在1936年就開始修建該線,到1937年7月,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工,僅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鋼軌未鋪。線路從寶成線上的終點站--成都站向東引出,過陳家灣站後折向正南進入簡陽市,經資陽市(雁江區)、資中縣、內江市(市中區、東興區)、隆昌縣後折向正東,過永川區又向南延引,成渝鐵路與長江在朱楊溪站相接,在白沙站返向東北,沿長江北岸前行抵達重慶站。成渝鐵路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干線,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987年12月24日,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經過多年的艱苦建設終於全線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