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元朝統一中國戰爭從哪裡開始

元朝統一中國戰爭從哪裡開始

發布時間:2022-07-14 17:39:39

『壹』 元朝從什麼時候開始

元朝從1271年開始: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
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
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諸色戶計 、投下制 、驅口制 、匠籍制 、籍沒制 、人殉 、宵禁、海禁等,中斷了唐宋變革的進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後中國的歷史。

『貳』 元朝統一全國戰爭是怎麼回事

公元1189年,蒙古部貴族推舉鐵木真為汗,經過十幾年的戰爭,鐵木真消滅了敵對勢力,統一了蒙古高原。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召開忽里台大會,建立大蒙古國,稱成吉思汗,後稱元太祖。當時的中國分裂為金朝、西夏和南宋,這種分裂的局面,已有一百多年。因此,如何統一全國,是成吉思汗面臨的重要任務。

成吉思汗在建國後的第二年即對西夏連續兩年發動進攻,迫使西夏稱臣納貢。成吉思汗在解除側翼威脅後,便開始發動對金朝戰爭。太祖六年(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率大將木華黎等攻金。當時,金在野狐嶺集中大軍,號四十萬。木華黎表示,敵我眾寡懸殊,非死戰不能取勝,便親率敢死隊沖擊敵陣,成吉思汗號令諸軍猛攻,大敗金軍,伏屍百里。太祖八年,蒙古軍在居庸關作戰不利,木華黎遣哲別統軍迂迴紫荊口,打敗金將術虎高琪。在澮和堡之戰中,大敗金兵,進逼中都(今北京)。太祖九年,金朝被迫獻出公主、金帛求和,以換取蒙古退兵。成吉思汗退兵後,金宣宗將都城遷到汴京(今開封)。成吉思汗再度發動進攻,於次年攻克中都。又派木華黎率兵征遼東,攻克高州。次年春,攻克東京(今遼寧遼陽),並圍攻北京(今內蒙古寧城西),金將銀青率兵二十萬拒戰,木華黎大敗金兵,殺敵八萬,守軍被迫獻城。接著,又攻下遼東大片土地。

太祖十四年(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命大將木華黎繼續對金作戰。木華黎改變蒙古軍以抄掠屠殺為獲取財物的主要手段的做法,在中原建立統治。以漢族地主史天倪、史天澤駐真定,張柔駐滿城,招降嚴實所據東平等五十四州縣。太祖十六年,與西夏聯軍攻陝西。次年秋,又南下攻取山西在此前尚未攻下的諸州。

太祖二十年(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結束回師後,決心滅亡西夏。次年春,成吉思汗率各路蒙古軍十萬餘人大舉南進,越賀蘭山,順河西走廊而東,連克沙州、肅州、甘州、西涼,進至黃河畔,包圍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留部分軍隊圍攻中興府,自率其餘各路蒙古軍渡黃河攻取西夏河東諸地。同年夏,成吉思汗到達六盤山地區,染病不起。他自知大限已到,確定由第三子窩闊台繼承皇位。這時西夏已醞釀投降,為防止有變,他下令自己死後秘不發喪,等待西夏來降。成吉思汗對消滅金朝的戰略考慮已久,臨終前向第四子拖雷囑咐了滅金的方略。成吉思汗注意到金朝的主力集中在潼關,易守難攻,他要求未來蒙古軍應利用宋金世仇的條件,向宋借道,迂迴金朝首都開封,迫使金潼關守軍千里回救,乘其疲憊之機,一舉破之。元太宗窩闊台即位後,運用成吉思汗的遺策,果然大敗金軍。同年,西夏國主降,西夏亡。

元太宗元年(公元1229年),元太宗按成吉思汗攻金方略,蒙古軍分兩路分別從山東、山西向金進攻,同時,命拖雷另率一軍,向宋假道漢中地區,由鄧州攻入金南部地區。金軍主力聞知拖雷兵至,千里回師防禦,兩軍在大雪中血戰,金軍大敗。各路蒙古軍包圍汴京,由速不台統一指揮。金哀宗見汴京糧盡,先後出奔歸德和蔡州。蒙古軍攻取汴京後,與宋軍聯合向蔡州發動進攻。元太宗六年(公元1334年),蔡州城破,金國滅亡。次年,元太宗命皇子闊出向宋的荊襄地區發動進攻,並命皇子闊端從京北向四川地區進攻,蒙宋戰爭開始。

元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忽必烈受命出征大理。大理是雲南白族建立的政權,此時國勢已經衰落。忽必烈於同年九月從六盤山出師,冬季渡過黃河,一路南下,經臨洮、忒刺(今四川松潘),越金沙江進入雲南境。憲宗四年,忽必烈包圍了大理城,很快破城。大理國主段興智與權臣高太祥分路突圍,高太祥被追殺,段興智逃向善闡(今昆明),忽必烈入城後迅速下達止殺令。次年,留兀良合台鎮守雲南,忽必烈北返。

兀良合台在雲南攻城略地,不久攻克善闡,獲段興智,釋而不殺。憲宗五年,兀良合台奉命打通與駐四川蒙古軍的聯系,從雲南北上,攻取烏蒙(今昭通),進入四川,在敘州(今宜賓)打敗宋水軍,直至重慶一帶。不久,又向南進攻交趾。在交趾接到命令,憲宗親率大軍攻蜀,要他北上會師。兀良合台經今廣西、湖南,攻至鄂州(今武昌),渡江後與忽必烈會合。西南地區的征服,使蒙古軍形成了對南宋的戰略大包圍態勢。

憲宗八年(公元1258年),憲宗親率大軍入川,圍攻合州。宋將王堅率軍民死守合州,重創來犯的蒙古軍,取得釣魚城大捷。憲宗因不適應南方水土,死於釣魚城下,蒙古軍被迫撤圍退兵。忽必烈率軍猛攻鄂州,宋朝廷派重臣賈似道督軍救援;兀良合台進攻潭州,也遭到宋將向士壁的頑強抵抗;雙方在荊湖地區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賈似道曾在難以支撐時,一度派人向蒙古稱臣納貢,雙方劃長江為界的條件,向忽必烈求和。當忽必烈聞知憲宗死訊後,因急欲北返爭奪皇位,遂答應了賈似道的議和條件而撤兵。

忽必烈即位為元世祖,派郝經使宋,要求訂立正式和約。賈似道扣留郝經不報,元世祖便下詔征宋。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宋將劉整降蒙,建議先取襄陽。從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起,蒙古軍開始圍攻襄陽,切斷襄陽與外界的聯系,多次擊敗宋軍援軍。至元十年,元軍攻破樊城,襄陽守軍投降。同年,元軍大舉攻宋,元軍在統帥伯顏率領下,順漢水而下,進入長江後,留阿裏海牙平定荊湖,伯顏自率主力順流而下,沿江宋軍望風而降。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伯顏與他路元軍會師於安慶後,在丁家洲大敗宋軍水師主力,橫掃長江下游諸地。次年,元數路大軍包圍臨安,宋恭帝出降,南宋滅亡。南宋的殘余勢力在四川和南方各地的抵抗也陸續平定。至此,元朝統一了全國。

『叄』 元朝是怎樣建立的什麼時間統一了全國

元朝的建立
蒙古帝國可汗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駕崩,享年52歲。其四弟忽必烈與七弟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1260年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1260年5月,忽必烈頒布《即位詔》法令,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汗位戰爭。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推行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汗國,結果導致其他幾個蒙古汗國紛紛敵對,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並非完全今天意義上的中國)與蒙古高原地區,從此蒙古帝國不復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國號詔》法令,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帝國政權由世界性大一統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政權之前對中原地區推行的是極具游牧性質的掠奪式統治,中原地區僅是其屬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要佔領地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大元」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秉忠規劃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俘虜6歲的宋恭帝及謝太皇太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抵抗,陸秀夫背著9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而死,中國(南宋)滅亡。
之後,元軍曾進攻過周邊一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試圖征服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台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元軍失敗的最大原因。然而,最新的科學發現卻否定了這個原因。近期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的一項考古新發現指出:為忽必烈建造戰艦的高麗人有意建造和設計質量極其低劣的船隻是導致忽必烈的蒙古艦隊葬身魚腹的主要原因。

『肆』 誰能給我講一下元朝統一中國的路線

先滅西遼,再滅西夏,同時襲擾金國北方迫使其統治中心南移,然後聯宋滅金,然後攻宋,因為南宋久攻不下,所以派了一支偏師從青藏高原南下一路整合分裂了的吐蕃諸部然後滅了大理國,從而形成對宋的戰略包圍,然後全面進攻南宋迫使其不斷遷都並最終滅亡。

『伍』 元朝是如何逐步統一全國的

元的統一過程
1234年金朝覆滅後,南宋軍依照與蒙古的約定,北上收復開封和洛陽。但是蒙古貴族背棄盟約,用武力阻止宋軍收還河南諸地,於是蒙古同南宋的戰爭開始了。此後四十多年,蒙古軍連續攻擊南宋。1251年,蒙哥繼承窩闊台的汗位,又大舉攻宋。由於四川宋軍防守嚴密,蒙哥汗採取繞道吐蕃,攻取大理,然後南北合兵進攻南宋的戰略。1253年,蒙古軍攻入雲南。1256年,大理國八府四郡悉皆降附。1258年,蒙哥汗再次出動三路大軍進攻南宋。他自率主力進攻四川,將近一年才進到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合州軍民堅守9個月,蒙哥汗重傷致死,蒙哥軍被迫北撤。1272年,忽必烈再次對南宋發動進攻。元軍集中兵力圍攻長江中游重鎮襄陽、樊城。襄、樊軍民英勇抵抗。由於南宋朝廷以宰相賈似道為首的投降派不予支援,最後城破失陷。元軍由水陸兩路東下,於1276年攻佔臨安,南宋皇太後帶領小皇帝趙顯投降,南宋滅亡。但是,抗戰派將領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先後擁立趙X(上下結構日正)、趙昺做皇帝,繼續在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抗擊元軍。1278年,文天祥兵敗被俘。1279年,元軍進攻南宋最後一個根據地山,陸秀夫背負趙昺投海而死。元朝統一了中國。

『陸』 元朝統一中國的年份是多少年

元朝統一中國的年份是1279年,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但是元朝是1271年建立,1368年滅亡,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6)元朝統一中國戰爭從哪裡開始擴展閱讀

元朝范圍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即尼布楚地區),經由歷代蒙古諸汗的經營及三次西征後,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成吉思汗時期分封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鐵木真之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較強;西道諸王則是鐵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長子術赤於鹹海、裏海、巴爾喀什湖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封次子察合台於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台汗國;塞北、漢地、東北、青藏及新疆東部則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元朝直轄

『柒』 為什麼古中國統一戰爭大都是從北打到南,朱元璋又憑

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戰爭,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在各國諸侯逐鹿中原的過程中,往往是西方打敗東方,比如說秦國滅六國之戰。或者是從北方往南統一,比如說唐宋統一天下。而從東方或者南方發兵統一天下的幾乎沒有,在古代只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朱元璋北伐消滅元朝。

何朱元璋能夠北伐成功是因為,雖然朱元璋看起來是從南往北打,實際上效果上跟從北往南打差不多,元朝本來是在蒙古,他們進入中原地區,在地理位置上也是南下。北方雖然相對比南方較為貧困,但是比著元朝的蒙古老家要富裕多了,所以蒙古的貴族到了北方之後,一樣是貪圖享樂, 很快就腐化掉,而朱元璋的軍隊都是從血戰中拼殺出來,論起作戰能力當然會比這些被貪污享樂腐蝕身子的蒙古騎兵戰鬥力要強,因此朱元璋北伐成功也就不難解釋了。

閱讀全文

與元朝統一中國戰爭從哪裡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82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72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1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69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5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6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700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800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202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5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7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61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13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4
英國什麼車最多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