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最早哪年發明火葯的
火葯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煉丹術,後在隋朝被真正發明,在唐朝被用於軍事。
火葯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葯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葯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葯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葯所含的成分。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貳』 火葯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火葯據傳由晉朝葛洪發明,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恩格斯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首創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雖然在中世紀漫長歲月里發出燦爛的科技之光,卻未能產生近代科學和近代社會,而是從16世紀明中葉起在火葯、火器等方面停滯不前、缺乏創新,明顯落後於歐洲,於是又從歐洲引進佛朗機、鳥銃及紅夷大炮等火器。
入清以後,火器技術起起伏伏,與歐洲再次拉大差距,以致清末遭西方列強侵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飽受列強欺凌。在蹉跎了三個世紀後,中華民族又重新覺醒與崛起,經艱苦努力,已建設成為世界上經濟與軍事方面的一流強國。
(2)中國火葯發源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13世紀由於蒙古大軍在東西方國家的遠征,使中國火葯、火器技術傳到亞、歐一些國家。歐洲14世紀早期火銃、火炮和火箭都是按中國同類火器的樣式仿製的,硝石也是按中國古法採集、提純,並與硫黃、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碾碎,製成固體火葯。
由於歐洲人早年對從中國引進火葯、火器技術的過程對中、歐火葯史比較研究做得不夠,致使17世紀英國人弗朗西斯•培根等學者將其稱為「來歷不明的發明」。
通過19—20世紀以來東西方專家的潛心研究,才真正找到阿拉伯世界和基督教文明區火葯知識的最初來源地是東亞的中國,這在今天已成定論。
『叄』 什麼時候發明了火葯(最早)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葯。黑色火葯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葯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制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葯的配方。
火葯,漢語詞語,主要是指一種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的黑色或棕色炸葯。火葯,顧名思義,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燒的葯劑。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
『肆』 中國四大發明的發源地在現在哪四個地方
【活字印刷術】
發明者:畢升
朝代:宋朝
地點:蘄州(今湖北英山縣)
發明介紹: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造紙術】
發明者:蔡倫
朝代:東漢
地點:東漢桂陽郡
發明介紹: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指南針】
發明者:不知
朝代:難以確定,不早於北宋
地點:不知
發明介紹: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曲組成:司南、磁針和羅盤。他們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火葯】
發明者:不知,煉丹家
朝代:唐朝
地點:不知
發明介紹: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
『伍』 火葯最早是起源於什麼時候
火葯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煉丹術,後在隋朝被真正發明,在唐朝被用於軍事。
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於公元七世紀,在煉制丹葯的過程中發明的。火葯發明後,首先被古代軍事家所利用,製造出火葯武器,用於戰爭。煉丹術起源很早,《戰國策》中已有方士向荊王獻不死之葯的記載。
《武經總要》記有火葯配方和火葯武器。火葯的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年代最早的軍用火葯配方。據記載,唐昭宗天佑元年(904)鄭瑤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時,曾用飛火攻城,這是我國目前已知使用火葯武器的最早記錄。
(5)中國火葯發源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據《宋史·兵記》記載: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進火箭法,這種方法是在箭桿前端縛火葯筒,點燃後利用火葯燃燒向後噴出的氣體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噴射火器。
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衛隊長唐福向宋朝廷獻出了他製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團練使石普也製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並做了表演。火葯兵器在戰場上的出現,預示著軍事史上將發生一系列的變革。從使用冷兵器階段向使用火器階段過渡。
利用火葯燃燒和爆炸的性能可以製造各種各樣的火器。北宋時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葯燃燒爆炸的原理製造的。蒺藜火球、毒葯煙球是爆炸威力比較小的火器。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較大的火器向「霹靂炮」、「震天雷」也出現了。
『陸』 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為什麼說起源於煉丹的道士
中國古代火葯的發明主要是因為煉丹·的葯師把煉葯方配錯,導致了火爐爆炸,因此火葯就產生了。其實,中國古代的科技產生,主要還是因為生產的需要。至於火葯,這還得感謝統治者呢。那些皇帝什麼的,都想著要長命百歲,不想死的太快,所以就讓煉丹師做出仙葯來拯救他們。說句實話,這些丹葯還是不吃為好,因為都是亂七八糟的的東西,再加上一些神話色彩,練出來的東西整的不敢吃,也不能吃。
「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火葯動搖了西歐的封建統治,昔日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了!
『柒』 中國的火葯是在哪個朝代發明的
有研究指出火葯始見於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但是因為文獻不足以及當時只是因為煉丹時偶爾做出的副產品/失敗作,並沒有制式紀錄製作方法。
『捌』 四大發明發源地
1、活字印刷術(湖北英山縣):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2、造紙術(東漢桂陽郡):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3、指南針(今邯鄲武安):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4、火葯(四川省江油市老君山):又稱為黑火葯。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