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中國gdp總量為多少
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2. 2021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2021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21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上漲18.3%,環比上漲0.6%,相比2019年上漲10.3%,兩年平均增長5.0%,實現穩健開局。
核算單位: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單位作為核算單位,在核算中依據法人單位從事的主要活動將其劃分到不同的行業,分別計算各個行業的增加值,再將各行業增加值匯總得到GDP。
3. 中國GDP增長速度最快的年份是哪年增長了多少
中國GDP增長速度最快的年份是1965年,增長了16.95%。
大家都知道,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增速在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在世界所有國家中也是排名靠前。
在近60年的時間里,我國經濟增速最高的三年分別是1965年、1984年和1992年。1965年我國經濟增速達到了16.95%,這個增速實在是高的可怕。但是這一年我國經濟增速只排世界第三,排名第一的安曼經濟增速竟然達到了189.83%,簡直是匪夷所思。
1984年我國經濟增速15.19%,結果只排名世界第二,第一又被阿曼強佔了。阿曼經濟增速達到了16.71%。
到了1992年我國經濟增速14.22%,排名世界第四,這一年世界經濟增速超過30%的國家竟然有兩大,實在是令人震驚。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4. 中國上半年GDP是多少
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812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23871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25361億元,增長8.0%。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0%。
按平均匯率計算,201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GDP初值摺合43828.28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10.3%,凈增4090.93億美元,同比多增502.08億美元。其中:一季度凈增2025.02億美元,同比多增290.98億美元;二季度凈增2054.28億美元,同比多增190.50億美元。經季節調整後,上半年名義GDP季調值為299701.25億元,摺合48822.46億美元。
5. 2021年中國gdp總量是
2021年中國gdp總量是100萬億元多。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總量快速發展,國人也是有目共睹的,回想起20年前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我國的經濟總量才僅有不到10萬億元,僅佔到同年美國經濟總量的約十分之一。
對比美國才3億餘人口,而我國當時也有超過12.7億人,不僅在經濟總量上差距明顯,在人均GDP上更是差距顯著。
現在20年過去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先後超過了法、英、德、日等一眾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並且和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總量差距越來越大,不斷接近甚至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超越美國的經濟總量。
在2020年,我國實現GDP總量超100萬億元大關,大約相當於14.7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70%左右,佔到了世界總量的17%以上,我國也成為了首個達到美國總量70%的國家,並且差距在不斷縮小。
6. 中國2021gdp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2021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21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上漲18.3%,環比上漲0.6%,相比2019年上漲10.3%,兩年平均增長5.0%,實現穩健開局。
核算單位: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單位作為核算單位,在核算中依據法人單位從事的主要活動將其劃分到不同的行業,分別計算各個行業的增加值,再將各行業增加值匯總得到GDP。
7. 2020年中國GDP是多少
2020年,全國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元。
一季度萎縮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7)中國gdp前兩季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不利氣候影響,為確保糧食安全,全國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支持力度,積極落實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
面對疫情沖擊,我國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各地保基本民生力度持續加大,及時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提高城鄉低保、社會救濟等保障標准,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穩就業政策落地見效,重點群體就業得到較好保障,就業大局總體穩定。特別是各地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扶持政策,強化兜底保障,穩住了就業基本盤。
8. 中國2020年兩個季度同比減少3個GDP總量是多少錢
經初步核算,2020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56614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450933億元,也就是說名義GDP並沒有減少。但考慮物價指數因素,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同比下降1.6%。也就是說,前兩個季度同比減少了731億元。
9. 中國各省份GDP排名
1、廣東省—107671.07億。
2、江蘇省—99631.52億。
3、山東省—71067.5億。
4、浙江省—62352億。
第一,廣東省,簡稱粵,中國南部沿海省份,省會廣州,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廣東是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自1989年起,廣東省GDP連續穩居全國頭把交椅,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廣東佔有兩個。目前為止全國各省GDP的大哥。
第二,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省份。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位於江蘇。全省各地經濟水平較平均,GDP僅次於廣東,目前排名第二,超越廣東指日可待。
(9)中國gdp前兩季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廣東、江蘇前三季度GDP超7萬億,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此後,各省份經濟三季報也陸續出爐。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25日,至少已有27個省份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GDP數據。其中,在前三季度GDP總量方面,廣東前三季度GDP達到77191.22億元,毫無懸念繼續領跑全國。
江蘇省前三季度GDP達到72199.6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江蘇和廣東也是前三季度「7萬億GDP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不過,江蘇前三季度GDP總量跟廣東的差距達到了大約5000億元,較2018年同期約3600億元的差距有所擴大。
至少16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同全國前三季度6.2%的GDP增速相比,在這27個省份中,雲南、貴州、西藏、江西、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浙江、山西、寧夏、廣東、江蘇、重慶這16個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了全國前三季度GDP增速。
其中,雲南以8.8%的增速位居全國首位。觀察雲南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其工業和房地產數據增長較快。雲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增速高於全國(5.6%)3.7 個百分點。其中:煙草製品業增加值增長2.8%;非煙工業增加值增長11.5%。
從房地產市場看,雲南全省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長29.7%,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0.6%,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7.1%,銷售額同比增長12.1%。
10. 中國歷年GDP走勢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GDP每年增長7.2%。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預期的6%-6.5%的目標。
從2013年到2016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7.2%,高於同期世界的2.6%和發展中經濟體的4%的平均年增長率,年均444.130萬億美元 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平穩,發展平穩。 其GDP同比增長6.9%,並且連續八個季度保持穩定在6.7%-6.9%的增長率。
2019年全年的GDP按季度劃分,第一季度同比增長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長6.0% 。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 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 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10)中國gdp前兩季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0%,製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12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3.2%,51.2%和51.1%,均高於臨界點。
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01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個百分點;其中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10 月份為下降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