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河流經河南省哪幾個縣市全部詳細的!謝謝!~~
黃河經三門峽的靈寶市流入河南省內,自西向東流經靈寶市、陝縣、三門峽市、澠池、新安縣、孟津縣、吉利區、孟州、鞏義、溫縣、武陟縣、鄭州、中牟、原陽縣、開封縣、封丘縣、蘭考、長垣縣、濮陽縣、范縣、台前縣。
按地級市來說:流經三門峽、焦作、洛陽、鄭州、新鄉、開封、濮陽。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2. 河南省水利地圖
河南省地跨淮河、長江、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其流域面積分別為8.61萬、2.77萬、3.60萬、1.53萬km2。全省100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其中,河流流域面積超過10000km2的9條,為黃河、洛河、沁河、淮河、沙河、洪河、衛河、白河、丹江;5 000~10 000km2的8條,為伊河、金堤河、史河、汝河、北汝河、潁河、賈魯河、唐河;1000~5000km2的43條;100~1000km2的433條。按流域范圍劃分:100km2以上的河流,黃河流域93條;淮河流域271條;海河流域54條,長江流域75條。因受地形影響,大部分河流發源於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的山區,流經河南省的形式可分為4類:即穿越省境的過境河流;發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發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匯流及幹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內的境內河流。
一、黃河流域河流
黃河幹流在靈寶市進入河南省境,流經三門峽、洛陽、鄭州、焦作、新鄉、開封、濮陽7個市中的24個縣(市、區)。黃河幹流孟津以西是一段狹谷,水流湍急,孟津以東進入平原,水流驟緩,泥沙大量沉積,河床逐年淤高,兩岸設堤,堤距5~20km,主流擺動不定,為游盪性河流。花園口以下,河床高出大堤背河地面4~8m,形成懸河,漲洪時期,威脅著下游廣大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成為防汛的心腹之患。幹流流經蘭考縣三義寨後,轉為東北行,基本上成為河南、山東的省界,至台前縣張庄附近出省,橫貫全省長達711km。黃河在省境內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弘農澗、漭河、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等。伊、洛、沁河是黃河三門峽以下洪水的主要發源地。
(一)洛河水系
洛河發源於陝西省藍田縣境,流經河南省的盧氏、洛寧、宜陽、洛陽、偃師,於鞏義市神北村匯入黃河,總流域面積19056km2,省內河長366km。省內面積17400km2。主要支流伊河發源於欒川縣熊耳山,流經嵩縣、伊川、洛陽於偃師縣楊村匯入洛河,河長268km,流域面積6120km2。伊、洛河夾河灘地低窪,易發洪澇災害。
(二)沁河水系
沁河發源於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由濟源市辛庄鄉火灘村進入河南省境,經沁陽、博愛、溫縣至武陟縣方陵匯入黃河。總流域面積13532km2,省內面積3023km2,省內河長135km。沁河在濟源五龍口以下進入沖積平原,河床淤積,高出堤外地面2~4m,形成懸河。主要支流丹河發源於山西省高平縣丹珠嶺,流經博愛、沁陽匯入沁河。總流域面積3152km2,全長169km,省內面積179km2,省內河長46.4km。
(三)弘農澗、漭河
弘農澗和漭河是直接入黃河的山丘性河流。弘農澗(也稱西澗河)發源於靈寶縣芋園西,河長88km,流域面積2068km2。漭河發源於山西省陽城縣花野嶺,在濟源市西北的克井鄉窟窿山入境,經孟縣、溫縣在武陟城南匯入黃河,全長130km,流域面積1328km2。
(四)金堤河、天然文岩渠
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均屬平原坡水河道。金堤河發源於新鄉縣荊張村,上游先後為大沙河、西柳青河、紅旗總乾渠,自滑縣耿庄起始為金堤河幹流,流經濮陽、范縣及山東莘縣、陽谷,到台前縣東張庄匯入黃河,幹流長159km,流域面積5047km2。天然文岩渠源頭分兩支,南支稱天然渠,北支稱文岩渠,均發源於原陽縣王祿南和王祿北,在長垣縣大車集匯合後稱天然文岩渠,於濮陽縣渠村入黃河,流域面積2514km2。由於黃河淤積,河床逐年抬高,僅在黃河小水時,天然文岩渠及金堤河的徑流才有可能自流匯入,黃河洪水時常造成對兩支流頂托,排澇困難。
二、淮河流域河流
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幹流及淮南支流、洪河、潁河和豫東平原河道。淮河幹流及淮南支流均發源於大別山北麓,占省內淮河流域總面積的17.5%。左岸支流主要發源於西部的伏牛山系及北部、東北部的黃河、廢黃河南堤,沿途匯集眾多的二級支流,占省內淮河流域總面積的82.5%。左右兩岸支流呈不對稱型分布。山丘區河道源短流急,進入平原後,排水不暢,易成洪澇災害。
(一)淮河幹流及淮南支流
淮河幹流發源於桐柏縣桐柏山太白頂,向東流經信陽、羅山、息縣、潢川、淮濱等縣境,在固始縣三河尖鄉的東陳村入安徽省境,省界以上河長417km,淮河幹流水系包括淮河幹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積21730km2。息縣以下,兩岸開始有堤,至淮濱,河長99km,河床比降為1/7000,河寬2000餘米,由於淮河幹流排水出路小,防洪除澇標准低,致使沿淮乾和各支流下游平原窪地,經常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南岸主要支流有:浉河、竹竿河、寨河、潢河、白露河、史河、灌河,均發源於大別山北麓,呈西南——東北流向,河短流急。
(二)洪河水系
洪河發源於舞鋼市龍頭山,流經舞陽、西平、上蔡、平輿、新蔡,於淮濱縣洪河口匯入淮河,全長326km,班台以下有分洪道長74km,流域面積12325km2。流域形狀上寬下窄,出流不暢,易成水災。汝河是洪河的主要支流,發源於泌陽五峰山,經流遂平、汝南、正陽、平輿,在新蔡縣班台村匯入洪河,全長222km,流域面積7376km2。臻頭河為汝河的主要支流,發源於確山雞冠山,於汝南匯入汝河,河長121km,流域面積1841km2。汝河另一主要支流北汝河,發源於西平縣楊庄和遂平縣嵖岈山,經上蔡、汝南匯入汝河,河長60km,流域面積1273km2。
(三)潁河水系
潁河水系,位於河南省腹地,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河系。在河南省境內,潁河水系也俗稱沙潁河水系,以沙河為主幹,周口以下至省境段也俗稱沙河。此處仍以潁河為主幹記述。潁河發源於嵩山南麓,流經登封、禹州、襄城、許昌、臨潁、西華、周口、項城、沈丘,於界首入安徽省。省界以上河長418km,流域面積34400km2。潁河南岸支流有沙河、汾泉河,北岸支流有清潩河、賈魯河、黑茨河。沙河是潁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魯山縣石人山,流經寶豐、葉縣、舞陽、漯河、周口匯入潁河,河長322km,流域面積12580km2。其北岸支流北汝河,發源於嵩縣跑馬嶺,流經汝陽、臨汝、郟縣,在襄城縣簡城匯入沙河。全長250km,流域面積6080km2。沙河南岸支流澧河發源於方城縣四里店,流經葉縣、舞陽,於漯河市西注入沙河,全長163km,流域面積2787km2。汾泉河發源於郾城縣召陵崗,流經商水、項城、沈丘,於安徽省阜陽市三里灣匯入潁河,省界以上河長158km,流域面積3770km2。其支流黑河(泥河)發源於漯河市,流經上蔡、項城,於沈丘老城入汾河,河長113km,流域面積1028km2。清潩河發源於新鄭,流經長葛、許昌、臨潁、鄢陵,於西華縣逍遙鎮入潁河,河長149km,流域面積2362km2。賈魯河發源於新密市聖水峪,流經中牟、尉氏、扶溝、西華,於周口市北匯入潁河,全長276km,流域面積5896km2。其主要支流雙洎河發源於密縣趙廟溝,流經新鄭、長葛、尉氏、鄢陵,於扶溝縣彭庄匯入賈魯河,全長171km,流域面積1758km2。潁河其他支流尚有清流河、新蔡河、吳公渠等,流域面積在1000~1400km2之間。黑茨河源於太康縣姜庄,於鄲城縣張胖店入安徽,省境內河長107km,流域面積1214km2,原於阜陽市匯入潁河,現改流入茨淮新河,經懷洪新河入洪澤湖。
(四)豫東平原水系
豫東平原水系主要有渦惠河、包河、澮河、沱河及黃河故道。
渦惠河是豫東平原較大的河系。渦河發源於開封縣郭廠,經尉氏、通許、杞縣、睢縣、太康、柘城、鹿邑入安徽省亳州,省境以上河長179km,流域面積4226km2。其主要支流惠濟河發源於開封市濟梁閘,流經開封、杞縣、睢縣、柘城、鹿邑,進入安徽亳縣境匯入渦河,省境以上河長166km,流域面積4125km2。
包河、澮河、沱河屬洪澤湖水系。澮河發源於夏邑縣馬頭寺,經永城入安徽省。省內河長58km,流域面積1341km2。較大支流有包河,流域面積785km2。沱河發源於商丘縣劉口集,經虞城、夏邑、永城進入安徽省,省內河長126km,流域面積2358km2。較大支流王引河和虯龍溝,流域面積分別為1 020km2和710km2。
黃河故道是歷史上黃河長期奪淮入海留下的黃泛故道,西起蘭考縣東壩頭,沿民權、寧陵、商丘、虞城北部入安徽,省境以上河長136km,流域面積1520km2,兩堤間距平均6~7km,堤內地面高程高出堤外6~8m。主要支流有楊河、小堤河以及南四湖水系萬福河的支流黃菜河、賀李河等。
三、海河流域河流
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衛河干支流和徒駭河、馬頰河。徒駭河、馬頰河屬平原坡水河道。衛河及其左岸支流峪河、淪河、淇河、湯河、安陽河源出太行山東麓,坡陡流急,下游進入平原,水流驟緩,宣洩能力低,洪水常沿共產主義渠、良相坡、長虹渠、白寺坡、小灘坡、任固坡等坡窪地行洪滯洪,並頂托衛河右岸平原支流汛內溝、杏圓溝、硝河、志節溝排澇,常造成較重的洪澇災害。
(一)衛河
衛河是河南省海河流域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流經河南省博愛、焦作、武陟、修武、獲嘉、輝縣、新鄉、衛輝、浚縣、滑縣、湯陰、內黃、清豐、南樂,入河北省大名縣,至山東省館陶縣秤鉤灣與漳河相會後進入南運河。省境以上河長286km,流域面積12911km2。衛河在新鄉縣以上叫大沙河,1958~1960年開挖的引黃共產主義渠,1961年停止引黃後,成為排水河道,該渠在新鄉縣西永康村與大沙河匯合,沿衛河左岸行,截衛河左岸支流滄河、思德河、淇河後下行至浚縣老觀嘴,復注入衛河。
漳河有南北兩支,南支濁漳河發源於山西省平順縣,為河南、河北兩省界河,流經河南省林州、安陽,於觀台和北支清漳河匯合為漳河,向東至安陽縣南陽城入河北轉山東注入衛河。省內流域面積僅624km2,是安陽市的重要水源。
衛河的主要支流有:淇河是衛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經輝縣、林州、鶴壁、淇縣,在浚縣劉庄入衛河,河長162km,流域面積2142km2;湯河發源於鶴壁市孫聖溝,經湯陰、安陽,於內黃縣西元村匯入衛河,河長73km,流域面積1287km2;安陽河發源於林州黃花寺,經安陽縣於內黃縣入衛河,河長160km,流域面積1 953km2。
(二)馬頰河、徒駭河
馬頰河、徒駭河是獨流入渤海的河流。馬頰河源自濮陽縣金堤閘,流經清豐、南樂進入山東省,省界以上河長62km,流域面積1034km2。徒駭河發源於河南省清豐縣東北部邊境、流經南樂縣東南部邊境後入山東省,省界以上流域面積731km2。
四、長江流域河流
河南省長江流域漢江水系的河流有唐河、白河、丹江,各河發源於山丘地區,源短流急,汛期洪水驟至,河道宣洩不及,常在唐、白河下游造成災害。
白河發源於嵩縣玉皇頂,流經南召、方城、南陽、新野出省。省內河長302km,流域面積12142km2。主要支流湍河發源於內鄉縣關山坡。流經鄧州、新野入白河,河長216km,流域面積4946km2。其他支流有趙河和刁河。
唐河上游東支潘河,西支東趙河,均發源於方城,在社旗縣合流後稱唐河,經唐河、新野縣後出省。省內幹流長191km,流域面積7950km2。主要支流有泌陽河及三夾河。
丹江發源於陝西省商南縣秦嶺南麓,於荊紫關附近入河南淅川縣,經淅川老縣城向南至王坡南進湖北省匯入漢江。省境內河長117km,流域面積7278km2。主要支流老灌河發源於欒川縣伏牛山水廟嶺,向南經西峽縣至淅川老縣城北入丹江,河長255km,流域面積4219km2。支流淇河發源於盧氏縣童子溝,於淅川縣荊紫關東南匯入丹江,河長147km,流域面積1498km2。
3. 河南有什麼河流湖泊
河南的河流湖泊有:衛河、漳河、馬頰河、徒駭河、黃河等等。
1、衛河
衛河是海河流域漳衛河水系的南支,北鄰漳河,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流經河南省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等市,於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與漳河匯流。新鄉合河鎮以上,史稱大沙河,歷史上統稱衛河。衛河全長394公里,流域面積14970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內河長287公里,流域面積1279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淇河、安陽河、湯河等。
2、漳河
漳河發源於山西省境內,上游分清漳河、濁漳河兩大支流,在河北省涉縣合漳村匯合後始稱漳河,至觀台進入岳城水庫,經岳城水庫出山進入平原,至徐萬倉與衛河匯流入衛運河,河長440公里,流域面積19927平方公里。漳河由林州市北入河南省境,基本上屬河南及河北二省的界河,至安陽縣南陽城出境入河北省,河南省境內的流域面積640平方公里。
3、馬頰河
馬頰河發源於濮陽縣南關,南起濮陽縣城南金堤閘,流經清豐縣,在南樂縣出境入河北省,於山東省無棣入海,河長480公里,流域面積9450平方公里。河南境內幹流河長62.3公里,流域面積1150平方公里。
4、徒駭河
徒駭河發源於山東莘縣西南隅同智營,幹流起自大沙河文明寨,經清豐、南樂二縣東部邊界閆村、大清、畢屯以下入山東境,後入渤海,河長約400公里,流域面積15084平方公里。河南境內幹流河長16公里,流域面積707平方公里。
5、黃河
黃河在靈寶市進入河南省境,流經三門峽、濟源、洛陽、鄭州、焦作、新鄉、開封、濮陽8個省轄市。孟津縣白鶴鄉以上是一段峽谷,其下均為平原。省內幹流河長711公里,主要支流有伊洛河、沁河水系。直接入黃河且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有宏農澗、漭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河南省境建有三門峽、小浪底、西霞院、故縣、陸渾、窄口、河口村7座大型水庫,幹流建有北金堤蓄滯洪區。
4. 河南哪座縣城,身處三省交界處,集三種地形於一身
河南最具發展潛力的縣城,身處三省交界處,集三種地形於一身
河南,在最近幾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旅遊大省,很多遊客都喜歡在假期或者是周末來到河南省玩一玩看一看,而河南也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為遊客們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旅遊環境,而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河南省的南陽市,這里是河南省的重要水源地,而且還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始地,甚至還是河南陝西和湖北的交界處,這里是南陽的北大門,同時存在山區丘陵和平原?這里就是方城縣,是你的家鄉嗎?
這里就是方城縣,一個同時存在著山區、丘陵和平原的縣城,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讓這里變得出名,因為其位於三省交界處讓這里有了不一樣的文化色彩,趁著假期,大家可以來這里看一看!
5. 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有幾條河幾個湖
「九河三湖」(包河、運河、萬堤河、忠民河、康林河、蔡河、古宋河、東沙河、中水河及南城湖、東風湖、日月湖)
6. 河南省屬於哪個流域
河南省地跨淮河、長江、黃河、海河四大流域。
其流域面積分別為8.61萬、2.77萬、3.60萬、1.53萬平方公里 。全省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其中,河流流域面積超過10000平方公里的9條,為黃河、洛河、沁河、淮河、沙河、洪河、衛河、白河、丹江。
5 000~10 000平方公里的8條,為伊河、金堤河、史河、汝河、北汝河、潁河、賈魯河、唐河;1000~5000平方公里的43條;100~1000平方公里的433條。按流域范圍劃分: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黃河流域93條。
淮河流域271條;海河流域54條,長江流域75條。因受地形影響,大部分河流發源於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的山區,流經河南省的形式可分為4類:即穿越省境的過境河流;發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發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匯流及幹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內的境內河流。
(6)中國河南省哪個縣有地中海河流擴展閱讀:
河南省的地勢地貌:
河南地勢基本上是西高東低。根據中國大陸地貌自西向東呈現出的三個巨大地貌台階逐級急劇降低的特點,河南在全國地貌中的位置是跨第二和第三兩級地貌台階。淮河南、北地帶高差懸殊,淮南為大別山山丘區,淮河以北地帶一般海拔只有30~50m。
河南地貌不僅具有中國地貌自西向東突變的特點,而且也具有由北向南明顯過渡的性質。可以看出,河南地貌的基本格局,即西北大半部和東南部為山地丘陵,東、北大半部和西南部為廣闊的平原和大型盆地。
伏牛山和桐柏—大別山構成黃河、淮河與長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嶺。黃河以北大部地區屬於海河流域。因而,河南地貌條件十分復雜,類型多種多樣,形態結構和區域差異性極為顯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河南水利
7. 河南有什麼河
1、衛河
衛河是海河流域漳衛河水系的南支,北鄰漳河,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流經河南省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等市,於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與漳河匯流。新鄉合河鎮以上,史稱大沙河,以下稱衛河,歷史上統稱衛河。
衛河全長394公里,流域面積14970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內河長287公里,流域面積1279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淇河、安陽河、湯河等。
2、漳河
漳河發源於山西省境內,上游分清漳河、濁漳河兩大支流,在河北省涉縣合漳村匯合後始稱漳河,至觀台進入岳城水庫,經岳城水庫出山進入平原,至徐萬倉與衛河匯流入衛運河,河長440公里,流域面積19927平方公里。
漳河由林州市北入河南省境,基本上屬河南及河北二省的界河,至安陽縣南陽城出境入河北省,河南省境內的流域面積640平方公里。
3、馬頰河
馬頰河。馬頰河發源於濮陽縣南關,南起濮陽縣城南金堤閘,流經清豐縣,在南樂縣出境入河北省,於山東省無棣入海,河長480公里,流域面積9450平方公里。河南境內幹流河長62.3公里,流域面積1150平方公里。
4、徒駭河
徒駭河,發源於山東莘縣西南隅同智營,幹流起自大沙河文明寨,經清豐、南樂二縣東部邊界閆村、大清、畢屯以下入山東境,後入渤海,河長約400公里,流域面積15084平方公里。河南境內幹流河長16公里,流域面積707平方公里。
5、黃河
黃河在靈寶市進入河南省境,流經三門峽、濟源、洛陽、鄭州、焦作、新鄉、開封、濮陽8個省轄市。孟津縣白鶴鄉以上是一段峽谷,其下均為平原。省內幹流河長711公里,主要支流有伊洛河、沁河水系。
直接入黃河且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有宏農澗、漭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河南省境建有三門峽、小浪底、西霞院、故縣、陸渾、窄口、河口村7座大型水庫,幹流建有北金堤蓄滯洪區。
8. 河南鄭州有什麼河流
河南鄭州的河流:伊洛河、枯河、索須河、賈魯河、金水河等。
1、伊洛河
伊洛河一般指南洛河。洛河,古稱雒水,黃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內的伊河為重要支流,亦稱伊洛河,即上古時期河洛地區的洛水。南洛河為洛河在水文上的名稱。源出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西南與藍田縣、臨渭區交界的箭峪嶺側木岔溝,流經陝西省東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洛陽市境內,在河南省鞏義市注入黃河。
2、枯河
枯河古稱旃然河,在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北部,屬黃河水系。因天旱則涸,故稱枯河。發源於鄭州市滎陽王村鎮前白楊及西大村濟瀆池,經劉寨、真村、豎河、閻村、唐崗、任河,至小胡村入鄭州市惠濟區,在保合寨北入黃河。
3、索須河
索須河屬淮河流域賈魯河水系,由索河和須水河匯流而成。二河匯流後為索須河,索須河屬季節性河流,流經中原區、惠濟區入賈魯河,全長23.14km,是鄭州市區西北部主要的泄洪排澇河道。
4、賈魯河
賈魯河,屬淮河水系,為淮河支流沙潁河的支流。因時常有洪水泛濫,古人又將它稱為小黃河。發源於新密市,向東北流經鄭州市,至市區北郊折向東流,經中牟,入開封,過尉氏縣,進入扶溝縣後至周口市入沙潁河,最後流入淮河。
5、金水河
金水河是鄭州最古老的河流。2500年來,金水河像一條飄帶,由西向東,流淌在鄭州市民身邊,和鄭州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9. 河南洛陽有哪些自然資源
洛陽物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采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洛陽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餘種,天然葯物理學480餘種。水資源也很豐富,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廛河、澗河等河流和陸渾、故縣兩座大型水庫。洛陽位於豫西山區,東臨嵩岳,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理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嶺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東80公理有中嶽嵩山及少林寺名勝,青山疊翠,峰巒聳峙,寺廟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圍內,分布有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龍峪灣、花果山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布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於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隨著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區旅遊快速通道的建設,這些久違人間的於生麗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洛陽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北臨嵯峨逶迤的邙嶺,南對亘古聳黛的嵩山。境內伊、洛、澗、湹諸水並流,其地廣衍,平夷洞達,土質肥美,物產豐饒。周山環繞,雄關林立,自古形勢甲於天下。
洛陽市地處河南省西部,橫跨黃河中游南北兩岸,東連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南鄰南陽市、平頂山市,北界焦作市。市境東西最大橫距17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8公里,總面積1.5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9%,其中耕地面積554萬畝。總人口636萬,其中市區人口146萬。現轄1市(偃師市)8縣(孟津縣、新安縣、伊川縣、宜陽縣、汝陽縣、欒川縣、嵩縣、洛寧縣)8區(郊區、吉利區、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湹河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經濟技術開發區),�洛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有漢、回、滿、蒙古等32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少數民族人口中,回族人口最多,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0%以上。成立於1962年的廛河回族自治區是全市唯一的少數民族縣級行政區。
「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在這塊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漁獵稼穡,創造著人類幼年時期的文化。「崤函帝宅,河洛王國」,當中國進入階級社會時,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就在洛陽一帶立國。之後,商朝、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歷史長達1529年。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洛陽發掘出十餘座古城遺址,其中的二里頭夏朝都城、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集歷代都城建設之精華,代表營國制度的發展進程,被譽為「洛陽五大古 城遺址」。洛陽是我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
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唐大運河上,舳艫相接,帆影聯翩,從洛陽東達於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名園代出,別饒幽趣,國色天香,艷冠群芳。西周至北宋,洛陽園囿,數以百計,或鳳閣龍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瓏,奼紫嫣紅。歷代文人騷客,潑墨古剎,揮毫岩壁,為古城增添詩情畫意。
洛陽是文化的讀本。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術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里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一《漢書》,司馬光在這里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 」.....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更成為海外遊子尋根問祖的熱點